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作业提升练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在预留的空白文书纸上作弊,朱元璋实行了半印勘合制度,规定凡文书纸上均须加盖半印(即关防官印),以便核对。这一制度的设置旨在()A.确保文书安全 B.削弱丞相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 D.提高行政效率【解析】选C。材料中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确保文书安全,但不是主要目的,故A错误;材料未提到丞相,且朱元璋时废除了丞相制度,
2、故B错误;据材料中“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在预留的空白文书上作弊”,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C正确;材料中文书上加盖半印,增加了流程,不能说是提高了效率,故D错误。2.(2019衡水中学模拟)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这表明明朝内阁制()A.实现了分权与制约平衡B.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C.缓和了国家的阶级对立D.有效地限制了君主的专权【解析】选B。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A、D与材料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不符,故A、D错误;“有利
3、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与材料中“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相符,故选B。C与题意不符。3.(明)景泰三年,皇帝想通过廷议(法定的议事程序)更换太子,由于惧怕朝臣反对,于是赐予陈循等人重金,收买人心,最终达到目的。该史实说明()A.廷议制度提高了朝廷议决效率B.明代君主专制在不断强化C.廷议制度确保了朝廷公正法治D.明代中央决策相对较为制度化【解析】选D。材料只有廷议的结果,不能反映出朝廷议决效率,故A错误;明代皇帝要通过“重金收买人心,最终达到目的”,反映出朝臣限制了君主的权力,故B错误;材料反映廷议制度不能确保朝廷公正法治,故C错误;廷议属于法定的议事程序,其议决结果可能有悖
4、于君主意愿,反映出明代中央决策相对较为制度化,故D正确。4.如下表所示,针对地主土豪聚族而居的现象,明太祖经常大量征地把他们迁出本乡。这些做法()时间迁出地迁出人口类型迁入地1370年江南各类人口(含大量富民)凤阳1391年全国各地富民南京1397年全国各地富民南京A.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削弱了这些豪强的社会基础C.推动了各民族的融合D.消除地方对中央的严重威胁【解析】选B。表格显示明太祖时期富户经常被迁离本乡至京城地区,这些做法的目的是打击豪强地主的势力,防止他们割据,这是明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之一,故B正确。A、C与材料内容无关;D说法过于绝对。5.明代以后不再设置宰相的官职,实际上执行
5、宰相之职的是殿阁大学士。而明清时期,大多皇帝对臣下上奏的批答都像命令仆从一般,言语粗暴。这说明()A.殿阁大学士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B.明清的君主专制独裁程度极高C.内阁权力不来源于皇帝 D.明清所有君主亲自批阅所有奏折【解析】选B。依据题意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废除宰相后,殿阁大学士代行宰相之职,但它不是法定中央行政或者决策机关,只是皇帝的内侍顾问机构,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加强了君主专制,故B正确。A、C、D的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6.明朝时,出现了海瑞等一大批士大夫,他们与皇权抗争时表现出了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同时,也有许多大臣撰写“青词”巴结崇道的世宗,相当一部分士大夫形成“阉党”。出现以
6、上现象的原因是()A.宦官权力的加强B.君主专制的强化C.士大夫信仰的丧失D.宰相制度的废除【解析】选B。材料体现贤臣和君主之间的抗争不断,也有巴结君主以提高自身地位的大臣出现,究其原因在于君主专制的强化,引起贤臣的不满和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大臣所利用, B符合题意; A说法较为片面,不能反映全部材料信息,材料没有涉及丞相制度的废止问题,D错误; C与材料一批士大夫与皇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不符。7.“内阁”是明朝初年设立的皇帝咨政机构,后来权力逐渐增大,最终实际上成为明朝行政中枢。据此对明朝“内阁”理解正确的是()A.协助宰相为皇帝提供顾问B.实为解决中央集权弊端而设C.批答奏章代皇帝决策政务D
7、.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权【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内阁的设立是在废除宰相制度后,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内阁是为加强君主专制而设立,故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内阁拥有票拟权,没有批答奏章、代皇帝决策的权力,故C错误;D表述与题目中“最终实际上成为明朝行政中枢”相符,故D正确。8.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九卿奏报各处田苗,康熙帝将该无关机要的奏折交内阁大学士阅览,并说:“九卿奏折,朕已知。尔等票签具奏。”此举()A.说明内阁具有决策权B.说明内阁专职批答奏折C.反映出相权得到恢复D.益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解析】选D。清朝内阁没有决策权,决策权掌握在皇帝一个人手中,故A错误;“康熙帝将该无关
8、机要的奏折交内阁大学士阅览”说明内阁不是专职批答奏折,故B错误;清朝没有恢复相权,故C错误;“康熙帝将该无关机要的奏折交内阁大学士阅览”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故D正确。9.清朝政治的特色,就是对规矩和习惯的依赖。日常的国家事务,往往依靠会典与则例来办。即使皇帝本人,一般也很顾及规矩的规定,不会随便突破藩篱。这种政治上的循规蹈矩()A.引起地方对抗中央B.造成皇帝怠于政事C.导致改革积弊受阻D.形成权臣专政局面【解析】选C。材料说的是统治者对政治改革的态度,与地方对抗中央无关,故A错误;统治者政治上的循规蹈矩并不能说皇帝对政事的怠慢,故B错误;据材料可知,清朝处理政务会依据样本来处理,这就会导致皇
9、帝或是官员办事拘泥规则,不会就事处事,长期的不变就会导致改革难以推行,故C正确;材料说的是清朝的政治特色,这与权臣专政无关,故D错误。10.(2020福州模拟)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解析】选B。材料中阐述了清朝实行的密折制,其主要内容是“绅民动向”“官员的言行”“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等,这是加强君主专制(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手
10、段,没有涉及中央官员,故排除A、C,目的不在于巩固国家统一,而在于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因此B符合题意,D错误。11.下表摘编于史籍中对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历史叙述叙述出处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清圣祖实录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批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清世宗实录今朕虽逾六衮,而精力强盛如常,不惮万机之劳勚。尝欲俟八旬以后,春秋渐高或可稍安颐养。清高宗实录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勤于政事保证了三帝意志的完全贯彻B.勤政作风预示着封建王朝的衰落C.批阅奏章是三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方
11、式D.乾纲独断是盛世三帝的政治传统【解析】选D。从材料“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批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万机之劳勚”中可以看出,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非常勤政,对全国的事情无论大小都乾纲独断,反映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故D正确;A说法错误,错在“完全贯彻”;君主权力的集中,预示着封建王朝的衰落,故B错误;C说法错误,错在“主要方式”。12.(2019日照模拟)清朝时,政府的行政文书以汉文、满文为主,但也涵括蒙文、托忒文、帕尔西文、藏文等诸多民族文字。此举旨在()A.传递政治大一统理念B.表达民族平等的思想C.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D.顺应民族融合的潮
12、流【解析】选A。根据材料“清朝时,政府的行政文书以汉文、满文为主,但也涵括蒙文、托忒文、帕尔西文、藏文等诸多民族文字”可知,清政府的行政文书之所以包括各种文字,就是在利用政治大一统维持国家的统一,故A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清政府时期,满族的地位明显是要高于其他民族,故B错误;作为“异族”入主中原政权,清政府不可能弘扬各民族文化,故C错误;民族融合的潮流并不能通过行政文书来顺应,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
13、、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造成许多官员贪污和腐化。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
14、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人们认为这种做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及其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3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
15、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可知,明初三司在事权上互不统属,致使行政效率较为低下等;第二问根据材料“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可知,明初地方行政管理改革一是注重调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二是因地制宜地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和材料二“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可知,相同目的是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和提高行政效率;第二问根据明清改革的时代背景,明初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初衷是加强中央集权,而清末新政着眼点则是提高行
16、政效率;第三问根据材料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仍然被保持了下来”可知,一方面因为清政府“捐纳”的制度长期存在导致整个官僚队伍贪污腐化严重,另一方面则是官僚制度的不合时宜和落后,政府机构的臃肿致使行政效率低下。答案:(1)原因:明初三司事权不一,互不隶属,存在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保证地方行政长官既拥有相对集中的权力,又不违背中央集权原则。(8分)特点: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4分)(2)相同之处: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4分)不同之处:明代是加强中央集权;清末是着眼于新政改革的需要。(4分)原因: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贪
17、污腐化严重;官僚制度落后过时;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5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学者金观涛曾将社会结构规定为某一社会中由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或称意识形态结构)互相偶合而成的形态稳定的组织系统。如下图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传统社会与社会结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使图示符合材料描述。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首先围绕“中国传统社会与社会结构”拟定论题,论题必须要符合图示,根据图示可知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三者相互作用、相
18、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所以论题必须要明确,并且要指出中国传统社会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如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相互适应相互调节等。其次进行阐述,结合所学,用具体史实论证中国传统社会与社会结构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之间的互动关系,注意要围绕主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最后对阐述进行总结,升华论题。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保持基本稳定,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延续。(3分)阐述:战国到明清,中国一直存在土地自由买卖制度,地主、自耕农、佃农一直是农业经济的主要成分,经济结构基本上属于地主经济;秦汉至明清各个大一统王朝的官制虽有差别,但都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汉武帝独尊儒术
19、以来到明清,儒家文化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总之,秦汉到明清,中国社会内部虽一直处于经常变动之中,但从社会组织方式来看,大一统帝国和官僚制度、地主经济以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却始终是社会的基本框架。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保持基本稳定,中国传统社会得以长期延续。(9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二:论题: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相互适应相互调节(相互作用相互调节)。(3分)阐述: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三位一体,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对经济结构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保持着地主经济的稳定。同时,地主经济又是大一统的基础,只有存在大量自耕农和中小地主,国家才会有充足的税收,用以供养皇室和从中央到地方庞大的官僚机构。没有儒家的正统地位和儒家国家学说的指导,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不能形成。总之,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不能割裂,它们互为因果,相互适应相互调节。(9分,言之成理即可)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1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