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8 ,大小:799.50KB ,
资源ID:1160495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6049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版二轮复习语文通用版练习:高考第二板块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版二轮复习语文通用版练习:高考第二板块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

1、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一、(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

2、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

3、。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解析:选C首先,通读选文,了解大意。其次,

4、根据语法特征断句。解答此类题,可对比各选项的不同之处,用排除法。“芝坐爽下狱”意思是“鲁芝也受到曹爽牵连而被关入监牢”,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项和D项。“口不讼直”和“志不苟免”是对称句式,中间要断开,排除B项。故选C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解析:选CA项,原文“坟籍”和

5、“耽思”放在一起,且后文表明此人才华出众,可以看出“坟籍”应和学习有关。B项,“阙”,在古代可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可指代皇帝居处,借指朝廷,如水调歌头“不知天上宫阙”中的“宫阙”,指的是宫殿。C项,“践阼”是文中武帝的动作,那么和登基联系在一起,这和词语本义并不矛盾,但是选项中“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的说法是错误的,和平时代的登基也叫“践阼”。D项,“逊位”指退位、让位,在文中的主语是“鲁芝”,鲁芝并不是君王,所以选项中有“多指”一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

6、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解析:选BA项,由原文“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

7、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可知,正确。B项,由原文“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可知,被侵扰掠夺的是天水郡,而不是蜀地。C项,由原文“曹爽辅政,引为司马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爽懦惑不能用”可知,正确。D项,由原文“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可知,正确。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译文: (2)帝以

8、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译文: 解析:翻译句子要抓住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特殊文言句式等得分点。(1)以:凭借。率:率领。以为:作为。先驱:先锋。(2)以:因为。履正:行为端正。素:一向,平素。“为”后省略“之”。作:建造。参考答案:(1)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2)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参考译文:鲁芝,字世英,扶风郡郿县人。(鲁芝家族)世代有美名,是西州的大户人家。他的父亲被郭汜谋害,鲁芝从小流离失所,十七岁时迁居雍州,专心研究经史典籍。被郡守举荐为上计吏,后被州郡征召为别驾。魏车骑将军

9、郭淮担任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郭淮)将他举荐为孝廉,并提升为郎中。其后,(鲁芝)担任骑都尉、参军事、兼摄安南太守,再后来又升任尚书郎。曹真亲自督促关右军务时,(鲁芝)又参与大司马府的军机大事。曹真去世后,宣帝(司马懿)接替曹真任职,就推举鲁芝参与骠骑军事,后(鲁芝)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与蜀汉相邻,常被蜀军侵扰掠夺,人口不断减少,盗贼到处都是,鲁芝竭力镇守防卫,重新创建城邑和街市,几年时间,以前的景象全都恢复了。后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天水百姓包括少数民族都非常仰慕他的德行,大家亲自到京城上书,请求留下鲁芝(继续任天水太守)。魏明帝答应了这一请求。大将军曹爽辅政后,任用(鲁芝)为司马。鲁芝多有

10、正直的言论和高明的谋略,然而曹爽却不采纳。等到宣帝起兵要杀曹爽的时候,鲁芝又率领手下强行打开城门,斩杀守关的将领,奔驰而出去找曹爽,并劝曹爽说:“将军您处在执掌朝政(伊周:指商朝的伊尹和西周的周公旦,两人都曾摄政,后常并称)的高位,一旦获罪被罢免,即使想牵黄犬(指过悠闲自得的日子),又怎么可能呢!如果挟制天子保住许昌,倚仗帝王的威仪征召天下的军队,谁敢不听从您呢!如果放弃这个决策而束手待毙,那就是想去东市被杀头,难道不令人痛心吗!”曹爽懦弱又被人迷惑,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束手就擒。鲁芝也受到曹爽牵连而被关入监牢,论罪当死,但他始终不申辩是非曲直,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宣帝很欣赏他,赦免没有杀

11、他。不久,(鲁芝)又被起用为并州刺史。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诸葛诞叛乱被平定以后,(鲁芝)调任大尚书,掌管刑法。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调(鲁芝)为镇东将军,晋升爵位为侯。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鲁芝(知道后,)借口年迈辞官,请求告老让位,十多次向朝廷上奏章,最后被征召为光禄大夫,位列特进(官职名,地位同三公),赐给随行吏卒,允许在家门前放上行马(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架)。羊祜升任车骑将军时,曾请求让职于鲁芝,他说:“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为人谦和而不苟同,年迈听命,却始终在尽为臣之礼,尚且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我却

12、超越了他(坐这么高的位子),怎么满足天下人的期望呢!”武帝没有听从。鲁芝便是如此受人敬重。泰始九年,鲁芝去世,时年八十四岁。武帝为他恸哭,赐谥号“贞”,赐坟地百亩。二、(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

13、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

14、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D王

15、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解析:选B根据语意,“涣少好侠”是“王涣从小喜欢行侠”的意思,“王涣”是“少好侠”的主语,语意连贯,中间不能断开。“尚气力”承前省略主语“王涣”,语意完整,前面应断开,据此排除C、D两项。“敦儒学”中的“敦”是“重视”的意思,后面带宾语“儒学”,中间不能断开。“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是并列关系,中间应分别断开,据此排除A项。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

16、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解析:选DA项,豪右,指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以“右”为上,故称“豪右”,原是西汉时期出现的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他们因占有大量的田产,在乡里横行霸道,虽屡遭压制而不禁。如张衡传中有“又多豪右,共为不轨”。B项,顿首,指磕头。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常用于结尾。语出史记周本纪:“西周君饹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C

17、项,茂才,又作茂材,是汉代的另一种察举常科,西汉时原作秀才,到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茂者,美也。茂才者,有美才之人也,即优秀人才。明清两代称为生员。D项,京师,指首都。公羊传桓公九年载:“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后世因以泛称国都。“京”字单用可以指“京师”,“师”字单用没有京城之意。除此之外,“京师”还可以指“天子的军队”或者“朝廷”。故D项表述错误。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

18、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名。B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C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D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解析:选DA项,由原文“为太守陈宠功曹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可知,该选项表述正确。B项,由原文“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

19、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可知,该选项表述正确。C项,由原文“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可知,该选项表述正确。D项,“仍然忙得无法分身”错,原文中是说“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意为任峻选拔任用文武官员,都能充分发挥这些人的才能,这些人举发剪除奸恶盗贼,决不畏避退缩。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译文: (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译文

20、: 解析: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省略句、状语后置句等。(1)“弦歌”,名词用作动词,奏乐歌咏。“荐”,祭祀。“为”后省略宾语“之”。“祠”后省略“于”,“为立祠安阳亭西”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为(之)(于)安阳亭西立祠”。(2)“狱”,案件。“威风猛于涣”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威风于涣猛”。“文理”一词古今异义,古义为“条理”。参考答案:(1)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2)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参考译文: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郡郪县人。王涣的父亲王顺,担任安定太守。王涣从小喜欢行侠,崇尚

21、武力,多次和强悍轻捷的少年往来。后来他改变操行,重视儒学,修习尚书,诵读法律,大致能把握其主要意思。他担任太守陈宠的功曹,担任职务,敢于决断,对豪强大户也决不留情。陈宠治政的名声广泛流传,到京师任大司农。汉和帝问他:“你在郡中是用什么办法治理的?”陈宠叩头辞让说:“臣任用功曹王涣来选拔贤明有才能的人,任用主簿镡显来纠正过失补充遗漏,臣不过是捧读皇上您的诏书罢了。”和帝十分高兴,王涣因此知名。州里举荐王涣为茂才,朝廷任命他为温县令。温县境内有很多奸恶狡猾的人,时间一长成了当地人的大患。王涣采取策略加以讨伐打击,把他们全都杀了。境内安定太平,商人可以在路边过夜。其中有放牛的人,经常说将牛交给王涣了

22、,始终没有发生互相侵犯的事。王涣在温县担任三年县令,升为兖州刺史,他以法律治理兖州各郡,德化和声威得到广泛推行。后来他因为拷问妖言妄论不符合实情而被定罪。一年多后,又被征召任命为侍御史。永元十五年,随从皇帝南巡,返回后担任洛阳县令。(王涣)处世公平正直,施政时能做到宽严适中。那些长期诉讼的冤案疑案,历经几任县令都没有断决的,根据法律情理难以评判的,(王涣)没有不巧妙地弄清案情真假,消除大家的疑惑的。他还能用奇谋异术揭发和暴露隐秘的坏人坏事。京城的人都称颂叹服他,认为王涣有神妙的计谋。元兴元年,王涣病逝。无论居民还是行旅之人没有不叹息的。男女老少都相互凑集钱粮,上千人为他举行祭奠。王涣的灵柩向西

23、运回家乡,路过弘农,老百姓都在路旁摆设盘子桌子,放上祭品。官吏问这样做的缘故,老百姓全都说平常带粮食到洛阳,被士卒和官吏掠夺,经常损失一半。自从王涣任洛阳县令,再没被掠夺,所以前来报答他的恩德。王涣的政治教化令人怀念感激达到这样的地步。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延熹年间,桓帝信奉黄老学说,将所有的祠堂全部毁去,唯独专门下诏书要密县保留原太傅卓茂的庙,洛阳保留王涣的祠堂。自从王涣去世以后,皇帝连续下诏书给三公,要他们专门挑选洛阳令,但挑出来的都不称职。永和年间,朝廷任命剧县县令勃海人任峻任洛阳令。任峻选拔任用文武官员,都能充分发挥这些人的才能,这些人

24、举发剪除奸恶盗贼,决不畏避退缩,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任峻字叔高,最后在太山太守任上逝世。三、(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泸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草场火,民

25、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由是一切以宽处之。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徽宗从之。纯礼

26、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卒,年七十六。(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D纯礼字彝叟/以

27、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解析:选D首先,通读选文,了解大意。其次,根据语法特征断句。“知”是“担任”的意思,作谓语;“荫”是“恩荫”的意思,不能作“担任”的主语;“荫”和“知”中间要断开,据此可以排除B、C两项。“永昭陵建”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京西转运使”作下句的主语,据此可以排除A项。故选D项。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

28、;“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解析:选CA项,“陵寝”是皇帝死后安葬的地方,其名号一般是根据大行皇帝生前的功过和世系而命名。开国皇帝之陵一般称为“长陵”,其后诸帝则应依其事迹和世系来命名,诸如康陵、定陵、显节陵等。也有以所在地命名的,如霸陵、首阳陵等。为皇帝建陵后,还要设置守陵奉祀之官以及禁卫和陵户。B项,“株”在汉语中可作名词、动词和量词。用作名词时泛指树木,用作动词时指株连,用作量词时来表示树木的数量。“株连”指一人有罪而牵连到别人。如:受株连而下狱、株连九族等。C项,“尹”是官名,可分为令尹、府尹、京

29、兆尹、河南尹等,都是古代官名,不是知府的简称。D项,“御”是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如御用、御览、御旨、御赐、御驾亲征等,“御名”就是指皇帝名讳。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纯礼敢于抗言,受到韩琦赏识。主管官员分配劳赋不当,他有理有据地提出异议,认为永安县负责陵寝日常维护,不应与各县均等,得到陵使韩琦认同。B纯礼关怀下属,处分重在惩戒。他在遂州任上对下属宽厚,草场失火,守吏惶恐等候诛杀,库吏因盗丝将被处死,他均认为罪不至死而采用赔偿的惩处。C纯礼鉴察往事,治事去苛从宽。在开封府任上,有村民被误告谋逆,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认为应判杖刑,并以彰显皇上刑罚不

30、滥为由,征得皇上认可。D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解析:选DA项,由原文中的“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以及“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可知,该选项分析正确。B项,由原文“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可知,该选项分析正确。C项,由原文“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徽宗从之”可知,该选项分析正确。D项,“

31、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错,原文是“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意思是曾布畏惧他,没有达到“恐惧”的程度;“最终遭到免职”错,从原文“罢为端明殿学士”可知,纯礼只是被降职了,并没有被免职。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译文: (2)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译文: 解析: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1)方:正。务:致力,尽力。苛:苛严。犹:尚且。(2)村野:粗暴,鲁莽。若:如果。蔽罪:定罪。蔽,判决案件。参考答案:(1)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严,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2)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

32、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参考译文:范纯礼字彝叟,因父亲范仲淹的恩荫,担任陵台令和永安县令。永昭陵兴建,京西转运使把木材、石料、砖和工匠役徒摊派给一路,只有永安不接受命令。使者把这件事报告给陵使韩琦,韩琦说:“范纯礼难道不知道这件事吗?一定有他的说法。”后来,众人责问他,纯礼说:“陵寝都在永安县境内,一年四时都要修缮管理,没有闲着的时候,现在竟然和其他各县平摊赋役,怎么比得上将赋役搁置,用它来供奉平时的用度呢?”韩琦肯定了他的回答。回到朝廷之后,任命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的身份出京管理遂州。泸南有边防事务,征调赋税严苛急切,纯礼一概以静应对,分辨其中可以备办的,不从百姓那里征取。百姓在庐

33、舍中画像,把他像神一样地加以供奉,命名为“范公庵”。草场失火,百姓疑虑害怕,看守草场的官吏惊恐地等待责罚。纯礼说:“草湿就会产生火气,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只让他们暗中赔偿。库吏偷丝太多当判死罪,纯礼说:“因为乱糟糟的丝而杀了他,我不忍心。”听任他的家人立刻出钱买下丝来赎罪,命令释放受到牵连的人。被任命为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即位,(纯礼)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担任开封府知府。前府尹治政苛刻严酷,纯礼说:“宽柔刚猛相济,是圣人的教诲。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严,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因此一概以宽大处事。皇帝直接下诏命令审讯享泽村村民谋反一事,纯礼审问事情的缘由,(原来是)这个人

34、到戏场看戏,回来的路上看到工匠做桶,就把桶拿来戴在头上说:“和刘先主相比怎么样?”于是被桶匠抓住。纯礼第二天上朝应对,徽宗问怎么处理这件事,纯礼回答说:“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按不应做此事的罪名杖责他,就够了。”皇帝说:“(这样做)凭什么惩戒后人呢?”纯礼回答:“正是想要外面的人知道陛下不滥用刑罚,足够作为典范了。”徽宗听从了他的话。纯礼沉稳坚毅、刚强正直,曾布畏惧他,激怒驸马都尉王诜说:“皇上想要任命你为承旨,范右丞不同意。”王诜发怒。恰逢王诜招待辽国使者,纯礼主持宴会,王诜诬告他总是直称皇上名字,纯礼被降职为端明殿学士、颍昌府知府,掌管崇福宫。崇宁五年

35、,复任左朝议大夫,掌管鸿庆宫。去世,享年七十六岁。二轮复习定向一、聚焦考情大稳定2018年,全国卷的阅读材料为晋书鲁芝传,全国卷的阅读材料为后汉书王涣传,全国卷的阅读材料为宋史范纯礼传,选材基本保持稳定,仍为二十四史传记中的忠臣良将。第1题断句题,自2014年已连考5年,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一般选项停顿8处左右,其中4个选项只有12处不同,绝大多数断句处相同。第2题古文化常识题,自2015年已连考4年,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查的内容多与课本相关联,个别与课本关联不大的往往是正确选项。第3题概括分析题,一直是新课标全国卷的必考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往往采用“概括分析”的形式,一般“概括”

36、无错,“分析”有瑕。设误方式常为曲解文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关系错乱等。第4题翻译题,一直是新课标全国卷的必考题型,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2个小题,每个小题的采分点往往是关键词占3分或4分,大意占2分或1分。小创新选材范围扩大,开始注重对隋唐以前史传的考查,这一点在2017年已见端倪,如2017年全国卷后汉书赵憙传、2018年全国卷晋书鲁芝传、2018年全国卷后汉书王涣传。二、诊断学情通过高考阅卷来看,文言文阅读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很多考生文言文阅读19分的题目,得分甚至低于10分,特别是文言文翻译题得分寥寥,连大意分都丢掉。其主要根源是基础不牢、知识面狭窄。二轮复习,在强化“练为主导”的前提

37、下,仍不要弱化对文言基础的积累和夯实,做到有空就读、有空就看,形成文言文的语感很重要。另外,要强化文言文翻译的采分点意识、规范表达意识,翻译题是考生的短板,要对照历年高考题多品满分答案,找到制约短板针对突破。第1讲精研文言文选择题3大题型不失分一、文言断句题快解2步骤 步骤一:通读选项及前后文,了解大意初判断因为4个选项仅有12处不同,所以通读4个选项,明确相同点,便于把握文意。而前后文语境与所断句关系密切,通过前后文语境,把握文脉,便于理解推断所断句的文意,做到心中有数,甚至可以初步排除部分选项。步骤二:针对断句的不同点,多方推断定答案在断句时,要善于抓住标志词、句式,利用语法、修辞等来合理

38、断句。1词语标志一般需在其前面停顿的5类词敬谦辞(君、公、卿、夫子、臣、窃、愚,等等)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如吾、余、尔、汝、彼、斯,等等)发语词(夫、惟、且、盖,等等)关联词(至若、苟、虽、纵、向使、若夫、至于,等等)疑问词(何、谁、孰、安、胡、岂,等等)一般需在其后面停顿的2类词语气助词(也、乎、哉、与、欤、尔、耳、邪、耶、矣、焉,等等)对话词(曰、道、言、云,等等)或在其前停顿,或在其后停顿的词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官名、爵名、书名、庙号、年号、度量单位、典章制度,等等),从语法的角度判断它们是作主语还是宾语,主语在前停顿,宾语在后停顿一般在其前后都要停顿的词感叹词(呜呼、嗟乎、噫、

39、噫嘻、悲夫,等等)前后均要停顿2句式标志判断句式“者,也”,“为、乃、即、则”构成的句式等。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被动句式“为所”“受于”“见于”。固定句式“如何”“况乎”“何之有”“无乃乎”“有以”“无以”“以为”“孰若”“然则”等。3修辞标志排比、对偶、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四六句较多,可据这一特点断句。4语法知识语法知识主要根据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来切分句子,这在一轮语法知识中已有专门讲解,不再赘述。典例(2018全国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

40、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解题演示步骤一:通读选项及前后文,了解大意初判断画波浪线的句子位于文章开头,传记类文

41、言文开头往往介绍传主的名、字、号以及家庭情况、个人品性。再结合4个选项所断句的共同之处,可大致了解句意为介绍王涣的字、籍贯、其父(顺)的官职、王涣的个人品行(年少与年长的不同品行)等。步骤二:针对断句的不同点,多方推断定答案通过上一步,我们已经知道选项的大意和不同之处,下面就针对断句的不同点聚焦,可采用语法断句和修辞标志断句。“涣少好侠”是“王涣从小喜欢行侠”的意思,“王涣”是“少好侠”的主语,语意连贯,中间不能断开。“尚气力”承前省略主语“王涣”,语意完整,前面应断开,据此排除C、D两项。“敦儒学”中的“敦”是“重视”的意思,后面带宾语“儒学”,中间不能断开。“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是并列

42、关系,也构成排比,中间应分别断开,据此排除A项。确定答案为B项。参考译文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郡郪县人。王涣的父亲王顺,担任安定太守。王涣从小喜欢行侠,崇尚武力,多次和强悍轻捷的少年往来。后来他改变操行,重视儒学,修习尚书,诵读法律,大致能把握其主要意思。他担任太守陈宠的功曹,担任职务,敢于决断,对豪强大户也决不留情。即时巩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张曰韬,字席珍,莆田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常州推官。武宗南巡江彬注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召父老约曰:“彬党至,若等力与格。”又释囚徒,令与丐者各具瓦石待。已,彬党果累骑来。父老直遮之境上,曰:“常

43、州比岁灾,物力大屈,无可啖若曹。府中惟一张推官,一钱不入,即欲具刍秣,亦无以办。”言已,彬党疑有他变,乃稍退,驰使告彬。曰韬即上书巡按御史言状。御史东郊行部过常州,谓曰:“事迫矣,彬将以他事缚君。”命曰韬登己舟先发,自以小舟尾之。彬党果大至,索曰韬,误截御史舟。郊使严捕截舟者,而阴令缓之。其党恐御史上闻,咸散去,曰韬遂免。彬亦戒其党毋扰,由是常州以南诸府得安。世宗即位,召为御史。杨廷和等之争织造也,曰韬亦上言:“陛下既称阁臣所奏惟爱主惜民,是明知织造之害矣。既知之,而犹不已,实由信任大臣弗专,而群小为政也。自古未有群小蒙蔽于内,而大臣能尽忠于外者。崔文辈二三小人尝浊乱先朝,今复蒙惑圣衷,窃弄威

44、福。陛下奈何任其逞私,不早加斥逐哉?臣闻织造一官,行金数万方得之。既营之以重资,而欲其不责偿于下,此必无之事也。”帝不能用。席书以中旨拜尚书,曰韬与同官胡琼各抗疏力争。既受杖,犹占疏劾奸人陈洸罪。未几,竟死。隆庆初,追赠光禄少卿。(节选自明史张曰韬传,有删改)注江彬:曾任明朝边将,后成为明武宗义子,恃宠擅权。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B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C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

45、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D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解析:选C“时”翻译为“这时”,作时间状语,前面要断开,排除A项和D项。“入觐”意思是“入朝见天子”,中间不可断开,而且觐见的不可能是张曰韬,所以“曰韬”不能作“觐”的宾语,只能作下句的主语,在“曰韬”前面要断开,排除B项。选C项。参考译文:张曰韬,字席珍,是莆田人。正德十二年考中进士。被授职常州推官。明武宗南巡,江彬放纵他的党徒横行州县,他们将要抵达常州,百姓争相打算逃亡藏匿。这时知府和武进县知县都去朝见天子了,张曰韬同时掌管知府和县令官印,(他)召集乡

46、里父老相约说:“江彬的党徒到了,你们要全力与他们对抗。”又释放囚徒,让他们与乞丐各自准备瓦石等待。不久,江彬的党徒果真接连骑马来了。父老们径直在州境上拦住他们,说:“常州连年灾害,物资耗尽,没有什么吃的可以给你们。府中只有一个张推官,一文钱也没有,即便是想准备牲畜饲料,也没办法置办。”说完,江彬的党徒疑心有别的变故,于是慢慢退去,速派使者禀告江彬。张曰韬立即上书巡按御史说明情况。御史东郊巡视辖区经过常州,告诉他说:“事情很紧迫啊,江彬将以其他事情为借口逮捕你。”让张曰韬登上自己的船先出发,自己以小船尾随其后。江彬的党徒果真大批到来,搜索张曰韬,误截了御史的船。东郊(表面上)严令抓捕截船的人,暗

47、中却命令慢慢进行。江彬党徒担心御史向皇上报告,都散去了,张曰韬于是幸免。江彬也告诫他的党徒不要四处骚扰,从此常州以南各府得以安宁。世宗即位,召他为御史。杨廷和等人争论织造利弊的时候,张曰韬也向上进言:“陛下既然称赞阁臣所奏是爱国君同情百姓,这表明知道织造的危害。既然已经知道了,却还不停止,实在是由于信任的大臣不够专一,而众小人干政啊。自古未有众小人在朝内蒙蔽皇上,而大臣能在朝外尽忠的。崔文等几个小人曾经扰乱先朝,现在又蒙蔽惑乱圣主之心,私下里作威作福。陛下为什么放任他们肆意营私,不早点加以贬斥驱逐呢?我听说织造这一官职,行贿数万金才能得到。已经用重金谋取了职位,却想要他不向下面索取补偿,这一定

48、是没有的事情。”皇帝未能采用。席书因皇帝的旨意而被任命为尚书,张曰韬与同僚胡琼各自直言上书竭力争辩。受杖刑后,仍然口述奏疏弹劾奸人陈洸的罪行。不久,竟然死去。隆庆初年,被追赠为光禄少卿。二、古文化常识题做到“3结合”,运用“4技巧” (一)理解时做到“3结合”结合文本要锁定该专有名词出现的区域,尽量从语义相关处推断。结合教材遇到专有名词时,要尽量关联教材,链接教材语境。结合生活当遇到陌生的文化知识词语时,不妨进行生活常态化、共识性话语的联想。(二)答题时运用“4技巧”1调动积累,认定错项古代文化知识点多面广,涉及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天文地理、宗法礼俗、历法刑法、音乐典籍等,需要在平时的学习

49、中分门别类地积累记忆。答题时,要调动平时所学知识,特别是课本中出现的知识,以便触类旁通。2利用语境,巧妙排除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内涵比词典中的解释更丰富,故需结合语境才能具体理解。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宋史曾公亮传中“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中的“首相”,显然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应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结合语境,才能知道“首相”的具体内容。3剖析语素,分析结构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婉辞、比喻义、引申义等。如“建储”一词,联系“建都”一词,“建”应是设立、确立,动词;联系“王储”一词,“储”应是已经确定继承皇位等最高统治权的人,名词。“建

50、储”一词为动宾结构,意义为“立皇太子”。4遇生判对,灵活运用因为高考题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所以一般不会把冷僻的专有名词作为应选答案的设置,如果出现较生疏的古代文化知识,一般把它作为正确选项看待。典例(2018全国卷)原题见本专题NO.1课前自测诊断第2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解题演示选项技巧运用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此选项是生僻的专用名词,按照“遇生判对”的原则,初判为对。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此选项比较熟悉,可采用“调动积累”法判断。因为“阙”在教

51、材中多次出现,比如“城阙辅三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不知天上宫阙”(水调歌头),有助于理解;另外,利用文本语境“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中“魏明帝许焉”可推断选项后半部分表述合理。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选项中“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表述错误。本题可采用“利用语境”法判断,“武帝践阼”是武帝登基的意思,根据前后文语境推断,武帝的帝位应是继承得来的,语境中体现不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的意思。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选项前半句“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

52、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可采用“剖析语素”法来判断。“逊”的意思为“谦逊、谦让”。那么“逊位”译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就很好理解。选项后半句“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就需要“利用语境”来理解,根据语境“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可知“逊位”是鲁芝因年老而谦让的行为。即时巩固(正文见P99即时巩固)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推官,官名,唐朝始置,掌推勾狱讼之事,明朝时为各府的辅佐官,掌理刑名、赞计典。B父老,古代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年岁大德望高的人担任,有时也用作老年人的尊称。C御史,先秦时为负责记录的史官,其后为监察性质的

53、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并承担缉捕盗贼等职责。D织造,明清于江宁、苏州、杭州各地所设的专门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的机构,也指该机构的相关官员。解析:选C“缉捕盗贼”不属于御史的职责。三、概括分析题快解2步骤 步骤一:轻看“概括”,重看“分析”该题选项表述很有特点,先用一个句子对人物进行概括,再举一两件事进行分析印证;一般“概括”无错,“分析”有瑕。因此答题时可以将重点放在“分析”上。步骤二:聚焦细节,留心易错该题设误点也很有特点,其设误点极细小,往往就是一两个字决定了答案的正误;而且设误点多放在何人(事之于人)、何事(事之有无)、何时(事之于时)、何地(事之于地)、何因(事之于因)、何果(事

54、之于果)上,等等。既然重点放在“分析”部分,答题时就一定要关注每个细节、每个字,留心易错的6个方面(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何果)。典例(2018全国卷)原文见本专题NO.1课前自测诊断第一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

55、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解题演示解答此题,首先利用“概括分析题快解2步骤”中的第一步,快速通读四个选项可知,这四项前面的“概括”都是与后面的“分析”相匹配的。可基本确定四个选项中“概括”无误。接下来我们“聚焦细节,留心易错”,将重点放在“分析”上。分析中发现A、C、D三项与原文信息一致,只有B项中“蜀地饱受侵扰”的说法与原文“郡邻于蜀,数被侵掠”的信息不符,原文意思是“天水郡与蜀汉相邻,常被蜀军侵扰掠夺”,从而可知被侵扰的

56、是天水郡,而不是蜀地。B项设误点在“易错6方面”中的“事之于地”。即时巩固(正文见P99即时巩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曰韬不惧江彬,智勇以对。江彬放纵党羽横行州县,在他们将抵达常州时,张曰韬发动民众积极应对,最终使江彬党羽疑有他变而退去。B张曰韬机智上书,得以脱身。阻止江彬党羽之后,张曰韬立即上书巡按御史说明江彬横行情况,恰逢御史东郊率领部队路过常州,设计保护了他。C张曰韬积极进言,指陈政弊。杨廷和等争论织造之利弊,张曰韬积极上言希望皇上明辨是非,信任大臣,斥逐小人,但进言未被采用。D张曰韬不惧龙威,抗疏力争。皇上下旨任命席书为尚书,他与同僚胡琼上书竭

57、力反对;受杖刑后他仍口述奏疏揭发奸臣陈洸的罪行。解析:选BB项,“御史东郊率领部队路过常州”曲解文意。原文“御史东郊行部过常州”中,“行”意为“巡视,巡察”,“行部”意为“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而非“率领部队”。即时训练创意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29分)林栗字黄中,登绍兴十二年进士第。孝宗即位,迁屯田员外郎、皇子恭王府直讲。孝宗惩创绍兴权臣之弊,躬揽权纲,不以责任臣下,栗言:“不使大臣持之,则王侯、贵戚得而持之矣。”孝宗称善。改知夔州,夔属郡曰施州,施民谭汝翼者,与知思州田汝弼交恶,会汝弼卒,汝翼帅兵二千人伐其丧。汝弼之子祖周深入报复,兵交于三州之境,施、黔大震。事闻,

58、孝宗亲札赐栗及成都制置使陈岘曰:“谭氏乃夔路豪族,又且首为衅端,如尚不悛,未免加兵,除其元恶。”汝翼调集家丁及役八寨义军,列陈于沱河桥与官军战,溃,汝翼遁去,俘其徒四十有三人,栗取其巨恶者九人诛之。既而汝翼入都诉栗受田氏金,诏以汝翼属吏,省札下夔州。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居顷之,诏栗累更事任,清介有闻。除秘阁修撰,进集英殿修撰、知隆兴府。召对便殿,奏乞仿唐制置补阙、拾遗左右各一员,不以纠弹为责。从之。除兵部侍郎。朱熹以江西提刑召为兵部郎官,熹既入国门,未就职。栗与熹相见,论易与西铭不合。至是,栗遣吏部趣之,熹以脚疾请告。栗遂

59、论:“熹本无学术,徒窃张载、程颐之绪余,为浮诞宗主,谓之道学,妄自推尊。望将熹停罢,姑令循省,以为事君无礼者之戒。”上谓其言过当,而大臣畏栗之强,莫敢深论。太常博士叶适独上封事辩之曰:“考栗之辞,始末参验,无一实者。其中谓之道学一语,无实最甚。”于是侍御史胡晋臣劾栗,罢之,出知泉州,又改明州。奉祠以卒,谥简肃。(节选自宋史林栗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B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

60、/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C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D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解析:选A回答本题,先注重把握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谓语,再从谓语的角度分析主语、宾语等,然后判断停顿点。根据选项,“栗亲书奏状缴还”为一个完整的句子。“并辨其事上大怒”中,动词、形容词有“辨”“怒”等,从“辨”分析,宾语是“事”;从“怒”分析,主语是“上”,由此可以知道,此处应为“并辨其事/上大怒”。排除B、D两项。“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中

61、,“既而”表时间状语,前面要停顿;“追究”是动词谓语,后面没有宾语,“追究”后要停顿;“白”是谓语,主语是“事”,“贷”为动词,不能作“事白”的宾语。排除C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元、明、清殿试及第者的统称,分“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三等。B进,表官职晋升,与之同义的词有“改、拔、除”,而表贬官的词有“停、罢、出”等。C封事,是古代臣子向皇帝上书奏陈秘密之事的奏章,为防止泄露,用皂囊加以密封。D简肃,林栗的谥号,是当时朝廷在林栗去世后依据他生前行事所作的褒性评价。解析:选B“改”的意思是“另行、改任”,但官职未必就是提升,也有可

62、能是降低。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林栗忠君至诚,敢于直言进谏。在孝宗鉴于绍兴年间权臣擅权之弊而亲自独揽大权时,他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应让臣子承担责任,获得孝宗的赞许。B林栗处事理性,办案严而有宽。谭汝翼组织人员对抗朝廷,官军将他打败后,虽然共俘虏了他的部属四十三人,但林栗只挑出九名罪大恶极者给予斩刑。C林栗思虑周密,能补制度之缺。在便殿拜见宋孝宗时,他上奏请求仿照唐代制度,设置不以纠察弹劾为职责的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各一名,得到采纳。D林栗清高耿介,坚持秉公行事。在他担任兵部侍郎时,朱熹调到京城却没有赴任,林栗并不因朱熹声名显赫就网开一面,而是上奏要求将朱熹

63、停职罢免。解析:选D“秉公行事”错误,原文有“上谓其言过当,而大臣畏栗之强,莫敢深论”,这说明林栗并非“秉公行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汝弼之子祖周深入报复,兵交于三州之境,施、黔大震。译文: (2)栗与熹相见,论易与西铭不合。至是,栗遣吏部趣之,熹以脚疾请告。译文: 参考答案:(1)田汝弼的儿子田祖周(领兵)进入施州境内报仇,战争发生在三州境内,施州、黔州大为震动。(得分点:“报复”“境”“震”各1分,句意2分)(2)林栗与朱熹相见,谈论易与西铭意见不一致。到这时,林栗派遣吏部官员催促朱熹上任,朱熹因脚病请假。(得分点:“论”“趣”“请告”各1分,句意2分)5

6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孝宗惩创绍兴权臣之弊,躬揽权纲,不以责任臣下。(3分)译文: (2)谭氏乃夔路豪族,又且首为衅端,如尚不悛,未免加兵,除其元恶。(4分)译文: (3)望将熹停罢,姑令循省,以为事君无礼者之戒。(3分)译文: 参考答案:(1)孝宗警戒绍兴年间权臣擅权之弊,亲自独揽大权,不把职责任务交给臣下。(2)谭氏是夔州的豪族,又首先挑起事端,如果仍不悔改,不妨用兵,铲除为首作恶的人。(3)希望将朱熹停职罢官,暂且令他遵命反省,作为侍奉君主不遵礼法的人的鉴戒。参考译文:林栗字黄中,绍兴十二年进士及第。孝宗即位,林栗升任屯田员外郎、皇子恭王府直讲。孝宗警戒绍兴年

65、间权臣擅权之弊,亲自独揽大权,不把职责任务交给臣下,林栗说:“不让大臣掌权,那么王侯、贵戚就得到而控制权力了。”孝宗大为称赞。改任夔州知州,夔州有一属郡叫施州,施州有叫谭汝翼的人,与思州知州田汝弼关系不和,等到田汝弼去世,谭汝翼带领二千人趁丧攻伐。田汝弼的儿子田祖周(领兵)进入施州境内报仇,战争发生在三州境内,施州、黔州大为震动。事情传至朝廷,孝宗亲自写信给林栗及成都制置使陈岘说:“谭氏是夔州的豪族,又首先挑起事端,如果仍不悔改,不妨用兵,铲除为首作恶的人。”谭汝翼调集家丁及在八寨服役的义军,在沱河桥列阵与官军作战,被打败后,谭汝翼逃走,俘虏他的党徒四十三人,林栗挑出九名罪大恶极者处斩。不久谭

66、汝翼入京状告林栗接受田氏贿赂,皇帝下诏把谭汝翼交给执法官吏处理,省中的文书下达夔州。林栗亲自起草奏状缴还(省中文书),并为这件事辩白。皇帝大怒。不久林栗以身为帅臣,擅自抵制皇帝命令获罪,降职罢官归家。事后大理寺追查究问,事情被弄清楚了,赦免谭汝翼死罪,拘禁于绍兴府。没过多久,皇帝下诏称林栗多次变更职务,有清高耿直的名声。林栗官拜秘阁修撰,晋升为集英殿修撰、隆兴府知府。皇帝在偏殿召见林栗,林栗上奏乞请仿唐制设置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各一名,不以纠察弹劾为职责。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林栗被任命为兵部侍郎。朱熹以江西提刑之职被召回朝廷任兵部郎官,他进入京城后,还没有上任。林栗与朱熹相见,谈论易与西铭意见不

67、一致。到这时,林栗派遣吏部官员催促朱熹上任,朱熹因脚病请假。林栗于是上奏:“朱熹本来不懂学术,只是窃取张载、程颐学说之残余,为虚浮夸诞的宗主,说这是道学,妄自尊大。希望将朱熹停职罢官,暂且令他遵命反省,作为侍奉君主不遵礼法的人的鉴戒。” 皇帝认为林栗言过其实,而大臣畏怕林栗的强横,不敢深入争论。太常博士叶适独自上封事争辩这件事说:“考察林栗的言论,始末对照验证,没有一处属实。其中说这是道学一语,最不属实。”于是侍御史胡晋臣弹劾林栗,林栗被罢免,离朝任泉州知州,又改任明州知州。后来任宫观使之职直至去世,谥号简肃。第2讲强化文言文翻译4个意识保高分人物意识圈出传主姓名及所译句子前后语境出现的名字,

68、便于理清人物关系及人事关系。语境意识快速浏览所译句子前后语境,把握文脉,便于推测大意。采点意识准确锁定关键字、词、句,并依据语境及所学知识准确推断并翻译这些关键点。连贯意识根据所学翻译技巧(留、换、调、删、补、变),流畅翻译所考句子。1根据以往阅卷的经验,在翻译句子时,有好多同学居然经常把人物名字,尤其是长而怪的少数民族的人物名字,当作实词甚至虚词来理解,闹出了不少笑话。如缅甸土司传中的卜刺浪、莽得刺、马者速、那罗塔等人名。2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下面例1中的传主“沈通明”,后面就成了“通明”。有时在行文过程中,根据人物表述,还会改用“名”或“字”

69、来代指人物,如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籍”就是项羽的名,很多学生缺少人物意识,不知“籍”为何意,造成理解障碍。强化人物意识,可以弄清人物关系、人物与事件的关系,有利于所译句子的翻译。主要是利用一个语境(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之内的语句表述连贯、语意密切的特点来翻译句子。需要强调的是,语境有小、大之分。最小的语境即词语所在的句子,稍大的语境是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句,最大的语境即文段中所有与该词语相关的文句。有时候,对词语的解释符合小语境,甚至还符合上下句构成的语境,但不符合完整的大语境。这种符合局部语境,但与完整语境不符的情况极具迷惑性,所以在翻译时不能只满足于推敲其是否符合上下句的意思,必须

70、要在完整的语境中揣摩意思。1利用语境补出省略成分文言文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比较常见,量词、主谓宾,甚至句子都可能被省略,成分被省略的句子如果要求翻译,语境能提示我们补出这些省略成分。例1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明朝)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分析画线句子中,前一分句省略了

71、主语“清军”,后一分句省略了“踪”的宾语或“迹”的定语“仰妻子”。翻译(清军)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很紧急,追踪(他们的)行迹直到沈通明的家。总结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推断被省略成分的内容,帮助我们完整清楚地表达句意。2利用语境获取“大意分”高考文言翻译评分标准中,把握句子大意一般有2分的分值。如果所译句子句意晦涩难懂,我们无法破解采分点,语境能帮助我们理解并翻译句子的大意,进而获得大意分。例2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琼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文襄以仪同开府,引为刑狱参军,每加勉劳。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

72、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分析画线句子有较多理解障碍,但所译句子的后文语境意思比较容易理解:后来淮北闹饥荒,又请求和淮南通商买粮,于是商人得以往来,彼此都得到好处,水陆运输便利,货物直达黄河以北。由“旧制”和“后”可知,画线句子的大意应与后文意思相反。翻译以前制度规定淮河为禁区,商贩不能通商。淮南闹饥荒,他请求到淮北买粮。总结我们可以根据前后相关的语境,推断所译句子的大意,能对译的对译,不能对译的根据语境表述大体意思,这样也能得分。3利用语境突破难点词翻译句子的关键,在于难点字词的把握,只要难点字词攻克,其他词义就能迎刃而解,

73、语境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文章表述的大意及侧重点。例3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以治干称。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九年,以年老,征为光禄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分析画线句有两个难点词“清洁”“剧职”。“清洁”很明显是古今异义词,不能直接按现代汉语翻译

74、,根据前文语境“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推断,“清洁”为“清正廉洁”之义;而“剧职”通过前文“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后文“朕使卿智,不使卿力”推断,“剧”为“繁重”之义,“职”为“职务、任务、工作”之义,“剧职”译为“繁重的任务”。翻译高祖赞赏他清正廉洁,特别礼待他。每次朝见,他都请求承担繁重的任务来为朝廷效力。总结前后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灵活推断难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准确含义和用法。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总是选择那些含有关键词语和带有特殊语法现象(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的句子来考查,并将其作为评卷的“采分点”。高考常见的

75、3大采分点是:关键实词、关键虚词、特殊句式。考生翻译时必须要强化“采分点”意识,能判断出“采分点”并将其落实到位,这样翻译才最有价值和意义。例4(2015全国卷)阅读下面文字,翻译画线的句子。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孙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

76、“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1高考翻译句子评分标准(1)关键字词得分:3分(2)句子大意基本通顺:2分人们常说,打蛇要打七寸。即要善于抓住关键,也就是说,关键字词有3分,无论句意多么晦涩难解,你翻译的大意多么离谱,只要你有采点意识,抓住关键字词、特殊句式准确翻译,你就有可能拿到3分。否则,就可能徒劳无功,写得多得分少。关键点主要是: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常见18个虚词、特殊句式。2本句翻译标准(1)不吾索(1分):宾语前置(2)面(1分):当面(3)庶或(1分):或许(4)句子基本通顺,

77、大意正确(2分)3考生答案评析考生答案阅卷评析得分2分,只得大意分,关键字词及句式翻译均不正确得分5分,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大意正确总结翻译时先标注句子中的关键词句,强化采分点意识,可以让我们有的放矢,重点作答,不遗漏要点。翻译句子时,如果其中出现不合现代语法的词语搭配、句子不通的现象,要根据所学翻译技巧(留、换、调、删、补、变,一轮已做详细讲解,不再赘述),让句子更加通顺合理。特别提示依据4种意识确立考场翻译答题步骤1能在1分钟内在心里快速了解所译句子的前后语境。2能在2分钟内准确锁定关键字、词、句,并依据语境及所学知识准确翻译。3能依据关键字、词、句在2分钟内流畅翻译所考句子。 即时训练创意

78、设计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刘珙,字共父。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迁吏部员外郎。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上怒,谓宰相曰:“刘珙父为浚所知,此特为浚耳!”命再下,宰相召珙谕旨,珙曰:“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1)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译

79、文: (2)上怒,谓宰相曰:“刘珙父为浚所知,此特为浚耳!”译文: 参考答案:(1)御史杜莘老弹劾宦官张去为,违抗圣旨被贬职,刘珙没有草拟文诰,杜莘老得以不去职。(得分点:“忤”“左迁”“草制”各1分,句意2分)(2)皇上发怒,对宰相说:“刘珙的父亲是张浚的好友,刘珙是特意为张浚。”(得分点:“谓”“为浚所知”“特”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刘珙字共父,凭借祖上有功补任承务郎,考中进士乙科,升为礼部郎官。秦桧想追赐父亲谥号,召集礼部官员会合询问,刘珙不到,秦桧发怒,暗示言官驱逐他。秦桧死后,刘珙升为吏部员外郎。金人侵犯边境,宋军战败,皇上所下的诏令、檄文多出自刘珙之手,言辞慷慨激昂,听到的人

80、都流了泪。御史杜莘老弹劾宦官张去为,违抗圣旨被贬职,刘珙没有草拟文诰,杜莘老得以不去职。刘珙跟随皇上到建康,皇上将要返回朝廷,军务大事还没有人托付,当时张浚留守建康,众人认为张浚是合适的人选。等到诏令出来,杨存中担任江、淮宣抚使,刘珙不书写诏令。皇上发怒,对宰相说:“刘珙的父亲是张浚的好友,刘珙是特意为张浚。”皇上再次下命令,宰相召刘珙告诉他圣旨,刘珙说:“我为国家打算,哪里有闲空为张浚谋划。”依旧上奏,杨存中的任命于是停发。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裴休,字公美,河内济源人也。父肃,肃生三子,俦、休、俅,皆登进士第。休志操坚正。童龀时,兄弟同学于济源别墅

81、。休经年不出墅门,昼讲经籍,夜课诗赋。虞人有以鹿贽俦者,俦、俅炰之,召休食。休曰:“我等穷生,菜食不充,今日食肉,翌日何继?无宜改馔。”独不食。长庆中,从乡赋登第,又应贤良方正,升甲科。太和初,历诸藩辟召,入为监察御史、右补阙、史馆修撰。会昌中,自尚书郎历典数郡。(1)休经年不出墅门,昼讲经籍,夜课诗赋。译文: (2)我等穷生,菜食不充,今日食肉,翌日何继?无宜改馔。译文: 参考答案:(1)裴休整年不出别墅的门,白天讲诵经书,夜晚研习诗赋。(得分点:“经年”“讲”“课”各1分,句意2分)(2)我们都是穷书生,蔬菜素食还不充足,今天吃了肉,明天怎么能再有肉接着吃呢?不应该改变平常的饮食。(得分点

82、:“我等穷生”“翌日”“馔”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裴休,字公美,河南济源人。父亲裴肃,生了三个孩子,长子裴俦,次子裴休,三子裴俅,都考中进士。裴休志向节操坚定正直。年幼时,他们兄弟三人一同在济源别墅读书学习。裴休整年不出别墅的门,白天讲诵经书,夜晚研习诗赋。有个管打猎的官吏把鹿肉作为礼物送给裴俦,裴俦与裴俅烧烤鹿肉,叫裴休来吃。裴休说:“我们都是穷书生,蔬菜素食还不充足,今天吃了肉,明天怎么能再有肉接着吃呢?不应该改变平常的饮食。”只有他一人不吃。唐穆宗长庆年间,裴休从乡贡考中科举,又应考贤良方正,考上甲科。唐文宗太和初年,连续被各藩王征召,进入朝廷做了监察御史、右补阙、史馆修撰等职。唐

83、武宗会昌年间,从尚书郎历任数州刺史。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严嵩,字惟中,分宜人。大将军仇鸾,始为曾铣所劾,倚嵩倾铣,遂约为父子。已而鸾挟寇得帝重,嵩犹儿子蓄之,寖相恶。嵩密疏毁鸾,帝不听,而颇纳鸾所陈嵩父子过,少疏之。嵩当入直,不召者数矣。嵩见徐阶、李本入西内,即与俱入。至西华门,门者以非诏旨格之。嵩还第,父子对泣。时陆炳掌锦衣,与鸾争宠,嵩乃结炳共图鸾。会鸾病死,炳讦鸾阴事,帝追戮之,于是益信任嵩。(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六,有删节)(1)大将军仇鸾,始为曾铣所劾,倚嵩倾铣,遂约为父子。译文: (2)会鸾病死,炳讦鸾阴事,帝追戮之,于是益信任嵩。译文

84、: 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与用法。(1)“始”,当初;“为曾铣所劾”,被曾铣弹劾;“倾”,排挤;“约”,结为。(2)“讦”,揭发;“阴事”,私下里做的事;“追戮”,对已死的人加以羞辱、惩治;“于是”,在这时,此后;“益”,更加。参考答案:(1)大将军仇鸾,当初被曾铣弹劾,后倚靠严嵩排挤曾铣,两人遂认作父子。(2)适逢仇鸾病死,陆炳便揭发仇鸾私下里做的事情,皇上于是对已死的仇鸾加以羞辱、惩治,此后皇上更加信任严嵩。参考译文:严嵩,字惟中,分宜人。大将军仇鸾,当初被曾铣弹劾,后倚靠严嵩排挤曾铣,两人遂认作父子。后来仇鸾牵制敌寇,获得皇上重用,这时严嵩还把他当儿子看待,但不

85、久便逐渐不和。严嵩秘密上疏诋毁仇鸾,皇上不听,反而颇相信仇鸾所提出的严嵩父子的过失,渐渐疏远了严嵩。严嵩本当入宫当值,但已有好几次不被召见了。严嵩见徐阶、李本进入西内,便与他们一同进去。到西华门时,看门的人因他不是皇上所召而把他挡了回来。严嵩回到家后,父子相对而泣。当时陆炳掌管锦衣卫,正与仇鸾争宠,严嵩于是勾结陆炳一同谋害仇鸾。适逢仇鸾病死,陆炳便揭发仇鸾私下里做的事情,皇上于是对已死的仇鸾加以羞辱、惩治,此后皇上更加信任严嵩。第3讲规避文言文翻译6大失分点得满分有一种观点,高考文言文翻译不过是简单地“换个说法”,只要大意对就可以了,没必要细究。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文言文翻译是一个综合考查文言基

86、础、语法知识、文化素养以及思辨能力的拉分题型,语句是否顺畅、句意是否贯通是直接影响翻译题得分高低的关键因素。要想让翻译题得高分、夺满分,应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以下六方面。文化背景的古今差异是文言文翻译的一道藩篱,文言文翻译忌讳用现代思维看待古代文化,而应力图还原其本真的文化,避免失真,这对考生的文化修养提出了要求。例1(谭澄)至则葬暴骸,修焚室,赈饥贫,集逋亡,民心稍安。(元史谭澄传)考生翻译失分评析“焚尸炉”是一个具有浓厚现代色彩的词汇,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纳粹德国的惨无人道,这一现代化的设施在元代还未出现,况且原文是“修焚室”,何来“炉”之说?参考答案(谭澄)赴任后,掩埋抛弃在外的将士遗骸,修缮

87、好被烧毁的房屋,赈济饥贫的百姓,召集逃亡的民众,百姓才渐渐安定下来。例2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袁)逢则敛衽下堂,执其手,延置上坐,因问西方事,大悦。(后汉书赵壹传)考生翻译失分评析上述译文在两个地方以现代眼光解析了原文:一是将“敛衽”解释为现代的“收紧衣服”,古人“敛衽”是“将衣襟夹于带间”,以示敬意,也可译为“整理衣襟”;二是“西方”也不等同于今天所说的“西方”,前文有交代,“赵壹汉阳西县人也”,句中所说的“西方”即指“西县”。参考答案袁逢就将衣襟夹于带间走下堂来,拉着赵壹的手,请他坐在上位,于是问他西县的事,非常高兴。总结像上述这些古代专有名词、固定用语和特殊表达,由于其存在的文化

88、背景、社会状态均已发生变化,今人极易以当代眼光视之。除此外,古今异义词如“孤(幼而丧父)”“妻子”“非常”“中国”“无论”“其实”“交通”等,偏义复词如“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死生,昼夜事也”等,互文用法如“草行露宿”“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如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也极易以今律古。克服以今律古,关键要做到两点:一要有严谨的态度,碰到疑难不要想当然,要勤思考、勤翻书;二要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文言根基厚实,传统文化的浸润充分,以今律古的概率将大为降低。高考文言文翻译一般要求直译,直译应尽量尊重原文,“原声重现”,但并非抛弃变通,否则极易造成表达失据。情形(一):

89、一味抱定字面意思“硬译”例3(吴遵路)又广属郡常平仓储畜至二百万,以待凶岁。(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考生翻译失分评析“以待凶岁”的“待”字面意思确实是“等待”,但将“以待凶岁”译成“用来等待灾年”显然是不妥的,因为“等待灾年”的潜台词是“希望灾年到来”,这样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的。这里的“待”应酌情译为“防备”。参考答案(吴遵路)又将本郡常平仓储备的粮食扩大到两百万石,用来防备灾年。总结译文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斟酌字句,该抠则抠,宜变则变。情形(二):不知句读而“串译”例4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宋史)考生翻译失分评析显然,误译是将原文句读为“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皆宰

90、相/吕夷简所不悦”,而正确句读是“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误译将宰相一职安错了对象。参考答案当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人,都是宰相吕夷简所不喜欢的人。总结由此可见,正确句读是正确译文的先决条件,翻译时不妨心、口、手联动,平时应加强句读方面的训练。情形(三):不看结构而“横译”例5(吴遵路)迁工部郎中,坐失按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降知洪州。(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考生翻译失分评析此句翻译的难点是“坐失按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坐”,因、由于,介词。“故入”,故意重判或故意陷人于死罪。“坐”领起的内容是“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它们合起来作“失按(按,审察;失按即失

91、察)”的原因状语,而误译明显没有理清原句结构,也没有理解大意,只是依从原文亦步亦趋。参考答案(吴遵路)升任工部郎中,因为审理蕲州王蒙正故意判属吏死罪一案失察,被降为洪州知州。总结翻译时有必要对原文多读几遍,做一点语法分析。情形(四):不辨词语而“曲译”例6(赵)彦深后被沙汰停私,门生藜藿,(袁)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北齐书卷四二)考生翻译失分评析译文之误出在“门生”一词上。“门生”可当“学生”解,但此处不宜。赵彦深既然是“沙汰停私”,免不了门庭冷落,杂草丛生。原文中“门生”是两个词,“门”即“门庭”,“生”即“生长”。由于对“门生”一词的理解错误,导致对“藜藿”一词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参考答

92、案赵彦深后来被淘汰罢官回家,门庭生了杂草,唯独袁聿修由于以前的交情,慰问他,和他交往。总结对关键词语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结构、意义、色彩等,是正确译文必不可少的准备。与现代汉语一样,古汉语也讲语境。遵循语境,则可为译文带来便捷;背离语境,则极容易造成误译。语境不合有种种表现,试看以下两例。例7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晋书山涛传)考生翻译失分评析译者把“介然不群”译为“清高不同一般”,很明显这一句是对山涛的褒扬(“介然”的真正意思是“耿介,坚贞”)。既然如此,“少有器量”应该与“介然不群”般配,将其译为“气量狭小”明显前后冲突,从而造成语境的断裂。结合前后文,“少有器量”的“少”应是“

93、年少”之意,“少有器量”意为“年少时就有度量”,这样前后内容才自成一体。参考答案山涛早年丧父,生活贫困,年少时就有度量,意志坚定,卓然不群。例8初,威父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颇称为重。(隋书卷四十一苏威)考生翻译失分评析既然是在“国用不足”的情况下制定的征税之法,按常情理解,应该是课以重税之法,这样的法令可能会受到统治阶层的欢迎,但绝不会受到大多数百姓的欢迎,所以,将“颇称为重”译为“颇受称道推重”是非常可疑的;而且,如果“颇称为重”是“颇受称道推重”的意思,那么,通常的表达是“颇为称重”而非“颇称为重”。基于这样的推断,我们有理由否定上面的译文。“颇称为重”的正确意思是“被认为是征

94、收重税的法令”。参考答案当初,苏威的父亲在西魏,由于国家财力不够,制定了征税的法律,被认为是征收重税的法令。总结上述两例或前后抵牾,或有悖情理。由此获得的警示是:文言文翻译必须树立整体意识,反对割裂语境。具体操作时要瞻前顾后而不能一叶障目,要全面观照而不能断章取义。有些考生在翻译时,往往有个别的词语翻译不彻底或未翻译,导致文白混杂,不伦不类。例9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郑渶)家者,遣人索之。渶加厅事中,列十大柜,五贮兵器备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明史)考生翻译失分评析“置其一半不打开”文白混杂,读者还是不知道具体含义,应彻底干脆地用白话翻译。“认为是

95、至行感应的结果”中的“至行”何意呢?读者也不清楚,这样阅卷老师就会觉得考生不会翻译而有忽悠之嫌。参考答案使者来了,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德行感应的结果。总结在翻译时,一定要一一对译,尽量将文言句子中的每个字都拆解成现代汉语的词语,这样就减少了个别词语未翻译或语句翻译不彻底的现象。比如上面的“置”解释成双音节词语“丢下”;“至行”为双音节词语,每个字均解释成双音节词语,即“崇高”(至)、“德行”(行)。古汉语常见主语、谓语、宾语及介词等成分省略的现象,如果我们翻译时该补不补,整句话的意思就不能清晰连贯。例10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

96、年,封汉为广平侯。(后汉书吴汉传)考生翻译失分评析“召见”是何人召见,“亲信”是受何人亲近信任,都没有补出,语意模糊。再从后面“封汉为广平侯”来看,是被皇帝召见。另外,“封汉为广平侯”一句,明显主语是“皇帝”,因此最好翻译成“(皇帝)封吴汉为广平侯”。参考答案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少有文采,等到(后来)被(皇帝)召见,就受到(皇帝)亲近信任。建武二年,(皇帝)封吴汉为广平侯。总结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省略句式,一个句子在翻译时务必关注是否省略了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按照现代汉语基本句子成分来审查。另外,一旦确定有省略成分,一定要补充出来,并且要将补充的内容用小括号圈起来,这样阅卷老师一眼就能

97、看出补充的成分。古汉语常见句子倒装现象,我们翻译时要调整过来,使之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与现代语言习惯。否则,该调不调,语言不合规范也会影响句意的理解。例11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隋书循吏)考生翻译失分评析“彦光弗之罪”是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把提前宾语调到宾语的位置;“令观于孔子庙”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该把状语提前。只有这样做,翻译出来的句子才符合语法规范,表达的意思才明确、清楚、流畅。参考答案彦光没有处罚他,带他到州立学校,让他到孔子庙去观看(图像)。即时训练创意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32分)申用嘉,字美中,号经

98、峪。申相国文定公时行季子也。为人恭俭廉仁,勤于职事。留侍文定京师,益肆力经史百家,口诵手钞,经寒暑不辍。讲求本朝典故,曰:“吾他日当为朝廷致实用,岂能终作书生哉?”尤留心明刑之学,以为民命之死生、国祚隆替所关。时黔、蜀用师,檄调赣兵,月饷缺,聚而哗,抚军仓卒无计划,用嘉慷慨出谕,皆惧伏退。而抚军反愧而忌之,前缙绅不得请者,因乘机中之,平迁高州府同知。用嘉治赣五年,再摄府事,摄属县一,奉檄巡行他郡县三,菹醢之属无所扰于民。将行而军民诉制府请留者,连日不得休。寻奉旨擢应天治中,丙寅夏之任。府尹故尊重,不亲狱讼钱谷,多委僚佐。治中又领江防钤辖,沿江屯营,职最剧。上官知其练达,凡大事非其职掌者,更以属

99、之。如经画江东驿马,商民并赖者数十年,是其一也。尝奉檄盘盐,却盐商例金。司鼓铸局,不取羡,令铜费而工精,私铸者不禁自绝,而用嘉所铸钱久行不废焉。逆奄魏忠贤方横,大吏牒下为建祠,用嘉独持不可。丁卯,晋刑部江西司员外郎。时先帝御极,诛忠贤,其党者分别定罪。张体乾、谷应选尝罗织刘铎以死,至是用嘉主其狱,据律论大辟,谳状出,海内称快。都察院易应昌以忤旨得罪,司谳者普受重谴。用嘉案呈,不抗不阿,卒荷宽典。甲戌计吏举异等,升贵州按察司副使。察所属孔子庙,废者建之,圮者修之,备祭器,习礼乐,董师儒,以教化诸生,彬彬兴文教,而诸兴作费又皆捐俸禄以倡僚属,多方措置,不以取诸民。期年之间,文事武备,粲然可观矣。甲

100、申闻变,痛愤甚,谓家人曰:“吾不能面颜人世矣。”言讫而瞑。用嘉天性仁厚,约于自奉而厚人。当理刑赣州时,有通判伍君到官,未几,卒,贫不能殓,用嘉经纪其丧而归之。同乡沈应奎为郡狱官共其职厚遇之罢官中道舟覆衣食其妻子封丘陇其他周恤姻族盖不胜计云。(节选自明史申用嘉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同乡沈应奎为郡狱官/共其职/厚遇/之罢官/中道舟覆/衣食其妻子/封丘陇/其他周恤姻族/盖不胜计云B同乡沈应奎为郡/狱官共其职/厚遇之/罢官/中道舟覆/衣食其妻子/封丘陇/其他周恤姻族/盖不胜计云C同乡沈应奎为郡狱官/共其职/厚遇之/罢官/中道舟覆/衣食其妻子/封丘陇/其他周恤姻族

101、/盖不胜计云D同乡沈应奎为郡/狱官共其职/厚遇/之罢官/中道舟覆/衣食其妻子/封丘陇/其他周恤姻族/盖不胜计云解析:选C本题考查断句。这种题型可用排除法。“郡狱官”是官职,不应分开,排除B、D两项。再看A、C两项,“厚遇之罢官”中“之”是代词,作“厚遇”的宾语,所以应该是“厚遇之/罢官”,排除A项。故选C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季子,即小儿子,古代用伯、仲、叔、季称兄弟排行。B檄,亦称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C缙绅,明代指各级官吏,也包括封赠官、捐纳官等。D大辟,指长篇大论,议论犯人罪责,确定判刑。解析:选DD项,大辟,古代刑罚,泛指

102、砍头。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申用嘉刻苦治学,很有自信。学习经史百家,诵读、抄写,历经寒冬酷暑,从不间断;他曾自许将来会在朝廷为官做有益的大事。B申用嘉处事果断,招来忌恨。士兵聚众哗变,他慷慨激昂发出命令,哗变士兵都惊惧后退;抚军反而因羞愧而忌恨申用嘉。C申用嘉政务繁重,深得信任。他任应天府尹,管辖江防事务;上级官员了解信任他,委以更多的事务,如让其筹划江东驿站车马。D申用嘉重视教化,治民有方。维修重建孔子庙,备办祭器,演习礼乐,任用儒师;教化百姓,文教兴起,百姓文雅有礼。解析:选CC项,“他任应天府尹,管辖江防事务”错,原文说“寻奉旨擢应天治中,丙寅夏之

103、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用嘉治赣五年,再摄府事,摄属县一,奉檄巡行他郡县三。译文: (2)逆奄魏忠贤方横,大吏牒下为建祠,用嘉独持不可。译文: 解析: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参考答案:(1)申用嘉治理赣州五年,其间两次代行府中政务,还代理所属一个县,接受使命巡行别的郡里的三个县。(2)奸党魏忠贤正横行(天下),高官下文书要求给魏忠贤建造祠堂,只有申用嘉不赞同。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史,和“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

104、,并用以命名。B丙寅,中国传统干支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三年称“丙寅年”。 C海内,是指国境之内,也就是指全国。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现在,一般认为大西洋以东太平洋以西算是“海内”。D卒,古代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对“死亡”各有其名称。礼记谓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卒”,大夫死曰“薨”,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解析:选D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尤留心明刑之学,以为民命之死生、国祚隆替所关。译文: (2)上官知其练达,凡大事非其职掌者,更以属之。译文: 参考答案:(1)特别留心法令等方面的学问,他认为国家

105、法令与百姓的生死性命、国运的兴隆衰落息息相关。(得分点:尤,特别;命,生死性命;国祚,国运;隆替,兴隆衰落)(2)上级官员知道申用嘉练达事务,那些本不是申用嘉掌管的事务,也交给申用嘉办理。(得分点:上官,上级官员;凡大事非其职掌者,定语后置,译为“那些本不是申用嘉掌管的事务”;更,也;属,交给)参考译文:申用嘉,字美中,号经峪。他是相国文定公申时行的小儿子。申用嘉为人恭敬、节俭、廉洁、仁义,勤于政务。留在京师侍奉父亲,申用嘉更加努力地学习经史百家,诵读、抄写,历经寒冬酷暑,从不间断。研究明朝的典故,曾说:“我将来定当会在朝为官做有益的大事,怎么可能只当个书生呢?”特别留心法令等方面的学问,他认

106、为国家法令与百姓的生死性命、国运的兴隆衰落息息相关。当时黔、蜀地区发生战事,朝廷发檄文征调赣州兵马,军队粮饷供应不上,士兵聚众哗变,抚军仓促行事没有对策,申用嘉慷慨激昂发出命令,哗变士兵都惊惧后退。抚军反而因羞愧而忌恨申用嘉,以前那些没有机会请谒的官员,也趁机中伤申用嘉,于是他被平调高州府同知。申用嘉治理赣州五年,其间两次代行府中政务,还代理所属一个县,接受使命巡行别的郡里的三个县,动用刑法之事从不扰攘百姓。申用嘉将离开赣州时,军士百姓到制府诉说请求挽留他,接连几天不断。不久,他被朝廷提拔为应天治中,丙寅年夏天到任。府尹原本位高权重,不亲自处理案件钱粮之事,大多委派下属官员。治中又管辖江防事务

107、,沿长江的屯营,事务最为繁剧。上级官员知道申用嘉练达事务,那些本不是申用嘉掌管的事务,也交给申用嘉办理。如经营筹划江东驿站车马,商户百姓依赖享用数十年,便是其中的一件。曾经接受官文被委任管理盐务,拒绝盐商按惯例给官员的钱。掌管鼓铸局,不取盈余,让工匠多铸铜,工艺追求精细,私自铸钱者不禁自绝,申用嘉所铸钱久行于世不废弃。奸党魏忠贤横行(天下),高官下文书要求给魏忠贤建造祠堂,只有申用嘉不赞同。丁卯年,晋升刑部江西司员外郎。此前,先皇帝在位,诛杀了魏忠贤,魏忠贤的党羽也分别定罪。张体乾、谷应选曾经罗织罪名害死刘铎,此时,申用嘉审理此案,依据法律判其死罪,判状传出,海内称快。都察院易应昌因为违背皇帝

108、旨意获罪,执法官普遍受到重罚。申用嘉呈上文案,不卑不亢,最终被宽大处理。甲戌年间朝廷考核官吏,申用嘉被定为优异等次,升任贵州按察司副使。视察贵州管辖的孔子庙,废弃的重建,倒塌的维修,备办祭器,演习礼乐,监管儒师,教化百姓。文教兴起,百姓文雅有礼,而各种费用都是自己捐献俸禄,倡导下属捐献或多方筹措的,不向百姓索取。一年之后,文教武备,迅速发展,皆有可观之处。甲申年间,申用嘉得知明朝灭亡的消息,很是悲痛愤恨,告诉家人说:“我没有脸面活在人世了。”说完闭目而亡。申用嘉天性仁厚,约束自己的生活却能厚待别人。当他在赣州执掌刑法时,有位姓伍的通判到任,不久就死了,家庭贫穷没有能力殓葬,申用嘉为其筹办丧事,

109、送回老家下葬。同乡沈应奎担任郡里的狱官,供职期间,申用嘉优厚地对待他。(沈应奎)被朝廷罢官,中途翻船。申用嘉给他的妻子儿女提供衣食,为沈应奎修墓。其他救济姻亲同族之事,不计其数。文言文阅读分类练(一)文官类(时间:40分钟满分:5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年进士第三人。性颖敏,有权略。皇太子出阁,召拜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丁母忧归。服除,擢国子祭酒,寻改吏部。故事,吏部率门,所接见庶官不数语。阶折节下之,见必深坐,咨边腹要害,吏治民瘼。皆自喜得阶意,愿为用。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

110、尚书。帝察阶勤,又所撰青词独称旨,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严嵩怙宠弄权,猜害同列。既仇夏言置之死,而言尝荐阶,嵩以是忌之。一日独召对,语及阶。嵩徐曰:“阶所乏非才,但多二心耳。”盖以其尝请立太子也。阶危甚,度未可与争,乃谨事嵩,而益精治斋词迎帝意。寻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密疏发咸宁侯仇鸾罪状。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帝既诛鸾,益重阶,数与谋边事。时议减鸾所益卫卒,阶言:“不可减。又京营积弱之故,卒不在乏而在冗,宜精汰之,取其廪以资赏费。”皆用之。一品满三载,进勋,为柱国;满六载,再录子为中书

111、舍人;九载,改兼吏部尚书。杨继盛下锦衣狱,嵩属陆炳究主使。阶戒炳曰:“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又为危语嵩曰:“上惟二子,必不忍以谢公,所罪左右耳。公奈何显结宫邸怨也。”嵩惧,乃寝。倭躏东南,帝数以问阶,阶力主发兵。阶又念边卒苦饥,请收畿内麦数十万石,自居庸输宣府,紫荆输大同。帝悦,密传谕行之。万历十一年卒,年八十一。赠太师,谥文贞。(节选自明史徐阶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B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

112、/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C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D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解析:选B此题可用排除法解答。“闻渊代”,这里闻渊“代”的是周用,“自”可翻译为“自己”,“闻渊代自”就变成闻渊代替自己了,于理不通,所以“闻渊代”和“自”中间要断开,“自处前辈”连在一起,据此排除A、C两项;另外,“求出避之”要连在一起,因为徐阶“求”的内容是“出避之”,翻译为“徐阶恳请将自己调出以避开他”,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D项,答案选B项。2下列对文中

113、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阁,即出阁读书,皇太子出阁是明朝培养太子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出阁有隆重的讲学仪式。B服除,守丧期满。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期满后就官复原职。C青词,又称绿章,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嘉靖帝因笃信道教,常让臣下写青词进献。D飞鱼服,是补色为飞鱼图案的袍服。被赐予飞鱼服是极大的荣宠,后多为东厂和锦衣卫头领所穿。解析:选B期满后不一定官复原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阶很被皇帝看重。廷推他做吏部尚书,皇帝不愿他离开左右,没让他任职;进入内阁官居一品后,九年之内一再加官

114、晋爵,皇帝曾多次和他谋划边境事宜。B徐阶非常关心边事。仇鸾被诛,时议减去他增加的卫卒,徐阶不赞成;倭寇侵犯东南,徐阶力主发兵,还请求收畿内麦数十万石运输到边关,皇帝都同意了。C徐阶行事讲究谋略。在吏部折节庶官,庶官皆愿为用;自度不可与严嵩争锋,恭谨侍奉他,且更加精心写斋词迎合帝意;杨继盛一案,又用危语使严嵩害怕罢手。D徐阶深遭严嵩忌惮。严嵩害怕夏言置自己于死地,而徐阶又与夏言关系密切,所以对徐阶忌惮有加,曾借独对的机会诋毁他,又想借仇鸾事件扳倒他,都没有成功。解析:选D根据原文第四段“严嵩怙宠弄权,猜害同列。既仇夏言置之死,而言尝荐阶,嵩以是忌之”可知是严嵩仇恨夏言,置夏言死地后,因夏言曾推荐

115、过徐阶,所以对徐阶忌惮有加,而非“严嵩害怕夏言置自己于死地”。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阶折节下之,见必深坐,咨边腹要害,吏治民瘼。译文: (2)阶戒炳曰:“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译文: 参考答案:(1)徐阶屈尊礼遇他们,会见必定久坐长谈,咨询边塞腹地要害的情况,官吏的治绩和民众的疾苦。(得分点:“折节”“下”“咨”“瘼”各1分,句意1分)(2)徐阶告诫陆炳:“如果不谨慎,一旦涉及皇子,宗庙社稷该怎么办!”(得分点:“戒”“即”“一”“如何”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年考取进士第三名。生性聪颖机敏,有随机应变的谋略。皇太子出阁

116、读书,徐阶被任命为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遭逢母亲丧事归乡。守丧期满,他被提拔为国子祭酒,不久调任吏部。按照旧例,吏部总是大门紧闭,对所接见的一般官员不多言语。徐阶屈尊礼遇他们,会见必定久坐长谈,咨询边塞腹地要害的情况,官吏的治绩和民众的疾苦。他们都很高兴自己得到了徐阶的重视,愿意为其所用。尚书熊浃、周用都看重徐阶。周用去世后,闻渊接替他,以前辈自居,做事独断。徐阶心里不高兴,恳请将自己调出以避开他。被命兼任翰林院学士,不久晋升礼部尚书。皇帝观察徐阶勤于职守,加之唯独他所撰写的青词合乎圣意,召他到无逸殿当值,赐给飞鱼服和宫廷内的珍贵美食、美酒,对他优礼不断。朝廷推举徐阶为吏部尚书,皇帝没有同意

117、,不想徐阶离开自己身边。严嵩恃宠弄权,猜忌加害同僚。因为仇视夏言,便将其置于死地,而夏言曾推荐过徐阶,严嵩因此忌惮他。一天皇帝单独召对严嵩,谈及徐阶。严嵩从容地说:“徐阶缺的不是才干,只是多有异心罢了。”大概因为他曾奏请册立太子吧。徐阶岌岌可危,考虑到不能与其对抗,于是谨慎侍奉严嵩,而且更加精心撰写斋词迎合皇帝心意。不久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秘密上书告发咸宁侯仇鸾的罪状。徐阶与仇鸾曾经一起当值,严嵩打算以仇鸾之事打倒徐阶。等到听说仇鸾的罪行是徐阶告发,才愕然作罢,但对徐阶更加忌惮。皇帝处死仇鸾后,更加重视徐阶,屡次同他谋划边疆事务。当时商议减去仇鸾所增加的卫兵,徐阶说:“不能减。另外

118、京营兵力长期衰弱的原因,终不在疲乏而在于冗杂,应当精选淘汰他们,拿他们的粮饷作为奖赏的花费。”皇上都听从了徐阶的意见。徐阶一品满三年,升勋级,任柱国;满六年,另外录用其子为中书舍人;九年,改兼吏部尚书。杨继盛被打入锦衣卫的牢狱,严嵩嘱托陆炳追究主使人。徐阶告诫陆炳:“如果不谨慎,一旦涉及皇子,宗庙社稷该怎么办!”又直言劝阻严嵩:“皇上只有两个儿子,必定不忍心用来向您认错,问罪的只是身边的人罢了。您为什么要公开同宫廷结仇怨呢?”严嵩惊恐,才作罢。倭寇践踏东南地区,皇帝几次询问徐阶,徐阶竭力主张发兵。徐阶又念及边关士卒艰苦饥饿,奏请征收京都辖区的麦子数十万石,从居庸运往宣府,从紫荆运往大同。皇帝很

119、高兴,密传诏令实施这个方案。万历十一年徐阶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被追封为太师,谥号文贞。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顾和字君孝,侍中众之族子也。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王导为扬州,辟从事。月旦当朝,未入,停车门外。周遇之,和方择虱,夷然不动。和尝诣导,导小极,对之疲睡。和欲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族叔元公道公叶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导觉之,谓和曰:“卿珪璋特达,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既而导遣八部从事之部,诸从事各言官长得失,和独无言。导问和:“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初,中兴东

120、迁,旧章多阙,而冕旒饰以翡翠珊瑚及杂珠等。和奏:“旧冕十有二旒,皆用玉珠,今用杂珠等,非礼。”于是改之。迁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顷之,母忧去职,居丧以孝闻。既练注,卫将军禇裒上疏荐和,起为尚书令。和谓所亲曰:“古人或有释其忧服以祗王命,盖以才足干时。吾在常日犹不如人,况今中心荒乱,将何以补于万分?”帝又下诏,和表疏十余上,遂不起,服阕,然后视职。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脏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尚,皇太后舅,故寝其奏。时江夏公卫崇为庶母制服三年,和乃奏曰:“礼所以

121、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明本。江夏公卫崇近丧所生,复行重制,违冒礼度,肆其私情。若弗纠正,无以齐物。可下太常夺服。”诏从之。永和七年,以疾笃辞位,其年卒,年六十四。(节选自晋书顾和传,有删改)注练:练祭的简称,古代亲丧一周年的祭礼。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脏/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B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脏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C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

122、/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脏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D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脏/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解析:选B解答此题,应先整体阅读文段,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断句。“泾令”是指“陈干”,“陈干”是“收”的宾语,“收泾令陈干”不能断开,可排除A、C两项;“劾”是“定罪,判决”的意思,“奸脏”是罪名,因此“罪”不能与“劾奸脏”分开,排除D项。故B项断句正确。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总角”是古时男孩子未行加冠礼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B“旦”的意思是旭日东升,

123、所以“日旦”指每天早上,“月旦”就指农历每月初一。C“表”有“外部,外面”的意思,古人从中原的视角,将长江以南地区称为“江表”。D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叫“夺服”,与“夺情”意义相近。解析:选A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同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总角借指童年,也泛指儿童时期的孩子。不仅仅针对男孩子而言。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顾和机智有方,委婉唤醒王导。他为了弄醒对着他打瞌睡的王导,故意对着别人一边称颂王导的功绩,一边担心他的身体,惊醒了王导,获得了好评。B顾和遵章重典,以礼规范事物。他为人处事恪守相关的礼仪规范和典章制度,小到皇冠上装饰品的

124、使用,大到皇亲国戚犯罪后是否应该得到宽恕。C顾和坚守情理,尽孝不惜抗命。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与古人无法相提并论,所以坚决不同意在守孝期内应荐复职,即便皇帝下诏书,他仍连续上表坚辞。D顾和多次进谏,不愿迎合权贵。他认为江夏公守丧时行重礼,不合礼法的规制,上奏给皇帝讲道理,并建议皇帝下诏予以纠正。解析:选C原文中顾和说自己能力不足的话只是托词,他的真实意图是想要服丧满期。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明公作辅,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译文: (2)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译文: 参考答案:(1)“明公作为辅佐皇帝的大臣,为什么要收集听取

125、传言,以严苛作为处理政务的原则呢?”王导对此非常赞叹。(得分点:“采听”“察察”“咨嗟”各1分,句意2分)(2)(顾和)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来,他被优待达到这样的程度。(得分点:“敕喻”“听”“见”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顾和字君孝,是侍中顾众的同族兄弟之子。顾和两岁时父亲去世,童年就有高尚的节操,同族之叔顾荣很器重他。王导主政扬州时,征用顾和为从事。月初一应当上朝,还没入宫,车停在门外。周遇见顾和,顾和正在捉虱子,坦然不动。顾和曾经去见王导,王导正困倦,对着他打瞌睡。顾和想把他弄醒,因而对同席而坐的人说:“从前常听同族的叔父元公说王公协同辅佐

126、中宗,保全江南。王公身体有小不适,令人焦虑。”王导醒了,对顾和说:“你人品高洁,卓越不凡,不仅是东南之人才,实在是海内之俊杰。”从此顾和就出名了。不久王导派八部从事到衙署去,诸位从事都议论官长的得失,只有顾和不说话。王导问顾和:“你听到了什么?”顾和回答说:“明公作为辅佐皇帝的大臣,为什么要收集听取传言,以严苛作为处理政务的原则呢?”王导对此非常赞叹。当初,晋朝中兴,国都东迁,旧的典章制度有许多缺失,皇冠上有旒用翡翠、珊瑚以及杂珠等装饰。顾和奏道:“过去皇冠上有十二条旒,都用玉珠,现在用杂珠等,不合于礼制。”于是改过来了。顾和迁任尚书仆射,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

127、上出宫早上回来,他被优待达到这样的程度。不久,因母亲去世离职,服丧以孝闻名。练祭过后,卫将军禇裒上疏推荐顾和,起任为尚书令。顾和对亲近之人说:“古代有人脱去丧服去服从君命,大概是因为才干足以处理时务。我在平常日子里尚且不如别人,何况现在心中不安定,我怎样才能对事情有万分之一的补益呢?”皇帝又下诏书,顾和十余次上表疏,于是不出任职务,服丧期满,然后才去处理职事。这时谢尚兼任宣城内史,拘捕泾县县令陈干并杀了他,主管官员认为谢尚违反制度要审查黜免他,诏令却宽恕他。顾和再次上奏说:“谢尚先是被判了不法受贿罪,被准许自首免死。而谢尚心中有一点不满意,就肆意逞威施虐。谢尚身为外戚,按规定可以宽恕,至于他手

128、下的官员,应当依法处置。”谢尚,是皇太后的舅舅,所以奏疏被搁置下来了。当时江夏公卫崇为庶母服丧三年,顾和就上奏道:“礼是用来规范事体促成教化的,所以管理国家的君王无不崇尚正礼昭明根本。江夏公卫崇最近丧母,又(在守孝时)行重礼,违反礼制,放纵私情。如不纠正,就无法治理事物。可下令让太常除去他的丧服。”诏书同意了他的建议。永和七年,因病重辞职,当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杨津字罗汉,少端谨。除侍御中散。津以身在禁密,不外交游,至宗族姻表罕相参候。司徒冯诞与津少结交友,而津见其贵宠,每恒退避,及相招命,多辞疾不往。后迁长水校尉,仍直阁。出除岐州刺史。有武功人

129、赍绢三匹,去城十里,为贼所劫。时有使者驰驿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状白津。津乃下教,云有人着某色衣,乘某色马,在城东十里被杀,不知姓名。若有家人,可速收视。有一老母行哭而出,云是己子。于是遣骑追收,并绢俱获。自是阖境畏服。至于守令僚佐有浊货者,未曾公言其罪,常以私书切责之。于是官属感厉,莫有犯法者。延昌末,起为华州刺史。先是,受调绢度尺特长在事因缘共相进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度其输物尤好者赐以杯酒而出其所输少劣者为受之但无酒以示其耻于是竞相劝厉,官调更胜。除定州刺史。初,津兄椿得罪此州,由赵略投书所致。及津至,略举家逃走。津乃下教慰喻,令其还业。于是阖州愧服,远近称之。时贼帅鲜于修礼

130、、杜洛周残掠州境,孤城独立,在两寇之间。津修理战具,更营雉堞。又于城中去城十步,掘地至泉,广作地道,潜兵涌出,置炉铸铁,持以灌贼。贼遂相告曰:“不畏利槊坚城,唯畏杨公铁星。”津与贼帅元洪业等书喻之,并授铁券,许之爵位,令图贼帅毛普贤。洪业等感寤,复书云欲杀普贤,又云:“贼欲围城,正为取北人,城中所有北人,必须尽杀。”津以城内北人,虽是恶党,然掌握中物,未忍便杀,但收内子城,防禁而已。将吏无不感其仁恕。卒,谥曰孝穆。(节选自北史杨津传,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受调绢度尺特长/在事因缘/共相进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度其输物/尤好者赐以杯酒而出/其所输少

131、劣者/为受之/但无酒以示其耻/B受调绢度尺特长/在事因缘/共相进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度其输物尤好者赐以杯酒而出/其所输少/劣者为受之/但无酒以示其耻/C受调绢度尺特长/在事因缘/共相进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度其输物/尤好者赐以杯酒而出/其所输少/劣者为受之/但无酒以示其耻/D受调绢度尺特长/在事因缘/共相进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度其输物尤好者赐以杯酒而出/其所输少劣者/为受之/但无酒以示其耻/解析:选A断句的前提是疏通句意,抓住句子的主谓宾,本题中应特别注意人物所做事情和事情的前因后果。“津乃令依公尺度其输物”的意思是“杨津便下令按公平尺来测量上缴的绢物”,“尺”和“度”中间

132、不能断开,排除B项和D项;“其所输少劣者”的意思是“那些上缴绢物质劣量少的”,“其者”是固定句式,“少”和“劣”均修饰“所输”,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A项。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直阁”原意为值勤于殿阁,南北朝时为禁卫武官,侍卫在皇帝左右,负责其安全。B“官调”是指官府按户征收的布、绢或绵等,与田租等一起构成了国家的正式赋税。C“雉堞”指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是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泛指城墙。D“铁券”是外形如筒瓦状的铁制品,是我国古代皇帝赏赐给臣子的钱财和礼物。解析:选D“是我国古代皇帝赏赐给臣子的钱财和礼物”表述错误,铁券是古代帝

133、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厚待遇或免罪待遇的凭证。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津严于律己,为人端正谨慎。他因为身在禁密,所以不和外人交往,即使是宗族姻亲也少有往来;对已得贵宠的少时好友,亦尽量避而不见。B杨津治境有方,得到官民敬服。在岐州,他迅速破案,因此地方官吏不敢再为非作歹;在华州,他采取有力措施,解除了百姓长期以来受到的欺压。C杨津宽厚仁慈,有君子的风范。赵略举报了他的兄长,他没有怨恨,让赵略还家就业;他不忍心处死城中的北人,设法保全了他们。D杨津善用谋略,平定地方叛乱。在定州受两军围困时,他开挖地道,巧设伏兵;设炉冶铁,持以灌敌;又劝降元洪业,有效地分化

134、瓦解了敌军。解析:选B“因此地方官吏不敢再为非作歹”错,文中说的是“自是阖境畏服”,在岐州,他迅速破案的结果是从此全境的人都畏惧服从。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有使者驰驿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状白津。译文: (2)至于守令僚佐有浊货者,未曾公言其罪,常以私书切责之。译文: 参考答案:(1)当时有位使者骑着驿马疾驰到此,被抢的人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使者来到州府,把情况告诉了杨津。(2)至于郡守县令及属官中有贪污受贿的,杨津从来没有公开宣布他们的罪过,总是用私人信函的方式严厉责备他们。 参考译文:杨津字罗汉,从小端正谨慎。被任命为侍御中散。杨津因为自己在宫

135、中,不与外人交游,以至宗族姻亲也很少问候。司徒冯诞和杨津是从小结交的朋友,但杨津见他富贵尊宠,总是退避他,等到召唤他前往,也多是托病不去。后来改任长水校尉,仍旧兼任直阁。外任岐州刺史。有武功人带了三匹绢,在离城十里远的地方,被强盗抢走。当时有位使者骑着驿马疾驰到此,被抢的人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使者来到州府,把情况告诉了杨津。杨津便写下告示,说有人穿着怎样的衣服,乘着怎样的马,在城东面十里远的地方被杀,不知道姓名。如果有谁是他的家人,可尽早辨认收尸。有一位老母亲边走边哭出城来,说是自己的儿子。因而派骑兵追捕,人赃俱获。从此全境的人都畏惧服从。至于郡守县令及属官中有贪污受贿的,杨津从来没有公开宣布

136、他们的罪过,总是用私人信函的方式严厉责备他们。因此官员僚属们都感激受到勉励,没有犯法的。延昌末年,起用为华州刺史。此前,官府收调绢使用的尺特别长,执事者们由此行事,互相争着使手段,老百姓苦不堪言。杨津便下令按公平尺来测量上缴的绢物,质量特别好的赐给一杯酒再出去;那些上缴绢物质劣量少的,也接受下来,但不赏赐酒以让他感到羞耻。因此老百姓互相勉励,收的调绢比以前更好了。任命为定州刺史。起初,杨津的哥哥杨椿在定州获罪,是由于赵略上书所致。等到杨津到任,赵略带全家人逃走。杨津便下发文告宽慰晓谕,叫他返回就其本业。因此全州的人都叹服,远近的人都称赞杨津。当时叛军首领鲜于修礼、杜洛周在定州境内祸害掠夺,州城

137、孤立在两边的敌寇之间。杨津修理战具,重修城墙。又在城中离城墙十步的地方,挖地至地下水,开通了许多地道,潜伏士兵伺机出动,设置炉火冶铁,用铁熔液灌叛军。叛军因而相互告诫说:“不怕锋利的铁矛、坚固的城池,只怕杨公的铁浆火星。”杨津给叛军首领元洪业等写信劝说他们,并且授给他们可免死的铁券,答应授他们爵位,让他们对付另一位叛军首领毛普贤。元洪业等人有所感而觉悟,回信说想杀毛普贤,又说:“叛军想围城,正是为抓北人,城中所有的北人,都要杀掉。”杨津认为城中的北人,虽然是作恶的叛党,但已是掌中之物,不忍就此杀掉,便只是将他们收于子城内,防备禁戒而已。将吏都感激他的宽仁。去世之后,谥号为孝穆。文言文阅读分类练

138、(二)文官类(时间:40分钟满分:5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路隋,字南式,其先出阳平。父泌,字安期,通五经,端亮寡言,以孝悌闻。建中末,为长安尉。德宗出奉天注,弃妻子奔行在,扈狩梁州,排乱军以出,再中流矢,裂裳濡血。以策说浑瑊,召置幕府。东讨李怀光,奏署副元帅判官。从瑊会盟平凉,为吐蕃所执,死焉。时隋婴孺,以恩授八品官。逮长,知父执吐蕃,日夜号泣,坐必西向,不食肉。母告以貌类泌者,终身不引镜。贞元末,吐蕃请和,隋三上疏宜许,不报。举明经,授润州参军事。李锜欲困辱之,使知市事,隋怡然坐肆,不为屈。韦夏卿高其节,辟置东都幕府。元和中,吐蕃款塞,隋五上疏请修好,冀得泌还。诏

139、可。遣祠部郎中徐复报聘,而泌以丧至,帝愍恻,赠绛州刺史,官为治丧。服除,擢隋左补阙、史馆修撰,以鲠亮称。穆宗立,与韦处厚并擢侍讲学士,再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每除制出,以金币来谢者,隋却之曰:“公事而当私贶邪?”文宗嗣位,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初,韩愈撰顺宗实录,书禁中事为切直,宦竖不喜,訾其非实,帝诏隋刊正。隋建言:“卫尉卿周居巢、谏议大夫王彦威、给事中李固言、史官苏景胤皆上言改修非是。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议者至引隽不疑、第五伦为比,以蔽聪明。臣宗闵、臣僧孺谓史官李汉、蒋系皆愈之婿,不可参撰,俾臣得下笔。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

140、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有诏擿贞元、永贞间数事为失实,余不复改,汉等亦不罢。进门下侍郎、弘文馆大学士。久之,辞疾,不听,册拜太子太师。明年病卒,年六十。(节选自新唐书路隋传,有删改)注德宗出奉天:指唐德宗因属下兵变而到奉天(今陕西乾县)避难。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B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C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

141、付史官刊定D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解析:选C“元和”为时间状语,且“愈所书已非自出”为完整句子,所以“元和”前面要断开,排除A项和B项。“者”是助词,“请条示甚谬误者”是指“请朝廷逐条指出明显错误的地方”,因此“者”后要断开,排除D项。故选C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扈狩,大臣随从皇帝外出打猎,文中指的是路泌跟随德宗皇帝到梁州去视察。B幕府,军中将帅处理事务的地方,也泛指衙署;幕府中聘用的人员称为幕僚。C明经,原义是通晓经学,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主要考查儒家经义。D服除

142、,服指丧服,古人在守丧期间要穿丧服,守丧期满后脱掉丧服称为服除。解析:选A文中的“扈狩”是路泌跟随唐德宗到梁州避难的委婉说法。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路隋为人至孝,对父感情很深。他的父亲路泌跟随浑瑊在平凉会盟,被吐蕃人扣留后死在那里,路隋从母亲口中得知自己长得很像父亲,一生都没有再照镜子。B路隋坚守气节,不畏上官困辱。他在担任润州参军事时,受到了上司李锜的刁难,被派去管理市场,他安然坐在肆中处理事务,坚决不向李锜屈服。C路隋为官清廉,不收他人财物。他担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时,每次朝廷授官的诏令出来,有人向他赠送财物,他都以公事不受私赠为由拒绝了。D路隋

143、实事求是,修史态度严谨。他监修国史时,有人提出顺宗实录内容不实,他一方面为作者韩愈辩护,一方面根据事实指出错误并作了修正。解析:选D指出顺宗实录错误的是朝廷,不是路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遣祠部郎中徐复报聘,而泌以丧至,帝愍恻,赠绛州刺史,官为治丧。译文: (2)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译文: 参考答案:(1)(朝廷)派祠部郎中徐复回访吐蕃,却带回了路泌的灵柩,皇帝怜悯他,追赠他为绛州刺史,由朝廷为他办理丧事。(得分点:“报聘”“丧”“愍恻”各1分,句意2分)(2)史册,是奖励劝勉人的记录,平民百姓的美德和恶行尚且不能捏造,何况是对国君的

144、是非呢?(得分点:“褒劝”“美恶”“诬”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路隋,字南式,他的祖先出自阳平。父亲路泌,字安期,通晓五经,端正诚实,不多说话,因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闻名。建中末年,路泌担任长安尉。德宗逃往奉天的时候,路泌丢下妻子儿女到德宗所在的地方,陪同德宗到梁州避难,冲破叛军包围逃出梁州的时候,两次被乱箭射中,裂开的衣服都被鲜血浸湿了。他用计策游说浑瑊,被浑瑊征召到幕府。浑瑊向东讨伐李怀光的时候,奏请朝廷让他代理副元帅判官之职。他跟随浑瑊和吐蕃在平凉会盟,被吐蕃人抓住,最后死在那里。当时路隋是个幼儿,因为父亲的恩荫被授予八品官。等到长大以后,路隋知道父亲被抓到吐蕃去了,日夜号哭,坐下来一

145、定要面向西边,(吃饭的时候)不吃肉。母亲告诉路隋,他的相貌很像父亲,他为此一生都没有再照镜子。贞元末年,吐蕃求和,路隋三次上疏朝廷认为应该同意吐蕃请和的要求,朝廷没有回复。他参加明经科考试考中,被授予润州参军事之职。李锜想刁难侮辱他,让他管理市场的事务,路隋安然坐在集市中处理事务,不因此而屈服。韦夏卿认为他气节高尚,征召他到东都幕府任职。元和年间,吐蕃前来通好,路隋五次上疏朝廷请求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希望父亲路泌能够返回。朝廷下诏同意了。(朝廷)派祠部郎中徐复回访吐蕃,却带回了路泌的灵柩,皇帝怜悯他,追赠他为绛州刺史,由朝廷为他办理丧事。丧期过后,朝廷提拔路隋担任左补阙、史馆修撰,路隋因为刚正

146、坦诚而被人称道。穆宗继位后,路隋与韦处厚一起被提升为侍讲学士,两次升迁后担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每次朝廷授官的诏令出来,有人向他赠送财物,路隋谢绝说:“(我是为)公家做事,怎么能接受私人的赠送呢?”文宗继位后,路隋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身份,监督编修国史。起初,韩愈编撰顺宗实录,记录宫中的事情真切率直,宦官们很不高兴,就诋毁这本史书的内容不真实,皇上下诏让路隋校正。路隋进谏说:“卫尉卿周居巢、谏议大夫王彦威、给事中李固言、史官苏景胤都进言说重修是不恰当的。史册,是奖励劝勉人的记录,平民百姓的美德和恶行尚且不能捏造,何况是对国君的是非呢?议论的人甚至引用隽不疑、第五伦作比,来蒙蔽皇上的视听

147、。大臣李宗闵、牛僧孺认为史官李汉、蒋系都是韩愈的女婿,他们不能参与修撰国史,让臣来落笔(修订)。臣认为不是这样的。况且韩愈所记载的事情已并非全是他自己撰写的,而是元和以来沿袭至今的。李汉等人虽然因此而有嫌疑,也不妨害公事。请朝廷逐条指出明显错误的地方,交付史官修正定稿。”朝廷下诏挑出贞元、永贞年间几件事与事实不符,其他的不再修改,李汉等人也没有被罢免。路隋被提升为门下侍郎、弘文馆大学士。过了一段时间,他因病辞职,朝廷没有许可,又任命他为太子太师。第二年路隋因病去世,时年六十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鱼崇谅字仲益,其先楚州山阳人,后徙于陕。幼能属文,弱冠,相州刺史辟为从事。

148、会魏帅杨师厚卒,建相州为昭德军,分魏郡州县之半以隶之。魏人不便,裨校张彦及帐下,囚节度使归款庄宗,崇谅奔归陕。明宗即位,秦王从荣表为记室。从荣诛,坐除籍,流庆州。清泰初,移华州。俄以从荣许归葬,放还陕。三年,起为陕州司马。仕晋,奉方物入贡,宰相荐为屯田员外郎、知制诰。开运末,契丹入汴,契丹相张砺荐为翰林学士。契丹主北归,留崇谅京师。汉祖之入,尽索崇谅所受契丹诏敕,焚于朝堂,复令知制诰。俄拜翰林学士。隐帝即位,崇谅以母老求就养,领台州刺史,食郡奉。会举师讨三叛,节度使白文珂在军前,崇谅知后事。凡供军储、备调发,皆促期而办,近镇赖之。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

149、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周祖践祚,书诏繁委,皆崇谅为之。广顺初,加工部侍郎,充职。会兖州慕容彦超加封邑,彦超已怀反侧,遣崇谅充使赐官告,仍慰抚之。时多进策人,命崇谅就枢密院引试,考定升降。崇谅以母老思乡里,求解官归养。诏给长告,赐其母衣服、缗钱,假满百日,令本州月给钱、米面。俄拜礼部侍郎,复为学士。诏令侍母归阙,崇谅再表以母老病乞终养,优诏不允。世宗征高平,崇谅尚未至,陶谷乘间言曰:“鱼崇谅逗留不来,有顾望意。”世宗颇疑之。崇谅又表陈母病,诏许归陕州就养。讫太祖朝不起。太宗即位,诏授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兵部侍郎致仕。岁余卒。(选自宋史鱼崇谅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150、分)()A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B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C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D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解析:选B解答此题,需先回到原文,联系上下文把握画波浪线部分的大意,然后以此为基础去分析选项中的差异点,辨析出正确的选项。如“城中逾年”与“城中/逾年”,前文是说鱼崇谅的亲属都在凤翔,若按照A、D两项的断句“

151、城中逾年”,句子连起来,就变成了他所有的亲属在凤翔城中住了一年多,不合文意,故B、C两项的断句“城中/逾年”正确,将“逾年”作为“城破”的时间状语。又如“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与“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请告”是请求休假的意思,此处是说,鱼崇谅向朝廷请假,把家人从岐州接到陕州居住,所以B、D的断句“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正确。据此分析可知答案应为B项。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B从事:职官名,汉刺史佐吏,如别驾、治中等皆称为“从事史”,历代因袭其制。C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

152、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的时候,朝廷会赐以旌节,故称。D封邑:古代君主赐给诸侯王的封地,以此作为其势力范围,也叫“采地”“采邑”。解析:选DD项,封邑除了赐给诸侯王外,还会赐给有功的卿大夫,“采邑”即指卿大夫的封邑。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鱼崇谅奉养母亲,尽心尽力。隐帝即位后,鱼崇谅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就近奉养;周祖时,他因为母亲思念故乡请求辞官回家奉养母亲。B鱼崇谅督办军事,快速完成。在讨伐三叛时,鱼崇谅主持后方的工作,有关军事储备、调度征发的事情,他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办理好。C鱼崇谅举荐贤能,量才适用。周祖登基后,鱼崇谅除起草各种制书诏令外,还积极举荐贤能之人,

153、并通过考试来考定他们官职的升降。D鱼崇谅遭人离间,受到猜疑。世宗讨伐高平时,鱼崇谅没有及时到达,陶谷就趁机进谗言,说鱼崇谅逗留在家是在观望,皇帝对此颇有猜疑。解析:选CC项,“积极举荐贤能之人”有误,由原文“时多进策人考定升降”,可知当时进献策略的人很多,鱼崇谅只是依照命令,召集考试,考定这些进策人的升降,而不是举荐他们。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魏人不便,裨校张彦及帐下,囚节度使归款庄宗,崇谅奔归陕。译文: (2)汉祖之入,尽索崇谅所受契丹诏敕,焚于朝堂,复令知制诰。译文: 参考答案:(1)魏郡的人感到不方便,裨校张彦以及部下,囚禁了节度使归顺庄宗,鱼崇谅逃回陕州。

154、得分点:“不便(感到不方便)”“归款(归顺)”“奔(逃跑)”各1分,句子大意2分(2)汉祖进入京城,搜索出鱼崇谅接受的契丹的全部诏书,在朝堂焚毁,又任命他为知制诰。得分点:“入(进入京城)”“索(搜索)”各1分,“焚于朝堂”状语后置句式1分,句子大意2分参考译文:鱼崇谅字仲益,他的祖先是楚州山阳人,后来迁徙到陕州。鱼崇谅年幼时善于写文章,二十岁时,相州刺史征召他为从事。适逢魏帅杨师厚去世,以相州为昭德军,分魏郡一半的州县隶属于相州。魏郡的人感到不方便,裨校张彦以及部下,囚禁了节度使归顺庄宗,鱼崇谅逃回陕州。明宗即位,秦王从荣上表推荐鱼崇谅为记室。从荣被斩杀,由于连坐,鱼崇谅被除去官籍,流放庆州

155、。清泰初年,移到华州。不久因从荣被允许在家乡安葬,于是放鱼崇谅回到陕州。清泰三年,起用为陕州司马。在后晋为官时,捧着土产进贡,宰相举荐他为屯田员外郎、知制诰。开运末年,契丹进入汴梁,契丹宰相张砺举荐他为翰林学士。契丹主回到北方,留鱼崇谅在京师。汉祖进入京城,搜索出鱼崇谅接受的契丹的全部诏书,在朝堂焚毁,又任命他为知制诰。不久授任翰林学士。隐帝即位,鱼崇谅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就近奉养,兼任台州刺史,接受州郡的俸禄。适逢率军讨伐三叛,节度使白文珂在前线,鱼崇谅主持后方的事情。凡是提供军事储备、准备调度征发,都能在短时间内办理好,附近驻守的军队都依赖他。鱼崇谅的亲属都在凤翔城中,过了一年城池被攻破,李谷

156、为转运使,庇护鱼崇谅一家数十口人,使他们都平安无事。鱼崇谅请求休假,把家人从岐州迎接到陕州居住。周祖登基,制书诏令繁复琐碎,都是鱼崇谅起草的。广顺初年,鱼崇谅加官工部侍郎,充任职官。适逢兖州慕容彦超增加封地,慕容彦超已经怀有不安分之心,朝廷派遣鱼崇谅担任使者赐予他委任官职的封诰,一再安抚他。当时进献策略的人很多,皇帝命令鱼崇谅到枢密院召集考试,考定他们的升降。鱼崇谅因为母亲年老思念故乡,请求辞官回家奉养母亲。诏令给他长假,赏赐他的母亲衣服、缗钱,假期满一百天,命令鱼崇谅所在的州按月给钱和米面。不久任命他为礼部侍郎,再次做学士。下诏令他侍奉母亲后回到朝廷,鱼崇谅再次上表因母亲年老多病,请求奉养终

157、身,诏令嘉奖但不允许。世宗征伐高平,鱼崇谅还没有来到,陶谷乘机离间说:“鱼崇谅逗留家里不来,有观望的意图。”世宗很怀疑。鱼崇谅又上表陈述母亲生病,诏令允许他回陕州就近奉养母亲。到太祖朝为止不再起用他。太宗即位,下诏授给鱼崇谅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兵部侍郎退休。一年多后去世。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也。少好学,能说易春秋。仕于州郡。成帝永始二年,有日食之灾,乃诏举敦朴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州举玄,诣公车,对策高第,拜议郎。帝始作期门,数为微行。立赵飞燕为皇后,后专宠怀忌,皇子多横夭。玄上书谏曰:“臣闻王者承天,继宗统极,保业延祚,莫急胤嗣。故易有干蛊之义,

158、诗咏众多之福。今陛下圣嗣未立,天下属望,而不惟社稷之计,专念微行之事,爱幸用于所惑,曲意留于非正。窃闻后宫皇子,产而不育。臣闻之怛然,窃怀忧国,不忘须臾。愿陛下念天下之至重,爱金玉之身,均九女之施,存无穷之福,天下幸甚。”后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大鸿胪左咸举玄诣公车对策,复拜议郎,迁中散大夫。四年,选明达政事之人。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因以隐遁。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赐以毒药。太守乃自赍书至玄庐,曰:“君高节已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辞,自招凶祸

159、。”玄仰天叹曰:“唐尧大圣,许由耻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饿。彼独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遂受毒药。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东有严敌,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玄遂隐藏田野,终述之世。(节选自后汉书谯玄传,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B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C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

160、摄玄/于是纵使者车/D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解析:选A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为凭证,称为“持节”,而“观览风俗”是一个词语,意为“考察各地民风民情”,所以“持节”与“观览风俗”之间应断开,可排除B、D两项;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暂时摄行天子职权,叫“居摄”,“玄”即谯玄,是“纵使者车”的主语,所以“居摄”与“玄”之间应断开,可排除C项。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车,汉代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或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和现代“公车”含义不同。B微行,旧时谓帝王或有权势者隐匿

161、身份,易服出行或私访。简言之,就是“微服私访”之意。C社稷,原为谷神和火神。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每年都要祭祀此二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D对策,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的考试方式。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解析:选CC项,“社稷,原为谷神和火神”说法错误,社稷原指土神和谷神。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皇帝立赵飞燕为皇后,皇后独占宠爱,心怀忌妒,很多皇子横遭夭折。B谯玄希望皇帝心怀天下,爱惜身体,对后宫中的嫔妃给予同样的宠爱。C谯玄曾一度被升任为太常丞一职,可后来因为给弟弟服丧而辞去了官职。D谯玄被儿子出钱赎回性命后,为保性命,隐

162、藏于田野,直到去世之日。解析:选DD项,“隐藏于田野,直到去世之日”说法错误,“玄遂隐藏田野,终述之世”是说谯玄于是隐居乡间,直到公孙述去世之日。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闻王者承天,继宗统极,保业延祚,莫急胤嗣。译文: (2)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译文: 参考答案:(1)臣听说天子秉承上天,继承祖宗登上皇位,保有大业,延续皇位,没有比继承人更使人着急的。(2)后来公孙述在蜀僭称天子名号,他连续聘请谯玄任职,谯玄都不去,公孙述于是派遣使者准备了礼物去征召他。参考译文:谯玄字君黄,是巴郡阆中人。年轻时好学习,能讲解易春秋。出仕州郡。成帝永始

163、二年,出现了日食的灾异,于是皇帝下诏书要各州举荐一名敦厚朴实而又谦让、有品行有道义的人。州府举荐谯玄,谯玄到官署,策问应对成绩优异,被授任为议郎。皇帝开始设置期门,多次微服外出。皇帝立赵飞燕为皇后,皇后独占宠爱,心怀忌妒,很多皇子横遭夭折。谯玄上书劝阻说:“臣听说天子秉承上天,继承祖宗登上皇位,保有大业,延续皇位,没有比继承人更使人着急的。所以易有子承父志,完成父亲未竟事业的原则,诗经吟咏子孙众多的幸福。现在陛下的继承人没有确立,天下的人都在注目,然而陛下不去考虑社稷之计,一心想着微服外出的事情,恩爱宠幸用在使人惑乱的人身上,一心留意并非正道的事情。臣私下听说后宫皇子生下而不能养育。臣得知以后

164、很忧伤,心中十分悲痛,私下片刻不忘忧念国家。希望陛下想着天下极端重要,爱惜自己像金玉般的身体,对后宫中的妃后给予同样宠爱,保存无穷的幸福,(这样的话)天下的人都非常欣慰。”后来调任太常丞,因为为弟弟服丧辞掉官职。平帝元始元年,出现日食现象,平帝又下令要公卿大夫们推荐敦厚淳朴、敢于直言的人。大鸿胪左咸推荐谯玄到官署去应对策问,谯玄再次被授予议郎的官职,升为中散大夫。元始四年,朝廷要选拔通晓政治事务又能推行教化风俗习惯的人。当时大家一致推举谯玄,谯玄手持天子符节,考察各地民风民情,每到达一个地方都自行行使惩罚奖励的职权。这件事还没有完成,而王莽统摄朝政,谯玄于是抛弃了使者的车马队伍,改名换姓,私下

165、逃回家中,就此隐居起来。后来公孙述在蜀僭称天子名号,他连续聘请谯玄任职,谯玄都不去,公孙述于是派遣使者准备了礼物去征召他。如果谯玄还不肯出来做官,就赐给他毒药。太守于是亲自捧着文书到谯玄的家里,说:“您高尚的节操已经很出名了,朝廷很看重您,您确实不应该再推辞了,免得自招杀身之祸。”谯玄仰头向天长叹说:“唐尧是圣明的君主,许由还是把做官当作耻辱;周朝的武王最为贤德,伯夷为了不做官宁愿挨饿。他们都是那样的人啊,我也是那样的人啊。我要保全我高尚的志向和节操,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于是接受了毒药。谯玄的儿子谯瑛哭出了血,对着太守叩头说:“现在我们国家东面有很厉害的敌人,军队四面出动,国家和军队的费

166、用不是经常充足,我愿意拿出家中的一千万钱,来为父亲赎去死罪。”太守替他向公孙述求情,公孙述听了之后答应了。谯玄于是隐居乡间,直到公孙述去世之日。文言文阅读分类练(三)武官类(时间:40分钟满分:5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父莫豆干,以贵著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安平郡公。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正光末,破六汗拔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帅薛崇礼等处处屯聚,出兵邀截,贵每奋击,辄破之。除武骑常侍。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贼屡来攻,

167、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实繁,围久不解。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加别将。贵率乡兵从尔朱荣焚河桥,力战有功。加征虏将军,封革融县侯,邑一千户。除郢州刺史。师还。魏文帝在天游园,以金卮置侯上,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贵一发而中。帝笑曰:“由基之妙,正当尔耳。”进开府仪同三司。魏废帝二年,授大都督、兴西盖等六州诸军事、兴州刺史。先是兴州氐反,自贵至州,人情稍定,贵表请于梁州置屯田,数州丰足。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等攻围隆州。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除都督益潼等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

168、,加授小司徒。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署为游军二十四部,令其督捕,由是颇息。孝闵帝践阼,进位柱国,拜御正中大夫。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吐谷浑。军还,进封许国公,邑万户。贵好音乐,耽弈棋,留连不倦。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保定之末,使突厥迎皇后。天和二年,还至张掖,薨。赠太傅,谥曰穆。(选自周书列传第十一,有删改)注破六汗拔陵:北魏孝明帝时期六镇之乱的领导人。侯:箭靶。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著名神射手。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B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

169、京师/C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D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解析:选C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李祏是自己聚众谋反,不是反张遁,所以在“反”和“张遁”中间要断开,由此排除B项和D项;因为李祏和张遁都是谋反的人,所以宇文贵命令攻打的应是李祏和张遁,“祏”和“及遁”中间不可断开,由此排除A项。故选C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后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B除,任命官职。古代表示“授官”的词语还有辟、察、荐、举、授、起、征、放等。

170、C践阼,封建帝王登东阶以主持祭祀,此指皇帝登临皇位。D薨,古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也用于指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及所生育的皇子公主的死去。解析:选BB项,“放”为“京官调任地方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宇文贵少有大志。他跟老师学习时曾感叹应提剑劳苦征战来博取封侯,不能如先生一样当博士。B宇文贵箭术神妙。他一箭射中了放在箭靶上的金酒杯,文帝称赞他的箭术和养由基相当。C宇文贵善于治民。在蜀地为官时,他曾招募勇士负责搜捕劫犯盗贼,当地的治安状况由此好转。D宇文贵屡立战功。生擒葛荣后被朝廷赐封邑千户,讨伐吐谷浑有功,爵位升为许国公,封地一万户。解析:选DD项,不

171、是“生擒葛荣后”宇文贵被朝廷赐封邑千户,而是跟随尔朱荣焚烧河桥时,立下战功,封邑千户。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实繁,围久不解。译文: (2)自贵至州,人情稍定,贵表请于梁州置屯田,数州丰足。译文: 参考答案:(1)宇文贵每次都用绳子拴住吊下城去出战,敌军没有谁敢抵挡他的锐气(与他交锋),然而凶恶的暴徒实在太多了,围困了很久都不能解围。(2)自从宇文贵来到兴州,人心才逐渐安定,宇文贵呈上奏章请求在梁州让士兵垦荒种地,结果几个州粮食都十分充足。参考译文:宇文贵字永贵,他的祖先是昌黎大棘人。父亲莫豆干,由于宇文贵的显著功勋,被朝廷追赠为柱

172、国大将军、安平郡公。宇文贵少年时跟从老师求学,曾经放下书本叹气说:“男子汉应该提剑劳苦征战来博取公侯,哪能像先生一样当博士呢?”正光末年,破六汗拔陵包围夏州,刺史源子雍环城固守,任命宇文贵为统军。前后几十战,军中将士都佩服他的勇猛。后来送源子雍回军,贼军主帅薛崇礼等人处处聚集人马,出兵拦截,宇文贵每次都奋勇出击,总是打败敌军。朝廷授任他为武骑常侍。宇文贵又跟从源子雍征讨葛荣,大军战败,逃奔邺地,被葛荣包围。敌军多次前来攻打,宇文贵每次都用绳子拴住吊下城去出战,敌军没有谁敢抵挡他的锐气(与他交锋),然而凶恶的暴徒实在太多了,围困了很久都不能解围。宇文贵就从地道偷偷地出去,往北求见尔朱荣,陈述贼军

173、兵力的情势,尔朱荣充分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宇文贵跟从尔朱荣在滏口生擒葛荣,朝廷加任宇文贵为别将。宇文贵率领地方武装跟随尔朱荣焚烧河桥,奋力作战立下战功。朝廷加任他为征虏将军,封爵革融县侯,封邑一千户。后来授任郢州刺史。宇文贵大军回师。魏文帝在天游园,把金酒杯放在箭靶上,发布命令说,各位官员如能射中的,就把金杯赐给他。宇文贵一箭就射中。魏文帝笑着说:“养由基射术的神妙,正和你相当罢了。”晋升开府仪同三司。魏废帝二年,授任大都督、兴西盖等六州诸军事、兴州刺史。在此之前兴州氐人曾经谋反,自从宇文贵来到兴州,人心才逐渐安定,宇文贵呈上奏章请求在梁州让士兵垦荒种地,结果几个州粮食都十分充足。废帝三年,皇

174、上下诏令宇文贵代替尉迟迥镇守蜀地。当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在盐亭反叛,跟他的党羽等人围攻隆州。隆州人李祏也聚众谋反,张遁起兵响应。宇文贵就命令攻打李祏和张遁。叛军形势窘迫,于是投降,宇文贵拘捕李祏、张遁押送京师。朝廷任命他统领益、潼等八州诸军事,做益州刺史,加小司徒官衔。在此以前蜀人有很多强盗,宇文贵就召集能见义勇为、才能出众、身强力壮的人,布置为游军二十四部,命令他们督促缉捕,从此以后大为安定。孝闵帝即位,提升宇文贵的官位为柱国,拜授御正中大夫。武成初年,宇文贵和贺兰祥讨伐吐谷浑。大军回师以后,提升爵位为许国公,封地一万户。宇文贵喜欢音乐,沉迷于下棋,流连忘返不知疲倦。然而乐善好施,爱惜士人,因

175、此当时人们都很称颂他。保定末年,出使突厥迎皇后。天和二年,回到张掖,在那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太傅,谥号为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到彦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楚大夫屈到后也。宋武帝讨孙恩,以乡里乐从,每有战功。义熙元年,补镇军行参军。后以军功封佷山县子,为太尉中兵参军。武帝受命,进爵为侯。彦之佐守荆楚,垂二十载,威信为士庶所怀。及文帝入奉大统,以徐羡之等新有篡虐,惧,欲使彦之领兵前驱。彦之曰:“了彼不贰,便应朝服顺流;若使有虞,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非所以副远迩之望也。”会雍州刺史褚叔度卒,乃遣彦之权镇襄阳。羡之等欲即以彦之为雍州,上不许,征为中领军,委以戎政。彦之自襄

176、阳下,谢晦已至镇,虑彦之不过己,彦之至杨口,步往江陵,深布诚款,晦亦厚自结纳。彦之留马及利剑名刀以与晦,晦由此大安。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其秋,迁南豫州刺史、监六州诸军事,镇历阳。上于彦之恩厚,将加开府,欲先令立功。七年,遣彦之制督尹冲、朱修之等北侵,自淮入泗。泗水渗,日裁行十里。自四月至七月,始至东平须昌县。魏滑台、虎牢、洛阳守兵并走。彦之留朱修之守滑台,尹冲守虎牢,杜骥守金墉。十月,魏军向金墉城,次至虎牢,杜骥奔走,尹冲众溃而死。魏军仍进滑台。时河冰将合,粮食又罄,彦之先有目疾,至是大动,将士疾疫,乃回军,

177、焚舟步至彭城。初遣彦之,资实甚盛。及还,凡百荡尽,府藏为空。文帝遣檀道济北救滑台,收彦之下狱,免官。九年,复封邑,固辞。明年卒,谥曰忠公。(选自南史到彦之传,有删改)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B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C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

178、县公/D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解析:选D“于彭城洲”作“战不利”的地点状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B、C两项;“江陵”作“平”的主语,“江陵平”意思为江陵平定,其结构和意思完整,且其后“因监荆州州府事”的主语是到彦之,故“平”后应断开,故排除A项。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夫,是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处于卿、士之间的重要官职,可世袭,有封地。B朝服,指古代在重大典礼时所使用的礼服,主要用于朝会,是君臣百官的议政之服。C开府,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汉

179、朝三公等可以开府,后世有时会放宽资格。D封邑,指君主赐以领地或者食邑,并将封邑内的所有权力转让给封君作为奖赏。解析:选D封就是分封,邑就是城市。“封邑”是说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一部分的财政收入奖励给某一个人,并非选项中所说的“将封邑内的所有权力转让给封君作为奖赏”。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到彦之屡立战功,逐渐成就威名。他因为与宋武帝是同乡,所以跟随宋武帝讨伐孙恩;后来他凭借军功被封为佷山县子,担任太尉中兵参军。B到彦之沉着冷静,心思细腻。针对文帝心有畏惧之事,他剖析了形势,进行了劝导;针对谢晦心有疑虑之事,他亲自拜访并赠送礼物,进行了安抚。C到彦之奉命北伐,

180、取得初步成功。元嘉七年四月到七月之间,他率军从淮河流域进攻到泗水流域,一路行军迅速,陆续攻占北魏的滑台、虎牢、洛阳等地。D到彦之陷入困境,北伐最终失败。北魏军队能够趁冬寒反击成功,主要原因是到彦之率领的军队粮食耗尽、将士疾疫,到彦之此时又目疾发作,难以有效指挥作战。解析:选C“一路行军迅速”理解有误,原文是“日裁行十里”,说明行军速度比较慢。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武帝受命,进爵为侯。彦之佐守荆楚,垂二十载,威信为士庶所怀。译文: (2)初遣彦之,资实甚盛。及还,凡百荡尽,府藏为空。译文: 参考答案:(1)武帝即位,彦之升爵位为侯。彦之辅佐镇守荆楚,接近二十年,威信

181、被士人与百姓怀念。(得分点:“受命”“垂”各1分,被动句的翻译1分,句意2分)(2)当初派遣彦之,军需物资非常充足。等到返回,所有物资全部用尽,朝廷府库因此空虚。(得分点:“资实”“盛”“凡百”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到彦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是楚国大夫屈到的后代。宋武帝讨伐孙恩,彦之因是同乡乐意随从,常有战功。义熙元年,补授镇军行参军。后来因为军功被封为佷山县子,担任太尉中兵参军。武帝即位,彦之升爵位为侯。彦之辅佐镇守荆楚,接近二十年,威信被士人与百姓怀念。等到文帝入继皇统,认为徐羡之等人新近有意篡逆侵凌,畏惧,想派彦之领兵任前锋。彦之说:“了解他们没有二心,就应穿着朝服顺流而下;假使有

182、意外,这些军队已不足以依仗,反而开启嫌隙的首端,不符合远近人的期望。”恰好雍州刺史禇叔度去世,于是派遣彦之暂代官职镇守襄阳。羡之等人希望当即任命彦之为雍州刺史,皇帝不准许,征召为中领军,把军队事务委托给他。彦之从襄阳出发,谢晦已到镇所,顾虑彦之不经过自己住处,彦之到达杨口,步行前往江陵,深深表示诚心,谢晦也深厚地结交。彦之留下马匹和利剑名刀给谢晦,谢晦因此大感安全。元嘉三年讨伐谢晦,升彦之为镇军将军,在彭城洲交战失利,都想退回夏口,彦之不返回。恰好檀道济到达,谢晦才失败逃走。江陵平定,彦之便监管荆州州府事务,改封建昌县公。这年秋天,升为南豫州刺史、监管六州诸军事务,镇守历阳。皇帝对彦之恩情深厚

183、,将加授开府,想使他先立大功。七年,派遣彦之掌管并督促尹冲、朱修之等人北侵,从淮水进入泗水。泗水干涸,每天才行走十里路。从四月到七月,才到东平须昌县。北魏的滑台、虎牢、洛阳守军都逃走了。彦之留下朱修之守卫滑台,尹冲守卫虎牢,杜骥守卫金墉。十月,魏军攻向金墉城,随后到虎牢,杜骥逃走,尹冲军队溃败而死。魏军于是推进到滑台。当时黄河冰层将合拢,粮食又用光,彦之原先有眼病,到这时大发作,将领士兵患瘟疫,于是退兵,焚烧船只步行到达彭城。当初派遣彦之,军需物资非常充足。等到返回,所有物资全部用尽,朝廷府库因此空虚。文帝派遣檀道济向北救援滑台,逮捕彦之入狱,免除官职。九年,恢复封土,他坚决推辞。次年去世,谥

184、号为忠公。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李进,保定曲阳人。幼隶军籍,初从万户张柔屯杞之三叉口,时荆山之西九十里曰龙冈者,宋境也。岁庚戌春,张柔引兵筑堡冈上。会淮水泛涨,宋以舟师卒至,主帅察罕率军逆战,进以兵十五人载一舟,转斗十余里,夺一巨舰,遂以功升百户。戊午,宪宗西征,丞相史天泽时为河南经略大使,选诸道兵之骁勇者从,遂命进为总把。是年秋九月,道由陈仓入兴元,度米仓关,其地荒塞不通,进伐木开道七百余里。冬十一月,至定远七十关,其关上下皆筑连堡,宋以五百人守之,巴渠江水环堡东流。天泽命进往关下说降之,不从。进潜视间道,归白天泽曰:“彼可取也。”是夜二鼓,天泽遣进率勇士七十人,掩其

185、不备,攻之,脱门枢而入者二十人。守门者觉,拔刀拒之,进被伤,不以为病。夜将旦,进遂得其堡,守之,关路始通,诸军尽度。进以功受上赏。己未春二月,天泽兵至行在所,围合州钓鱼山寨。夏五月,宋由嘉陵江以舟师来援,始大战三槽山西。帝立马东山,拥兵二万,夹江而阵,天泽乃号令于众曰:“听吾鼓,视吾旗,无少怠也。”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帝指顾谓诸将曰:“白旗下服红半臂突而前者,谁也?”天泽以进对,赏锦衣、名马。八月,又战浮图关,前后凡五战,皆以功受上赏。世祖即位,入为侍卫亲军。中统二年,宣授总把,赐银符。二十三年秋,海都及笃娃等领军至洪水山,进与力战,众

186、寡不敌,军溃,进被擒。从至掺八里,遁还。二十五年,授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佥事。明年,改授左翼屯田万户。元贞元年春,卒。(选自元史李进传,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B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C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D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解

187、析:选B阅读画波浪线部分的句子,可以发现,这一段是在描述战场上的情形。“鼓声”“旗”对应前文,将士根据鼓声和旗的指向作战。所以,“视”的是“其旗东指”,“鼓噪而入”的是“诸军”,应是“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排除A、D两项。“兵一交”意思是双方士兵刚一交战,“兵一交宋”讲不通,排除C项。故选择B项。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庚戌,系干支纪年,在古代还有用年号纪年的,如文中的“中统”与“元贞”。B百户,金初设置,为世袭军职;元代相沿,设百户为百夫之长,隶属于千户。C二鼓,即二更天,我国古代有打梆子或敲锣巡夜报时的,二更相当于凌晨两点。D行在所,又叫

188、“行在”,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解析:选C“二更相当于凌晨两点”错误。我国古代的巡夜制度,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二更相当于现在的晚上九点多到十一点多。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进跟随张柔,初建军功。张柔引兵与察罕率领的水军在淮河交战,李进率兵周旋,夺取宋军大舰,因战功升为百户。B李进担任总把,有智有勇。李进被史天泽封为总把,跟从作战,在七十关趁夜袭击宋营,受伤也不在意,最终取胜。C李进作战勇猛,屡次受赏。皇帝亲临前线,李进因交战时表现突出,被赐锦衣、名马;在浮图关作战,李进被赏赐五次。D李进被俘逃回,仍受信任。李进在洪水山与敌

189、人作战,寡不敌众,兵败被擒,行至掺八里伺机逃回,仍接连被授官职。解析:选A“张柔引兵与察罕率领的水军在淮河交战”错误,原文中说“宋以舟师卒至,主帅察罕率军逆战”,可见察罕是张柔一方的主帅。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天泽命进往关下说降之,不从。进潜视间道,归白天泽曰:“彼可取也。”译文: (2)帝指顾谓诸将曰:“白旗下服红半臂突而前者,谁也?”译文: 参考答案:(1)史天泽命令李进前往关下劝说、招降他们,守关的士兵不接受劝降。李进悄悄察看小路,回来后禀告史天泽说:“敌军的堡垒能够攻下。”得分点:“说降(劝说、招降)”“潜(悄悄)”“间道(小路)”各1分,句意2分(2)

190、皇帝指着(李进)回头对众将领说:“那个在白色军旗下面穿着红色短袖衫冲在前面的人,是谁?”得分点:“顾(回头)”“突而前(冲在前面)”各1分,省略句(“指”后省略“进”)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李进,保定曲阳人。年幼时隶属军籍,起初跟随万户张柔驻扎在杞地的三叉口,当时荆山的西面九十里有一个叫龙冈的地方,属于南宋的辖地。庚戌年春天,张柔率兵在龙冈上修筑堡垒。正遇上淮河涨水,南宋水军突然来战,主帅察罕率军队迎击,李进领兵十五人乘坐一条小船,与敌军辗转作战十余里,夺下了敌军一条大战船,李进于是因为战功升任百户。戊午年,元宪宗西征,丞相史天泽当时担任河南经略大使,要从各道军队中挑选骁勇的士兵跟随自己,于

191、是任命李进为总把。这一年秋天九月,军队经由陈仓进入兴元,经过米仓关,那地方荒凉闭塞、道路不通,李进砍伐树木开辟了七百余里路。冬天十一月,到达定远七十关,这个关上下皆修筑了相互通连的堡垒,宋军派五百士兵守卫这个关隘,巴渠江水环绕着堡垒向东流去。史天泽命令李进前往关下劝说、招降他们,守关的士兵不接受劝降。李进悄悄察看小路,回来后禀告史天泽说:“敌军的堡垒能够攻下。”当天夜里二更时分,史天泽派遣李进率领七十名勇士,趁守关的士兵没有防备,进攻七十关,有二十名勇士卸掉门枢而潜入。守门的人发现了,便拔出刀来抵抗,李进因此受伤,却不把它当回事。天将亮的时候,李进等人终于攻下了那个堡垒,并坚守堡垒,入关的道路

192、这才畅通,各路军队全部通过了关口。李进因为这个功劳获得上等奖赏。己未春天二月,史天泽率军来到皇帝驻扎的地方,围困了合州的钓鱼山寨。夏天五月,宋军从嘉陵江派水师来救援,双方开始在三槽山西部大战。皇帝立马东山,拥兵二万,夹江摆开阵势,史天泽就对全军将士发布号令说:“听从我的鼓声,看我的旗子,不要有丝毫的懈怠。”不久,听到鼓声,看到旗子指向东面,各路军队于是大喊着冲入敌阵。双方士兵刚一交战,宋军的前锋部队就溃散逃跑,战舰继而混乱,史天泽的部队便顺着水流纵深攻击敌军,宋军死亡的人数也数不清。皇帝指着(李进)回头对众将领说:“那个在白色军旗下面穿着红色短袖衫冲在前面的人,是谁?”史天泽回答是李进,皇上就赏赐李进锦衣与名马。八月,又在浮图关作战,前后共五场战斗,李进都因为立功而受到上等奖赏。元世祖即位,李进进入宫中担任皇帝的侍卫亲军。中统二年,朝廷宣布授予李进总把一职,并赐予银符。二十三年秋,海都及笃娃等率领军队到达洪水山,李进与敌军竭力作战,敌我力量悬殊无法取胜,军队溃败,李进被俘。李进跟随敌军行至掺八里,逃了回来。二十五年,李进被授予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佥事。第二年,改任左翼屯田万户。元贞元年春去世。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