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三明二模)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振聋发聩。与“最危险的时候”直接相关的是()A国民大革命的失败B日本策动华北事变C国民党“围剿”革命根据地D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解析:选B。根据时间“1935年”,锁定华北事变,故选B项;国民大革命失败是在1927年,排除A项;国民党“围剿”革命根据地是国共内战,国共两党都属中华民族,排除C项;“八一三”事变是在1937年,排除D项。2(2020马鞍山三模)1937年9月初,大同失陷,经蒙古、大同至内地的中苏交通运输线也即将被截断。14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集中兵力在上海决
2、战乎?”10月起,他抽调骁勇善战的桂军及滇军加入上海战场。蒋介石此举意在()A争取国际援助B配合敌后战场抗日C掌握战略主动 D借机削弱地方军阀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淞沪会战过程中,在中苏交通线即将被截断的背景下,蒋介石决定加强上海战场,吸引日军主力,掌握战略主动,配合外交斗争,争取对即将召开的九国公约会议有较好的影响,故选C项;维护中苏交通线,争取国际援助不是主要意图,排除A项;此时是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排除B项;借机削弱地方军阀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排除D项。3(2020山东师大附中月考)1938年11月至1940年春,各战区中国部队按统一部署向侵华日军发动了冬季攻势,攻击地区涉及绥
3、、晋、豫、浙等广大地区,重点置于豫南、鄂西及皖南等地。这一军事行动()A迫使日军放弃速战速决计划B使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C维持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态势D说明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冬季攻势系国民政府主动发起,维持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态势,故选C项。“迫使日军放弃速战速决计划”的是淞沪会战,时间为1937年,排除A项;此时抗日战争还未转入战略反攻,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敌后战场的主要领导者为中国共产党,而冬季攻势是由国民政府发动的,排除D项。4(2020盐城三模)下列是抗日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三个阶段的作战任务。该战役()A发生在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B主要采用阵地战的作战方式C树立了国
4、共合作抗日的典范D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解析:选D。材料中“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正太铁路”“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根据地的敌伪据点”表明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大大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故选D项。5(2020绵阳三模)1944年9月,中共中央认为:“目前我党向国民党及国内外提出改组政府主张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正式向国民党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废除一党统治,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A改变了抗战的被动局面B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凸显了民主革命的要求D加速了国民政府的覆灭解析:选C。用民主形式“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主张,是抗日战争时期民主革命力量壮
5、大的结果和要求,故选C项;当时中国人民已转入局部反攻,排除A项;中共的倡议是反专制,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无关,排除B项;当时是国共合作时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抗日,排除D项。6. (2020湖南衡阳一中月考)下表所示变化()陕甘宁边区绥德义合区1942年阶级成分统计表成分(据土地所有量划分)土地革命前户数土地革命后户数地主144富农6521中农3521 813贫农1 8551 026雇农311108其他105摘自曹占泉陕西省志人口志A保障了正面战场的后勤补给B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消灭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D调动了中下层民众抗日积极性解析:选D。依据材料可知,1942年陕甘宁边区绥德义合区
6、土地改革后,中下层百姓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抗日斗争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改革,与正面战场无关,故A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时间是1937年9月,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土地改革后地主仍然存在,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并未彻底消灭,故C项错误。7(2020昆明三模)下图为1943年阜平城南庄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与会代表占比示意图()A中国共产党取得抗战领导权B土地政策影响政权的建设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确立D根据地民主政治有所发展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参加阜平城南庄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代
7、表包括中共、国民党、地主士绅、军界、妇女等各个阶层,进一步联合了各党派、各阶级、各民族和各界人士,说明根据地民主政治有所发展,故选D项。8(2020芜湖三模)美英于1942年10月9日通知中国政府,愿意立即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权益,并准备尽快与中国政府进行谈判,以便缔结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解决有关问题的条约。表明()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抗战相持阶段的开始C不平等条约得以废除 D美英无条件支持中国解析:选A。材料“美英于1942年10月9日通知中国政府,愿意立即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权益”表明列强愿意废除不平等条约,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故选A项。9.(2020衡阳一模)1945年9月,著名
8、画家丰子恺先生创作和发表了漫画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B和平成为民心所向C媒体积极参与反战运动D国共签订和平协定解析:选B。由漫画内容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及时间“1945年9月”可知,在抗日战争结束后,要求和平反对战争成为民心所向,故选B项;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才标志着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排除A项;材料中是丰子恺先生创作的漫画,不是媒体,排除C项;1945年10月10日国共签订和平协定即双十协定,排除D项。10(2020全国第一次联考)1946年4月28日,上海市举行参议员选举。凡二十岁以上男女公民,均可凭国民身份证或领取国民身份证(申
9、请书)收据,或持有由保长或甲长开具的证明文件,往各区投票处依照程序投票。这一现象()A表明民众人身被严格控制B说明民众维权意识增强C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探索D反映了民主政府的建成解析:选C。材料所述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市的普选情况,这种选举方式是当时政治民主化探索的体现,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往各区投票处依照程序投票”可知,材料体现了政治民主的问题,而不是民众人身被严格控制,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上海地区举行参议员选举的问题,没有体现民众的维权意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46年4月28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治民主的探索,不能体现民主政府的建
10、成,D项无法由材料信息得出。11(2020武汉调研)1948年,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共中央发表“五一口号”,将初稿第24条“中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的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万岁”,修改为“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这种修改是为了()A促成战略决战B扩大统一战线C转移工作重心D实现民族平等解析:选B。“中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的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万岁,修改为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强调民族性,有着更广泛的社会基础,故选B项。12(2020济宁二模)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批准了共产党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1、的建议。全会决议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强化。”由此可见,中共七届二中全会()A对建立新型政权作出重要论断B标志着中共成为新的执政党C开创了中国新型政治协商制度D得到中国各政党的广泛拥护解析:选A。题干中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强化”可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13(2020大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反法西斯纪念日统计表纪念日时间及设定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每年1月27日,联合国2
12、005年设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设立日本广岛核爆炸遇难者纪念日日本政府每年8月6日举行诺曼底登陆纪念日旨在纪念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欧洲胜利纪念日1945年5月8日24时,“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签订,英国、法国、奥地利、波兰等国家以5月8日为纪念日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由于时差的关系,“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签订的时候,苏联已经到了5月9日,因此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都以5月9日为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设立材料二在历史教科书中,1983年之前一般没有涉及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问题。1983年北京师
13、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大学历史专业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编中国现代史:下册,开始正面提到了这种作用: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同时,中国人民也对全世界人民的解放斗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斗争及其胜利,大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影响和推动了各国特别是被压迫民族的进步。在今年的抗战胜利纪念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提法: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它从战争进程的角度点明了中国的作用,对于提升抗日战争的意义是有益的。以上资料根据李良玉关于抗战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
14、合所学知识,指出七种纪念日设立意图的共同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抗日战争研究发生变化的背景,并说明中国设立两个纪念日的意义。解析:(1)通过表格中的七种纪念日可知,它们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二战)有关,从这一角度分析共同意图;另外,根据纪念日既有二战的战胜国,也有战败国,再从这一角度进行概括分析即可。(2)第一小问背景,我们要着重考虑材料所提供的时间即1983年,概括这一阶段的特征即可;第二小问意义,我们要清楚这两个纪念日的名称,即“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公祭日”的意义要侧重于警示性,“胜利日”的意义侧重于中国对抗战及世界反
15、法西斯战争的贡献。答案:(1)共同之处:以史为鉴,缅怀反法西斯战争业绩;珍爱和平,警惕法西斯主义;尊重生命,凸显人性;各自政府均有特定的政治考量。(2)背景:政治上拨乱反正;经济上改革开放;思想文化方面重新提出“双百”方针;两岸关系改善。意义:强调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与作用;呼吁各方求同存异、共谋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谴责法西斯暴行。14(2020宁德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针对日本侵华,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出现了几种较为典型的言论。 第一种言论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军事
16、上的严重失利,给某些中间阶层和一部分劳动人民带来一些悲观失望情绪。 第二种言论认为,中日战争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以解决,淞沪会战时,蒋介石集团指望英、美等国直接出面干涉,并要求苏联出兵。 第三种言论认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种言论,并结合相关历史背景或事件对其加以评述。(要求:提炼言论,历史背景或事件的概述客
17、观准确,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解析:第一种言论是“亡国论”,第二种言论是“速胜论”,第三种言论是“持久战”;选择一种言论,对该言论加以评述,要求史论结合,历史背景或事件的概述客观准确,逻辑严谨、条理清晰。答案:示例一言论:“持久战”。评述:该言论强调中国坚持持久抗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思想。这是抗战爆发以来,部分国人基于中日双方的战争态势及两国的基本国情而提出的。该言论科学地论证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趋势,阐明了持久抗战的策略,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在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指导下,鼓舞和坚定了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全民族统一抗战的发展。示例二言论:“亡国论”。评述:该言论强调中国武
18、器和技术不如日本,鼓吹“再战必亡”。这是抗战爆发以来,部分国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错误估计,过分强调敌强我弱的客观事实,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认为抵抗日本侵略的结局只能是中国灭亡。如 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次年东北沦陷;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因此,“亡国论”严重动摇和损害了民族自信心,导致国民悲观消极情绪愈加严重,甚至扰乱抗战军心民心。示例三言论:“速胜论”。评述:该言论幻想依靠英美苏等国际力量,迅速战胜日本。这是抗战爆发以来,部分国人对抗战形势估计过于乐观所致。如 1937 年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1938 年台儿庄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事实上,该言论忽视了敌强我弱的客观事实,甚至寄希望于大国的调停。因此,“速胜论”存在轻敌倾向和侥幸心理,不利于抗战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