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6417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疆岳普湖县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A. 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B

2、. 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C. 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D. 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1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从“世官”到“布衣为卿相”,反映出贵族政治逐步瓦解,官僚政治的逐步确立,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员选拔,排除A;材料与法治无关,排除C;材料与君主专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2. 孟姜女哭长城在很多文学、戏曲作品中都有描绘,下表是孟姜女传说的由来和演变,对表格反映的信息解读有误的是春秋杞梁是杞国战将,后来在与莒国作战时阵亡,国君准备在野外向杞梁妻表示哀悼,杞梁妻拒绝了。因为按照礼仪,不应该在野外悼念。杞梁妻是“孟姜女”的原型。战国齐国是一个鱼盐之地,商业比较发达,休闲文化发达。杞

3、梁妻的故事开始进入歌谣和音乐,由于要传唱,就变成了杞梁妻会唱歌,哭腔都有韵律。两汉“天人感应”学说盛行,故事发展成为杞梁妻能哭,并感动了天地,连城垣都能够因之而崩塌。南北朝北齐大兴土木修长城,人们就把杞梁妻哭倒的城说成了长城。唐朝因为对外扩张、滥用民力,老百姓不堪其苦,就把修长城的故事与秦始皇挂上钩,杞梁妻的名字也被正式命名为孟姜女。 A. 文学艺术是社会现实反映B. 统治者的意志决定文学艺术的走向C. 孟姜女哭长城其实和秦始皇没有关系D. 民间传说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2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唐朝)老百姓”不堪政府滥用民力,把修长城的故事与秦始皇挂上钩,杞梁妻的名字被正式命名

4、为孟姜女等可知,材料不能说明“统治者的意志决定文学艺术的走向”,B项符合题意;孟姜女传说的由来和演变能够说明文学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A项不符合题意;根据孟姜女传说的由来和演变可知,孟姜女哭长城确实和秦始皇没有关系,C项不符合题意;孟姜女传说的由来和演变可以说明民间传说存在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D项不符合题意。3. 从唐立国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孟子的地位一直处于“不著不察”之列,且少有人提及。韩愈是最先把孟子名字升到孔子之后的人,他认为孟子是唯一得到孔子“真传”的人。宋朝的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孟子地位的变化主要是因为A. 开展古文运动的需要

5、B. 政府文化政策的调整C. 迎合政治统治的诉求D. 人才选拔机制的完善【3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宋朝孟子的地位提升,结合所学是因为宋明理学抬升了孟子的地位,宋明理学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故C正确;孟子地位的提升与古文运动无关,故A排除;孟子地位的提升是因为思孟学派变得重要,与文化政策调整无关,故B错误;材料与人才选拔机制无关,故D错误。4. 下面是某学校的历史研究小组收集的材料,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57年设伊犁将军1683年清设立台湾府 1727年派驻藏大臣A. 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B. 杰出的君主康熙大帝C. 康乾时期的君主专制D. 统一

6、多民族国家的巩固【4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都与加强中央集权有关,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故D项正确;与西藏的关系不属于外交,排除A;B项表述不全面,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材料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C。5. 据广东军务记载:“十一日,(三元里)乡民仍鸣锣传递,富者捐资,贫者出力,不谋而合者遥遥百有余里逆夷各孤凭鼠伏,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这反映了A. 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B. 民众抗英斗争的自发性C. 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 侵略战争失败的必然性【5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三元里)乡民仍鸣锣传递,富者捐资,贫者出力,不谋而合

7、者遥遥百有余里”可知三元里人民“不谋而合”进行抗英斗争,说明当时民众抗英斗争的自发性,故选B;材料反映针对英军的入侵,三元里人民自发抗击,A不符合题意,排除;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错误;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取得了胜利,D错误。6. 在同盟会成立前,孙中山曾表示:“中国社会主义者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表明孙中山A. 萌发民生主义思想B. 主张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C. 借鉴苏俄革命经验D. 将推翻君主专制作目标【6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孙中山主张中国“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

8、,反对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这表明孙中山在同盟会成立前就已萌发了民生主义思想,故A正确;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其主张的“社会主义”指的是社会革命,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故B说法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出借鉴苏俄革命经验,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推翻君主专制,故D错误。7. 如图为南京国民政府某一时期发行的货币数额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发展经济B.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C. 抗战后获得了大量战争赔款D. 此项做法不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7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1943年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大量发行货币,这一举措导致通货膨胀,不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D正确;1947

9、年正值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发行货币的目的是支持内战而非发展经济,排除A;国民政府发行大量货币使得官僚资本膨胀,并不是为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排除B;战争赔款是由他国支付,而非由政府发行,排除C。8. 劳模是时代的领跑者,下面是不同时期全国劳模代表与劳模评选情况的简介,以下推论正确的是时期突出代表与评选情况简介新中国成立之初时传祥(掏粪工人)王进喜(石油工人)张秉贵(售货员)改革开放初期陈景润(数学家)罗健夫(工程师)彭加木(科考队长)2005年出现私营企业家30多人。控制企业负责人和县处级干部比例 A.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劳模都是体力劳动者B. 改革开放初期评选体现了市场经济导向C. 私营企业家

10、当选体现对私营经济的肯定D. 21世纪后劳模评选逐渐淡化了官方色彩【8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出现私营企业家30多人当选全国劳模代表,反映出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私营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对私营经济的肯定,C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项;改革开放之初主要是科学家,不能反映市场导向,排除B项;根据“控制企业负责人和县处级干部比例”可以看出,并没有淡化,排除D项。故选C项。9. 在古代雅典,普通民众对精英人物的态度是冷漠的,对他们的声望是嫉妒的。在危难时刻,民众倚靠领导者的才智与谋略;而太平安宁时,他们便蔑视和嫉妒自己的领导者;如果事业遭受挫败,他们往往归咎并迫害自己的

11、领导者。由此可知,古代雅典A 精英政治备受公民推崇B. 公民法治精神普遍缺失C. 奴隶主贵族利益被剥夺D. 民主政治存在明显缺陷【9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普通民众对精英人物的态度是冷漠的是嫉妒的并迫害自己的领导者”可知,古代雅典公民一味地追求民主政治的成果,而不愿承担风险,并将失败归咎于领导者,体现出民主政治存在明显缺陷,D项正确;雅典公民都有资格参政并且在公民大会上投票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且由材料可知,精英政治并未受到公民推崇,A项错误;公民法治精神普遍缺失的说法有误,B项错误;雅典民主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项错误。10.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职业教育的主要

12、模式是学徒制。19世纪中期以后学校教育成为其主要模式,西方主要国家建立了大量的职业学校,学习内容以实践经验为主转为以科学理论为主。这一变化说明A. 工业革命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B. 西方高等教育体系开始转型C. 技术进步推动科学理论的创新D. 科技革命推动学校教育产生【10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国家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时期,所以这一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要国家建立大量职业学校并且以教授科学理论为主,都是为了培养更适合工业革命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A项正确;这一变化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并不能说明西方高等教育体系的转型,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了劳动力培养

13、方向的变化,没有体现理论的创新,排除C项;学校教育在科技革命之前就已经存在,排除D项。故选A项。11. 十月革命后,列宁强调说:“社会主义革命不会仅仅是或主要是每一个国家革命无产者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的斗争。不会的,这个革命将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一切殖民地和国家、一切附属国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战争。”这表明列宁A. 主张将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B. 旨在领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C. 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D 号召无产阶级同本国资产阶级联合斗争【11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列宁强调社会主义革命即无产阶级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的斗争,与殖民地、附属国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战

14、争是密不可分的,表明列宁主张将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A项正确;旨在领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列宁解释“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不符,B项错误;只有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解释,并不能推动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C项错误;号召无产阶级同本国资产阶级联合斗争与社会主义革命在本质上是无产者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不符,D项错误。12. 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爆发后,美苏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美苏粮食贸易协议,协议规定苏联每天向美国出口20万桶石油,同时苏联每年至少进口600万吨美国粮食,否则协议作废。由此可见,当时A. 苏联在两极对抗中处于劣势B. 美国对苏联经济依赖程度加深C

15、. 冷战局势的缓和存在可能性D. 苏联被卷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12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美苏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美苏粮食贸易协议”可以看出,美苏双方在冷战时期保持对话沟通的渠道,并达成了妥协,说明冷战局势的缓和存在可能性,C正确;材料中协议的签署不能说 明谁处于劣势,也不能体现谁依赖谁,排除AB;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13. 回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封建自然经济趋向瓦解,集中地表现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趋向瓦解之上。14、15世纪以来,英国的毛纺织工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工场手工业最为发达的部门,号称是英国的“民族工业”,由于工业人口和

16、城市增长的较快,促成了对羊毛等经济作物和商品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使农业产品的市场被看好,农业成为有诱惑力的、有利可图的行当。于是有不少商人资产者决意投资农业,到乡间去头办妆场、农场。为此,便要向贵族租地,资产者所出的较高的地租,深深刺激着他们贵族们,起初土地只是出租自己的直接领地,后来开始圈占农村公社的公有地。再后来以强力手段驱逐农民。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大致始于15世纪,16世纪前期达到高潮,此后.愈演愈烈。圈地运动导致大批农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他们的一大部分,或是留在乡间,成为农场中的雇佣工人;或是流入城市,成为供企业主选择服佣的自由劳动力。英国农业领城的这一重大变革

17、,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发展的需求下自然形成的。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材料二 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捣片战争后加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由于输入的洋货为机器制品,物美价廉,竞争力强,使不少土货滞销,如东南沿海一带盛产的土布、土纱,因洋纱洋布的剧增,而陷于困境、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加紧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扩大了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中商品经济作物的比重,减少了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在近代中国,这一变化是外国资本在中国扩展殖民地贸易和实行经济侵略而强行促成的,因此又不可避免地要服从西方资本主义总体的政治经济利益需要,成为它们的附庸,

18、这种变化深深地打上了半殖民地经济的烙印,呈现出一种畸形状态。摘编自郑师渠主编近代中国史(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封建自然经济趋向瓦解过程的主要不同之处。(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中英两国封建自然经济趋向瓦解的共同历史因素,并分析两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对本国产生的影响。【1314题答案】【答案】(1)不同:英国:受传统手工业发展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封建土地所有制方面;是在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发展的需求下自然形成的;受本国资本的推动。中国:受工业革命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方面;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下被动形成的;受外国资本的控制,具有半殖民地色彩。 (2)历史

19、因素:资本的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英国的影响:为英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英国封建自然经济趋向瓦解,集中地表现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趋向瓦解之上”,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封建自然经济趋向瓦解过程表现为:集中表现在封建土地所有制方面;根据材料一“14、15世纪以来,英国的毛纺织工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工场手工业最为发达的部门,号称是英国的民族工业”,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封建自然

20、经济趋向瓦解过程表现为:受传统手工业发展的影响;根据材料一“有不少商人资产者决意投资农业,到乡间去头办妆场、农场”,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封建自然经济趋向瓦解过程表现为:受本国资本的推动;根据材料一“英国农业领城的这一重大变革,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发展的需求下自然形成的”,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封建自然经济趋向瓦解过程表现为:是在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发展的需求下自然形成的。根据材料二“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捣片战争后加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趋向瓦解过程表现为:受工业革命影响;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下被动形成的;根据材料二“由于输

21、入的洋货为机器制品,物美价廉,竞争力强,使不少土货滞销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加紧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扩大了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中商品经济作物的比重,减少了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趋向瓦解过程表现为: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方面;根据材料二“在近代中国,这一变化是外国资本在中国扩展殖民地贸易和实行经济侵略而强行促成的,因此又不可避免地要服从西方资本主义总体的政治经济利益需要,成为它们的附庸,这种变化深深地打上了半殖民地经济的烙印,呈现出一种畸形状态”,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趋向瓦解过程表现为:受外国资本的控制,具有半殖民地色彩。

22、(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可知,促使中英两国封建自然经济趋向瓦解的共同历史因素是:资本的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为英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等方面分析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对英国产生的影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等方面分析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对中国产生的影响。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随着晚清政局的腐败,湖南地方治安机构衰象毕呈,保甲局差役甚至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以至长沙在1897年发生

23、窃案100余起,破获无几。时任湖南署按察使黄遵宪提议仿照日本警视厅的做法而设立湖南保卫局。他的提议得到了巡抚陈宝箴及当时在湖南的维新人士梁启超、唐才常等人的大力支持。保卫局经费取之于商民,总办及各局局长由官吏充任,大部分副职由绅商充任,绅商民有一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保卫局成立仅数月,即查获并处置盗窃、抢劫、拐卖、赌博等案件近20起。黄遵宪认为保卫局“诚使官民合力,听民之筹费,许民之裹办,则地方自治之规模,隐寓于其中,而民智从此而开,民权亦从此而仲。摘编自蔡开松湖南保卫局述论(1)根据材料,概括湖南保卫局得以创办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办的作用。【14题答案

24、】【答案】(1)原因:地方治安机构失去功用;引进日本的治安制度;维新派及地方官员的支持;官绅商的有效合作。(2)作用:维护了社会治安(有助于安定民生);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参与地方治理(有利于地方治理的近代化);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促进了维新变法在湖南的开展。【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中“湖南地方治安机构衰象毕呈,保甲局差役甚至与恶势力同流合污”可知,地方治安机构失去功用;根据“黄遵宪提议仿照日本警视厅的做法而设立湖南保卫局”可知,引进日本的治安制度;根据“巡抚陈宝箴及当时维新人士梁启超、唐才常等人的大力支持”可知,维新派及地方官员的支持;根据“经费取之于商民”“大部分副职由绅商

25、充任”可知,官绅商的有效合作。(2)作用:根据材料中“保卫局成立仅数月,即查获并处置盗窃、抢劫、拐卖、赌博等案件近20起”可知,维护了社会治安(有助于安定民生);根据“地方自治之规模,隐寓于其中,而民智从此而开,民权亦从此而仲”,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等方面分析可知,湖南保卫局的创办,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参与地方治理(有利于地方治理的近代化),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促进了维新变法在湖南的开展。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41年8月9日至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纽芬兰停泊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规上举行大西洋会议。会后于8月14日发表了联合申明,即有名

26、的“大西洋宪章”,主要内容有:反对强加于人的或不民主的领土易手:待纳粹暴政消灭后,重建世界和平等等。在讨论中,罗斯福嘲讽英国的殖民政策是“18世纪的方法”,要求废除大英帝国的特惠决定,开放市场。丘吉尔则反驳说,“他当英国首相的目的并不是来主持 大英帝国解体的”,但还是不得不同意把美国坚持的“贸易自由”“航海自由”“机会均等”等原则写进宪章。会议期间,美英两国还商定援助苏联抗击德国。9月24日,苏联政府宣布同意宪章的基本原则。据齐世荣 世界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西洋会议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大西洋会议。【1516题答案】【答案】(1)背景:纳粹德国疯狂侵占欧洲

27、,英国遭到沉重打击,日本法西斯在亚太扩张,与美英矛盾尖锐化,世界各国需要合作抗击法西斯。 (2)简评: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同盟形成,促进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加强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的合作,但美国也有觊觎世界市场和主导世界的意图。【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背景:根据“反对强加于人的或不民主的领土易手”“纳粹暴政消灭”“美英两国还商定援助苏联抗击德国”等信息,分别从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扩展、世界国家抗击法西斯需要等角度说明背景。【小问2详解】简评:注意从正反两面看待大西洋会议,根据“美英两国还商定援助苏联抗击德国”得出,从推动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合作、世界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角度回答积极作

28、用,根据“美国坚持的贸易自由航海自由机会均等”等原则写进宪章,从美国利己主义角度回答不足。【点睛】16.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02年,21岁的林献堂决心以文抗日,组织诗社栎社,被尊称为迷惘年代的掌灯人。1911年2月,梁启超应林献堂等的邀请访台,以民族大义与台湾父老相期勉。1915年5月,创建台人自办的第一所中学台中中学,专门招收台民子弟入学。1920年仿北京新青年,创办中文月刊台湾青年杂志,提倡民主和自由。1921年10月,联合进步人士成立台湾文化协会,通过发行会报、举办讲座讲演会,组织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等多种方式,传播中华文化,传递来自祖国的信息,抗拒日本的殖民统治。193

29、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对台实行高压政策,林献堂转入地下状态坚持斗争。1943年开罗宣言传到台岛,林献堂奔走相告,期待弃儿早日回到祖国母亲怀抱。1945年10月25日上午,国民党台湾行政长官陈仪在台北公学会堂主持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林献堂作为台湾地方代表人物受邀参加。这从未有过的喜悦,使他禁不住泪流满面。摘编自党督林献堂台湾日据时期民族运动的先驱(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献堂作为民族运动先驱的历史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林献堂领导民族运动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16题答案】【答案】(1)兴办教育;领导社会思想解放运动;反抗的日本统治;进行抗日救亡活动。(2)强烈的民族

30、主义精神;近代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梁启超的重要影响等。【解析】【详解】(1)贡献:根据材料“创建台人自办的第一所中学台中中学,专门招收台民子弟入学”可归纳出兴办教育;根据材料“创办中文月刊台湾青年杂志,提倡民主和自由”可归纳出领导社会思想解放运动;根据材料“传递来自祖国的信息,抗拒日本的殖民统治”可归纳出反抗的日本统治;根据材料“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对台实行高压政策,林献堂转入地下状态坚持斗争”可归纳出进行抗日救亡活动。(2)原因:根据材料“梁启超应林献堂等的邀请访台,以民族大义与台湾父老相期勉”可归纳出梁启超的影响及林献堂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据所学可知,近代西方民主革

31、命思想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据葛剑雄等 (中国移民史根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次或多次人口流动现象,分析其概况。(要求:明确指出迁徒,理由准确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17题答案】【答案】示例:现象:西晋末年到唐中期概况:西晋末年起,大量河南、山西等地的北方民众为躲避战乱,南下安徽、江西等地。分析: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促进南方开发,提升了南方经济地位和政治与文化地位。推动了民族交融,加强了南北互动。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基础: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解析】【分析】【详解】首先注意答题结构,概况中需要明确指出流动空间情况,需分析其流动的原因和影响。如回答古代人口流动,注意从民族交融、经济格局变动、政治文化发展等角度认识意义,尤其在价值层面要提升就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等角度认识意义。如回答近代人口流动,特别注意近代民族危机、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的关系。【点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