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52.50KB ,
资源ID:1163487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6348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霞浦一中201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历 史 试 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钱穆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2. 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A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B制瓷业开始兴起C为

2、了谋生,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3. 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材料可以论证中国古代A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B重视科技运用与思想迷信两者并存C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4 1829年,道光帝谕军机大臣等:“朕闻外洋夷钱,有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马剑诸名,在内地行使自闽、广、江西、浙江、江苏渐至黄河以南各省,洋钱盛行,凡完纳钱粮及商贾交易,无一不用洋钱。”这表明当时A洋钱流入中国始于道光年间 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C鸦片走

3、私导致大量白银外流 D清政府缺乏主权货币观念5. 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C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D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6.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把西方国家的使节称为“洋兄弟”,允许西方人在控制区域内自由通行和经商,但同时又把他们视为“天下万国真主”洪秀全的臣民。这反映太平天国A迫切希望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 B外交政策深受宗教信仰的主导C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 D认可清政府与

4、列强签订的条约71875年,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十年后,将海防建设作为重点,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是基于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 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 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 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8 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主张以十八星旗(“十八”代表内地十八省,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为国旗,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以五色旗(象征汉满回蒙藏五个民族)为国旗。这说明A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 B满清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C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 D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9 孙中山在北上宣言指出

5、,凡武力与帝国主义结合者无不败。反之,与国民结合以速国民革命之进行者无不胜在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该宣言发表的背景是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北伐军胜利进军C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D袁世凯复辟帝制10.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中共在历史发展中不是一帆风顺的。下表是部分时期中国共产党员人数的变化。据表可推理的是时间1921.71927.41927.819341937年初人数575.7万1万多30多万4万多A第一次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道路的开辟B第二次增长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第一次下降主要说明了“左”倾错误的危害D第二次下降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造成的111938年1月8日,国民政府在武

6、汉召开军事会议,军训部长白崇禧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与日本人作长期抗战。”同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了当时流行的速胜论和亡国论,通过分析中日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反映出二人A主张实行全民族抗战 B所主张的抗战路线不同C对抗战的方针进行理性思考 D对抗战持有感性认识121940年10月蒋介石接见英国驻华大使时说,英美素以殖民地看待中国,实为最大错误,中国拥有大量陆军,可补充英美在远东陆军的不足。中国有资格和英美“平等合作”。蒋介石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与英美同等的军事地位 B向英美展示中国陆军强大的战斗力 C

7、希望英美废除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D争取英美对中国抗日的援助13.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下列能体现这一战略方针的是A.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B.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14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5亚里士多德说:对实

8、际上平等的人们实行平等的待遇,的确是合乎正义的,既然合乎正义,也能有利于邦国。所以,限制官员的任期为六个月,使平等的人们能够轮番担任官职,可说是一个公道而有益的措施。材料中亚里士多德认为A限制官员任期能有效遏制腐败 B短任期制避免了官僚势力的膨胀C短任期制有助于民主的广泛性 D短任期制使居民均有机会参与城邦管理16.古罗马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的主要现实意义是A.协调罗马公民间的关系 B.维护奴隶主的经济利益C.保护奴隶交易的正常进行 D.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1

9、7.马克思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此话旨在强调A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具有时代局限性 B巴黎公社运动缺乏必要的阶级基础C. 俄国落后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D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指明了方向181650年,英吉利共和国发布航海条例,其内容可概括为两点:一、禁止外国商人和拥护斯图亚特王朝的美洲殖民地有任何贸易关系;二、外国商船如无共和国政府的许可证,不得与美洲的英国殖民地通商。以下关于此条例说法正确的是A其目的在于压制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B其颁布有利于工业资本家在海外的

10、扩张C主要为打击西班牙殖民势力扩张而颁布D反自由贸易,以保护主义促进国家利益19.下面是历史学家统计的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图(注:图中农民工人中产阶级),其中合乎史实的A B C D 20. 美国学者洛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对该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正式建立 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名无实C政变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 D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21. 美国制宪过程中,北方认为奴隶乃是财产而不是有人格的人,南方则认为奴隶人数应被列入各

11、州人口总数。此争论反映了南北方矛盾焦点集中于A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B国会席位的分配问题C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 D联邦权力与州权划分22. 法国1875年宪法的一条修正补充条款:“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国1875年宪法为主要蓝本,同时根据当时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特殊需要加以改造而成。两部宪法都A因人修订宪法内容 B结束了本国的君主专制C是本国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D阻止了本国的帝制复辟23. 巴黎公社在1871年4月发布法令:未经司法代表批准,不得进行逮捕;禁止非法搜查民宅与征用物资,违者逮捕。尤其禁止任何对人身自由的侵犯。这反映出巴黎公社A坚持法律至上

12、的原则 B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C完善了法国法律制度 D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24.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本卷共3题,第25题18分、第26题22分、第27题12分,共52分。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古代君主“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但自秦以后,君反客为主

13、,“视天下人民为人君橐中之私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臣关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封建法制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都出于君主一人一姓的“利欲之私”,“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在卢梭看来,“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纵然个别意志与公意在某些点上互相一致并不是不可能的,然而至少这种一致若要经常而持久却是不可能的;因为个别意志由于它的本性就总是

14、倾向于偏私,而公意则总是倾向于平等”。“如果人民单纯是唯唯诺诺地服从,那么,人民本身就会由于这一行为而解体,就会丧失其人民的品质;只要一旦出现一个主人,就立刻不再有主权者了,并且政治体也从此就告毁灭。” 徐琳卢梭政治思想述评 材料三 康有为在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建议清帝“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梁启超说:“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孙中山在他签署的一道法令中说“为此特申令示,凡以上所述各种人民,对于国家社会之一切权利,公权若选举、参政等,私权若居住、言论、出版、集会、信教之自由等,均许一体享有,毋得稍歧异

15、,以重人权,而彰公理。” 孙晓春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与中国近代的民主进程 (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观点,并分析卢梭与黄宗羲主张的根本不同。(6分)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卢梭学说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的影响。(4分)26(22分)阅读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附近,为安置满族诸王、勋臣,解决八旗官兵生计,顺治元年(1644年)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土地,史称圈地令。此后圈地令又下了两次,范围扩大到河间、滦州、遵化、永平等42府,共圈占土地约十六万余顷,“圈田

16、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八旗园地称旗地,不准私自买卖,违者按律治罪,圈地后,很多农民田地被占,流离失所,部分地主或农民投充到八旗庄园为奴仆,或流亡他乡,清政府重申逃人法,严厉处罚逃亡者。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1516世纪毛纺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对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羊毛价格不断上涨:10英亩牧场的收益超过20英亩的耕地,地主把农场改为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根据1630年和1631年的调查报告,莱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而破产,他们扶老携幼,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生活艰辛。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

17、血腥法令,严禁失去土地的农民四处流浪,迫使他们进入工厂。 摘编自蒋孟引英国历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两国圈地的主要相似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国圈地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影响。(12分)(3)分别指出两场圈地运动的实质。(4分)27.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2年2月12日,清廷以宣统皇帝名义颁布了清帝逊位诏书: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

18、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1)根据材料,归纳迫使清帝逊位的原因。(6分) (2)清朝覆亡是各派政治力量合力的结果。你认为迫使清帝逊位的最重要的政治力量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霞浦一中201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历 史 试 题 参考答案1.C 2.A 3.A 4.D 5.A 6.C 7.B 8.C9.A 10.B 11.C 12.D 13.C 14.D 15.C 16.D17.A 18.D 19.B 20.D 21.B 22.A

19、23.D 24.B25(18分)(1)主张:天下为公,反对君主专制; 调整君主与臣民的关系; 批判封建法制(5分) 原因: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封建制度衰落; 思想:理学僵化(3分)(2)观点: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2分) 不同:卢梭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反对封建制度(2分); 黄宗羲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反对君主专制,维护封建制度(2分)(3)影响:卢梭学说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得到实践运用,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4分)26(22分)(1)强力驱逐农民强占其耕地; 涉及土地面积广、人口多; 颁布相关法令,强化圈地。(

20、6分)(2)背景:中国:清兵入关; 清初社会矛盾的尖锐。(2分) 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 欧洲人对货币追求的风尚; 英国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2分) 影响:中国:激化了国内矛盾,引发社会动荡,破坏了中国社会生产力。(4分) 英国:准备了工业化必要的劳动力、原料,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英国社会进步。(4分)(3)中国:民族、阶级压迫。 英国:资本原始积累。(4分)27(12分)(1)辛亥革命的打击; 北洋势力(袁世凯)的逼迫; 民心所向; 清朝大势已去(或“统治土崩瓦解”)(6分 任答3点)。(2)评分说明:观点鲜明1分,证据准确(至少两个史实),解释合理4分,逻辑清晰1分

21、。若答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势力、帝国主义、清政府等政治力量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示例1:政治力量:革命派。(1分)说明:(4分)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1分),清政府统治名存实亡(1分);革命派与北洋势力(袁世凯)进行和谈(1分),得到各方的响应(1分);革命派提出的民主共和主张得到国人的响应(1分),专制统治难以为继(1分)。(评分说明:1.以上3项证据,任意答对其中2项,即可得满分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如答3项证据以及以上,只对所答第1、2项评改。其余的不改。) 逻辑评分标准:表述逻辑清晰,证据到位,即可给1分;如属于大包抄之类的堆砌,则

22、不给分。示例2:政治力量: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势力。(1分)说明:袁世凯担任内阁总理大臣,掌握北洋新军(拥有军政大权)(1分),向清廷施压(1分);袁世凯接受南方和谈条件(1分),欲谋取民国大总统的职位(1分);帝国主义列强支持(1分),寻找取代清政府的新的代理人(1分)。(评分说明:1.以上3项证据,任意答对其中2项,即可得满分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如答3项证据以及以上,只对所答第1、2项评改。其余的不改。)逻辑评分标准:表述逻辑清晰,证据到位,即可给1分;如属于大包抄之类的堆砌,则不给分。示例3:政治力量:立宪派。(1分)说明:立宪派推动参与清末新政,领导保路运动(1分),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创造了条件(1分);武昌起义后,立宪派策动多省独立并掌握政权(1分),加快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分);推动南北和谈(1分),促使清廷和革命党人做出妥协(1分)。(评分说明:1.以上3项证据,任意答对其中2项,即可得满分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如答3项证据以及以上,只对所答第1、2项评改。其余的不改。) 逻辑评分标准:表述逻辑清晰,证据到位,即可给1分;如属于大包抄之类的堆砌,则不给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