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64359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44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板块一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时空定位 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可分为两个时期。一、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1.政治: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2.经济:以(西周)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占统治地位,集体耕作;青铜时代;工商食官。3.科技文化:商代,我国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形成,贵族垄断了文化领域。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1.政治:社会大变革,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趋于瓦解;通过变法运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2、制度的雏形逐渐出现。2.经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小农经济及租佃关系产生;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形成;工商食官被打破,商人逐渐崛起。3.科技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科技繁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诗经和楚辞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的早期成就。第1讲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关联新课标试题角度备考分析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1)2019全国卷,24:宗法制对西周王位继承的影响(2)2018全国卷,24:商汤的仁德之心(3)2017全国卷,24: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4)2017全国卷,24:分封制推

3、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5)2016全国卷,24:西周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青铜器铭文)(6)2016海南卷,3:中国古代褒扬官员的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等,体现了“家天下”观念的影响(7)2014全国卷,24:分封制下“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8)2013海南卷,1:商代甲骨卜辞中关于祈求风调雨顺的记载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1.高频考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2.备考策略:(1)夏商周时期作为中国古代文明尤其是政治制度的奠基阶段,其原则和理念对后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学习的重中之重。(2)坚持论从史出,从具

4、体的历史现象中多角度找寻分封宗法制的“影子”和深远影响。福建考情回顾五年高考:没有命题备考分析:建议复习备考,重点掌握西周宗法制、分封制注:整书加部分为新教材内容一、从部落到国家1.部落联盟“三皇五帝”:(1)三皇: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发明网、陷阱、原始的烹调、八卦;神农氏为我国农业始祖和医药始祖。(2)五帝: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联合炎帝组成炎黄部落联盟;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联盟首领,实行“禅让制”。2.早期国家夏: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二、商和

5、西周(一)商1.建立:约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神秘色彩。2.发展:(1)政治变迁:盘庚迁殷。国家机构更加完善:中央,商王之下设有尹、相、卿士及各类事务官;地方,实行内外服制,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出征。(2)文化成就:成熟的文字甲骨文;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二)西周1.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定都于镐。2.政治变迁:(1)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概况: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诸侯义务效忠周王、定期朝贡述职、随王征伐诸侯权利受封土地、人民;拥有

6、和世袭诸侯国内军政大权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楚等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a.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以同姓亲族为主体。b.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c.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d.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影响:a.积极:在周朝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周的文化形式也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中原先进的思想、文化技术等在封国得到推广、传播,促进了

7、落后地区的发展,加速了民族交融的进程。b.消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造成分裂割据;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发展演变:a.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诸侯国争霸;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不断发动兼并战争。b.废除:秦朝建立后废分封,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遗存:汉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仅为皇权体现,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2)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含义:宗法制是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

8、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分为大宗和小宗,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特点: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家国合一,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其内涵仍体现在当今日常生活和观念中。(3)礼乐制度权力认同制度目的: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权力认同问题,即天下归心。内容: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

9、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影响: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3.经济文化成就:(1)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井田制是基本土地制度;石器锄耕,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2)手工业: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我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绢帛是商周贵族普遍的衣着材料。4.国人暴动和西周的灭亡:(1)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

10、史称“共和行政”。(2)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探究主题一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分封制的影响材料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问题 据材料,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解析 由材料来看,“掺沙子”即在原有邦国内建立封国,评析需注意结合其内容和特点,由近及远,一分

11、为二地多角度分析。结论 创新之处:在原有邦国内建立封国。评析:是商朝内外服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邦国血缘关系,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西周建立起二元政治体制;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认同;但地方上又拥有实权,有相对的独立性,埋下了分裂的隐患。考题链接 (2017全国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 试题围绕主干知识“西

12、周的分封制”展开,所涉及的三个封国,分别位于今天的河南北部、山东西南和北京,这些地方相隔较远,但总体上位于东方,是原来殷商文化的分布区,与来自西方的周文化不同。因此,将周王室成员分封到这些地方,有助于商文化与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促进各地区对周文化的认同。所以正确答案是A项。而分封制对地方是间接控制,战国以后的郡县制才是直接控制,所以C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涉及B、D两项的内容,故不选。答案 A学术链接 周初分封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本族人到达封地,先建立一个军事据点,由点到面再进行武装拓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据点当时称“国”,国以外的土地叫“野”。“国”是地方的政治中心,贵族及其同族

13、成员居住其中,称为“国人”。居住在“野”的人叫“野人”,亦称庶人,主要是被征服地区的原住民,包括殷商等部族的后裔和其他地方迁徙来的居民。在平面上,西周国家管理形成了一系列的行政单元。国人的主要义务是当兵作战,缴纳少量的产品作为军费。野人的主要义务是从事农业生产,以耕种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贡献劳役。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深化拓展 分封制的影响1.对西周统治(1)积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家族内部及家族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使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同时扩大了统治区域;打破了殷商时代各方国聚族而居的血缘政治状态,为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作为中华民族主

14、体的华夏族的生长聚合。(2)消极方面:通过分封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用宗法血缘关系维系的政治军事同盟,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王室实力一旦削弱,就必然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危及统一和安定。2.对后世社会(1)分封制影响着后世皇权专制和皇权至尊的皇族分封体制。(2)分封制使被分封的诸侯国将以商周为中心的核心文化传播到了各地,将各地的四夷文化融合统一为中原文化,促进了早期中华文化的形成。(3)分封制使中华文化在整体传统文化格局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如我国各省份的简称有些就来源于分封制下的封国名称:山西简称“晋”,山东简称“鲁”等。(4)分封制对中国的风俗文化影响深远。如中国的很多

15、姓氏来源于古代的封国或封地名称,如姓氏中的齐、鲁、赵、燕、晋、秦、楚等;战国时秦国与晋国曾联姻,后世就把两家联姻称为“秦晋之好”。探究主题二家国同构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材料一殷墟出土的很多甲骨卜辞表明商王亲自主持占卜和祭祀,是宗教活动的主体。这毫无疑问地表示商王被认为是神在人间的代表,是神的使者,从而使人们认为他的权力和地位是神授的。商王及附属国统治者,既以神权巩固自己的世俗地位,又以世俗权力率民敬神,二者始终共生并存,相得益彰,形成极富个性的商文化。材料二(西周时期)这种层层相属的宗法关系,使族权和政权合一。于是,“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

16、衰”。(左传)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制度,就是依据这种宗法关系来确立的。这样就形成了奴隶制国家的体制。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问题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析 夏商周时期,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处于形成阶段。“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产生;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和支柱,形成了政治隶属关系与血缘纽带关系紧密结合的“家国一体”的政治架构。结论 特点: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血缘关系纽带下的家国一体。考题链接 礼记大学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便众也。”这主要体现了()A.家国同构观念B.宗法血

17、缘关系C.家庭伦理规范D.以德治民思想解析 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孝者,所以事君也”体现了家国同构观念,故A项正确。答案 A学术链接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家国同构是一种治理模式,形象地讲,就是保持国家治理与家庭自律的同质化,使个人的家庭伦理和爱国情怀高度一致。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深化拓展 一、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

18、家国一体”的局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定势西周的宗法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定势,尽管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度在西周末年已经瓦解,但是从总体上宗法制的影响却长期笼罩着中国社会。这突出表现在:1.父系单亲世系原则的广泛实行:从政治权力的继承看,不仅不允许母系成员染指,而且绝不传于本系女性的后裔。在家

19、庭财产的继承方面,也没有女性的地位。2.家族制度的长盛不衰:周代以降,中国社会经济形态、国家政权形式多有变迁,但是构成中国社会基石的,始终是以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性的组织家族。这种家族制度贯穿于我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家族制度的得以维系,往往仰赖于祠堂、家谱和族田。在西周宗法制下,族权和政权完全结合。我国封建社会的宋明以后,封建家族制度日趋完善,族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更加明显。3.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最为鲜明的结构特征,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家国同构的结构性同一,导致了对于家庭成员和国家子民品质要求的同一,即“忠、孝”相通。探究主题三从神本到民本商周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材料一商代统

20、治者认为,上帝是商王的祖先,而商王则是上帝的嫡系子孙。这就使商王从血缘关系上找到了作为上帝合法代理人的依据,不仅上帝与祖先合而为一,而且上帝祖先商王也三位一体了。材料二周公告诫成王说:“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他主张“裕民”,所谓“裕民”,就是宽以待民。宽以待民就要“明德慎罚”。以上均摘编自董英哲从神本主义到民本主义问题 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商相比西周的治国思想有何新变化?结论 变化:商代时上帝是商王的祖先,形成了帝、祖、王三位一体的观念,强调统治者权力的神圣性,把“天之罚”的思想推向高峰。西周时强调统治者“德”的重要性,提出敬德保民

21、,裕民,“明德慎罚”的理念,初步实现治国思想由“神本”到“民本”的转变。考题链接 夏商时期,人们认为“国之存亡,天也”,君是奉“天命”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故称“天子”,即天之子。但是,周之代商使一些人感到“天命靡常”,甚至认为“天不可信”。周代“天命观”的这种变化()A.表明周人放弃对神的信仰B.有效的约束天子的行为C.摧毁了封建迷信的根基D.有利于民本思想的萌发解析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国之存亡,天也”“天子”等思想反映出夏商时期的人们崇拜超人间的自然力量,相信天命鬼神,尊天事神以为政。但周代“天命靡常”“天不可信”等思想,实质上否定了主权在天论,在不动摇“天命”的前提下,强调了人事的重要

22、性,体现出一定的重民思想,从而有利于民本思想的萌发,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周放弃对神的信仰,A项错误;“天命观”的这种变化不能有效约束天子的行为,B项错误;这种思想更不可能摧毁封建迷信的根基,C项错误。答案 D学术链接 王朝相比较,西周的统治有其鲜明的特点:其一,重视国家的制度建设,包括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官制在内的“周礼”体系得到确立。其二,提出了“明德”“慎罚”的主张,开“以德治国”“德主刑辅”治国思想之先河。其三,政治疆域和文化影响区域大大拓展,这与“分封制”的大规模推行密切相关。可以说,这是一个神权下降、王权强化、人文精神崛起的时代。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1.(2019全国卷,2

23、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解析:B禅让制度是部族联盟首领产生的方式。夏启开创王位世袭(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等)。禅让是权位外部转移之合法方式,世袭是权位家族内部转移之合法方式,是两种不同的权位传承方式,一是民主推选、传贤,一是家族世袭、传亲;一是天下为公,一是天下为家(私),A项不正确。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容易产生王位继承的纷争,即子与子之间,弟与弟之间,弟与子之间。继承标准的多元,王室内部容易出现相互残杀,如商朝中后期出现的“九世之乱”。

24、题干中“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说明商代王位更替频繁,“弟与弟之间”斗争残酷。西周统治者为解决商朝中后期以来王位继承纷争问题,实行宗法制,取消弟的继承权,明确嫡长子继承制。由于明确了权力继承的唯一标准,防止了贵族之间因继承标准多元而发生纷争。题干中西周11代12位王,说明当时王位继承比较正常、稳定,没有发生频繁更替,宗法制比较稳定,B项正确。一般而言,前后相临的两个朝代,其君主寿命的差异不会太大,除非有特殊原因(如东汉皇帝短命多与外戚专权、宦官专权、权力斗争有关),C项不正确。商、西周仍然是王位世袭制,政治权力的继承仍然是在家族内部进行,政权仍然只向贵族开放,只是改变了继承的方式而已,

25、既无强化,也无弱化,D项不正确。2.(2018全国卷,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解析:A题干中史记的记载意在说明商汤获得诸侯拥护的原因,即其对鸟兽都存有仁爱之心,推而广之,对人也会有仁爱之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史记成书于此,应有时代之烙印。把商汤成功归于他的仁德之心,这是典型的“儒家解释”,A项正确。夏商时期农业已经有所发展,捕猎不再

26、是主要经济活动,B项错误;题干材料是商朝建立之前的事,商朝建立以后,是否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题干材料没有信息,不能判断,C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了人心的争夺,说明得人心者得天下,没有涉及资源争夺,D项错误。3.(2016全国卷,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解析: B“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体现不出文字体系的发展变化,A项错误;由铭文“追颂祖先功德”到“记述个人业绩”的内

27、容,再到“希冀子孙保用”的目的,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B项正确;宗法制度受到严重挑战与“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内容相悖,C项错误;材料强调“青铜器上的铭文”,而非“青铜器的功用”,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功用并未发生重大变化,D项错误。4.(2016海南卷,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解析:B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中国古代执政的基础应该是封建经济,A项错

28、误。“官员考核”主要依据其政绩,“民本”是虚,“君本”才是实,C项错误。“为民父母”“爱民如子”是执政的理想境界,其实,没有官员或者皇帝能达到这一境界,这种理想境界往往用来掩盖真实的政治诉求,D项错误。“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执政思想,是“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B项正确。5.(2014全国卷,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解析:C题目以商周时代的政治制度为考查范围,以周代分封制及分封制的文化影响为立足点,设置问题情境,以周代“雅言”最早起源地作为考查内

29、容。通过“周代分封制”“周礼”,提示周代“雅言”出现的时代与背景。西周政治中心区域在今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均是周代封国所在地,因此可依此判定正确答案为C项。6.(2013海南卷,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解析:A题中“受禾”“求年”“有足雨”都和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A项正确。B项材料中涉及的祭祀活动,不可能影响农业收成;C项巫师与祭祀有关,但并不承担农业生产的组织任务;自然环境恶化是当

30、今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却并不是早期农业社会的问题,因而D项亦不成立。第2讲春秋战国时期关联新课标试题角度备考分析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1)2019全国卷,24:战国后期,秦国集权是建造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原因(2)2017海南卷,1:春秋时期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3)2013全国卷,24: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墓葬与东方六国地区墓葬的区别(4)2018全国卷,24:战国以前的墓葬中铁器实物的发现地分布情况(5)2017全国卷,24:春秋战国之际,区域位置影

31、响商贸发展(6)2015全国卷,24:战国时期农业收益增加的影响(7)2018全国卷,24:墨子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8)2017全国卷,24: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9)2015全国卷,40: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10)2015全国卷,40: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的比较1.高频考点:集权政治的出现;小农经济的形成及农业的地位;百家思想。2.备考策略: (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其根源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小农经济产生,学习中注意抓住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这一主题,整合政治、经济、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复习。(2)春秋战国时期是传统文化的奠基阶段,注意

32、先秦诸子思想的特点及影响、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尤其注意中西方的对比和古今的传承。福建考情回顾五年高考:201213.古代书写材料竹木简备考分析: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用竹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建议复习备考,重点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包括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科技教育等方面一、政治大变革(一)阶段划分及表现:周平王东迁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1.春秋:诸侯称霸。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权地位。齐国、晋国、楚国、吴国和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统称为“春秋五霸”。2.战国:(1)卿大夫夺权,兼并战争不断:从春秋末期开始,一些卿大夫掌握了实权,如

33、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史称“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战国七雄”;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 年被秦国吞并。(2)变法成为潮流:背景: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了富国强兵,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代表:商鞅变法。a.变法措施:措施内容影响以农求富废井田、开阡陌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使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统一度量衡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对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促进作用加强集权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保证了

34、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的兵源得到保证普遍推行县制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定秦律,轻罪重罚,以法治国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措施内容影响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旧贵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思想控制“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思想控制,也压制了人民的思想,使我国文化典籍遭受重大损失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b.特点: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法律推动、巩固改革;以富国强

35、兵为目的,措施全面,核心是“农战”和“法治”;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c.积极作用: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d.历史局限: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结构单一。成果:各国通过变法,先后建立了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

36、家。(二)影响:1.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促进了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2.局部统一的局面,为大一统奠定基础。3.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二、经济大发展1.手工业:冶铁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家庭和私营手工业出现。2.农业:(1)生产力铁制农具开始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2)生产关系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自耕农经济产生,并逐步成为主要的经

37、营方式。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3.商业:私商出现,并取代官商占据主导;战国时,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三、思想大繁荣百家争鸣(一)概况1.概念: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按照本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2.思想特征:(1)思想自由,思想家富有创新精神。(2)流派纷呈,学术活跃,形成“百家争鸣”。3.原因:(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2)政治:战乱纷争的格局,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各国统治者争霸的需要。 (3)经济: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封建

38、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4)思想文化: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4.性质: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二)流派及其主要主张1.儒家(1)孔子思想主张a.“仁”(核心):“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要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方法:“忠恕”。作用: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b.“礼”:克己复礼。含义: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方法:克己复礼;正名。评价: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但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c.政治主张:提倡“为政以德”, 统治者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d.哲学思想(天命观):孔子主张对鬼神

39、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e.教育思想:教育指导原则:有教无类,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推动了私学的发展。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方法:学思结合。学习态度: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f.整理典籍:晚年对诗书礼易乐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影响a.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b.在当时: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c.对后世:汉代大一统之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孟子思想主张:a.

40、“仁政”学说(核心):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实行仁政,必须重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b.主张人性本善说: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c.义利观: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影响: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为“亚圣”;孟子一书在唐代以后被当作经典,在南宋被列为四书之一,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3)荀子思想主张:a.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认为自然界运行有自己的规律,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b.“性恶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c.政治思想:继承儒家,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又吸收法家思想,主

41、张礼法并施。影响:荀子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长时期被视为儒家异端;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孟子和荀子从不同角度发挥并补充了孔子的思想,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提供了理论基础。2.道家(1)老子思想主张:a.哲学思想:世界本原:“道”,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b.政治思想: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影响: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

42、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2)庄子地位:庄子继承发展老子的思想体系,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他的思想比老子更加消极、保守。思想主张:a.哲学思想:提出“齐物”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相同,没有区别。b.人生态度:“逍遥”,对事物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c.天人关系: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3.墨子与墨家(1)地位: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2)思想主张:“兼爱”:相比孔子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具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子主张的兼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

43、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节用”“节葬”: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3)影响:墨子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但到战国之后,墨子思想不受人们重视。4.韩非与法家(1)地位:战国后期的一位思想家,是法家的集大成者。(2)思想主张: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张变法革新;主张法治。(3)影响: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 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即“外

44、儒内法”)四、科技与文艺1.科技(1)天文: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司南;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2)数学:春秋时期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春秋战国发明了算筹计算法。2.文艺(1)文字:春秋战国时期,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人们对汉字的丰富、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造成异体字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状况,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2)绘画:战国时期,已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浪漫不失古拙,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3)文学: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三百多首诗歌

45、;它的现实主义倾向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都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国时期的楚辞是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为离骚,开创了古典文学抒情浪漫主义风格的先河,与诗经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4)戏曲:春秋战国以后的宫廷晏乐、杂技百戏具有了更多戏曲元素。探究主题一大转型从宗法分封到中央集权的出现视角一宗法分封制瓦解材料一问题 (1)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西周至战国历史变迁的信息,并加以说明。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提取历史信息和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提取历史信息后,从原因和影响角度入手进行说明。由图能直接得出诸侯国数量的变化,以及周王室都城的

46、变化等。这些与王室衰微和诸侯强大有关。结论 (1)周王室的都城东迁,诸侯国的数量减少。随着周王室衰微,西北少数民族的南下,平王东迁;诸侯强大争霸,卿大夫夺权,加速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出现了局部统一的局面,客观上利于不同民族的交融与交流,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考题链接 (2019全国卷,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解析 问题有特定对象秦国,所以要找出秦国与众不同的地方。大型水

47、利工程一般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等。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国井田制的逐渐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普遍建立,公田随即消失,A项错误。战国后期铁制生产工具普及,非秦国独有,B项不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都修筑有重要交通要道,以服务战争、外交和商业,关东地区、中原地区的交通四通八达。交通运输网络通畅,非秦国独有。且郑国渠、都江堰的修建,与交通运输网络通畅关系不大,C项不正确。秦国处于西陲边缘,受周王室影响相对较小,旧贵族势力相对较弱,君主权力较大。其征服地区较早实行县制,到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因此秦国国家组织能力比关东六国都要强大。所以D项正确。答案 D学术链接

48、 王室衰微的原因从其自身讲有二:第一,平王东迁,丢弃了周王原来的主要根据地关中,依赖晋、郑等诸侯之力,逃到了千里之外的洛邑。政治、经济都依靠一些比较强大的诸侯的支持。“周郑交恶”“射中王肩”, 从此天子的威信更加低落。仅存共主的虚名。第二,东周自平王后,其王室几乎代代都发生废嫡立庶、嫡庶互残之事,引发内乱甚至战争,严重削弱了王室的权威性。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视角二选官制度变化材料二世卿世禄制是氏族贵族特权的残余,亦是对君主任免官吏权力的限制。由国君掌握任免权力的官僚制度,起源于春秋中后期。一大批没落中小贵族离开其原来的宗族,凭借其个人才能,以单纯士人的身份投身于有势力的卿大夫之家,与其投靠

49、的卿大夫家族没有血缘宗法关系,仅仅是凭着对新家主的忠心而受新主人的豢养。战国时期,这种官僚制度由于士阶层的壮大而获得发展。其时教育制度亦正发生着根本变化,私学培养着官僚的后备人才。这个时期各国的变法,更是从立法与法制上对官僚体制作了制度上的规定,并最终宣告世卿世禄制退出舞台。沈长云等著战国史与战国文明 问题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官僚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影响。解析 根据材料“这种官僚制度由于士阶层的壮大而获得发展”可概括为士阶层崛起;根据材料“其时教育制度亦正发生着根本变化,私学培养着官僚的后备人才”可概括为贵族垄断教育学术局面被打破,私学兴盛;根据材料“这个时期各国的变法

50、,更是从立法与法制上对官僚体制作了制度上的规定”可概括为各诸侯国变法,君主权力加强,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还可结合所学知识从宗法制、分封制的破坏等方面作答。结论 (2)条件: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国相互战争(或争霸、兼并);统治者招揽人才(养士之风),士阶层崛起;各诸侯国变法;君主权力加强;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私人讲学。 影响:结束世卿世禄制,推动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推动由宗法分封体制向中央集权体制的转变。深化拓展 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周至秦汉政治的多方面变化项目先秦秦汉政治体制贵族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地方单位封国郡县地方基础血缘地域行政特点分权集权官员身份贵族官僚产生方式世袭任命

51、选官标准血缘才能任职时间终身任期经济来源采邑俸禄高度集权尚未形成专制集权历史影响地方分权,易成分裂维护统一,地方缺乏活力实质贵族政治官僚政治探究主题二大争鸣思想多元性到融合统一的趋势视角一大争鸣特点及影响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结论 (1)特点:

52、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影响: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考题链接 1.(2016海南卷,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解析 “浩然之气”是一种个人的品质,并由此成为民族品德,故A项正确。孟子儒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推动民族品德的形成,与“个人独特”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来

53、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修养“浩然之气”的主要目的是完善个人品德,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与反抗暴政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 A学术链接 “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的不同学术思想的交锋,其思想资源都来自六经。六经又称六艺,它包括诗书易礼乐春秋六部,儒家称之为六经。六经内容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政治、文化、伦理道德、经济等诸多领域,它不仅是儒家的经典,也是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资源。但战国的士子们,接受前代思想资源后,并不是照本宣科,固守先王之道,而是随时代的变迁、自己的理解、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处境,从古代经典理论中,各取所需,加以发挥,各论短长,设塾授徒,终成一家之言。对战国百家争鸣

54、全局有重要影响的辩题则主要有:天人之辩;性善性恶之辩;德治法治之辩;用兵寝兵之辩等。张秉楠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视角二大争鸣的异同及融合材料二礼记曲礼上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王超儒家的礼和法家的法的异同 材料三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

55、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的“礼”和法家的“法”思想的异同。(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结论 (2)同:都具有稳定社会秩序、规范社会行为的功能;都是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异:礼以德治,法以法治;礼偏道德教化,法偏法令强制。(3)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一统。原因:国家由分裂对峙到走向大一统的需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考题链接 2.(2015海南卷,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

56、人伦解析 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主要是由法家提出,故A项错误;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倡导实行法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儒家倡导“为政以德”,在治国方面强调“仁”“礼”,注重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厚古薄今”主要是儒家的思想主张,法家主张进行社会变革,反对儒家的厚古薄今,故C项错误;重视道德与人伦是儒家的主张,不符合法家的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 B学术链接 儒家爱亲族,重人伦次序;墨家爱天下,讲爱无差等;道家爱个人,求个人权利;法家爱君主,谋国家统一。从方向上看儒墨道爱过去的传统, 法家爱变革的现实; 从方式上看,儒家讲尊卑, 墨家无差别;从对象上看墨家爱天下

57、,道家爱个体;从形式上看, 儒墨热情似火,道家冷若冰霜。但应该看到正是这种不同,为中华文化注入了多角度的智慧资源。深化拓展 一、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中的“争鸣”:(1)天人之辩:孟子认为人性与天命相通,人性、天性都有仁、义、礼、智的特质。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强调天作为自然的客观性,同时“制天命而用之”,突出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动性。(2)性善性恶之辩:孟子是性善论者,认为人性本善,品质之所以会变坏,是环境影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3)德治法治之辩:法家强调国君依靠国家权力实行法治,儒家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天下。(4)用兵寝兵之辩:墨子“非攻”思想,并不是一概反对战争,而是注意到了战争的正义性

58、与否,儒家强调政治因素与民心向背对战争的影响。(5)义利之辩:孟子继承孔子思想,把义、利对立起来,荀子冲破儒家义利观樊篱,将义、利与社会现实相联系,认为对利的追求为人的本性,但要有度,用礼制约束欲望。(6)“富民”与“富国”关系:儒家推崇民富先于国富,富民与富国有机结合。道家反对统治者干预人民的经济活动。法家以富国立论,虽重视富民,但是以充实国库、富国强兵、开疆拓土为目的。(7)国家体制:孔子心中理想模式为西周分封制下的政治体制与国家结构,通过亲疏、尊卑、贵贱、上下的严格划分来确立中央与地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道家主张松散的国家联盟,人民之间不相往来。法家主张专制集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

59、要,四方来效”。2.百家争鸣中的“共鸣”:(1)诸子立论的中心议题为如何得到统治者重视从而治理国家,重整社会秩序。(2)诸子坚持己见,思想具有排他性,主张思想统一为社会秩序稳定的前提。(3)强烈的托古心态,以古老的传统、先圣先贤的名号,增强本派学说的权威性。(4)普遍主张立君为民、天下为公。突出强调君主存在的前提在于有助于实现天下苍生的福祉和利益。3.百家合流:百家争鸣在前期和中期,表现为争鸣,后期则主要表现为合流。(1)理论上的合流。如荀子的礼法并施思想。(2)实践上的合流。当时的统治者出于自身需要,同时立几种思想作为治国的主导以及辅助思想,如汉代的外儒内法。二、儒、墨、道、法思想的本质1.

60、孔孟的以德治国方案的本质是道德救世。其途径是通过统治者及其附属的知识阶层榜样的力量,调动起人们心中向善的根基,使全社会都成为道德人,进而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和对外和谐。西周初年的“礼治”是他们心目中的德治样板。2.墨子的以爱治国方案的本质也是道德救世,不过他的道德不是孔孟的忠孝仁义,而是全社会成员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之心。其途径是教育全社会成员都有“爱心”和爱的行动,建立政长系统和宗教信念以保证爱心的普遍实施,以爱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和谐。3.老庄的以道治国方案的本质是理念救世。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们的心理变化规律都必须遵守,不可人为的予以破坏,这是他们的基本理念;为了追求人的精神自由,自然规

61、律和社会规律必须遵守,这是他们的另一基本理念。遵守自然规律,实现“风调雨顺”;遵守社会规律,实现“国泰民安”;遵守心理变化规律,实现“心态平衡”,是他们社会和谐方案的基本内容。4.法家的以法治国方案的本质是制度救世。其途径是制定法律,建立执行法律的行政系统,激励民众正当的争取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制裁民众有碍社会利益的行为,整个社会在权力制约下有序发展。1.(2013全国卷,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

62、.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C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王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故选C。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2.(2018全国卷,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

63、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解析:D题干中是“铁器实物”种类很多,不能判定一定是“铁制农具”,A项不正确。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应该在汉代张骞通西域以后,仅有“陨铁制作”“发现地分布”的信息,不能推断出“联系紧密”的结论,B项不正确。题干“发现地分布”主要集中在新疆部分地区、黄河流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广大地区(如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等)基本空白,所以得不出“相当普及”的结论,C项不正确。从“发现地分布”及其密集的程度来看,D项正确。而新疆铁器发现较早的原因,主要是具有地域上的优势和偶然性,因为沙漠地区比较干燥,利于保存陨

64、石,且有较大的风沙,容易把坠落的陨石剥离出来。故新疆铁器出土较多。3.(2017全国卷,24)如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解析:A材料中“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强调了经商的地域性。曹国、鲁国都是诸侯国,均位于黄河下游地区,经济发达,交通尤其是水运便利,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故A项正确。争霸战争不仅仅是曹鲁地区的事,不能说明范蠡、子贡二人在此地区经商成功的原因,故B项不正确;交通条件影响地方经济和商业发展,但不是

65、决定因素,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强调城市规模扩大与商业繁荣的关系,且当时城市的功能以政治、军事为主,故D项不正确。4.(2015全国卷,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解析:A从材料信息看,战国时期农业收益增加,一个农夫耕种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小农的生活压力,有利于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畜力和铁制农具的使用有利于农业收益的增加,C项因果倒置;农

66、业收益增加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故B项错误;农业收益的增加也会使地主实力上升,有利于土地兼并和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D项错误。5.(2018全国卷,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解析:C题干主要是讲到墨子一书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即在数学、力学、声学、光学、机械制造等方面的贡献。这些成就是对日常生产、生活方面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思考,包括了墨子个人的经验,也包含了墨子观察到的其他

67、广大劳动者的经验和智慧,如当时劳动人民使用的“桔槔”就体现了杠杆原理,C项正确。儒家、法家等学派不关注自然科学,故A项说法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墨子在多领域的“碎片化成就”,不能说明其“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B项错误。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的经典,墨家多来自社会下层,其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战国初期贵族阶级更多关心的是“政治领域的变迁”或“国之大事”,故D项错误。6.(2018浙江卷,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A.民贵君轻的主张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克己复礼的思想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解析:B材料信息“尚贤、尚同”“节用、节葬”符合墨家思想主张。A项是儒家孟子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墨子提出了尚贤、尚同、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这些主张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故B项正确;C项是儒家孔子思想主张,故C项错误;D项属于道家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