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第二次段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1孟德尔做了如图所示的豌豆杂交实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和的操作同时进行B的操作是人工去雄C的操作是人工授粉D的操作后要对高茎的花雌蕊套袋2基因型为Aa的豌豆自交过程中产生的配子情况如下,正确的是()A雌配子:雄配子=1:1B雌配子:雄配子=1:4CAA:aa=1:1DA:a=1:13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l显隐性之比为1:0BF2显隐性之比为3:1CF2的基因型之比1:2:1D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4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菌等单细胞生物,其主要原因是:
2、细菌等单细胞生物()A遗传物质不是DNAB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C一般进行无性生殖D无细胞核5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B1:2C2:1D3:16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表现型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A或B或C或D7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
3、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不适合多对相对性状B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C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称为自由组合定律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8如果AaBbCcDdEe个体自交,那么雌雄个体的配子种数、后代表现型种类、基因型种类分别为多少()A32、32、243B32、32、32C16、16、81D16、16、169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图所示这些杂交后代的基
4、因型种类是()A4种B6种C8种D9种10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不抗锈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甲水稻(DdRr)与乙水稻杂交,其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则乙水稻的基因型是()ADdrr或ddRrBDdRRCddRRDDdRr11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处于分裂过程中某时期染色体图,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B该生物精巢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有4、8、16条可能性C若1号染色体上有基因R,则2号染色体的对应位点上必定是rD若1号和3号染色体上分别有基因A和B,则理论上该生物可能形成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配子12下
5、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形成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交叉互换 细胞质分离 联会 染色体复制 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ABCD13如图表示在动物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Cc过程发生细胞识别和融合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14由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A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和DNA含量均减半B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C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和DNA含量不变D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含量减半15如图表示某个生物体(基因型为AaCcDd)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其精原细胞至少
6、来自()A2个精原细胞B4个精原细胞C3个精原细胞D5个精原细胞16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在配子中只有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同时也只有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C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自由组合D着丝粒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等位基因也随之分开17用纯系的黄果蝇和灰果蝇杂交得到下表结果,请指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亲本子代灰雌性黄雄性全是灰色黄雌性灰雄性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A灰色基因是伴X的隐性基因B黄色基因是伴X的显性基因C灰色基因是伴X的显性基因D黄色基因是常染色体隐
7、性基因18如图为一家族色盲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7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3B2的基因型是XBXb,4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C6的色盲基因与正常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D基因型为XBXb的女性与7结婚,7将色盲基因传给其儿子的概率是50%19如图是A、B两个家庭的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这两个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则调换的两个孩子是()A1和3B2和3C2和4D1和520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是()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C与父
8、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21在鸽子(ZW型性别决定方式)中有一伴Z染色体的复等位基因系列,B1(灰红色)对B(蓝色)显性,B对b(巧克力色)显性现有一只灰红色鸽子和一只蓝色鸽子交配,它们的后代中出现了一只巧克力色的个体,据此可以判断出()A该灰红色鸽子的基因型一定是ZB1ZbB该蓝色鸽子的基因型一定是ZBWC该巧克力色的个体一定是雄性D该巧克力色个体的基因型为ZbW22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分成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类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分别与正常人婚配,总体上看这两类遗传病在子代的发病率情况是()A男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B男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C
9、女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D女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23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4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第一个实验证据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无荚膜(R型)细菌不能使小鼠发病;有荚膜(S型)细菌使小鼠得败血症而死亡下列哪一项叙述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用S型活细菌给小鼠
10、注射,小鼠死亡;用R型活细菌给小鼠注射,小鼠不死亡B用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小鼠死亡C加热杀死S型细菌并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D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的DNA后与R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25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骤:噬菌体侵染细菌 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离心分离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ABCD26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RNA不是B噬菌体复制扩增时,利用细菌体
11、内的核糖体合成外壳蛋白C野生型的噬菌体在侵染细菌之前,需在血浆中添加含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进行培养D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充分搅拌离心后在上清液中检测不到放射性27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28下列能正确表示DNA片段的示意图是()ABCD29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含有四种核糖
12、核苷酸B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D双链DNA分子中,A+T=G+C30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上任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B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基因的唯一载体C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二、简答题(共3题,40分)31某种自花传粉的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粉花和白花,下表为某探究小组所做的杂交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组别亲本F1的表现型及比例紫花粉花白花甲紫花紫花乙紫花白花0丙粉花粉花0(1)由甲组结果可
13、知,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_(2)让乙组的F1中的所有紫花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种,其中粉花植株的比例为_(3)某实验田现有一白花植株及纯合的粉花植株,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判断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请写出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假设杂交后代的数量足够多)若杂交后代全开紫花,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若杂交后代既有开紫花的又有开粉花的,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若杂交后代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32图甲表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乙所示细胞均来自基因型为YyRr的动物个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_(填序号)(2)图乙中B细胞名称是_A细胞相对
14、应的基因组成可能为_(3)若图甲表示人体骨髓干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乙中_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处于该分裂时期的人体骨髓干细胞中的染色体有_种形态(4)图甲中的遗传物质绝大部分存在于_结构中该结构在同一细胞不同的生命活动时期,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请举例进行说明:_(5)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乙中_细胞所处的时期(6)图乙中D细胞即将进入的时期可用图丙中_时期的数量关系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丙中的数量关系的是_3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噬菌体侵染细菌 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 放射性检测
15、 离心分离(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ABCD(2)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甲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3)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乙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_(4)图乙中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中;若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中(5)DNA分子中的碱基有_种,碱基间配对方式有_种,但由于_,使 DNA 分子具有多样性;由于_,使 DNA 分子具有特异性2015-201
16、6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第二次段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1孟德尔做了如图所示的豌豆杂交实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和的操作同时进行B的操作是人工去雄C的操作是人工授粉D的操作后要对高茎的花雌蕊套袋【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1、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2、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
17、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3、据图示可知,操作是人工去雄,操作是人工授粉【解答】解:A、和的操作不是同时进行,去雄应在花蕾期去掉雄蕊,人工异花授粉应在花粉成熟后,A错误;B、操作是人工去雄,B正确;C、操作是人工授粉,C正确;D、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以免外来花粉的干扰,D正确故选:A2基因型为Aa的豌豆自交过程中产生的配子情况如下,正确的是()A雌配子:雄配子=1:1B雌配子:雄配子=1:4CAA:aa=1:1DA:a=1:1【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
18、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解答】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的分离,Aa的植物产生的雄性配子中A和a数量相等,雌配子中A和a数量也相等,但雌雄配子之间没有特定数量上的联系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可知,雄配子数量比雌配子多故选:D3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l显隐性之比为1:0BF2显隐性之比为3:1CF2的基因型之比1:2:1D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考点】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
19、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去,产生配子比例是1:1【解答】解: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为1:1杂种F1与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出现两种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个体,证明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故选:D4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菌等单细胞生物,其主要原因是:细菌等单细胞生物()A遗传物质不是DNAB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C一般进行无性生殖D无细胞核【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大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核基因的遗
20、传据此答题【解答】解: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细菌等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性生殖,无减数分裂,故不遵循孟德尔定律故选:C5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B1:2C2:1D3:1【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由题意分析可知,aa纯合致死,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让,AA和Aa作为亲本随机交配,可先求出A和a的基因频率,再算出相应基因型的频率
21、【解答】解:由题意分析可知,aa纯合致死,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让,AA和Aa作为亲本随机交配,且其比例为1:2,则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其后代AA的基因频率为=,Aa的基因频率是2=,aa的基因频率为=又因为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所以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个体,且两者比例为1;1故选:A6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表现型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A或B或C或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色,两室对一室为显性,
22、两对性状分别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用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为双杂合个体F1自交产生F2,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解答】解:设红色与黄色受B、b一对基因控制,两室与一室受D、d一对基因控制由于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有两种可能:红色两室BBDD与黄色一室bbdd或红色一室BBdd与黄色两室bbDD杂交后F1都为BbDd,F1自交产生F2,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1)如果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为红色两室BBDD与黄色一室bbdd,则杂交后产生的F1BbDd自交产生F2,子二代中重组表现型为
23、红色一室与黄色两室,其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2)如果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为红色一室BBdd与黄色两室bbDD,则杂交后产生的F1BbDd自交产生F2,子二代中重组表现型为红色两室与黄色一室,其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故选:B7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不适合多对相对性状B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C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称为自由组合定律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
24、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适用范围:适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并且非等位基因均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出现基因的自由组合 按遗传基本定律遗传的基因,均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所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均是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规律(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解:A、
25、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也适合多对相对性状,A错误;B、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影响、彼此独立的,B错误;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C错误;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也是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正确故选:D8如果AaBbCcDdEe个体自交,那么雌雄个体的配子种数、后代表现型种类、基因型种类分别为多少()A32、32、243B32、32、32C16、16、81D16、16、16
26、【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产生2n种配子;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在上述条件下,后代表现型种类数为2n,AaBbCcDdEe个体自交基因型种类为3n【解答】解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产生2n种配子;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在上述条件下,后代表现型种类数为2n,AaBbCcDdEe个体自交基因型种类为3n(n代表等位基因的对数),所以,雌雄个体的配子基因型种类25=32;后代表现型种类25=32;基因型种类35=243;故选:A
27、9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图所示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是()A4种B6种C8种D9种【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粒大:粒小=3:1,推出亲本的相关基因型为Bb和Bb;油少:油多=1:1,推出亲本基因型为Ss和ss由于亲本是粒大油少(B_S_)和粒大油多(B_ss),所以粒大油少(B_S_)的基因型为BbSs,粒大油多(B_ss)的基因型为Bbss【解答】解:亲本BbSs和Bbss杂交,求子代基因型种类,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BbBb,子代基因型3种;
28、Ssss,子代基因型2种,因此BbSsBbss,子代基因型种类为23=6故选:B10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不抗锈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甲水稻(DdRr)与乙水稻杂交,其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则乙水稻的基因型是()ADdrr或ddRrBDdRRCddRRDDdRr【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甲水稻(DdRr)与乙水稻杂交,其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3:3:1:1可以分解成(3:1)(1:1),说明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中,有一对均为杂合子,另一对属于测交类型,所以乙水稻的基因型为Ddrr或ddRr【解答】解:
29、A、甲水稻(DdRr)Ddrr或ddRr后代表现型有四种,且比例为(3:1)(1:1)=3:3:1:1,A正确;B、甲水稻(DdRr)DdRR后代表现型有2种,且比例为(3:1)1=3:1,B错误;C、甲水稻(DdRr)ddRR后代表现型有2种,且比例为(1:1)1=1:1,C错误;D、甲水稻(DdRr)DdRr后代表现型有四种,且比例为(3:1)(3:1)=9:3:3:1,D错误故选:A11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处于分裂过程中某时期染色体图,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B该生物精巢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有4、8、16条可能性C若1号染色体上有基因R,则2号染色体的对应位点上
30、必定是rD若1号和3号染色体上分别有基因A和B,则理论上该生物可能形成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配子【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某生物细胞处于分裂过程中某时期染色体图,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1和2、3和4),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解答】解:A、图中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A错误;B、该生物精巢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可能为16,B错误;C、若1号染色体上有基因R,则2号染色体对应位点上的基因是R或r,C错误;D、若1号和3号染色体上分别有基因A和B,则该生物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可能形成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配子,D正确故选:
31、D12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形成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交叉互换 细胞质分离 联会 染色体复制 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ABCD【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
32、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时,染色体进行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同源染色体发生两两配对即联会现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有四条染色单体,这四条染色单体成为一个四分体;对四分体时期会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减一后期时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故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为故选:D13如图表示在动物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33、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Cc过程发生细胞识别和融合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其中a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b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c表示受精作用,d表示有丝分裂【解答】解:A、a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此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B、b过程细胞数目加倍,B错误;C、c过程为受精作用,发生了细胞的识别和融合,形成了受精卵,C正确;D、d过程表示有丝分裂,整个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C14由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A着丝
34、点分裂,染色体和DNA含量均减半B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C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和DNA含量不变D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含量减半【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解答】解:次级精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精细胞(1)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2)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质
35、一分为二,染色体和DNA都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含量减半故选:D15如图表示某个生物体(基因型为AaCcDd)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其精原细胞至少来自()A2个精原细胞B4个精原细胞C3个精原细胞D5个精原细胞【考点】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某个基因型为AaCcDd的生物的精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
36、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解答】解: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则图中精细胞:(1)ACd和acD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2)ACD和acd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3)AcD和AcD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aCd和aCd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且AcD、AcD和aCd、aCd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综合以上可知,图中8个精细胞至少来自3个精原细胞故选:C16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在配子中只有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同时也只有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C形
37、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自由组合D着丝粒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等位基因也随之分开【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以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解答】解: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这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A正确;B、在配子中只有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同
38、时也只有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这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B正确;C、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自由组合,这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C正确;D、着丝粒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等位基因也随之分开,这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D错误故选:D17用纯系的黄果蝇和灰果蝇杂交得到下表结果,请指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亲本子代灰雌性黄雄性全是灰色黄雌性灰雄性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A灰色基因是伴X的隐性基因B黄色基因是伴X的显性基因C灰色基因是伴X的显性基因D黄色基因是常染色体隐性基因【考点】伴性遗传【分析】本题是根据
39、后代的表现型判断伴性遗传方式的题目,伴性遗传的概念是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其遗传总是与性别相连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灰雌性黄雄性全是灰色,说明灰色是显性;黄雌性灰雄性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说明果蝇的这种体色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解答】解:A、由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知灰雌性黄雄性全是灰色,说明灰色是显性,黄色是隐性;黄雌性灰雄性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灰色基因是伴x的显性基因,黄色基因是伴x的隐性基因,A错误;B、由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知,黄色色基因是伴x的隐性基因,B错误;C、由A项分析可知,灰色基因是伴x的显性基因,C正确;D、由A项分析可知,黄色色基因是伴x的隐性基因,D错
40、误故选:C18如图为一家族色盲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7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3B2的基因型是XBXb,4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C6的色盲基因与正常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D基因型为XBXb的女性与7结婚,7将色盲基因传给其儿子的概率是50%【考点】伴性遗传【分析】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隔代遗传;且母亲有病儿子一定有病,父亲正常则女儿一定正常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代3号、代5号和代7号色盲,所以代2号、代6号肯定为色盲携带者【解答】解:A、由于3患病,所以6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3,因此7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3,A正确;B、由于5患病,所以2的
41、基因型是XBXb;由于6正常,所以4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B正确;C、6的色盲基因与正常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C正确;D、基因型为XBXb的女性与7结婚,7将色盲基因传给其儿子的概率是0,只能将Y染色体传给其儿子,D错误故选:D19如图是A、B两个家庭的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这两个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则调换的两个孩子是()A1和3B2和3C2和4D1和5【考点】伴性遗传【分析】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患者的父亲或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正常,其女儿和母亲都正常;根据这一特点,分析两个家庭的个体表现型判断调换的孩子【
42、解答】解:A家庭中的2是女儿,且是色盲患者,由于A家庭的父亲不患色盲,因此2不可能是A家庭的女儿,A家庭的女儿应该不患色盲,可能是B家庭中的4,即A、B家庭中2和4可能发生了调换故选:C20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是()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考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分析】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患者,这是因为母
43、亲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的缘故;男孩从根本上说体内多了一条Y染色体,体内两条Y染色体,属于姐妹染色单体,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移向同一极的结果【解答】解:根据题干信息,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患者(XaYY),推断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AXa,XAY因此,患红绿色盲小孩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YY染色体来自父亲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YY染色体只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Y染色体的染色单体未分离而进入同一极所致故选:A21在鸽子(ZW型性别决定方式)中有一伴Z染色体的复等位基因系列,B1(灰红色)对B(蓝色)显性,B对b
44、(巧克力色)显性现有一只灰红色鸽子和一只蓝色鸽子交配,它们的后代中出现了一只巧克力色的个体,据此可以判断出()A该灰红色鸽子的基因型一定是ZB1ZbB该蓝色鸽子的基因型一定是ZBWC该巧克力色的个体一定是雄性D该巧克力色个体的基因型为ZbW【考点】伴性遗传【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鸽子是ZW型性别决定方式,ZZ为雄性,ZW为雌性亲本灰红色必然含有ZB1;蓝色不含ZB1,但是至少含有一个ZB,巧克力色只能含有Zb若亲本中灰红色为雌性(ZB1W),则蓝色个体为雄性(ZBZb),后代中可出现巧克力色的个体(XbW);若亲本中灰红色为雄性(ZB1Zb ),则蓝色个体为雌性(ZBW),则后代中也可能出现
45、巧克力色的个体(ZbW)【解答】解:A、该灰红色鸽子的基因型是ZB1W或ZB1Zb,A错误;B、该蓝色鸽子的基因型是ZBZb或ZBW,B错误;C、该巧克力色的个体的基因型为ZbW,一定是雌性,C错误;D、该巧克力色个体的基因型为ZbW,D正确故选:D22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分成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类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分别与正常人婚配,总体上看这两类遗传病在子代的发病率情况是()A男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B男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C女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D女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本题考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知识本题的难点在
46、于两种显性遗传病传递的比较和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后代表现的不同这里关键要掌握的是不同性别中X染色体的传递规律在女性中,有两条X染色体,X染色体既传给儿子又传给女儿,在传递上同常染色体;在男性中,X染色体只有一条,它只传给女儿,在传递上不同于常染色体【解答】解:A、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传递给儿子的是Y染色体,儿子患病概率为0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传递给儿子的致病基因的概率为,儿子患病概率为因此男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A正确;B、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传递给女儿的是X染色体,女儿患病概率为1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传递给女儿的致病基因的概率为,女儿患病概率为因此男性
47、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B正确;C、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传递给儿子的是X染色体,儿子患病概率为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传递给儿子的致病基因的概率为,儿子患病概率为因此女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相同,C错误;D、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传递给女儿的是X染色体,女儿患病概率为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传递给女儿的致病基因的概率为,女儿患病概率为因此女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相同,D错误故选:AB23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能够产
48、生具有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解答】解:A、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不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所以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不可能产生一
49、些有荚膜的细菌,A错误;B、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携带遗传信息,所以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有荚膜的细菌,B错误;C、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所以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有荚膜的细菌,C正确;D、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携带遗传信息,所以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有荚膜的细菌,D错误故选:C24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第一个实验证据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无荚膜(R型)细菌不能使小鼠发病;有荚膜(S型)细菌使小鼠得败血症而死亡下列哪一项叙述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用S型活
50、细菌给小鼠注射,小鼠死亡;用R型活细菌给小鼠注射,小鼠不死亡B用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小鼠死亡C加热杀死S型细菌并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D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的DNA后与R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利体内转化实验是1928年由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等人进行,结论为在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体外转化实验是1944年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用S型给小鼠注射,小鼠死亡;用R型给小鼠注射,小鼠不死亡,只能证明S型细菌具有毒性,并不能证明
51、遗传物质是什么,A正确;B、用S型DNA与活R型细菌混合注射,小鼠死亡,说明了S型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C、加热杀死S型的蛋白质失去活性,而DNA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因此该实验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D、用DNA酶处理S型DNA后与R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说明DNA水解后不能发生转化作用,因此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A25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骤:噬菌体侵染细菌 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离心分离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最合
52、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ABCD【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其中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为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所以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故选:C26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RNA
53、不是B噬菌体复制扩增时,利用细菌体内的核糖体合成外壳蛋白C野生型的噬菌体在侵染细菌之前,需在血浆中添加含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进行培养D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充分搅拌离心后在上清液中检测不到放射性【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A、由于噬菌体的成分只有DNA和蛋白质,没有RNA,所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
54、验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RNA不是遗传物质,A错误;B、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进入细菌的只有DNA分子,所以其复制扩增时,要利用细菌体内的核糖体合成外壳蛋白,B正确;C、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野生型的噬菌体在侵染细菌之前,需用含放射性标记的细菌进行培养,C错误;D、由于噬菌体DNA没有全部进入细菌、或细菌已少量裂解,所以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充分搅拌离心后在上清液中能检测到少量的放射性,D错误故选:B27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
55、质是RNA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考点】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分析】1、细胞类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它们的遗传物质均为DNA2、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因此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解答】解:A、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A错误;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正确;C、除了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余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C错误;D、绝大多数病毒的遗
56、传物质也是DNA,D错误故选:B28下列能正确表示DNA片段的示意图是()ABCD【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解答】解:A、DNA分子中不存在碱基U,A错误;B、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B错误;C、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C和G配对,C错误;D、DNA分子中两条链反向平行,且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
57、对,C和G配对,D正确故选:D29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B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D双链DNA分子中,A+T=G+C【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由四种脱氧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形成,并且两条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DNA分子中,A=T、C=G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所以每个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的数量【解答】解:A、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
58、所以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故A错误;B、DNA分子中,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形成的磷酸二酯键,但是DNA分子左链的末端和右链的首端只连着一个磷酸,故B错误;C、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所以每个DNA分子中,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数量都相等,故C正确;D、双链DNA分子之间的碱基配对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因此A+G=T+C,故D错误故选C30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上任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B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基因的唯一载体C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基因的多
59、样性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考点】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与DNA的关系【分析】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2、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还有少量基因位于细胞质中【解答】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错误;B、基因主要存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基因还可以在细胞质中的,B错误;C、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C正确;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的多样性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D错误故选:C二、简答题(共3题,40分)31某种自花传粉的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
60、B与b)控制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粉花和白花,下表为某探究小组所做的杂交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组别亲本F1的表现型及比例紫花粉花白花甲紫花紫花乙紫花白花0丙粉花粉花0(1)由甲组结果可知,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让乙组的F1中的所有紫花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9种,其中粉花植株的比例为(3)某实验田现有一白花植株及纯合的粉花植株,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判断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请写出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假设杂交后代的数量足够多)若杂交后代全开紫花,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若杂交后代既有开紫花的又有开粉花的,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
61、bb或aaBb;若杂交后代全为粉花,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紫花紫花杂交后代出现了紫花:粉花:白花=9:3:4,是9:3:3:1的偏离现象,说明花的颜色是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因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紫花必须要同时含有A、B基因,基因型为AB;粉花的基因型为Abb或aaB;白花的基因型为aaB或Abb和aabb【解答】解:(1)由甲组结果可知,这两对基因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乙组的紫花白花的后代紫花:粉花=3:1,所以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F1中紫花植株的基因
62、型为ABb或AaB若以前一种为例:F1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进行自花传粉,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9种;其中粉花植株的比例为=(3)纯合的粉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或AAbb,所以一白花植株与纯合的粉花植株杂交,若杂交后代全开紫花,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若杂交后代既有开紫花的又有开粉花的,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若杂交后代全为粉花,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故答案为:(1)自由组合定律 (2)9 (3)AAbb或aaBB Aabb或aaBb 全为粉花 aabb32图甲表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乙所示细胞均来自基因型为YyRr的动物个体
63、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填序号)(2)图乙中B细胞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A细胞相对应的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或YYrr或yyRR或yyrr(3)若图甲表示人体骨髓干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乙中C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处于该分裂时期的人体骨髓干细胞中的染色体有24种形态(4)图甲中的遗传物质绝大部分存在于细胞核结构中该结构在同一细胞不同的生命活动时期,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请举例进行说明: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会进行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5)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乙中D细胞所处的时期(6)图乙中D细胞即将进入的时期可用图丙中c时期的数量关系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
64、图丙中的数量关系的是d【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甲图:中心体,核糖体,内质网,细胞质,线粒体,高尔基体,核仁,核膜分析乙图:A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为D是细胞质均等分裂,看出进行该分裂的动物是雄性动物【解答】解:(1)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中心体,它形成纺锤体;核糖体,它形成染色体上的蛋白质;线粒体,它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2)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是次级精母细胞,A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5、其相对应的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或YYrr或yyRR、或yyrr(3)人体骨髓干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故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乙中C胞所示的分裂现象,没对同源染色体有一种形态,但是男性的性染色体X、Y两种形态,故处于该分裂时期的人体骨髓干细胞中的染色体有24种形态(4)遗传物质绝大部分存在于细胞核,该结构在不同的生物细胞中以及同一细胞在不同的生命活动时期,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细胞核消失,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会进行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衰老的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颜色加深(5)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
66、分裂后期,即图乙中D细胞所处的时期(6)D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未断裂,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故对应图丙中的c,而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染色体:DNA=2:1的现象,故d应不存在故答案为:(1)(2)次级精母细胞; YYRR或YYrr或yyRR或yyrr(3)C;24;(4)细胞核;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会进行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5)D;(6)c d3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噬菌体侵染细菌 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 放射性检测 离心分离(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
67、序是CABCD(2)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甲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3)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乙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4)图乙中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若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5)DNA分子中的碱基有4种,碱基间配对方式有2种,但由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使 DNA 分子具有多样性;由
68、于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使 DNA 分子具有特异性【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为磷酸;为脱氧核糖;为含氮碱基(胞嘧啶或鸟嘌呤);为R基;为肽键(CONH)图乙中:图示表示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即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培养具有标记的大肠杆菌噬菌体侵染有标记的大肠杆菌用含35S和32P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分离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所以该实验步骤的先后顺
69、序为故选:C(2)32P位于DNA分子中的磷酸基团上,即图甲中的位置;35S位于R基上,即图甲中的位置(3)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要标记噬菌体应该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4)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而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细菌,因此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且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中都含有N元素,因此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5)DNA分子中的碱基有A、T、C、G4种,碱基间配对方式有AT、CG2种,但由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使 DNA 分子具有多样性;由于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使 DNA 分子具有特异性故答案为:(1)C(2)(3)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4)沉淀物 上清液和沉淀物(5)4 2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2016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