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6203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核心素养测评三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兵士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A.社会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 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解析】选A。结合题意可知清末新政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由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道路转而投笔从戎,体现了民族危机加深、社会变动情况下社会价值观的变化,A正确;材料无法佐证这些人受维新思想的影响,B

2、错误;军队近代化从洋务运动开始,C错误;材料强调举人、秀才“充当兵勇”,且清末新政始于1901年,故D无法体现,排除。2.(2019绵阳模拟)成书于1876年的沪游杂记有这样的记载:“外国人涉讼,两造均请讼师上堂,彼此争辩,理屈者则俯首无词。然后,官为断结。如中外涉讼,华人亦请外国讼师。”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西方法制思想深入人心B.中西司法制度理念存在不同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D.西方司法制度对中国的影响【解析】选D。由近代上海司法审判事务,无论中外均请律师辩护可知当时中国受到西方律师制度的影响,故选D;A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不能体现思想深入人心,排除;材料体现的是西方律师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3、材料中没有涉及东西方司法制度理念,排除B;“司法主权遭到破坏”虽与史实相近,却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3.1903年,章太炎在顺天时报刊登征婚告白,条件为:鄂籍人;大家闺秀,性情开放;要通文墨,精诗赋;双方互相平等;夫死可嫁,亦可离婚。这反映了当时()A.报纸开始推动社会启蒙和时代进步B.先进的婚姻观念已经成为时代风尚C.传统的封建礼教受到新思想的冲击D.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解析】选C。由材料“双方互相平等;夫死可嫁,亦可离婚”可知传统的婚姻习俗受到民主思想的影响而追求平等,故选C;报纸产生于19世纪中期,排除A;“已经成为时代风尚”不符合1903年社会史实,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传

4、统习俗的变化而非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排除D。4.在辛亥革命潮流冲击下,人们纷纷剪掉辫子。1919年,末代皇帝溥仪也剪掉了大清国的象征辫子。但是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地处中国偏远地区的农村,还有不少人留着辫子。这说明近代中国()A.辛亥革命影响非常有限B.交通不便导致信息不畅C.封建保守势力十分雄厚D.社会习俗变迁很不平衡【解析】选D。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当大多数人已经剪掉辫子的同时,偏远的农村还有不少人保留辫子,说明中国社会习俗变迁很不平衡,故D正确;辛亥革命影响十分有限的说法错误,排除A;交通不便导致信息不畅,不是材料叙述的主旨,排除B;封建保守势力雄厚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加固训练】

5、曾反抗过父母包办婚姻的陈衡哲在1935年时曾说:“在二三十年以前,一个男子或女子所能容忍的情形如与不相识的异性结婚之类及因容忍而产生的那个无可奈何的态度与一生消极的平安,到现在,经过西洋文化与制度的比较之后,便成为一个不可能的事实了。”这说明当时()A.社会巨变引起人们传统道德崩溃B.一部分人自我意识逐渐觉醒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效果初显D.底层妇女呼唤着自身解放【解析】选B。由材料“因容忍而产生的那个无可奈何的态度与一生消极的平安,到现在,经过西洋文化与制度的比较之后,便成为一个不可能的事实了”可知社会发展使一部分人冲破了传统婚姻观念的束缚,故选B;“传统道德崩溃”不符合史实,排除A;国民经济

6、建设运动与材料无关,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习俗的变化而非妇女解放,排除D。5.(2019蚌埠模拟)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说:“民国初建立,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该现象说明当时()A.崇洋媚外现象愈演愈烈B.伦理纲常思想开始被抛弃C.政治变革影响社会生活D.中西方服饰风格差异较大【解析】选C。材料涉及的是民国建立,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人们的服饰发生了变化,故选C;材料只是谈及服饰变化的一个现象,不存在崇洋媚外,排除A;伦理纲常思想开始被抛弃是在1919年新文化运动,排除B;材料没有进行中西方服饰的比较,排除D。6.民国时期,皖南

7、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从材料可以看出铁路兴修后产生的影响是()使得商品流通更加便捷外国商品逐步占领中国市场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A.B.C.D.【解析】选A。从材料可以看出,铁路兴修便利了联系沟通,方便了货物运输,故正确;从材料“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可以看出外国商品进入到中国市场,故正确;从

8、材料“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可以看出引起了人们思想领域的变化,故正确;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材料没有体现,故错误。故选A。 7.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一书中曾写道:“在清朝面临的新技术中,铁路是最棘手的”,“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改变业已形成的市场模式”。这说明 ()A.西学传入导致民族工业破产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传统观念阻碍近代化的发展D.国内市场走向开放【解析】选C。“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说明传统观念的阻碍作用,故选C;“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改变业已形成的市场模式”这本身不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排

9、除A;“在清朝面临的新技术中,铁路是最棘手的”强调修铁路的困难,与自然经济无直接关系,排除B;“在清朝面临的新技术中,铁路是最棘手的”无法判断市场的开放性,排除D。8.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今后将敷设无数之干线,以横贯全国各极端,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连,沈阳与广州语言相通,云南视太原将亲如兄弟焉则中国之前途,可永久适存于世界。”其意在说明铁路的修筑()A.有助于实现中国近代化B.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C.有利于交通条件的改善D.有利于实现民生主义【解析】选B。A表述与题目中“则中国之前途,可永久适存于世界”不相符,故A错误;B表述与题目中“则中国之前途,可永久适存于世界”相符,故B正确;C表述属

10、于现象,并未表明本质,故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要是“节制资本、实现耕者有其田”,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9.1868年,上海首次出现自行车;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自行车自主品牌逐渐增多;截至2017年国内共有77家共享单车企业,累计投入了2 300万辆共享单车。材料反映出()A.中国制造水平和能力领先世界B.交通事业发展适应了社会需要C.大众心态从保守逐渐走向开放D.环保观念深入了百姓日常生活【解析】选B。根据材料表明自行车数量、种类不断增加,体现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共享单车的投入体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方便人民的生活,故选B;材料中未提到国际自行车的水平,所以不存在国际对比

11、,排除A;材料中没有鲜明地对比人们心态的变化,排除C;自行车这一个方面不能反映环保观念深入百姓日常生活,排除D。10.(2020德州模拟)导致18981919年(见上图)报刊数量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B.政府注重舆论宣传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思想政治运动的促进【解析】选D。材料主要反映报刊数量变化,不能说明报刊的拥有者是政府,故B错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与材料“18981919年”不符合,故C错误;据所学可知1898年的戊戌变法、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19151918年的新文化运动、1919年的五四运动都提倡创办报刊、宣传思想,故D

12、正确,A仅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11.(2020张家口模拟)下表为上海等城市不同年代部分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据此可知()项目 年代 1948-1966 1967-1976 1977-1986 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36.6 28.8 12.66 15.6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30.5 23.5 15.1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A.政治生活的影响逐渐消失B.社会价值取向发生根本变化C.受教育程度日益受到重视D.社会关系一直发挥决定作用【解析】选C。据材料“本人成分、政治面貌”在择偶标准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减低而非消

13、失,故A错误;据材料“上海等城市不同年代部分择偶标准差异表”分析可知家庭出身、社会关系、本人成分、政治面貌、学历中,学历逐渐增加,但社会价值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故B错误;据材料上海等城市不同年代部分择偶标准差异表中“家庭出身、社会关系、本人成分、政治面貌、学历”可知,从1948-1996年中学历的比重越来越大,可知人们对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重视,故C正确;据表可知,社会关系,家庭出身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非发挥决定作用,故D错误。12.下图是2018年春节出现的科技进步新玩法。据此可知()A.当前的旧年俗交织新风尚B.中国已处于科技强国行列C.互联网方便人民经济生活D.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进步【解析

14、】选A。新玩法中“支付宝”“电子红包”属新风尚,“福”“除夕”“拜年”为旧年俗,故A正确;中国已处于科技强国行列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材料中的信息对经济生活的体现不充分,故C错误;材料中对改革开放的具体措施没有体现,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交通比秦汉时有进步,且为隋宋所不及。交通干路往还交织,干路之长至少应在二万五千里以至二万六千里。唐有驿一千六百三十九所,驿三十里一置。据元和郡县志载,上都(长安)与各州之间都有通道,各方路线俱自长安辐射。唐代运河的使用,提高了东南诸郡在全国的地位,在交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唐

15、朝的域外交通,“入四夷之路,最要者七”,尤其是安西入西域道、安南通天竺道以及广州通海夷道,路线最远。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材料二近代以来,火车、轮船逐步代替了车马和木帆船,原来因地方荒僻、交通不便而滞留下来的物产能够运出去,变成有价值的商品;大量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商品也得以运进来,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轮船进入中国是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辟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据苏生文中国早期的交通近代化研究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强调:“交通是建设中一种先行部门”。经过努力,以铁路为

16、中心的交通运输建设取得新进展,运输能力有了较大提高。1952年到1957年,新建铁路33 条,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25万公里,翻了一番。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年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交通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交通领域的新变化并简析其影响。(9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交通建设的意义。(4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由材料一“交通干路往还交织,干路之长至少应在二万五千里以至二万六千里”可知交通干路密且长;由材料一“上都(长安)与各州之间都有通道,各方路线俱自长安辐射”可知

17、以长安为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延伸出其政治和军事功能;由材料一“唐代运河的使用,提高了东南诸郡在全国的地位”可知运河的使用,加强了南北交通;由材料一“唐朝的域外交通路线最远”可知域外交通的发达。第二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和第一问的特点,从宏观角度上分析,政治上,统一、稳定;经济上,经济繁荣,贸易发达;根据运河使用的特点,促进南北交通,可以推出经济重心南移;根据域外交通发达的特点,可以推出唐开放的对外政策。第(2)题第一问新变化,由材料二“火车、轮船逐步代替了车马和木帆船”可知新式交通工具代替了旧式的交通工具;材料二“地方荒僻、交通不便”的情况得以改善,说明道路建设也有突破。第二问影响,由材料二

18、得知物资可以方便地运进运出,可以推出对于运输效率、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由材料二中新式交通工具出现,可以推出交通方面的近代化影响;由材料二“但轮船进入中国”以后的论述,可以看出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既有对传统经济结构的冲击,使中国走入世界的影响,也有列强对华侵略加剧的影响。第(3)题根据材料三中“1952年到1957年”,可以大体判断是“一五”计划时期,结合材料中周总理的“交通是建设中一种先行部门”的论述,可以得知新中国交通建设对“一五”计划的推动意义;结合材料三“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这一细节,可以联系所学知识,得知这些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由此可以推出新中国交通建设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答

19、案:(1)特点:交通干路分布密,里程长;以长安为中心,主要服务于政治和军事;运河使用促进南北交通;域外交通发达。(任答三点得6分)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开放的对外政策;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经济重心南移。(任答三点得6分)(2)变化:新式交通工具出现;新式道路的建设。(4分)影响:提高了运输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交通事业的近代化;推动了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便利了列强的对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5分)(3)推动了“一五”计划顺利开展,有利于国家工业化建设与国防建设,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民族关

20、系的建立。(4分)14.(2020唐山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事件进程1896年6月 苏报创办于上海的公共租界1903年 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章士钊大胆革新,使宣传革命的文章和报道逐渐成为苏报的主要内容 1903年6月29日 苏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出了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章太炎在文中直呼光绪皇帝之名,认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 1909年6月30日 清政府以苏报“悍谬横肆,为患不小”密谋各华领事“务将该馆立即封闭”1903年7月4日 上海道袁树勋亲访英、美领事,密谋镇压因苏报案而起的学生运动 1903年7月7日 苏报被封,租界工部局逮捕了章太炎、邹容。章、邹在租界法庭上

21、继续宣传革命,坚持斗争,蔑视帝国主义和清朝统治者的迫害 1904年5月 经过三次审理,租界法庭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两年、罚做苦力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中国重大历史现象,并对该历史现象加以阐释。(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材料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阐释准确全面)【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如:“苏报创办于上海的公共租界”;其次,根据题目要求,指出所提取情节反映的近代中国重大历史现象。如租界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对所反映历史现象加以阐述。可以从租界地的半殖民地性质和对中国近代化的促进两个角度加以分析。如租界的

22、设立,一方面是不平等条约造成的结果,它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控制中国经济、加紧经济掠夺的基地,对华进行思想渗透、加强精神奴役的据点,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答案:示例一情节:上海道袁树勋亲访英、美领事,密谋镇压因苏报案而起的学生运动。(2分)历史现象: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2分)阐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屡次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政府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在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革命党施加压力并迫使孙中山解职。(6分)综上所述:中国的封建主义和外国侵略势力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2分)示例二情节:苏报创办于上海的公共租界。(2分)历史现象:租界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复杂作用。(2分)阐释:租界的设立,一方面是不平等条约造成的结果,它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控制中国经济、加紧经济掠夺的基地,对华进行思想渗透、加强精神奴役的据点,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另一方面它也在客观上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促进了中国近代城市的成长及近代化,成为刺激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6分)综上所述:殖民主义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客观上具有双重作用。(2分)(“示例”只作为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