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模块素养评价(第一至第五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图是北京市某校学生拍摄的日落照片(街道东西走向)。读图,完成1、2题。1.该日最可能是()A.立秋 B.秋分C.立冬D.冬至2.同学们绘制了该日的日照图,正确的是()【解析】1选B,2选D。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日落方位为正西方向(街道为东西走向),说明该日全球昼夜等长,应为秋分日。第2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日应为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全球昼夜等长。图C、图D
2、为昼夜等长,但是C图中昼半球中央经线为0点,明显错误,应为12点。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胀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读图回答3、4题。3. 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A.风化作用B.流水搬运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水蚀作用4. 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A.三峡谷地B.淮北平原C.青藏高原D.皖南丘陵【解析】3选A,4选C。第3题,由图可知,冰楔作用是水分在光照、温度的波动中,发生冻融作用,从而对岩石造成破坏,属于机械风化过程。第4题,因为冰楔作用是水分在光照、温度的波动中,发生冻融作用,水分要经过反复冻结、融化,所以区域环境温度要长期在0 上下波动
3、,昼夜温差较大。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显著。三峡谷地、淮北平原、皖南丘陵地区的昼夜温差相对较小,不易发生冻融作用。(2021海口高二检测)下图示意我国某沿海省份一城市某年等降水量线分布,该年降水量接近当地多年平均值。据此完成57题。5. 甲、乙、丙、丁四地中,该年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A.乙B.丙C.丁D.甲6. 推测M区域年降水量较大的原因是()A.河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B.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C.距海较近,受海洋影响大D.城市的热岛效应显著7. 该城市的自然植被主要是()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解析】5选D,6选B,7选A。第5题,根据图
4、示信息,只有甲地降水量在550毫米以下;乙、丙地为550毫米到600毫米,丁地为600毫米到650毫米。第6题,该区域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下,因此应位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北侧的沿海地区,降水主要来自东南海洋,由图可知,M区域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故年降水量较大。第7题,根据图示信息,该城市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因此应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自然植被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下图中实线表示等压线,虚线处存在锋面,箭头表示风向。完成810题。8. 下列关于图示天气系统判断正确的是()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9.未来几天最有可能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5、的是()A.B.C.D.10.我国某地在测量旗杆的影子时发现,一年中位于正北的时间约是正南时间的6倍,则该校的纬度最接近()A.12NB.16NC.12SD.16S【解析】8选A,9选B,10选B。第8题,读图可知,图中风向由外围吹向中心,说明中心为低压;该地风向为西南风,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因此该半球为北半球,综合来看为北半球气旋。第9题,结合上题可知,图中中心为低压,为一个气旋。气旋的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地应该位于冷锋的锋前,未来几天最有可能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地处于冷锋锋后,不会再遇到该天气。地地都是位于暖锋附近,不存在降温雨雪天气。第10题,一年中位于正北的时间约是正南
6、时间的6倍,且位于我国,说明此地位于北半球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设一年中的时间为7份,正北的时间为1份,正南的时间为6份;全年在N和2326S之间一共是4652,平均每份约为6.7。2326N-6.7约为16,即该校的纬度最接近16N。(2021武汉高二检测)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某煤矿区地处农牧交错带,开矿前其附近某湖泊面积常年保持稳定,开矿后该区地下水和湖泊水水位发生了明显改变(下图),据此完成1113题。11.一年中该矿区地下水位最高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2.随着煤炭的开采,湖泊干涸加快的原因是()区域年降水量减少湖泊渗漏水量增多地下水源补给减少湖底淤泥厚度增加A.
7、B.C.D.13.为减缓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A.积极植树造林,涵养地下水B.收集矿井积水,直灌地下水C.修建人工湖泊,补给地下水D.减少耕地面积,节约地下水【解析】11选B,12选B,13选D。第11题,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位于我国北方,年降水量接近200mm,每年7-8月是雨季,此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位最高;其他季节降水少,地下水位低。第12题,随着煤炭的开采,图中显示35年后地下水位下降到湖最低水位以下,湖泊干涸加快的原因是:湖泊水加速补给地下水,湖泊渗漏水量增多;湖面减少,气候变干,地下水源补给减少,正确。区域年降水量无法判断,湖底淤泥厚度对湖泊干涸影
8、响不大,错误。第13题,为减缓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可以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灌溉用水,节约地下水;该地区降水少,不适合植树造林;矿井积水直灌地下水会加重地下水污染;修建人工湖泊会增加水汽蒸发。被誉为“中华龙脊”的鳌太线,即纵贯秦岭两个主峰鳌山(海拔3 475米)与太白山(海拔3 767.2米)之间的一条主脉线路。太白山主体由花岗岩组成,几经构造运动,形成了奇峰林立的景色,山上保留了第四纪冰川遗迹。读鳌太线景观图,完成14、15题。14. 下列关于鳌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线终年积雪B.沿线植被水平分异显著C.沿线可见角峰、冰斗等地貌D.与年均温0等温线重合15. 太白山奇峰林立的主要成
9、因是()岩层断裂抬升 岩浆喷出冷凝 流水侵蚀 风力沉积A.B.C.D.【解析】14选C,15选A。第14题,材料信息表明,鳌太线上两个主峰海拔低于4 000米,由此推算,鳌太线上夏季平均气温高于0,沿线不会终年积雪。材料信息表明,鳌太线位于秦岭一带,东西沿线自然环境差异较小,因此沿线植被水平分异不显著。材料信息表明,太白山保留第四纪冰川遗迹,因此沿线可见角峰、冰斗等地貌。鳌太线位于秦岭一带,应与1月0等温线重合,而我国年均温0等温线在东北中部地区。第15题,材料信息表明,太白山主体由花岗岩组成,几经构造运动,形成了奇峰林立的景色。构造运动过程中,太白山岩层断裂抬升,形成太白山奇峰林立,正确;太
10、白山主体由花岗岩组成,说明当地岩浆活动以侵入为主,不是喷出冷凝,错误;太白山地区降水丰富,径流丰富,流水侵蚀明显,从而形成太白山奇峰林立,正确;风力沉积不会形成奇峰林立景观,错误。(2021金华高二检测)读北美洲部分区域图,完成1618题。16.、两地降水的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是()A.少多;洋流性质B.少多;地形地势C.多少;纬度因素D.多少;大气环流17.地的代表性植被是()A.热带荒漠B.热带草原C.常绿硬叶林D.阔叶林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B.位于消亡边界附近C.处地壳在不断抬升D.岛降水少植被稀疏【解析】16选 D ,17选 D ,18选 B。第16题,图中显示
11、,地位于北美洲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且常受飓风影响,带来丰富降水,因此地降水多;地位于20N30N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控制,降水稀少,因此地降水少,两地降水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 。第17题,根据上一题的分析可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代表性植被是阔叶林。热带荒漠一般出现在热带沙漠气候区,与地气候类型不同。热带草原一般出现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和降水较少的热带季风气候区,与地气候类型不同。常绿硬叶林一般出现在地中海气候区,与地气候类型不同。第18题,地位于美洲板块内部,不是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地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
12、挤压边界,位于消亡边界附近。处为密西西比平原,地势低平,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因此地壳不可能在不断抬升。岛位于10N20N之间,为信风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地区,赤道受低气压带控制该岛时降水丰富,且该岛东部为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2021金华高二检测)读非洲埃塞俄比亚简图,完成19、20题。19.ab河段()A.由南向北流,水能丰富B.由北向南流,水流平缓C.由南向北流,西岸侵蚀D.由北向南流,东岸沉积20.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资源丰富B.裂谷带为消亡边界C.高原山地为主D.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解析】19选 A,20选 C。第19题,根据裂谷带西侧的地势特征判断,
13、ab河段的流向应为由南向北流。图中显示,ab河段位于10N附近,位于北半球,ab河段为平直河段,向北流动过程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顺着流向向右偏转,即向东偏转,东岸侵蚀明显,西岸沉积可能性大。图中信息表明,当地地形较高,地势起伏较大,且当地为热带草原气候,湿季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因此ab河段水能丰富 。第20题,图中显示,该区域多裂谷,有许多海拔较高的高山,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因此不利于耕作,耕地资源不丰富。图中裂谷带为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是板块张裂形成,属于生长边界,不是消亡边界。根据图中山地海拔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地的主要地形区名称是埃塞俄比亚高原,因此当地以高原山地为主。
14、当地虽然位于10N附近,但受地形等原因影响,当地不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而是干湿明显的热带草原气候。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2021金华高二检测)读世界某区域略图,摩尔曼斯克夏至日时()A.日出方位在东北方向B.可看到极光现象C.正午太阳高度大于50D.昼长达到最大值【解析】选 D。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没有日出日落现象。夏至日时摩尔曼斯克出现极昼现象,太阳光强,不易观测到极光现象。摩尔曼斯克纬度约为70N,夏至日太阳直射纬度约为23.5N,纬度差约为46.5,则正午太阳高度约为90-46.5=43.5,因此正午
15、太阳高度小于50。夏至日时,摩尔曼斯克出现极昼现象,昼长达到24小时,因此昼长达到最大值。多年冻土又称永久冻土,是指持续2年或2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下图示意我国主要山地多年冻土下界分布。据此完成22、23题。22.影响东部山地多年冻土下界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风速D.光照23.西部山地多年冻土下界较同纬度的东部山地高,主要原因是()A.土温高B.土质硬C.土壤干D.土层厚【解析】22选 A,23选C。第22题,从图中看,东部山地多年冻土下界随纬度的降低而升高,说明影响东部山地多年冻土下界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热量。第23题, 东西部地区相比,纬度相同地区热量条件差别不大,因此土
16、壤温度差别不大;“多年冻土是指持续2年或2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可分析出影响冻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土质软硬和土层厚度对冻土下界影响不大。西部山地因距海远,土壤含水量在较高海拔增多,形成冻土,冻土下界上移,因此导致西部山地多年冻土下界较同纬度东部山地高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干。(2021宁波高二检测)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完成24、25题。24.该地夏季气候特征是()A.温和多雨B.炎热干燥C.高温多雨D.寒冷少雨25.当该地处于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江口附近海区盐度达最低B.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C.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
17、针D.非洲大草原草木枯黄【解析】24选 B,25选C。第24题,读图中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变化可知,7月该地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为0,即7月为最热月,是夏季的代表性月份,读图中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可知,7月前后降水量逐月累计变化很小,表明此时降水量稀少,由此可知,该地夏季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第25题,读图中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可知,1月前后降水量逐月累计增长较快,表明当地1月份前后为降水丰富时期,此时该地处于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1月份代表的冬季,长江流域降水较少,河口径流量较小,河水对长江口的海水稀释作用弱,因此长江口附近海区盐度较高;1月份代表的季节,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北
18、半球的夏威夷高压势力较弱;1月份代表的季节,北印度洋海区盛行东北季风,海水向西流,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1月份代表的季节,非洲赤道以南草原地区进入湿季,草木茂盛,而非洲赤道以北草原地区进入干季,草木枯黄。三、非选择题(共45分)26.阅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描述几内亚湾海域等深线的分布特征。(2)甲、乙两海域附近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不同成因。(3)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所致。图中甲海区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试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解析】第(1)题,主要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和最深处的位置方面进行描述。第(2)题,甲处渔业资源的形成主要与上升流有关,乙处渔
19、业资源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第(3)题,甲处有寒流流经,对近地面经过的热空气具有降温作用。答案:(1)沿海地区等深线密集,坡度陡;远离海岸地区等深线稀疏,坡度缓;最深处位于图示区域西南部。(2)甲海域盛行离岸风,形成上升流,底层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使甲处浮游生物富集,)形成了渔场。乙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冷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在此聚集,形成了渔场。(3)(本格拉)寒流流经,具有降温作用;东南信风(盛行风)带来的热空气遇海面冷海流,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27.(2019浙江4月选考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2018年7月1日,参加“金球杯”单人环球帆船赛的帆船从法国某海港出发,一个月后穿过赤道,经过230天完成环球航行。材料二下图为“金球杯”单人环球帆船赛航行路线图。(1)帆船环球航行经过四地,风浪最小的是地(填数字),帆船在正面顶风航行时会采用“Z”字形线路,上述四地应该采用“Z”字形线路航行的是地(填数字)。(2)图中地两艘帆船遭遇暴风雨,因桅杆折断而被迫退出比赛,桅杆折断的自然原因是处在带(填风带名称),受(填洋流名称)影响,风浪大。(3)图中地海底位于板块边界,其地形为。地沿岸的气候类型是气候,附近洋流对沿岸气候起作用。(4)说出法国西部沿海发展
21、风力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帆船航行时间从7月份出发,8月份从穿过赤道,此时间段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当航行到地受东北信风影响,地受赤道低气压影响,盛行上升气流,为无风带,风浪最小。地受东南信风影响,航向与风向相反,采用“Z”字形线路。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地位于西风带,受西风漂流影响,风浪大。第(3)题,图中地位于大西洋中脊位置,为生长边界,海底地形为海岭;地沿岸位于巴西东南部,受东南信风、沿岸暖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第(4)题,法国西部沿海发展风力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要从风力、土地等方面分析。法国西部常年受西风影响;风力较强;风电场可用地多
22、。答案:(1)(2)西风西风漂流(3)海岭热带雨林增温增湿(4)常年受西风影响;风力较强;风电场可用地多。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其神秘的色彩吸引了许多富有探险精神的驴友。材料二图1为驴友手绘雅鲁藏布大峡谷简图,图2为青藏高原隆起带来的环境变化。(1)驴友们发现在峡谷两侧有古海洋生物化石。试分析古海洋生物化石存在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的原因。(2)有驴友这样描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历来以陡峭险峻著称雅鲁藏布江下游绕南峰急拐弯南流,构成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深,高山构成地形上的巨大屏障,峡谷则构成气流上的通道。”文中所
23、述“气流”为来源于洋的。大拐弯峡谷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成因是。(3)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解析】第(1)题,雅鲁藏布大峡谷处的高山中存在古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地曾经是海洋,古海洋生物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形成于古海洋的沉积岩之中;后经过地壳的上升运动作用出现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之中。第(2)题,据题意分析可知,南迦巴瓦峰地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附近,文中所述“气流”来源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大拐弯峡谷”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且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第(3)题,板块运动致使青藏高原的隆起,从而导致气候、土壤、植被、动物等因素随之发生改变;随着印
24、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答案:(1)古海洋生物先形成于沉积岩之中,后受到地壳抬升作用。(2)印度西南季风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3)地壳隆起,地势抬高;气候变冷、干燥,多冰川、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耐寒的食草动物为主,如牦牛。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2019年1月,某科考队从下图中甲城市出发沿图中考察路线经高差较大的山地和较为平坦的高原到达乙地,历时17天。调查发现沿途气候区域差异显著,河流的浑浊度(河水浑浊度是指河水中悬
25、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差异较大,沿途看到的生物物种数量较少,但在乙地附近发现大量的生物物种。(1)简析图示地区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2)说出科考期间图中甲地河流浑浊度特点并分析原因。(3)分析乙地附近生物物种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该地西北部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 ,从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冬季盛行西风影响该地区。 由于山脉的阻挡,西风带来的海洋气流不能向东深入。在北部,地形抬升降水较多,形成地中海气候。中部和南部为较为平坦的高原,因处于西风带山地背风坡且受信风带或者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山地地区垂直落差较大,垂直
26、地域分异明显。第(2)题,由材料可知,“河水浑浊度是指河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体中的悬浮物越多,浑浊度越高,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1月,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冲刷力度大,挟带能力强,再加上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河流中下游沿岸人口密度大,排污水量大,河水污染严重,河水浑浊,所以导致河流浑浊度高。第(3)题,生物的物种较多,说明该地的生态环境较好,能够为生物提供生长(生存)条件,由图示可知该地河流、湖泊水源较为丰富,水分条件好,植被生长良好,能够提供多种食物,再加上该地人类活动较少,干扰少。答案:(1
27、)图中山脉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阻挡来自海洋的西风向东深入,导致北部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属地中海气候;中部和南部为较平坦的高原,因处于西风带山地背风坡且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属热带沙漠气候;山地地区高差较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2)浑浊度较高。原因:图中甲地所示河流均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1月份降水较多,河流流量大,径流侵蚀作用强;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河流中、下游沿河两岸人口密度大、工厂企业多,污水排放量大,河水污染严重,河水浑浊。(3)乙地区有河流、湖泊,水源较为丰富(饮水水源充足);靠近河、湖地带,植被生长良好(食物来源丰富);距离人口稠密区较远,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生态环境优越)。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