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4.42KB ,
资源ID:115940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594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19陶罐和铁罐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19陶罐和铁罐人教版.docx

1、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19陶罐和铁罐人教版(2019) 今天在谭校和付主任的带领下来到平水镇河东村河东小学上了一堂课,用自己的话解嘲就是:这堂课作为失败的例子上的很成功。 早在前天付主任告诉我要我们去平水上堂课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在打鼓,生怕时间有限又没有磨课,准备不充足而有损我们学校的形象。最后还真是应验了那句话:机会是往往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我这个准备不充足的人最终没能上出令大家和自己满意的课来,回来的路上坐在付主任的车子上,整个人的情绪很低落,一言不发。而我在低落的同时庆幸自己不是说为了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没能得以实现,而是在思量我这堂课上成这个样子原因何在。人哪,有时候就是需要他人的指点,谭

2、校的一席话让我豁然开朗。下面我就结合谭校的给与我的点评及建议谈谈自己对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的教学反思。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的故事。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消失得无踪无影。这则寓言故事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本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如下:1、读一读,整体感知。2、议一议,了解内容。3

3、、品一品,理解品味。4、演一演,加深理解。总觉得设想是好的,实施起来才发现还有很多地方有缺陷。首先,在“读一读”这个环节中,我本打算是让孩子们先听音频,(音频拷贝在教室的电脑上时格式不支持,所有我就把听音频改成孩子自读课文。)圈起生字自己认读,之后再来出示生字检测孩子的自学生字情况。我早就考虑到孩子们的一些学习方式会和我们这儿的学习方式不一样,所以在课前我就和孩子们聊了一会儿天,知道他们在识记生字时都是根据词句手册来读的,并且基本上不会有小老师带读,每个生字新词都是读一遍,我想我的一节课是不能让孩子随着我的教学方式来,所以我打算“入乡随俗”,就让孩子们每个生字新词读一遍,可万万没想到,我唯一的

4、区别就是把这些生字制作成课件有多媒体放映出来时,导致整个班上没有一个孩子开口认读,当时脑袋里就剩“哦买噶”,还好在我的引导下有几个孩子打破了这样的僵局带头认读起来。从这儿我就意识到当改变不了别人的时候,就只能去试着改变自己。而通过课件呈现生字这一部分既是对当地孩子们学习习惯的一种忽视,也是沟通欠缺的表现。在认读生字之后,我就激励孩子,相信孩子学完生字之后一定会比第一次读得更棒,从而引导孩子再读课文,让他们先自己稍微地了解本篇寓言故事的大致内容。其次,在“议一议”这个环节中就开始乱了步调。第一,是指向不明确。上一环节再读课文时我是让孩子带着任务去读的,也就是请孩子将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找出了,并

5、且分“_”和“”画记起来;边画边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本来孩子们也没有提前预习这篇课文,所以对这篇课文还不是很熟悉。假使我在让孩子画记对话部分的内容时,提示一下孩子们从第一自然段至第九自然段中去找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并画记起来,这样就不会导致孩子们把后面一部分陶罐和挖掘的人们对话也画记起来,并花费了较多的时间放在去读后部分内容。第二,忘记了引导孩子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在引导孩子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时,孩子已经知道了铁罐在奚落陶罐,而此时我应该要让孩子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奚落”这一词语的意思,可是当时就遗漏了这部分,所以也给后面品读句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第三,预设学情时考虑的太片面。我

6、只想到了孩子们能提出“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铁罐又是怎样奚落陶罐的?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么的态度?”这类问题,可是我却没想到还有不会提类似问题的可能性,这就导致我后来在面对孩子没能提出这类问题时,绕了很多的弯还是没引导孩子说出我想要的这几个问题。时间花费了,孩子们也被弄晕了。就像谭校所说,孩子们已经能提出第一个问题很不错了,这时候就可以体现教与学是相互促的,老师可以直接说自己也有两个问题想和孩子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样确实简洁明了得多。第四,忽视了孩子的问题其实是教师最好的教学资源。当有一位孩子说她想知道最后铁罐去哪儿的时候,我当时只说了句这位孩子提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只不过是下一节课的内容

7、了。如果我当时不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去上,而是就围绕这位孩子提的这个问题去着手还会比我想象中的效果要好,他们就会从铁罐虽然坚硬但会被氧化懂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要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这就抓住了这篇课文中的一个道理。再次,在“品一品”这个环节中,我还是没能很好地引导孩子们将铁罐的傲慢、轻蔑、恼怒以及陶罐的谦虚、和善、大度等神情与态度读出来,并且在同桌(小组)分角色朗读中,我通过观察,发现很多孩子用了大把的时间在争论读哪个角色的话语,这就是我课前没让孩子做好合作的准备,其实我课前可以细化好孩子们在小组合作中的任务是什么。最后,由于前面几个环节没有掌握好,导致后面设计“演一演”这一环节都还没登场就已经拖堂十分钟了,这也是做得欠妥的地方。每次上完一堂公开课,我的心情都极其复杂,可不管怎么样我们的谭校都能让我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我也不好意思当面向我们谭校说声感谢,借此机会也向谭校道声:“谢谢。谢谢您的指导与鼓励!”另外,本次随着谭校他们去平水镇,除了自己教学上有所收获外,还有一件事让我感触颇深,那就是一天之中,我们去了几所学校,每到一所学校,我们的谭校和付主任都会向当地的孩子们每人赠送一本课外书籍,这是一种教育情怀,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孩子们的热爱,对教育的支持,对根的追寻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