1、1(2018龙岩质检)考古学家在新疆和田出土的唐代于阗文书中发现了三件兰亭序抄本。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楷书是唐代官方文书的标准字体B于阗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C中原文化在西域地区进一步传播D临摹王羲之的行书在唐代成为时尚解析:选C。从新疆出土中原的书法抄本,可知是中原文化向外传播的结果,故C项正确;兰亭序是用行书书写的,故A项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于阗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临摹王羲之的行书在唐代成为时尚,故D项错误。2古代一位书法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做如下描述:“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竦企鸟趶,志在飞移
2、;狡兽暴骇,将奔未驰。”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解析:选C。材料中“竦企鸟趶,志在飞移;狡兽暴骇,将奔未驰”表明是草书,C项是草书,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A项是行书兰亭集序,故A项错误;B项是小篆,故B项错误;D项是楷书,与材料中“方不中矩,圆不副规”不符,故D项错误。3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含蓄、玄淡、浑芒和中庸柔和之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这表明中国山水画()A营造纯真温馨的氛围B注重写意甚于写实C表达文人政治追求D体现鲜明的儒道思想解析:选D。静穆、含蓄、玄淡、浑芒和中庸柔和,这些词体现了我国古代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内涵
3、,故选D;C不是在说山水画,而是在说政治,故与题意无关;中国山水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不重形似,有着突出的内在精神美,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说山水画的绘画风格,而是说其审美特征,故B项错误。4(2018芜湖质检)汉画题材重经史故事和人物,至汉武帝,更反对艺术,而独对绘画予以重视,搜罗天下法书名画,设黄门之署,置尚方画工,从事绘图,以备应诏。可见汉画()A为政治教化服务 B其理论已经成熟C深受汉武帝推崇D艺术感染力极强解析:选A。由“汉画题材重经史故事和人物”“至汉武帝,更反对艺术,而独对绘画予以重视,搜罗天下法书名画”可以看出政府主要是利用绘画进行教化服务,故A项正确。5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
4、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A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C艺术的世俗化趋势D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解析:选B。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带来戏剧繁荣以及宋代戏剧世俗化而走向成熟的共同原因,故B项正确;古希腊以观剧来提高公民参政的素质,文艺功能的政治化只符合古希腊,故A项错误; C项只符合中国宋代,故错误;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与戏剧的繁荣无关,故D项错误。6(2018钦州模拟)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
5、班进宫演唱,供他享乐。清廷的上述做法()A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B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C客观上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空间D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解析:选C。据材料“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可得出清廷的上述做法客观上为京剧的产生提供了空间,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乾隆后期,京剧并未形成,且京剧艺术并不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故A项排除;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来,故B项排除;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与材料内容不一致,故D项排除。 学生用书P259(单独成册)(建议用时:30分钟
6、)一、选择题1(2018凉山州检测)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B各地文字完全一致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D中华文化的内聚性解析:选D。材料体现汉字的文化凝聚力,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故D项正确,A项错误;各地文字并非完全一致,故B项错误;材料并非强调语言的多样性而是文化的凝聚力,故C项错误。2(2018宁德质检)龙门二十品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如下图所示。其字体的基本特征是()A因形立意,体正势圆 B扁方严整,朴拙雄
7、浑C状似连珠,绝而不离D轻转重按,笔断意连解析:选B。据材料可得魏碑书法的特点: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形成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朴拙雄浑的特点,故B项正确;A项是篆书的特征,故A项错误; C项是草书的特征,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欲横先竖,欲竖先横”的特点,D项在材料无体现,故D项错误。3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A敦煌艺术来自艺术家创造性劳动B北魏时期社会动荡不安C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D唐代国泰民安富足强盛解析:选C。北魏因为社会动荡不安呈现出“悲壮之美”
8、,唐代因为国泰民安富足强盛,壁画则呈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两者结合说明艺术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北魏与唐朝壁画的不同风格,与艺术家创造性活动无关,故A项错误;B项仅能体现北魏时代壁画特点的时代原因,具有片面性,故B项错误; D项仅能体现唐朝壁画特点的时代原因,具有片面性,故D项错误。4(2018西安模拟)学术界公认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体现的最为纯粹、充分,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B意在笔先,以形写神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D真景实现,返璞
9、归真解析:选B。据材料“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可以得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意在笔先,以形写神”,故B项正确;“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山水画的特点,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 “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说的是草书的结构特点,故 C项错误;“真景实现,返璞归真”更多的是一种写实的手法,故D项错误。5(2018成都检测)元杂剧包公戏中的包公是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明传奇中包公的形象渐趋神化,权力无限扩大,民间更尊其为明法致公、为民请命的“司法之神”。包公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明传奇较元杂剧艺术成就更高B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C市民阶层主导法制观念的变迁D明代法治的理性精神丧
10、失殆尽解析:选B。据材料“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司法之神”可知,对包公的崇拜源于其清正廉明,秉公执法,因此包公形象不断神化说明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故B项正确。6(2017大庆模拟)永乐九年(1411年)规定:“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诚、节烈、先圣先贤,违者杖一百。”“其神仙及义父、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规定的实施()A强化了正统伦理道德观念B促进了官民平等的实现C抑制了戏曲事业的发展D取消了市民文化的娱乐性解析:选A。据材料“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诚、节烈、先圣先贤”可知,这一规定的实施强化了正统伦理道德观念,故A项正确。7(20
11、18银川一中模拟)明代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而可以死,死可以生。”材料体现作者的思想内涵是()A主张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B否定传统思想的主流地位C批判存天理灭人欲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是牡丹亭中杜丽娘追求爱情的精神,体现了精神的自由,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否定传统思想的主流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非是“灭人欲”,故C项错误;经世致用指的是做学问要为现实服务,与题目无关,故D项错误。8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词曲(戏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此“
12、词曲贵浅”的主张()A体现了戏曲的生活化发展B推动了传统文学艺术的转型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观D体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解析:选A。词曲(戏曲)的内容取自“街谈巷议”,形式“直说明言”,这就推动词曲(戏曲)世俗化,故A项正确;词曲(戏曲)生活化发展,但同时典雅的诗文依然存在发展,因而词曲(戏曲)未推动传统文学艺术的转型,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词曲(戏曲)的内容,因而无法反映市民阶层的价值观,故C项错误;词曲体现文学艺术的世俗化发展,不能体现雅俗共赏,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教化剧中塑造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士”的形象为人们树立了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人们的行
13、为向善发展。忠君是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统治者提倡“忠”,还把是否忠君作为评价人忠奸的标准。教化剧中塑造的忠臣形象,为人们展示了什么是“忠”,他们的忠君行为维护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也维护了等级制度。摘编自闫红艳明前期教化剧研究材料二无论是孔孟的仁政王道,还是后世儒者倡行的内圣外王、修齐治平、存理灭欲的一整套道德纲常秩序,都嵌入每一时代的仪典制度,以正统意识限制、筛选、整合、打压违背官方意志的戏剧活动。祀神演剧因维持普通民众的生活安宁,成为民间社会的一种象征性秩序。而这恰恰是官方正教对与宗教同源同体而“同罪”的民间演剧活动严酷禁毁的原因。以西厢记牡丹亭为代表的爱情剧,敢于面对人性,切入人的真实生
14、命状态,表现人的情感欲望,这就是艺术理想对纲常之理的一种否定和颠覆。产生于庶民社会的戏剧活动,作为中国戏剧非常珍贵的一种活态传承方式,却因为它表现出的俗文化品格,一再遭到官方权力的打压和上层社会的贬黜。摘编自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材料三光绪六年(1880年)申报报道:“香港华人近投禀于英总督铃辕,请准女伶在戏馆演戏。按此说殊不可解。香港既为英管辖,自当事事悉从西律。泰西各戏馆,均有女子登台,从未申禁。则居港之华人,何须多次喋喋也。”光绪二十年(1894年),“上海出现第一家京剧女班戏园美仙茶园以后陆续又有霓仙群仙女丹桂云仙玉仙等女戏园开班”,沪上女伶渐多,女班遍地。摘编自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
15、戏剧史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化剧的主要功能,并分析教化剧着力塑造“忠臣、孝子、节妇、义士”这些形象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官方禁毁部分戏剧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上海出现“女伶渐多,女班遍地”的原因。解析 (1)第一小问功能,根据材料一“潜移默化中指导人们的行为向善发展”归纳功能;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为人们树立了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人们的行为向善发展”“忠君是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把是否忠君作为评价人忠奸的标准”“维护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也维护了等级制度”归纳。(2)根据材料二“而这恰恰是官方正教对与宗教同源同体而同罪的民间
16、演剧活动严酷禁毁的原因”“艺术理想对纲常之理的一种否定和颠覆”“表现出的俗文化品格,一再遭到官方权力的打压和上层社会的贬黜”可得出戏剧违背官方意识形态,表现人的情感欲望,世俗化等原因而遭到禁毁。(3)根据材料三“申报报道”可得出媒体导向作用,根据“泰西各戏馆,均有女子登台,从未申禁”可知西方自由平等思想在近代中国已经传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近代化的发展,妇女觉悟逐渐提高也是重要的原因。答案 (1)功能:娱乐,教化。影响:有利于改良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了封建等级秩序;压抑了人的自然欲求,禁锢人的思想。(任意三点即可)(2)原因:部分戏剧违背官方意识形态;表现人的情感欲望;世俗化。(任意三点即可)(3)原因: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报纸等大众传媒的宣传与引导;妇女觉悟的提高。(任意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