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下人家教学设计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教学目标: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
2、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3、,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去过乡下吗?乡下给你什么感觉?(学生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
4、者陈醉云一起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这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出示幻灯片) 1.读词语(男生女生各读一个)2.着重强调带红颜色的字(指名说易错点)3.听写两个词语。(同桌互相批改)三、初读课文,找中心句,明确文章结构。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文章是什么结构形式?1. 点明中心句;2.理解独特、迷人;指名说文章的结构;4.齐读中心句。四、再读课文,给美丽的乡下画面起名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独特” 、“迷人”的美吧。1.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独特迷人的画面?给它们起一个是一般的名字。2.交流。(屋
5、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雨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戏水、门前吃完饭、秋夜催眠曲)五、精读课文,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一)多美的乡村呀!请选中你最喜欢的画面,尽情地美美地读给自己听。(二)同学们读的真好,在你读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发现写的美的句子?下面根据老师的提示(出示学习方法)再来把自己喜欢的画面细细品味。(先个人学习再小组学习)1.找出写的最优美的语句;2.做批注(在这句话的边上写下你喜欢它的原因);3.有感情地朗读(三)班内交流1、屋前搭瓜架哪位同学被屋前的瓜架给吸引了?请你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出示句子:“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
6、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生读)(展示相关图片)“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农家屋子前攀着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点缀其中的青的、红的瓜,色彩明丽,纯朴自然,而且瓜棚夏天还可遮凉)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它特殊、不同,与城里的房屋门前不同)作者把乡下跟谁做了对比?对,乡下更显可爱。那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请大家再齐读读。从同学们的读中老师感受出了这种可爱。2、门前种鲜花对于一些热爱生活的人来说,在屋前搭一个瓜架是不够的,你找找还有什么?(花) 谁被这些花给陶醉了?(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出示句子“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
7、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展示图片)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你描绘的画面可真美。朴素和华丽本来是相反的,为什么课文中却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乡村风光本是朴素的,鲜花的开放却使之增添了许多明丽的色彩,所以)时令:季节虽然是很常见的花,但是它们开得是那么的漂亮,依着时令顺序开放,一年四季都有花,这真是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这样热爱生活的人家你向往吗?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吧!3、屋后春笋冒我们从门前来到屋后,那里有什么?(竹)又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独特在哪里?谁来读读?(课件展示图片)出示句子“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
8、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1)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春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真是生机勃勃)从哪个字可以体会出?(是从“探”字中体会到的)(2)探出来与长出来有什么不同?(“探”字用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的迅速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3)你能边读边做这个动作吗?(4)多可爱的一群小笋芽啊,告诉老师你探出头来想干什么?你用充满好奇、调皮地语气读读(点击不同图片)(5)于是它们不停地往外冒,多富有情趣的一幅画面啊!我们一起读读。4、院里鸡觅食刚才我们眼前出现的画面都是植物,这里还有小动物呢,谁来读读描写鸡觅食的句子。()你
9、为什么会这么读?男女生比赛读,女同学读前半句,读出鸡妈妈的尽职尽责,男同学读后半句,读出鸡爸爸的斗志昂扬。(像将军)5、河中鸭嬉戏那河中的鸭子呢?谁读读?你从哪些词中读出了什么?(从“游戏”中读出鸭子们生活的很自由很快乐;从“从不吃惊”中知道了这种自在、轻松、和谐的场景在农村是很常见的。)请带着我们丰富地想象再读读这段话。6、门前吃晚饭夏天到了,你傍晚出去散步,看到的是什么?自由读。出示句子“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如果让你画这幅画,你会画上什么?(红霞、微风、归巢的鸟)朗读时要把红霞、微风、鸟儿重读
10、。其实把强调的词语重读也是一种读书方法。谁还想读?你读时想到了什么?(小结)你们看,在农村,红霞、微风、鸟儿和乡下人家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图画。(板书:自然、和谐)从同学们积极的发言中,老师感觉到你们是个和谐的班级,我们的学校要构建和谐校园,我们的城市在创建文明城市,我们的国家正在构建设和谐的社会,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理解再来朗读这句话。7、夜静催眠曲秋天的晚上,人们在纺织娘织织织呀的叫声中进入梦乡,你们听!(听夹杂着纺织娘叫的催眠曲)听着这样歌声入眠,一定是一种享受啊。六、拓展1、课文写了乡下的春天、夏天、秋天,很遗憾作者没有写冬天,那么你想象中乡下的冬天是怎样的?用语言描绘一下,说给同桌听。((出示文字“拓展:想象一下,乡下的冬天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2、交流。七、总结1.有了同学们这一幅冬景图啊,现在我们真可以大胆地说(齐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2.作者把乡下人家写得多美呀!所以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出示幻灯片总结写作方法)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分析生活,一定也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章。八、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后的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想一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说说你的感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诵下来。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九、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独特、迷人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