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单元总结1(2009广东1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解析】本题考查调动运用历史知识,准确分析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A、B、D三项都是对民国初年新式社会风尚的描述,A项为新式婚俗,B项是新式穿戴,D项是民国姑娘的新式打扮,只有C项是蓄留长辫、埋头苦读、一心准备科举考试的读书者的形象描述。【答案】C2(2009福建16)下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
2、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解析】维新变法时中国人已经有了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政论性报刊,因此首先排除A项。新申报采用白话文形式报道了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以及一些社团组织的爱国行为,如冲击曹宅、痛打章宗祥、露天演说等,没有报道工人阶级的斗争表现,而且当时中国执政的是北洋政府而不是国民政府。因此C、D两项也不正确,正确选项为B项。【答案】B3(2010江苏单科)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解析】这段话的意思是
3、,男子把自己的意愿告诉父母,父母同意后,由介绍人约男女会晤,男女双方同意后,就约定为婚姻。可以看出这时的婚姻已经尊重男女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故B项正确,A、C两项不正确。材料介绍的是相亲过程,不是婚姻仪式,故D项错误。【答案】B4(2010山东文综12)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传统习俗受到冲击文化教育日渐衰落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BC D【解析】歌谣反映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破戏台,烂秀才”说明传统习俗受到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故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教
4、育文化日渐衰落,故错误;当时的人们可以抽洋烟,打电话,有了火车站,说明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故正确;材料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接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思想观念有了很大变化,故正确。【答案】D5(2010福建文综24)中国茶和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球。“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 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价格同步变动”,说明福建茶叶收购价的信息很快能够传到
5、上海,这一局面只有选项中的电报能够实现。【答案】A6(2009江苏22)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
6、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费孝通生育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解析】婚姻观念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时期的婚姻观念受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回答问题(1)要
7、抓住材料一“父母之命行不通”和材料二“我离婚了,我自由了”这些关键信息,由此判断当时婚姻观念由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回答问题(2)实际上是从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的变化分析不同婚姻观念存在的原因,这里的传统社会是农耕文明时代,近代社会则是工业文明时代。回答问题(3)要着眼于材料出处。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旨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明婚姻观念逐渐自由,而社会学家费孝通生育制度一书从整体上说明了家庭如何延续、为何延续的问题,因此强调婚姻的严肃性和彼此应当承担的责任。【答案】(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2)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3)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