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7黄继光人教版黄继光这篇课文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与现在差距甚远,因此若以一般的“读故事说故事思考故事”的教学步骤来上课,其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一方面对课文理解不深,另一方面感情也不够投入。经过思考,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我这样来设计新课:一、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战争背景资料,让学生在课前充分了解课文背景,增加黄继光和这场战役在学生心中的立体感,从而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故事中去。二、初读课文,了解并概括主要内容。三、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四、入境动情,激发学生情感。五、自主读悟。分
2、析黄继光主动请战的目的。六、读议激情。读出敌人的拼命。再奔重点,议议黄继光怕不怕?从哪里能看出来?作者为什么用了一个“啊!”字?七、真情流露。假如你是黄继光的战友,你想对他说什么?并朗诵一首诗永恒。同学们想怎样表达对黄继光的感情呢?读书?写诗?写感想?下面的时间学生自己处理。本教案设计充满着崭新的理念。教学环节一波三节,层层剥笋下去,学生之情不动自动。1、师生交流背景资料,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探求故事的愿望,从而很自然地被带到黄继光的故事中。2、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知,激发情感,为下面的“读”奠定基础。3、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完成黄继光英雄形象的再塑造。学生天生是一个探究者,教
3、师的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切入点。我抓住了“啊!”字和三个“!”读读议议。首先通过“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这两个句子的理解,让学生明白,黄继光参加的是一次最激烈的战斗,处境极其险恶,完成任务的困难极大,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4、尊重学生自由表达的权利。通过读书、朗诵诗、写诗、写感想等形式与英雄进行心灵对话。学生真情流露,读得入情,写得感人。但是静下心来仔细思考,课堂中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训练学生读的过程中,照顾的层面不完整。朗读时如果让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不好的学生,可能训练的效果会更好,朗读也容易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其次,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安排有些短,环节进行的有些仓促。学无止境,艺无止境。这节课又一次说明了这个道理。一节好课,即使再充分准备,也仍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但遗憾并不可怕,只要正确的认识、对待,相信自己也会在一次次的遗憾中,一点点的进步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