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6655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0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八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板块八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空定位 阶段特征 1.政治: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经济:传统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但仍占据主导地位;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3.思想: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中国民主革命不断发展。4.生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社会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第1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与国共十年对峙关联新课标试题角度备考分析认

2、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1)2018全国卷,29:从五四运动后各种思潮的传播争论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2)2018全国卷,29:从孙中山对俄、法等国革命的认识考查国民党改组的背景(3)2018海南卷,22:从周恩来早期活动考查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前途的思考(4)2017全国卷,41:从国民党“一大”宣言考查民族主义(5)2017海南卷,11: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6)2016全国卷,29: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成果

3、显著的原因(7)2016海南卷,19: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8)2015全国卷,29: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混乱局势(9)2014海南卷,18:1928年,中国共产党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1.高频考点:国民大革命、“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开辟。2.备考策略:(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的剧烈变革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综合经济和思想相关史实,加强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认识。(2)学习国民大革命和国共十年对峙时要抓住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面对新形势在革命策略上进行了哪些调整。福建考情回顾五年高

4、考:201416.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备考分析: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建议复习备考,重点掌握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主要包括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探索和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错误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1)第一阶段: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为主力;口号:“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这也使得从北京开始的学生爱国运动迅速推向全国。(2)第二阶段:6月3日和4日,北京大批学生被捕,消息传到上海。6月5日,上海出现大规

5、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结果: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影响:(1)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新思潮的主流。(3)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原因(1)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2)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3)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表现(1)1918年,李大钊发表

6、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2)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3)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4)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5)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3.影响(1)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2)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的理论指南。(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1)阶级:无产

7、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以及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3)组织:各地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建立。(4)外部:共产国际的帮助。2.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进行。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工作中心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领导机构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四)中国共产党早期斗争实践1.中共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

8、日在上海)(1)条件: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共产国际的理论指导。(2)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3)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4)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2.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方针(1)召开:1923年6月,广州。(2)内容: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革

9、命统一战线。(3)意义: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国民革命做了准备。(五)国民大革命1.开始国共合作的实现:(1)原因:“必要性”a.从国内、国际形势来看:华盛顿会议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侵略中国,扶植各派军阀,又联合干涉和镇压中国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b.从中国共产党方面来看:工人运动遭受挫折,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c.从中国国民党方面来看: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孙中山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可能性a.国民党是当时中国比较革命的民主党派,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

10、在南方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领导人孙中山也真诚希望与中国共产党合作。b.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共产国际的帮助,使国共合作成为可能。(2)标志: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召开:1924年,广州。内容: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影响:标志着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2.准备:1925年,成立广州国民政府,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3.高潮:北伐战争(1926年7月1927年7月)(1)目标:

11、“打倒列强,除军阀”。(2)成就: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4.结果:失败(1)表现: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汪精卫在武汉分别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2)原因:客观:帝国主义干涉破坏,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反革命力量强大;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主观: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理论修养和革命实践经验;陈独秀犯了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5.意义:(1)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

12、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一次革命的洗礼。二、国共十年对峙(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建立: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的确立。2.主要活动: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3.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作霖之子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4.经济发展:(1)背景: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

13、,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2)表现: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3)受阻: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民族工商业受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越来越严重。(二)南昌起义1.背景: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应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2.经过: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3.意义:(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14、,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三)八七会议1.召开:1927年8月7日,汉口。2.内容: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3.意义: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方向,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次转折性会议。(四)秋收起义1.时间:1927年9月。2.过程: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受挫后主动放弃攻打长沙,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5、。(五)“工农武装割据”1.形成: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在19281930年,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这样一条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2.实践:(1)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政权建设: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2)土地革命: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广大贫苦农民

16、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3)武装斗争: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十几块,红军达十万人。从1930年10月起,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大规模“围剿”,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六)红军长征1.原因:(1)根本原因:“左”倾思想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2)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3.转折:遵义会议(1935年1月)。(1)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肯定了毛泽东的

17、正确军事主张。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2)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4.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5.长征意义:(1)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3)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4)长征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难、

18、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七)近代后期的理论成果1.新三民主义(1)背景:孙中山为捍卫共和而进行的斗争失败,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孙中山认识到革命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2)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3)内容: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

19、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4)核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5)评价: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三民主义学说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2.毛泽东思想(1)背景理论需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不断受挫,需要新的科学理论。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工人阶级)进一步壮大。思想基础:新

20、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组织条件: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个人:毛泽东较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进行革命实践。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共产国际的帮助。(2)历程阶段时期代表著作内容萌芽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形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究主题一历史的选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视角一新思潮来了材料一时段流行话题五四运动前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五四

21、运动后平民、劳工、劳动、阶级材料二材料三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哪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问题 (1)结合材料一,回答五四运动前后流行话题变化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解析 第(1)问,五四运动后,平民、劳工等变为流行话题,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2)问,结合所学

22、可知,新纪元是由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结合材料三“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可知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结论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考题链接 (2018全国卷,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

23、歧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材料反映的实际上是五四运动后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反对俄国式道路的实际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材料中的观点就是资产阶级的实业救国思想,主张“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的实际上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这一争论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C项正确。A项应该是井冈山道路开辟的意义,错误。材料中的争论重点是俄国的革命道路,并非欧美的社会制度,B项错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救亡道路之争是这场争论的本质,两者的阶级立场不同,救亡方式也一直存在分歧,D项错误。答案 C学术链接 五四

24、运动前后,新思潮经历了一个从思想启蒙到“直接行动”、从“价值重估”到“社会改造”的转变。由此,五四运动后,革命运动代新文化运动而兴。这种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的消长,与其说是“救亡压倒启蒙”,毋宁说是“启蒙转化为革命”。郑大华主编当代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深化拓展 五四运动彰显的新的时代潮流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4.新的觉

25、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视角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材料四“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问题 (3)材料四信息反映了什么?解析 抓住关键信息: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可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论 (3)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探究主题二道路选择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与影响视角一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材料一材料二中国与俄国的国情不同,在中国

26、“农民是占了重要的分子”,这“与俄国不同”。即不能按照俄国革命的模式指导中国革命,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形势,中国共产党可以先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红色政权,深入土地革命,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是有利的。周恩来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差异、原因及认识。解析 由材料一可得俄国以城市为中心,而中国则是农村包围城市,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分析原因及认识即可。结论 (1)差异:俄国走城市中心道路;中国是农村包围城市。原因:中国与俄国的国情不同;敌我力量对比不同;依靠主力不同。认识: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考题链接 1.(2013全国卷,30)1928年

27、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1928年这一时间信息,并提炼材料有效信息分析可知,当时中共六大认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不足以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必须要联结“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这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仍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故

28、选B项。其他三项均对材料理解片面。答案 B学术链接 1927年8月以后,同时出现了两条道路的选择,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革命从以城市为中心转到以乡村为中心,这在以往是没有前例的。法国的巴黎公社和俄国的十月革命,都是首都的暴动。但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据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等整编深化拓展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1.革

29、命纲领: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脱离中国国情,1922年中共二大依据中国国情(社会性质、革命对象、革命敌人),制定最低纲领,即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2.革命力量:从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中,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1924年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迎来国民革命的高潮。3.革命领导: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独立领导革命。南昌起义标志着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和革命的开始。4.革命道路:1927年三大起义失败,共产党认识到照搬俄国革命“城市中心论”的局限,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

30、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5.纠正错误: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独立自主解决了内部矛盾,胜利完成长征。6.主要矛盾: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协调国内阶级矛盾,抓主要矛盾一致对外,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上不断走向成熟。视角二土地革命材料三下表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薛暮桥统计的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农村土地情况调查数据地主富农中农贫雇农合计占农村总户数/%3.56.419.670.5100占农村总土地/%45.818.517.318.4100问题 (2)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农村土地情况调查数据反映了什么?解析 表格显示地主、富农人口占9.9%,

31、却占有64.3%的土地,而贫雇农人口占70.5%,却只占有18.4%的土地,说明贫富分化、阶级矛盾尖锐,急需进行土地革命。结论 (2)材料中地主、富农户数少但所占的土地数多,反映出近代中国农村贫富分化、阶级矛盾尖锐,说明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材料四1929年4月,毛泽东领导制定了兴国土地法:(一)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的农民耕种。(二)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三)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材料五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

32、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问题 (3)据材料四、五分析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与兴国土地法的主要区别及其原因。解析 据材料“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得主要区别是土地所有权问题,原因是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结论 (3)区别:兴国土地法规定农民有土地使用权;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农民有土地所有权。原因: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得到自己的土地,中国共产党正值扩大影响力,争取民众支持的阶段,因此实行相应土地政策有其必要性。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最紧迫也是最关键的任务。考题链接 2.(2015天津卷,6)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

33、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解析 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是发动土地革命的目的,并不是实质,故A项错误;实质应该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角度考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对生产关系的一种变革,故B项正确;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也不是实质而是目的,故C项错误;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也是目的而不是实质,故D项错误。答案 B视角三根据地建

34、设材料六1927年11月,井冈山根据地成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后来遂川、宁冈、永新等县建立工农兵民主政府后,就着手抓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抓成立县、区、乡各级地方武装;抓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和政权;抓发展生产,开办学校。问题 (4)根据材料六及所学知识,说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及意义。解析 据“工农兵民主政府”“土地革命”“地方武装”“党组织和政权”“生产”“学校”等总结实践,意义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分析得出即可。结论 (4)实践: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及文化建设等。意义:工农民主专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尝

35、试,为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了经验。土地革命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巩固了根据地红色政权,推动了根据地经济发展;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是马列主义暴力革命原则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对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考题链接 3.(2016全国卷,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解析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

36、量转向农村,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获得土地的农民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农业产量提高,故A项符合题意;红军保卫农民生产,但如果不是农民自己的土地,或不为自己生产,农民的种地积极性无法调动,产量也不会大幅度提高,故B不符合题意;当时红军主要精力在武装斗争,巩固根据地,故C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答案 A学术链接 有学者认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全国政权之前在小块红色区域内建设和执掌政权的伟大尝试,毛泽东和边界党组织注重充分调动农民积极参与政治的热情,开创了组织农民参与政治活动的艰辛实践。农民通过参与组织工农革命政权、参

37、与革命武装、开展土地革命、支持根据地经济建设,实现了政治参与。也有学者指出,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的军事意义在于几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通过战争的具体实践,开创了“引兵农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军事战略;形成了“党指挥枪”等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建军思想的理论基础;形成了中国式的游击战争战略态势和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战术原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为中国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深化拓展 全面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38、,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2.基本依据: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反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共产党人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起来革命。3.相互关系: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4.历史意义:(1)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9、革命道路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就是坚持了这条道路,才取得了最终胜利。(2)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是马列主义暴力革命原则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对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3)孕育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工农民主专政,实际上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尝试,为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了经验。1.(2018全国卷,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

40、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解析:C题干引自孙中山1923年为国民党改组而作的一次讲话。由材料信息可知,孙中山对俄国、中国、法国和美国革命情况进行对比后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中国与俄国比较,中国的革命没有完善的组织领导核心;二是革命没有固定的方法,要选取合适的方法,就是俄国的方法。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目的即是学习俄国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C项正确。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他只是从俄国革命中获取经验,不可能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A项错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孙中山不可能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材料也未体现代议

41、制的相关信息,B项错误。孙中山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没有改变,D项错误。2.(2017江苏卷,8)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A.人民的迫切愿望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解析:A中共机关刊物向导是无产阶级的机关报,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材料信息说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人民的迫切愿望,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讲的是中共的主张,并不代表国民政府,故B项错误;中共机关刊物代表的是工人阶级的观点,不能说明是知识分子的共识,故C项错误;中共机

42、关刊物代表的是工人阶级的观点,不能代表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故D项错误。3.(2017北京卷,16)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解析:B材料主要讲述毛泽东关于国民革命与国民党合作的主张,没有具体阐述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

43、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得出主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B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实现全民族的联合抗日,与题中的国民革命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4.(2017海南卷,11)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解析:C据1927年及国民党领导人的话可

44、知,此时正处在北伐战争时期,工农运动支援北伐战争,影响但不能决定战争走向,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国共合作关系的破裂,因此不能推断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故B项错误;材料中这位国民党领导人认为国民党专做上层的工作、共产党领导工农运动会导致“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认为这是“一种危险”,可推知国民党对共产党领导工农运动存在误解敌视,反映出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故D项错误。5.(2015山东卷,18)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45、。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解析: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是苏联建立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原因不是更名的原因,故A项错误;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主要成果,并不是更名的原因,故B项错误;注意两个时间“1925年”与“1928年”,国共合作与国共关系破裂时期,由此可知更名的原因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故C项正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时间是1934年,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6.(2014海南卷,18)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解析:B本题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有效信息,运用已学知识准确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大革命时期,受共产国际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未能掌握革命领导权等,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根据题干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可知正确项为B项。A、C、D三项陈述的事实或出现在大革命前,或出现在大革命失败后,故均为错误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