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22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佚(y)名为(wi)欢几何板滞(zh)B羽觞(h) 惠(hu)连 天伦之乐(l)事C雅(y)怀 逆(n)旅 慷慨(ki)D冠(gun)冕堂皇 否(p)极泰来 塞(si)外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良有以也良:善意。B何伸雅怀 伸:抒发。C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大面积。D幽赏未已 幽赏:幽幽地欣赏。3下列加点字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大块假我以文章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浮生若梦,为欢几何D吾人咏歌,独惭康乐4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飞羽觞而醉月B秉烛夜游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D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5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的一项是()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C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D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6下面内容有一项没有运用典故,请选出来()A古人秉烛夜游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C罚依金谷酒数D飞羽觞而醉月7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一组是()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幽赏未已,高谈转清不有佳咏,何伸雅怀A BC D8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以一个“夫”字领起,从抒发个人的感慨入手。这两句运用
3、比喻,说明光阴易逝,人生莫测。B在作者看来,既然“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那么只要“人生得意”,学古人“秉烛夜游”,纵情欢乐,便无遗憾。C“吾人咏歌,独惭康乐”,是说自己写的诗,高于谢灵运,使谢灵运看了会感到羞惭。D“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一个“飞”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兄弟们痛饮狂欢的欢乐场景。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912题。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
4、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9作者认为古人在夜里秉烛夜游,及时行乐是有道理的。谈谈你的认识。答:_10文中引用谢惠连、谢灵运两个典故,用意何在?答:_11下列对于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散文写诗人与堂弟们春夜宴饮于桃花园,畅叙天伦之乐的情趣,表现出诗人热爱自然、热爱人生的情怀。B诗人以主要笔墨写景,结合叙事、抒情,从而展现了情景交融、景美情浓的艺术天地。C诗人以议论开头,发出“浮生若梦”的慨叹,再转到夜宴,过渡自然,结构分明。D诗中用了不少典故,但读来顺畅,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12翻译下列句子。(1)幽赏未已,高谈转清。译文:_(2)古人秉烛夜游,良
5、有以也。译文:_(3)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译文:_(4)不有佳咏,何伸雅怀?译文:_课外迁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夫爝火在缥烟之中也,一指所能息也;塘漏若鼷穴,一墣之所能塞也。及至火之燔孟诸而炎云台,水决九江而渐荆州,虽起三军之众,弗能救也。夫积爱成福,积怨成祸。若痈疽之必溃也,所浼者多矣。诸御鞅复于简公曰:“陈成常、宰予二子者,甚相憎也。臣恐其构难而危国也,君不如去一人。”简公不听。居无几何,陈成常果攻宰予于庭中,而弑简公于朝。此不知敬小之所生也。鲁季氏与郈氏斗鸡,郈氏介其鸡,而季氏为之金距。季氏之鸡不胜,季平子怒,因侵郈氏之宫而筑之。郈昭伯怒,伤之鲁昭公曰:“祷于襄公之
6、庙,舞者二人而已,其余尽舞于季氏。季氏之无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社稷。”公以告子家驹。子家驹曰:“季氏之得众,三家为一。其德厚,其威强,君胡得之?”昭公弗听,使郈昭伯将卒以攻之。仲孙氏、叔孙氏相与谋曰:“无季氏,死亡无日矣。”遂兴兵以救之。郈昭伯不胜而死,鲁昭公出奔齐。故祸之所从生者,始于鸡足;及其大也,至于亡社稷。两人构怨,廷杀宰予,简公遇杀。两家斗鸡,郈公作难,鲁昭公出走。祸生而不早灭,若火之得燥,水之得湿,浸而益大。故蠹蝝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人皆务于救患之备,而莫能知使患无生。晋公子重耳过曹,曹君欲见其骿胁使之袒而捕鱼。厘负羁止之曰:“公子非常也,从者三人,皆霸王之佐也。遇之无
7、礼,必为国忧。”君弗听。重耳反国,起师而伐曹,遂灭之。身死人手,社稷为墟,祸生于袒而捕鱼。听厘负羁之言,则无亡患矣。患祸之所由来者,万端无方。是故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小人不知祸福之门户,妄动而挂罗网;虽曲为之备,何足以全其身!夫墙之坏也于隙,剑之折必有啮。圣人见之密,故万物莫能伤也。太宰子朱侍饭于令尹子国,子国啜羹而热,投卮浆而沃之。明日,子朱辞官而归。其仆曰:“楚太宰,未易得也。辞官去之,何也?”子朱曰:“令尹轻行而简礼,其辱人不难。”明年,伏郎尹而笞之三百。夫仕者先避之,见终始微矣。(节选自淮南子人间,有删改)【注】爝火:小的火焰。金距:金属尖爪。骿胁:肋骨并成一片。13对下列句子
8、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浼者多矣 浼:沾染,污染B蚊虻走牛羊 走:使奔跑C人皆务于救患之备 务:致力,努力D圣人见之密 密:秘密,机密14以下各组语句中,能分别体现“不知敬小”和“知使患无生”的一组是()A臣恐其构难而危国也,君不如去一人曹君欲见其骿胁使之袒而捕鱼B陈成常果攻宰予于庭中,而弑简公于朝遇之无礼,必为国忧C昭公弗听,使郈昭伯将卒以攻之子朱辞官而归D郈昭伯怒,伤之鲁昭公伏郎尹而笞之三百15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的怨恨或错误就如刚燃起的火焰和池塘堤坝上的小漏洞,如果不加以重视及时处理,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灾祸。简公之死就证明了这一点。B在
9、季氏与郈氏两家的争斗事件的处理中,鲁昭公偏听偏信,不听子家驹之言,最终引发民怨而亡国。一场小小的斗鸡使他失去了一个国家。C厘负羁识时知人,预见到了重耳的将来并指出了曹君行为的不当,可谓有先见之明,但曹君还是一意孤行,最终落了个身死国灭的下场。D子朱之所以能够认清令尹子国的真实面目,远离凌辱,就是因为他能够在事情发生之前从细节中预知祸患的存在并预先采取了相应措施。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祸之所从生者,始于鸡足;及其大也,至于亡社稷。译文:_(2)公子非常也,从者三人,皆霸王之佐也。遇之无礼,必为国忧。译文:_课时作业22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1解析:觞:shng。答
10、案:B2解析:A良:确实;C大块:大自然;D幽赏:欣赏幽美的景色。答案:B3解析:A.文章: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B.行李:出使的人;C.几何:多少。答案:D4解析:A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醉观;B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C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答案:D5解析:A项比喻、反问;B项引用典故;C项对偶、拟人;D项比喻、拟人。答案:B6解析:A项出自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B项引用了“大小谢”的典故;C项引用了“晋石崇宴客洛阳金谷涧园,赋诗不成者罚酒三觞”的典故;D项描写的是当时作者行酒如飞、醉于月下的乐事,不是典故。答案:D7解析:这几句仅句流露出人生如梦,应
11、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其他内容均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答案:D8解析:是说自己写的诗,不如谢灵运。答案:C9答案: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苦短,转瞬即逝,趁大好光阴,积极向上,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珍惜生活,不应蹉跎岁月或无所事事,更不要消极度日。10答案:这里,李白借谢惠连以赞喻众弟之才华,借谢灵运以自喻,实则表明自己才华横溢,技压群芳。11解析:“以主要笔墨写景”不对。答案:B12答案:(1)观赏幽美的景色还没有完结,高谈阔论又转入清雅。(2)故而古人手持烛火做长夜之游,是确实有原因的。(3)聚会在桃花芬芳的名园,畅叙这兄弟间的天伦之乐。(
12、4)没有美妙的诗章,怎样抒发风雅的情怀?13解析:密:精到,细致。答案:D14解析:A.全不能;B.不能;D.不能。答案:C15解析:“最终引发民怨而亡国”不合文意。答案:B16答案:(1)所以这场灾难的发生,开始于鸡爪(斗鸡);等到祸事闹大以后,竟会导致国家灭亡。(2)公子重耳不是一般的人物,跟随他的三位随从,也都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佐之才。如果今天对他们无礼,将来必定会成为我们国家的后患。【参考译文】小小的火焰在刚刚点燃冒起细烟之时,只用一根手指就能按熄;池塘堤坝的漏洞像老鼠洞那么大时,只需一块土就可堵塞。但等到火势烧及孟诸,蔓延的范围有云梦泽那么大一片,洪水从九江决口,泛滥淹没整个荆州,那
13、时即使调动全国所有军队也都无法扑灭堵塞。积累仁爱则带来福祉,积聚怨恨则酿成祸患。这就如同痈疽必然要溃烂,并污染很多地方一样。诸御鞅向齐简公报告:“陈成常和宰予,他们两人互相憎恨,积怨很深。我怕他们两人会作乱而殃及国家,君王不如除掉他们其中一个。”简公不听。没过多久,陈成常果然在庭院里杀死宰予,并在朝廷上杀死齐简公。这就是不懂得谨慎处理小事而造成的祸害。鲁国的季氏和郈氏两家斗鸡,郈氏给鸡披上铠甲,而季氏则给鸡装上金属尖爪。季氏的鸡斗输了,季平子非常恼火,便乘机侵占了郈家的宅院,还修建了房屋、围墙。郈昭伯非常愤怒,在鲁昭公面前中伤季平子:“祭祀襄公庙堂时,季氏只用两人跳祭舞,其余的都去为季氏祖庙起
14、舞了。季氏大逆不道、目无君王,(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已很久了,如不杀季平子,以后一定会危及国家。”鲁昭公将郈昭伯的话告诉了子家驹。子家驹说:“季氏家族深得民众支持,而且季氏三兄弟又联合成一体。他们德高望重,实力强大,君王您又怎么能对付得了呢?”鲁昭公不听,派郈昭伯率军去攻打季氏。仲孙氏和叔孙氏一起商量:“如果无季平子,我们两家不用多久就会灭亡。”于是发兵去救助季平子。战争的结果是,郈昭伯战败被杀死,鲁昭伯也为之出逃到齐国去避难。所以这场灾难的发生,开始于鸡爪(斗鸡这样的小事);祸事闹大以后,竟然会导致国家灭亡。陈成常和宰予结下怨仇,造成宰予被杀于朝廷中,齐简公为此遭到杀害。季氏和郈氏斗鸡,引起
15、郈昭伯发难,鲁昭公出逃。祸患的苗子不及时扑灭,就会像火碰上干燥物,水遇上低湿处一样,蔓延扩散开来,以致不可收拾。蛀虫白蚁咬啮,会裂损毁坏房梁柱子;蚊虫牛虻叮咬,会引起牛羊痛得乱蹦乱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都竭力做到对祸患的防备和阻止,但却没有人懂得怎样使祸患从根本上不发生。晋公子重耳流亡途中经过曹国,曹君想看看重耳生的骈生肋骨,就有意让重耳裸露着上身下河去捉鱼。这时釐负羁劝说道:“公子重耳是非同一般的人物,跟随他的三位随从,也都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佐之才。如果今天对他们无礼,将来必定会成为我们国家的后患。”曹君不听劝告。后来重耳返回晋国取得了君位,果然对曹国发起了攻击,灭亡了曹国。曹君也身死于他
16、人之手,曹国变为一片虚墟,而这灾祸正是由让重耳袒露骈生肋骨下水捉鱼引起。如果当初曹君听了釐负羁的劝告,曹国就不会有这样的灾祸了。祸患的由来,各种各样没有固定的方式。所以圣明的人常常是以深居简出来避免凌辱,静心安适以等待时机;而小人不知道祸福产生的由来,常常是轻举妄动自投罗网;有时尽管千方百计加以防范,但又怎能保全得了自身!大墙的倒塌往往起因于一条小小的裂缝,剑的折断常常是因为它本身已有缺损处了。所以圣人的预见往往非常精到细致,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他。楚国的太宰子朱侍候令尹子国用餐,子国尝了一口羹汤后感到汤太烫,就拿杯子里的汤水向子朱浇去。第二天,子朱便辞去了太宰的职务,回家去了。他的仆人问:“楚国太宰的职务不易谋得,你为何辞官离去?”子朱解释说:“令尹子国的行为轻浮,傲慢无礼,他要想侮辱人是非常容易的。”第二年,子国果然强令郎尹爬伏在地,并打了他三百鞭子。所以说,明察事理的人总是预先避免祸患的发生,并善于从事情开始的细微之处预料到事情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