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 ,大小:11.89KB ,
资源ID:116341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634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年级上语文评课13五彩池4_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年级上语文评课13五彩池4_人教版.docx

1、四年级上语文评课-13五彩池人教版一位教师在导读五彩池这篇课文时,有一位学生问:“五彩池能不能游泳?”教师先是一愣,在略加思索后,便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确定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要取决于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池子的大小,二是池子的深浅,三是池水是否干净,四是池底有没有危险的障碍物。让我们来仔细研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于是。学生从课文的第二小节中找到了答案:“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太小、太浅)。又从课文的第三小节中读到了“水都来自同一条溪流”(水质应当是干净的)。还从课文的第四小节读懂了“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

2、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池底有危险的障碍物)。于是学生就自己学懂了课文,自己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五彩池不能游泳。何况这样奇异的自然风光,应当得到很好保护,即使能游,又怎么能让许多人去游泳。于是,学生针对自己的质疑读懂了课文。读完这一则案例,我们不仅为这位老师的临场应变和教学机智所折服。然而,在我看来,与其说是教师具有充分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敏锐的教学机智,不如说是该教师“顺学而导,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引导着他能够这样去把握课堂。我想“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这个问题在教师的备课中一定是没有备到的,教案中没有但课堂中却出现了,老师该怎么对待?一般的做法大致有两种

3、:一种是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不加讨论;一种是先肯定学生,“你提的问题很不错!”“你真是个会动脑的孩子!”然后故意避开,用一句“下课后再讨论”敷衍学生。其实两种做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别打岔,老师要往下讲课!”“五彩池能不能游泳?”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这个问题似乎与学习这篇课文无关,然而,执教老师却没有放过这个问题,因势利导,既使教学进行了下去,又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说到底,这是课堂本质的回归,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学习的起点就是教学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激发学生自我教育,需要教师该退让的时候要退让,该扶一把的时候不要缩在后面,其

4、实关键还是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同样的,市教研室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步根海老师执教合欢树时,一上来请学生就让学生自己看书、思考、做笔记,然后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学在学生的质疑中展开,老师在旁边不停“伴奏”,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完善、梳理、归类、概括,让学生明确本课要解决关于“内容”、“语言”、“结构”等三大类的问题,每个学生心里有一本“明细账”,教学的起点由学生的问题开始,教学从学生开始,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开始,从学生的问题开始,这是以学定教的基石。尊重学生学习起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体现,是组织开展动态课堂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灵活对待教学可能,使教学走向真正的有效。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