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高考)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综合复习卷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59831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综合复习卷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高考)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综合复习卷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高考)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综合复习卷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高考)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综合复习卷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高考)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综合复习卷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高考)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综合复习卷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高考)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综合复习卷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高考)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综合复习卷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高考)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2届高三二轮综合卷生物(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

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法布里病患者溶酶体中缺少-半乳糖苷酶,使得糖脂无法被分解而聚集在溶酶体中。某研究者构建了可以生产-半乳糖苷酶药用蛋白的细胞株,用来改善患者的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半乳糖苷酶是在细胞的溶酶体内合成的B药用蛋白的产生与高尔基体的加工、分类和包装有关C药用蛋白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后,囊泡膜可与溶酶体膜融合D法布里病可通过测定酶活性或糖脂的分布来进行诊断【答案】A【解析】A-半乳糖苷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B药用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其产生与高尔基体的加工、分类和包装有关,B正确;C药用蛋白是大分子物质,其通

3、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囊泡与溶酶体融合,利用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正确;D法布里病可通过测定酶活性或底物和产物的分布来进行诊断,D正确。故选A。2乳酸菌能将牛奶中的乳糖等糖分分解成乳酸而使牛奶变成酸奶,制作酸奶时,一定不能被T4噬菌体污染,否则会大大影响酸奶的品质和口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噬菌体能在酸奶发酵液中繁殖,原因是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糖分B奶牛、乳酸菌和T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均含有8种核苷酸C奶牛肌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单糖葡萄糖、二糖乳糖和多糖糖原DT2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其化学成分与染色体基本相同【答案】D【解析】AT4噬菌体是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不能直接利用发

4、酵液中的糖分,A错误;B奶牛、乳酸菌和T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含有4种核苷酸,B错误;C乳糖存在于动物的乳汁中,奶牛的肌细胞中不含乳糖,C错误;DT4噬菌体是DNA病毒,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与染色体组成相同,D正确。故选D。3生物膜的存在,不仅作为屏障为细胞的生命活动创造了稳定的内环境,而且还承担了物质转运、信息的跨膜传递和能量转换等功能。生物膜上常附着某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物质或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上附着核糖体,与其加工多肽链的功能相适应B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与其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的功能相适应C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与其分解丙酮

5、酸的功能相适应D叶绿体内膜上附着多种光合色素,与其吸收光能的功能相适应【答案】B【解析】A核糖体不附着在高尔基体上,A错误;B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有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与其功能相适应,B正确;C有氧呼吸丙酮酸的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错误;D光合色素只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D错误。故选B。4齐民要术记载了一种称为“动酒酢(“酢”同“醋”)法”的酿醋工艺:“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瓮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当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动,挠搅之。数十日,醋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方法的原理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可将酒精转化为醋酸B加水的目

6、的是对酒进行稀释,避免酒精浓度过高杀死醋酸菌C“衣”位于变酸的酒表面,是由原酒中的酵母菌大量繁殖形成的D挠搅有利于酒精与醋酸菌充分接触,还可以增加溶液中的溶解氧【答案】C【解析】A该方法依据的原理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不足时将酒精转化为醋酸,A正确;B加水的目的是对酒进行稀释,避免高浓度酒精导致醋酸菌失水过多死亡,B正确;C“衣”位于变酸的酒表面,是由原酒中的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C错误;D搅拌有利于酒精与醋酸菌充分接触,还可以增加溶液中的溶解氧,利于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D正确。故选C。5某二倍体昆虫控制翅色的复等位基因种类共有三种,分别为VA、VB、v。其中VA、VB均对v显性。VA、VB为共

7、显性,即都可以表现出各自控制的性状。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昆虫体细胞中一定含两种基因B该种群中翅色性状表现类型共三种C控制翅色性状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控制翅色性状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答案】D【解析】A每个昆虫体细胞中不一定含两种基因,也可能只含一种基因,如纯合子,A错误;B该种群中翅色性状表现类型共四种,即VA基因控制的性状、VB基因控制的性状、v基因控制的性状、VAVB控制的性状,B错误;C控制翅色性状的基因为复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控制翅色性状的基因为复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故选D

8、。6研究发现,某种水稻害虫的基因X发生突变后产生了抗药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X的碱基对一定发生了替换B基因X中嘌呤数与嘧啶数的比值发生了改变C基因X的突变为害虫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农药的使用使基因X产生了定向的抗药性变异【答案】C【解析】A基因突变的类型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A错误;B基因突变后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依然是双链,依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则基因X中嘌呤数与嘧啶数的比值依然为1,B错误;C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根本材料,C正确;D变异是不定向的,农药的使用对抗药性的害虫进行了选择,D错误。故选C。7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与常规育种、转基因技术等相结合,应用于植物生产的多个领

9、域。在下列技术中,不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B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C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D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答案】D【解析】A花药离体培养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单倍体植株,A不符合题意;B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过程中,需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重组细胞培育成植株,B不符合题意;C将番茄和马铃薯进行体细胞杂交得到杂种细胞,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杂种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C不符合题意;D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幼苗,该幼苗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变成多倍体植株,此过程不需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符合题意。故选

10、D。8T2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外源蛋白的DNA序列插入到T2噬菌体外壳蛋白结构基因的适当位置,使外源基因随外壳蛋白的表达而表达,同时,外源蛋白随T2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到噬菌体表面的生物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展示技术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B将大肠杆菌换成乳酸杆菌,实验结果无明显变化C利用限制酶能将外源蛋白基因与噬菌体基因结合D改造后的T2噬菌体其子代病毒也能展示外源蛋白【答案】D【解析】AT2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外源蛋白的DNA序列插入到T2噬菌体外壳蛋白结构基因的适当位置,其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B病毒的宿主细胞往往具有特异性,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不能换成乳酸杆

11、菌,B错误;C利用DNA连接酶将外源蛋白基因与噬菌体基因连接起来,C错误;D改造后的T2噬菌体其子代病毒也有外源蛋白基因,能表达外源蛋白,D正确。故选D。9羊草是北方草原的一种多年生牧草,由于人为开垦的影响,羊草数量显著下降。开展退耕还草工程之后,退耕区域的羊草数量明显增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其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B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退耕区域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C开展退耕还草后,此地会逐步演替形成森林D开展退耕还草后,群落中种间关系会更复杂【答案】C【解析】A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退耕区域的羊草数量明显增加,说明其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A正确;B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羊草

12、数量明显增加,改变了群落面貌,故退耕区域发生了次生演替,B正确;C北方草原缺少水分,天气干旱,该地不一定能够演替成森林,C错误;D开展退耕还草后,生物种类增多,种间关系变得更加复杂,D正确。故选C。10科学家用红光和远红光依次照射一批莴苣种子,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统计发芽情况(见下表),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组别光照射处理方式发芽情况对照组无光照不发芽1组红光发芽2组红光远红光不发芽3组红光远红光红光发芽4组红光远红光红光远红光不发芽注:自然光包含红光和远红光,莴苣种子对红光更为敏感。A光作为信号调控莴苣种子的发芽过程B植物体内可能存在感受光信号的分子C上述结果说明红光促进莴苣种子发芽,远红光则

13、起抑制作用D经2组和4组处理后的莴苣种子置于自然光下,种子不发芽【答案】D【解析】由上述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红光照射下莴苣种子发芽,远红光照射后不发芽,远红光照射后再到红光下照射会发芽,故可得出结论:红光促进莴苣种子发芽,远红光照射下莴苣种子不发芽。A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莴苣种子的发芽过程进行调控,A正确;B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光作为信号调控莴苣种子的发芽过程,说明植物体内可能存在感受光信号的分子,B正确;C由分析可知,红光促进莴苣种子发芽,远红光照射抑制种子发芽,C正确;D由于自然光包含红光和远红光,莴苣种子对红光更敏感,因此经2

14、组和4组处理后的莴苣种子置于自然光下,种子会发芽,D错误。故选D。11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细胞色素C氧化酶将来自NADH的电子传递给氧。如果人体细胞中缺乏铜,则有氧呼吸受到影响,出现体温过低等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色素C氧化酶由核糖体合成,位于线粒体内膜BNADH部分来自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的氧化分解C过度依赖无氧呼吸提供能量,可造成人体细胞内酒精积累D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答案】C【解析】A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故由核糖体合成,根据题干可知该酶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故该酶位于线粒体内膜,A正确;B根据有氧呼

15、吸的过程可知,NADH一部分来自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的氧化分解,一部分来自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氧化分解,B正确;C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不产生酒精,C错误;D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一部分储存在ATP中,D正确。故选C。12下图表示哺乳动物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中Na+、K+、Cl-、Mg2+的相对浓度。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和Cl-主要维持正常的细胞外液渗透压,K+主要维持正常的细胞内液渗透压BNa+和Mg2+运出细胞的方式相同,K+和Cl-运入细胞都需要消耗ATPCNa+和K+在细胞内外分布不平衡有利于维持神经元的功能D四种离子在体液中的浓度

16、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答案】B【解析】A结合图示可知,细胞内主要含有K+,细胞外主要含有Na+和Cl-,因此渗透压依赖这些离子的维持,A正确;B细胞内的Na+低于细胞外,运出细胞方式为主动运输,细胞内的Mg2+高于细胞外,运出细胞方式为协助扩散,B错误;CNa+和K+在细胞内外分布不平衡有利于维持神经元的功能,Na+内流可产生动作电位,K+外流可恢复静息电位,C正确;D无机盐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无机盐的含量处于动态变化中,D正确。故选B。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滩鸥鹭”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里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荷塘中的

17、荷、蜻蜓和鸥鹭共同构成湿地生物群落B采用等距离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C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D人类活动会影响荷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答案】D【解析】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共同构成湿地生物群落,A错误;B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不能采用等距离取样法来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且等距离取样法不能精确调查生物种类数,B错误;C影响植被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影响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食物,因此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环境,C错误;D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8、进行,D正确。故选D。14精子内的顶体由来自高尔基体的溶酶体特化而来,精卵识别后,顶体膜与精子细胞膜融合,释放溶酶体酶(顶体酶)使卵子外层形成孔洞,以利于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卵母细胞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具备受精能力B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融合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C顶体内储存的溶酶体酶是在精子的核糖体中合成的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答案】B【解析】A卵母细胞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即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有受精的能力,A正确;B顶体膜和卵细胞膜融合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B错误;C顶体内储存的溶酶体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精子的核糖体中合成的,C

19、正确;D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D正确。故选B。15水稻(2N=24,雌雄同花)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利用辐射诱发水稻 D11基因突变,选育出一种纯合矮秆植株甲。将甲与正常水稻杂交,F2为3/4正常植株、1/4矮秆植株。D11基因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BR与BR受体结合后,可促进水稻细胞伸长。研究发现,辐射也会诱发D61基因发生单基因突变导致BR受体合成受阻,即可获得另一种矮秆植株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辐射诱发植株甲D11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BD11隐性突变基因会导致水稻植株内BR含量减少C若植株乙D11基因未突变,其D

20、61基因最可能发生的是显性突变D对甲、乙植株杂交子代中的矮秆植株幼苗喷施BR可以改变其矮杆性状【答案】D【解析】分析题文和图形: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D11和D61与BR、BR受体合成有关,BR与BR受体结合后水稻为正常植株,说明水稻伸长受两对基因控制;将D11基因突变后选育的纯合矮秆植株甲与正常水稻杂交,F2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矮杆为隐性性状,甲发生了隐性突变;辐射诱发D61基因发生单基因突变使BR受体合成受阻,获得另一种矮秆植株乙,说明D61基因发生了显性突变。A根据“将纯合矮秆植株甲与正常水稻杂交,F2为3/4正常植株、1/4矮秆植株”,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可判断矮杆为隐性性

21、状,因此辐射诱发D11基因发生隐性突变,A正确;B根据“BR与BR受体结合后,可促进水稻细胞伸长”,再结合D11基因的作用机理图分析,可知D11因发生隐性突变能够抑制CYP724B1酶的合成,使水稻植株内BR含量减少,导致出现矮秆性状,B正确;C水稻是二倍体,植株乙D61基因发生单基因突变就能表现矮杆性状,可推测此种基因突变为显性变异,C正确;D根据显隐性关系,假定D11正常基因为A,D11突变基因为a,D61正常基因为b,D61突变基因为B。根据题意,甲植株为aabb,乙植株为AABb,杂交子代为1/2AaBb、1/2Aabb。AaBb能合成BR,不能合成BR受体,表现为矮秆,Aabb能合成

22、BR和BR受体,表现为正常,则杂交子代表现型和比例为正常植株矮秆植株=11;杂交子代矮秆植株基因型为AaBb,其D61基因发生突变,能合成BR,不能合成BR受体,则喷施R不会改变矮杆性状,D错误。故选D。16dsRNA是一种新冠病毒疫苗,其制备步骤为:扩增新冠病毒靶向干扰基因,构建重组质粒,该载体导入大肠杆菌扩增并鉴定后,将其与腺病毒载体共同转入特定动物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疫苗。该疫苗在人体细胞内合成dsRNA,以干扰新冠病毒基因的表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靶向干扰基因B构建重组质粒需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C可用PCR法鉴定靶向干扰基因插入的方向D该疫苗能诱导人体的特

23、异性免疫发挥作用【答案】D【解析】A提供基因合成的原料和条件,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来获得靶向干扰基因,A正确;B构建重组质粒时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质粒拼接,B正确;C可用PCR法鉴定靶向干扰基因插入的方向,如果有扩增产物,表明含有目的基因,如果没有的话,就表明没有成功转入目的基因,C正确;D该疫苗在人体细胞内合成dsRNA,以干扰新冠病毒基因的表达,并不能诱导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D。17研究表明,晒太阳能改善学习和记忆,这与其能促进脑内神经元合成和释放谷氨酸有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谷氨酸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导致突触后膜膜电位发

24、生变化B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C每个神经元树突末端可形成一至多个突触小体,以方便与其他神经元形成多个突触D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答案】C【解析】A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可以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改变,A正确;B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B正确;C每个神经元轴突末端可形成一至多个突触小体,以方便与其他神经元形成多个突触,C错误;D长期记忆的形成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故选C。18调查某与外界隔绝的岛屿上的居民的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甲和乙分别在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发病率,得到如图所示的数据。下表为该岛屿某患甲病家庭(父亲和儿子患病)中多个个体进行相应基因检

25、测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B乙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C表中父亲母亲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2D这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是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获得的【答案】A【解析】A由题图可知,甲病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因此甲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乙病中男性发病率小于女性,因此乙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正确;C假设控制甲病的基因为A、a,表中父亲、母亲相关基因型为XaY、XAXa,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2,C正确;D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D正确。故选A。19羊的有角(A)对无角(a

26、)显性,但雌羊只有在显性基因纯合时才表现出有角;白毛(B)对黑毛(b)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让一只有角黑毛雄羊与多只基因型相同的无角白毛雌羊交配,F1中雄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白毛有角黑毛无角白毛无角黑毛=1111,则F1中雌羊的表现型及比例为()A有角白毛有角黑毛无角白毛无角黑毛=1111B有角白毛有角黑毛无角白毛无角黑毛=9331C无角白毛无角黑毛=11D有角白毛有角黑毛=11【答案】C【解析】有角黑毛雄羊(A_bb)与多只基因型相同的无角白毛雌羊(A_B_或aaB_)交配后代中黑毛白毛=11,属于测交,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后代雄羊中有角(Aa)无角(aa)=11

27、,属于测交类型,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所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因此,F1中雌羊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无角白毛无角黑毛=11。故选C。20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4)的正常浓度范围是:52127ng/mL,可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腺激素浓度,其过程和方法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管别S0S50S100S200S400待测样品管T4标准样品(mL)5050505050-待测血清(mL)-50125I-T4(mL)100100100100100100抗T4血清(mL)100100100100100100摇匀37温育60分钟(抗原抗体反应)离心15分钟(抗原抗体复合物位于沉淀中),测

28、量沉淀的放射性强度(注:125I-T4是放射性标记的甲状腺激素;T4标准样品(S)的浓度分别为0、50、100、200、400ng/mL)A125I-T4和样品管中的T4与抗T4抗体发生竞争性结合B抗T4血清中抗T4抗体的物质的量应低于加入的125I-T4的物质的量C通过T4标准样品(S0S400)浓度与沉淀放射性强度大小建立标准曲线D若待测样品组的放射性明显低于S50,说明提供待测血清的患者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答案】D【解析】A放射免疫法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与未标记的抗原同抗体发生竞争性抑制反应的方法,125I-T4和样品管中的T4与抗T4抗体发生竞争性结合,A正确;B使放射性标记抗原和未标

29、记抗原(待测物)与不足量的特异性抗体竞争性地结合,反应后分离并测量放射性而求得未标记抗原的量,故抗T4血清中抗T4抗体的物质的量应低于加入的125I-T4的物质的量,B正确;C通过T4标准样品(S0S400)浓度与沉淀放射性强度大小建立标准曲线,C正确;D若待测样品组的放射性明显低于S50,说明该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多于50ng/mL,但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4)的正常浓度范围是:52127ng/mL,而且应该与S100对比才能说明提供待测血清的患者是不是甲状腺功能减退,D错误。故选D。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21(13分)当光照过强,超过棉花叶片需要吸收的光能

30、时,会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光抑制。有关光抑制的机制,一般认为:在强光下,一方面因NADP+不足使电子传递给O2形成超氧阴离子(O2-1);另一方而会导致还原态电子积累,形成三线态叶绿素(3chl),3chl与O2反应生成单线态氧(1O2)。O2-1和1O2都非常活泼,如不及时清除,会攻击叶绿素和PSII反应中心的D1蛋白,从而损伤光合结构。类胡萝卜素可快速淬灭3chl,也可以直接清除1O2。下图甲是棉花的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为相关过程,PSI和PSII都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光系统复合物;图乙、图丙分别表示正常棉花和突变棉花绿叶中色素纸层析结果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

31、色素);图丁是正常棉花的色素总吸收光谱、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指不同波长光照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色素b的吸收光谱。(1)图甲中,消耗能量的过程是_(填序号),物质A所承担的功能是_。(2)图乙、丙中,色素带b的颜色是_,吸收光能的结构是图甲中的_(填“PSI”或“PSII”或“PSI和PSII”)。(3)通过测量不同波长光照下的O2释放量绘制的曲线是图丁所示的_光谱。总吸收光谱与色素b的吸收光谱曲线不吻合的原因是_。总吸收光谱与作用光谱在450500nm波长处出现较大差异,而其它区域基本吻合,可以说明_(填色素名称)对光能的转换效率较低。(4)强光导致光抑制时,突变棉花植株比正常棉花植株光合

32、速率下降更快的原因是_。【答案】(1) 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 (2)蓝绿色 PSI和PSII (3)作用 绿叶中除了叶绿素a,还含有其他色素,也能吸收光能 类胡萝卜(胡萝卜素和叶黄素)(4)该突变体棉花植株缺乏类胡萝卜素,无法淬灭3chl并清除1O2而使叶绿体受损、缺乏类胡萝卜素导致吸收的蓝紫光减少,影响光合作用【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图甲中为光反应过程,为CO2的固定过程,为C3的还原过程,A为NADPH,B为ATP,PSII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将水光解为氧气和H+,同时产生的电子传递给PSI,可用于NADP+和H+结合形成NADPH,同时

33、在ATP酶的作用下,氢离子顺浓度梯度转运提供分子势能,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图乙中a为叶绿素b,b为叶绿素a,c为叶黄素,d胡萝卜素。(1)为光反应过程,要消耗光能,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为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所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其中NADPH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2)色素带b为叶绿素a,颜色为蓝绿色,据图甲可知:PSII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将水光解为氧气和H+,同时产生的电子传递给PSI,PSI也可以吸收光能,可用于NADP+和H+结合形成NADPH。同时在A

34、TP酶的作用下,氢离子顺浓度梯度转运提供分子势能,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3)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波长相应的O2释放量来绘制;色素带b为叶绿素a,总吸收光谱与叶绿素a吸收光谱曲线不吻合,说明绿叶中除了叶绿素a,还含有其他色素,也能吸收光能。根据色素吸收光谱图可知:绿叶中的类胡萝卜主要吸收450500nm(蓝紫光)的波长的光,在可见光的其他波段,总吸收光谱与作用光谱几乎完全重叠,说明叶绿素吸收的光能几乎全部用于光合作用,450500nm波长处出现较大差异,说明类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有一部分不能转化成光合作用的能量,对光能的转换效率较低。(4)由于类胡

35、萝卜素可快速淬灭三线态叶绿素,故缺乏类胡萝卜素的突变体因无法淬灭三线态叶绿素而使叶绿体受损,同时缺乏类胡萝卜素会导致光反应吸收的蓝紫光减少,所以光合速率下降。22(14分)红树林(Mangrove)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温室效应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场所。 (1)红树林中的红树和其他植物构成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可吸收大气中的_并以有机碳的形式储存,构成植被碳库。植物的凋落物、死亡的根系和水

36、中颗粒沉降进一步将有机碳储存在土壤当中,构成土壤碳库。我国沿岸红树林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抵消”全球的碳排放,这体现出碳循环具有_的特点。(2)红树林是优良的碳库。下列事实中支持该结论的有_(多选)。A红树植物较其他植物生长繁殖迅速B红树植物发达的根系有利于潮水中植物凋落物的附着C底栖动物储藏食物的习性有利于红树林凋落物中有机物的埋藏D高盐环境能抑制红树林中微生物活性,分解者种类和数量较少(3)补种红树是红树林生态修复中的重要措施。原产于马来西亚的无瓣海桑具有速生、耐浸淹、抗逆性强等特性,可作为红树林的造林先锋树种引入。在引种前应进行综合评估。盐度是影响红树植物生长分布的重要环境条件,探究不同盐

37、浓度对无瓣海桑和本土红树品种秋茄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如图。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_,结果表明_更适合种植在高盐生境中。为评估比较无瓣海桑林与本土红树林的固碳效率。科研人员查阅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四种不同林型样地的考案报告,收集不同红树林群落基础数据并计算出多样性、植被碳密度(可反映红树林植物固碳效率)等指标,结果如下表。林型平均树高(m)丰富度指数(S)每株生物量(kg株)植株密度(株hm-2)植被碳密度(thm-2)1白骨壤灌木林2.331.379.001173346.482桐花树灌木林2.412.234.652385548.833秋茄乔木和桐花树灌木混交林4.402.99.821796077

38、.614无瓣海桑乔木林6.291.5619.76422536.74结合调查数据,分析林型3植被碳密度最高的原因_。【答案】(1)生产者 CO2 全球性 (2)ABCD (3)使用清水培养无瓣海桑和秋茄 秋茄 秋茄乔木和桐花树灌木混交林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乔木层和灌木层植物有效利用生长空间,提高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植株密度较高,物种丰富度高,植被碳密度最高。【解析】(1)植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可吸收大气中的CO2并以有机碳的形式储存。红树林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抵消”全球的碳排放,这体现出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2)A红树植物较其他植物生长繁殖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形成更大的种群,

39、红树林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速率更快,A符合题意;B红树植物发达的根系有利于潮水中植物凋落物的附着,分解者在红树植物根部将植物凋落物分解产生CO2,进一步促进红树林的光合作用,B符合题意;C底栖动物储藏食物的习性有利于红树林凋落物中有机物的埋藏,可加速红树凋落物的降解,促进碳循环,C符合题意;D高盐环境能抑制红树林中微生物活性,分解者种类和数量较少,红树林较少出现生长不良、病虫害等现象,D符合题意。故选ABCD。(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盐浓度、植物种类,因变量是植物生物量,分别使用清水培养长势优良的无瓣海桑和秋茄作为对照组。由图示结果可看成,在低于340mM的盐度范围内,无瓣海桑的生物量高

40、于秋茄,而在340-680mM的盐度范围内,秋茄的生物量高于无瓣海桑,所以秋茄比无瓣海桑更适合种植在高盐生境中。秋茄乔木和桐花树灌木混交林群落为乔木和灌木混交林,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乔木层和灌木层植物有效利用生长空间,提高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植株密度较高,光合面积较大,物种丰富度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高,所以植被碳密度最高。23(18分)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能够使人及时意识到危险,提高生存率。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时,诱发组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沿传入通路抵达大脑皮层特定感觉区,产生痛觉。人体内存在天然的镇痛系统,起重要作用的

41、是可释放脑啡肽的神经元。人体的肢体关节每天都在摩擦,如果没有自身分泌脑啡肽,光是关节摩擦的疼痛就让我们无法自由行动。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痛觉形成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痛觉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使得突触后膜电位变为_,即产生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以_的形式传导。(2)脑啡肽神经元与感觉神经元之间会形成一种“轴突轴突”突触结构。脑啡肽释放并与感觉神经元细胞膜上_结合后,使得动作电位无法产生,从而抑制感觉神经元_,实现镇痛。(3)海洛因一开始是作为强效镇痛药研发出来的,但发现其具有极强的成瘾性,一旦停用,患者会承受巨大的痛苦,因此将其列为危害性巨大的毒品之一。请推测海洛因具有镇

42、痛作用的可能原因(至少写出两点)。_。_。(4)研究发现海洛因的结构与脑啡肽相似,请推测成瘾者毒瘾发作时痛不欲生的原因:_。【答案】(1)内正外负 局部电流(电信号或神经冲动)(2)特异性受体 释放痛觉神经递质(3)海洛因具备和脑啡肽相同的作用,和受体结合后抑制痛觉递质的释放 海洛因可促进脑啡肽的释放或抑制脑啡肽的回收(补充答案:海洛因具备和痛觉神经递质相同的作用,和受体结合后影响痛觉神经递质与受体的作用;海洛因可抑制痛觉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4)海洛因代替脑啡肽长时间起作用后,自身脑啡肽释放减少或脑啡肽受体减少,对感觉神经元释放痛觉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减弱,若不吸食海洛因,疼痛的感觉就会增加

43、【解析】(1)痛觉形成过程中,人体的痛觉感受器接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会产生兴奋,突触前膜释放的痛觉神经递质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使得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电位从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产生了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形成痛觉。(2)由题图分析可知,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脑啡肽神经元与感觉神经元之间会形成一种“轴突-轴突”突触结构。脑啡肽神经元释放脑啡肽,与感觉神经元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使得膜电位无法形成动作电位,从而抑制感觉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实现镇痛作用。(3)人体的痛觉感受器接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会产生兴奋,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形

44、成痛觉,若兴奋不能传到大脑皮层则不会产生疼痛。据此推测,海洛因具备和脑啡肽相同的作用,和受体结合后抑制痛觉递质的释放;海洛因可促进脑啡肽的释放或抑制脑啡肽的回收,从而具有镇痛作用。(4)研究发现海洛因的结构与脑啡肽相似,具有镇痛作用,吸毒成瘾者由于海洛因代替脑啡肽长时间起作用后,自身脑啡肽释放减少或脑啡肽受体减少,对感觉神经元释放致痛递质的抑制作用减弱,若不吸食海洛因,疼痛的感觉就会增加,故成瘾者毒瘾发作时痛不欲生。24(15分)基因的剂量补偿效应是指使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在胚胎发育的早期,X染色体失活中心(XIC)负责X染色体计数,并随机只允

45、许一条X染色体保持活性,其余的X染色体高度浓缩化后失活,形成巴氏小体。若某一个早期胚胎细胞的一条X染色体失活,则这个祖先细胞分裂的所有子细胞均失活同一条X染色体。由于原始生殖细胞中XIC区域的基因会关闭,使得失活的X染色体恢复到活性状态,因此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下图为猫的一种常见的基因的剂量补偿效应机制。回答下列问题:(1)剂量补偿效应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其生物学意义是保证两性间由X连锁的基因编码的_在数量上达到平衡。(2)X染色体发生失活的条件是_。巴氏小体可以应用于鉴定性别,其鉴定依据是_。(3)猫毛色的黄色(O)对黑色(o)为完全显性。黑色雌猫和黄色雄猫

46、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为解释这一现象,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如下假设: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存在剂量补偿效应,即基因型为XX的猫在早期胚胎时期不同细胞发生了X染色体随机失活。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猫,设计一代杂交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答案】(1)蛋白(产物) (2)X染色体的数目至少两条(个体为雌性)、X染色体上XIC区域的基因正常表达 细胞中存在巴氏小体时,该个体为雌性,反之为雄性(3)实验思路:让中的雌雄个体相互杂交,观察子代的性状预期实验结果:子代中,雌猫毛色表现为黑色和黑黄相间,雄性毛色表现为黑色和黄色实验思路:让中的黑黄相间

47、猫和P中的黄色雄猫相互杂交,观察子代的性状预期实验结果:子代中,雌猫毛色表现为黄色和黑黄相间,雄性毛色表现为黑色和黄色【解析】(1)根据基因的剂量补偿效应定义,雌性(XX)有两条X染色体,雄性(XY)只有一条X染色体,但两者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相等或近乎相等,继而说明两性间由X染色体的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在数量上相等或近乎相等。(2)分析题干信息,在胚胎发育的早期,X染色体失活中心(XIC)负责X染色体计数,并随机只允许一条X染色体保持活性,其余的X染色体高度浓缩化后失活,形成巴氏小体,说明当个体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大于或等于两条,且X染色体失活中心(XIC)区域的基因正常表达时,X染色体才会发生失活;巴氏小体只出现在XY型生物的雌性个体中,而巴氏小体又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所以可用于性别鉴定。(3)猫毛色的黄色(O)对黑色(o)为完全显性,分析遗传图解可知,子一代黑黄相间雌猫基因型为XOXo,若基因型为XX的猫在早期胚胎时期不同细胞发生了X染色体随机失活,则子一代黑黄相间雌猫获得失活的X染色体X,因此可以让F1 中的雌雄个体相互杂交,或让 F1 中的黑黄相间猫和P中的黄色雄猫相互杂交,观察子代的性状即可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