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试卷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5*4=60)1.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2.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的评价( )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关注人物,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 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法制的治国理念 关注社会,留下了平等、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 下列学派与题干中评价对应正确的是:A. 墨家、道家、法家
2、、儒家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 道家、儒家、墨家、法家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3.下表是某学者对汉武帝“独尊儒术”原因的分析。由此可见,“独尊儒术”( )序号原因分析一原来的宗法社会并没有被完全破坏,汉初的平民乐于使用昔日贵族的礼教制度。二汉完成统一之后,制定各种新制度,离不开儒家学者的帮助,在这方面,其他学派远不能与儒家相比。三儒家六艺兼容并包,儒家独尊后,其他学说仍可在六艺的大帽子下,改头换面,保持存在。A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B适应了贵族政治需要C使诸子百家实现了充分融合D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4.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
3、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而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董仲舒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落实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B.使儒家思想成为各级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C.大力践行“重义轻利”的社会价值观念D.倡导“行教化、正万民”,以维护统治5.下图是宋朝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 )A.因果轮回B.天理C.修炼养生D.仁和礼6.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导致黄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 )A.他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B.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
4、流C.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D.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7.智者运动是古代西方以及整个世界思想史上第一次“怯魅”,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一运动()A. 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B. 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C. 首次论证了“天赋人权”的核心理论D. 促进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8.柏拉图认为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使雅典处于无政府状态,“那些被判了死罪的或要流放国外的,竟好像是去旅游一样,照旧在另一个地方的人流中招摇过市”“只要有谁建议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柏拉图意在( )A.批判无政府主义B.反对无限度的自由C.指责雅典的公民D.主张放弃民主制
5、度9.“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A.对现世生活持悲观态度B.仍然受宗教神学的束缚C.以圣神主义为文艺核心D.形成系统条理的世界观10.路德认为,基督徒作为个人属于信仰的世界,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信仰负责。世俗世界里,个人必须服从世俗权威。无论信仰世界还是现实世界,都是上帝创造,因而都不可违背。这种主张在当时受到德意志各封建诸侯的普遍欢迎,主要是因为它( )A.推动了德国宗教信仰自由B.宜扬了自由平等思想C.适应了民族国家发展趋势D.否定了罗马教廷权威11.伏尔泰认为
6、“宗教狂热使科学本身也变成了它的同谋者,并扼杀理性”,但他同时也认为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由此可知伏尔泰( )A.偏离了理性思考的轨道 B.背叛了启蒙运动的宗旨C.未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D.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12.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 )A.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C.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13.梦溪笔谈记载:“方家(指方术之士)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则材料说明了
7、宋代( )A.指南针普遍应用于航海B.统治者重视科技发明C.传统科技有了新的突破D.传统科技领先世界14.世界文明史中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因为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影响B.商品经济的发展C.元朝的高压统治D.科考功名的需要15.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主要作品黄甲图,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此画所反映的中国文人画的典型特点是( )A.“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8、 B.“意在笔先”,“趣在法外”C. 工笔重彩,色彩绚丽 D. 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 二、材料题(1619题,每题1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4分)(2)根据材料一
9、、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及其原因。(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在专制国家里,每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单独的帝国。那里的教育主要是教人如何与别人相处,“为人只讲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所以范围是很狭窄的,它只是把恐怖置于人们的心中。三分不痛不痒的真话与七分结结实实的假话结合得天衣无缝。这种教育只是把一些极简单的宗教
10、原理和知识灌输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中而已。在那里,求知会招致危险,竞争足以惹祸;至于品德,亚里士多德不相信还有什么品德是属于奴隶的。这就使这种政体的教育范围极为狭窄。因此在像中国这种国家里,儒家教育从某些方面来说,是等于零的。它不能不先剥夺人们头脑中应得的一切,然后再给人们一点点的东西;不能不由培养坏臣民开始,以便培养好奴隶。摘编自论法的精神(1)根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关于中国形象的主要观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该观点的原因。(2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2分)18.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
11、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表为中国的世界记录中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材料二材料三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中西对比500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分布特点(2分)。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2分)(2)据材料二,指出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对欧洲社会进步、世界文明发展
12、的作用。(4分)(3)据材料三分析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2分)19.“新民本思想”是明清之际形成的一种政治理念和社会思潮,是传统民本思想的革新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旧民本是时代呼唤君主集权政治的产物,新民本则是在时代试图解构君主专制制度之际应运而生的。所以旧民本中包含着浓厚的尊君思想,而新民本思想中则包含着强烈的限君意识。如果说,“一盘散沙”式的小农社会迫切需要强有力的君主集权来实行国家权力的整合,那么,手工商业时代到来之际那只“看不见的手”便开始排斥君主专制制度。新民本思想家在罪君和限君的同时,却无法摆脱旧的传统思想的羁绊,最终选择了有限的君主制度,而未能顺利驶
13、向近代民主的广阔海域。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材料二新民本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约束君主权力。他们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确立宰相与君主的同事关系,在行政上拥有与君主“同议可否”的权力。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是治理国家的机构。学校参与治理天下的主要功能是对君主进行监督与制约。王夫之则提出将中央的权力一级级分解:“天子之令不行于郡,州牧刺史之令不行于县,郡守之令不行于民,此之谓一统”。摘编自谢贵安明清文化史探研(1)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旧民本”思想的主要主张(2分)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中旧民本思想与新民本思想的主要差异。( 4分)(2)据材
14、料二,概括新民本思想家约束君主权力的主要措施。(3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新民本思想”。(1分)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材料中“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公”体现了佛教将其“治心”思想与儒学的“治世”思想相结合,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故A项正确;儒佛开始出现合流是在魏晋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儒学仍占据统治地位,故D项错误。2.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兼爱”的思想,是墨家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无为”的思想,是道家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法家的治国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仁”、“义”,
15、故A项正确故选A3.答案:D解析:D. 依据材料“汉初的平民乐于使用昔日贵族的礼教制度”“汉完成统一之后,制定各种新制度,离不开儒家学者的帮助”“儒家独尊后,其他学说仍保持存在”来看,平民、儒家学者以及其他学派都可以接受“独尊儒术”,表明其具有深厚的的社会土壤。故答案为D项;A. 材料未体现出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繁荣,排除;B. 西汉时,贵族政治已经解体,排除;C. 汉代儒学并未把诸子百家充分融合,排除。故选:D。4.答案:D解析:材料中董仲舒的主张是培养君子,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无关,故A项错误;B项不是董仲舒的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C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董仲舒主张通过儒家教育培养“笃于
16、礼而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倡导“行教化、正万民”,以维护君主统治,故D项正确。5.答案:B解析:程颢、程颐是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杨时和游酢向他们求教的内容最有可能是理学方面的知识,故选B项;A项是佛教主张,C项是道教主张,D项是孔子的思想,均排除。6.答案:D解析:黄宗羲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具有民主启蒙色彩,符合时代要求,故A项错误;黄宗羲的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是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这是国人向西方学习民主制度的需要,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目的在于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亡,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不是最主要的
17、原因,故B项错误;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现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近代之所以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是由于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故D项正确。7.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智者学派是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期产生,它的产生促进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8.答案:B解析:批判无政府主义不是题干的主旨,故排除A。柏拉图认为在雅典的直接民主下,公民的权利没有受到相应地约束,公民本身也没有任何需要约束的觉悟,这样的发展趋势最终会导致民主制度的崩溃,这表明柏拉图反对无限度的自由以及对雅典民主制度弊端的担优,故B正确。材料中柏拉图不是指责雅典的公民,而是对现有的雅典
18、民主政治的批判,故排除C。材料只是体现柏拉图对雅典民主制度弊端的担忧,而不是主张放弃民主制度,故排除D。9.答案:B解析:“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表明当时的文人仍然受宗教神学的束缚,故选B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对现世生活持积极进取的态度,排除A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排除C项;“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表明系统条理的世界观尚未形成,排除D项。 10.答案:C解析:11.答案:D解析:依据“宗教是不可少的”可推断D项正确。12.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孟德斯鸠认为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法律
19、保护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即是在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分权制衡以及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信息,所以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强调的是人身自由而非强调政治自由,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3.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体现航海的内容,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统治者重视科技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反映宋代出现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这说明宋代指南针制造技术出现了新的突破,故C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宋代科技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故D错误。14.答案:A解析:题干信息强调“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才对戏曲这种文娱形式下工夫,这说明科举制的废除促进了元曲的兴盛
20、,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15.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画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可知,反映了注重借物抒情,写意,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文人画的特点,应排除故选B16.答案:(1)思想主张:孔子主张“以德治民”(为政以德);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2)孔子主张的社会效果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原因: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董仲舒主张的社会效果:董仲舒的思想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原因: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解析:第(1)问,根
21、据材料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必偃”得出孔子主张以德治民;根据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得出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第(2)问,第一小问效果,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主张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而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需要,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第二小问原因,孔子的主张不被采纳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而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17.答案:(1)观点:中国儒学文化
22、具有自由、平等精神;中国政治制度融政治与道德于一体,是开明君主制的典范。原因:批判法国当时封建专制的理论需要;对中国儒学和政治缺乏全面认识。(2)态度:伏尔泰尊崇儒学;孟德斯鸠批判儒学。相似: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解析:(1)中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一“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得出中国儒学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精神;据材料一“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得出中国政治制度融政治与道德于一体,是开明君主制的典范。第二小问原因,结合启蒙运动的背景及材料一中“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得
23、出是批判法国当时封建专制的理论需要;据材料一可知,伏尔泰对中国文化与政治制度持肯定态度,而没有一分为二地看待,可以得出他对中国儒学和政治缺乏全面认识。(2)中第一小问态度,据材料一“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和材料二“在像中国这种国家里,儒家教育从某些方面来说,是等于零的”得出伏尔泰尊崇儒学,孟德斯鸠批判儒学。第二小问相似点,尽管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对儒学持对立的态度,但从他们的阶级立场和根本目的方面思考即可得出他们的相似点是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18.答案:(1)特点: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
24、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原因:中国古代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2)作用: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有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欧洲率先进入近代化进程,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3)原因:封建统治思想和封建制度的束缚;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解析:第(1)问,从表中各类别科技成果的项数可看出中国古代科技分布的特点,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上分析原因。第(2)问,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对欧洲及世界的
25、作用。第(3)问,主要从材料三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由材料三中“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可得出封建统治思想和封建制度的束缚;由“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可得出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19.答案:(1)思想主张:孔子为政以德,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主要差异:内容主旨不同:前者包含尊君(呼唤君主集权)思想;后者包含限君(解构君主专制)意识。产生背景不同:前者是小农社会;后者是是手工商业时代。(2)主要措施:扩大宰相权力(提高宰相地位);使学校具有治理国家的功能;地方分权。(3)评析:新民本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革新,但没有摆脱传统思想的羁绊;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提出近代的民主思想;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近代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先声,但未对当时社会产生直接影响。约束君主权力,但措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