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2.32MB ,
资源ID:115918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5918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十六 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人民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十六 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人民版.doc

1、课时作业提升练十六 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南安模拟)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到来之前,林则徐开始主持翻译英文书报,获知了英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并据此分析得出了对英国的基本认识。例如,英国是以贸易立国的,即便鸦片贸易中断,英国为了茶叶等商品的利益,也绝不会对中国开战。林则徐的这一认识()A.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 B.客观分析了战前形势C.延缓了鸦片战争爆发 D.成为战败的主要原因【解析】选A。材料表明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已经“开眼看世界”,但却得出了一些错误的结论,究其原因,他在用“天朝上国”的传统思维方法分析西方国家,故

2、A 正确;林则徐对西方工业国家的野蛮掠夺性认识不足,故并未客观分析战前形势,B错误;林则徐的这一错误认识并未延缓战争爆发,C 错误;清廷的腐败是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故 D 错误。2.洋务派积极主张并促成了清政府派遣留学生出洋学习法律,培养了近代中国第一批法律人才,他们创办新式的洋务学堂传授法律知识,并在开展法制教育和翻译国外法学著作中改造或创造出了“主权”“人民权利”“法院”等中文法律词汇。据此可知洋务派()A.突破了“中学为体”的束缚B.阶级属性发生改变C.以培养近代法制人才为根本目的D.促进法制教育的近代转型【解析】选D。据材料“改造或创造出了主权人民权利法院等中文法律词汇”可知洋务运动在

3、教育领域积极培养法律人才并推动中国法制教育的近代化,故D正确。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统治而进行的学习西方科技的努力,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故A错。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开展的,并未改变阶级属性,故B错。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故C错。3.下表为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课程安排(节选)。据此可知,万木草堂()课程教学内容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泰西哲学等经世之学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等考据之学中国经学、万国史学、数学、格致学等词章之学中国词章学、外国语言文字学A.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B.摆脱了封建教育的影响C.以培养革命人才为目标D.受到中体西用思想影响【解析】选D。从表

4、格的课程看,既学习中国传统的经学词章,又学习外国的文化,故是受中体西用的影响。故选D。4.(2019济南模拟)“它(中体西用)用貌似公正、开放的态度,在适合民族文化心理承受能力的考虑之下,将仿效西方、变革社会的方案局限在不从根本上突破千年传统文化本体内。”这说明该思想()A.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改造B.清除了西学引进的阻力C.具有明显的文化封闭性D.具有文化冲突的调和性【解析】选D。根据“仿效西方、变革社会”可知该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改造,故A错误;根据“不从根本上突破千年传统文化本体内”可知该思想并没有清除西学引进的阻力,故B错误;根据“开放的态度”“仿效西方”可知该思想并不封闭,故

5、C错误;该思想既“仿效西方、变革社会”,又“不从根本上突破千年传统文化本体”,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调和,故D正确。5.据梁启超回忆:“甲午丧师,举国震动,年少气盛之士疾首扼腕言维新变法而其流行语,则有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者,张之洞最乐道之,而举国以为至言。”据此可知,“中体西用”思想在当时()A.与维新变法思想实现了融合 B.伴随鸦片战争的爆发而出现C.受统治者倡导成为主流思想 D.得到多数先进中国人的认可【解析】选D。“张之洞最乐道之,而举国以为至言。”可知多数人认可中体西用思想。故选D。6.(2019合肥质检)梁启超曾致书康有为:“弟子以为欲救今日之中国,莫急于以新学说变其思想(欧洲之兴全在

6、于此),然初时不可不有所破坏。孔学之不适于新世界者多矣,而更提倡保之,是北行南辕也。”这说明梁启超主张()A.提倡儒学,中西结合B.引进西学,变法图强C.批判西学,古为今用 D.效仿欧洲,自强求富【解析】选B。材料中的“变”和“救”,说明梁启超强调变法与图强,故选B。A、C明显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D是洋务派的主张,不符合题意。7.谭嗣同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办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通义也。”其思想特点是()A.强烈的民主精神B.强烈的爱国思想C.坚定的维新意志D.激进的革命精神【解析】选A。谭嗣同认为君是为民办事的

7、,赋税取之于民,去之于民,如果不能做到上述几点,变革或者革命就会到来,这体现出他的思想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故选A。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爱国思想”,B不正确;材料也没有体现出他要求“维新”或者要求“革命”的思想主张,C、D不正确。8.辛丑条约签订后,士大夫们对严复天演论的解读,逐渐指向革命。这说明()A.严复主张资产阶级革命 B.达尔文进化论直接影响广大国人C.时局变化影响思想变迁D.适者生存思想必然推动革命发展【解析】选C。根据所学,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彻底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改良在近代中国已无出路,因而士大夫阶级开始日益倾向革命,故选C;根据所学,严复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派而非革命派,排

8、除A;根据常识,士大夫阶级并不等于广大国人,排除B;“适者生存思想必然推动革命发展”这种说法属于明显的程度失当,排除D。9.编写于不同时期的西学书目表与译书经眼录是收录介绍近代西方译著的重要书籍。 书籍 所收录书目出版时间 外国学者译著中外学者合译 中国学者译著 西学书目表 甲午战争以前 139部 123部 38部 译书经眼录 20世纪初 35部 33部 415部 据表可知()A.政治运动推动知识分子转型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广泛C.西学传播的片面性和被动性D.国人接受西方文明程度加深【解析】选D。由材料中甲午战争前和20世纪初比较可知外国学者译著不断减少,中国学者译著不断增加,说明国人接受西方

9、文明的程度在不断加深,故选D。10.(2019唐山模拟)近代以来,一方面,要救亡图存,首先要反对西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另一方面,要使中国富强,实现现代化,又要向西方学习,进行思想启蒙。这“一反一学”,使近代中国人面临着二律背反的两难选择。这一现象()A.导致中国民族解放异常艰难B.说明中国深受启蒙运动影响C.是由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D.表明中国民族危机异常严重【解析】选C。在中国近代,要想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而要想反对封建主义又必须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壮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进步力量,进行思想启蒙,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近代中

10、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故C正确。11.1912年1月1912年2月1912年2月1912年3月1912年4月1915年12月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提出有条件地辞职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举行就职典礼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蔡锷等率军反对袁世凯称帝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民国初年()A.民主理念和实践存有偏差B.袁世凯权力已被制约C.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D.政治民主化持续发展【解析】选A。题干反映的是民国建立之初的政局动荡局面。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且袁世凯复辟帝制,由此可知民主的理念和实践存在偏差。故选A。B、C中“已”说

11、法错误;从表格内容看,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反对,可知民主并没有持续发展,故D错误。12.孙中山根据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中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陶铸。他认为,“博爱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这反映出孙中山心中的“博爱”()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深化B.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C.目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D.是对大同社会的美好设想【解析】选D。孙中山先生的“博爱”主张很显然并不是单纯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深化,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以传统儒家思想为行动指南,故A错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而

12、非博爱思想,故B错误;“目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C错误;根据材料“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不难看出,这是孙中山先生对中国传统大同理想的向往与追求,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7分)13.(25分)马克思说:“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因此,“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

13、,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中学为体中的“体”,不是指身体或形状,而是指国家的本体、主体、政体、基干、准则、法纪,简言之,“体”就是封建社会的政权。这个“体”,君临一切,高于一切,凌驾于一切人和一切事之上。“中学”和“西学为用”,都是为了保护和尊崇这个“体”。所谓西学,大体上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二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精神文明,主要是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摘编自邵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新议材料三张之洞系统阐发的“中体西用”论具有兴西学和保中

14、学的两重性,即在为维护封建旧学张本(指事先为事态的发展作好布置)的同时,也为西学的传播起了促进作用。摘编自刘健清、李振亚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体西用”为什么是当时“更好的宗旨”。分析其思想特征。(10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体”和“西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提出的根本动机。(5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10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一“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等信息,再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背景来回答即可;第二问依据材料一“成为中西文化

15、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来总结。第(2)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体就是封建社会的政权”“西学一是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二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精神文明,主要是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等信息得出答案;第二问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目的回答。第(3)题依据材料三“也为西学的传播起了促进作用”,再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影响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答案:(1)原因: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国人不易接受新思想;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策略中庸,便于国人接受,利于西学传播。(6分)特征:“中体”是根本,是“西用”的前提;中西文化的交融。(4分)(2)内容:中体指封建

16、政权的根基,西学是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观念。(4分)动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1分)(3)作用:促进西学传播;有利于打破中西文化对立;促使思想解放,有利于近代化进程。(6分)但其固守封建制度,抑制了西学作用的最大化,不能推动社会的根本变革。(4分)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现代的文白之争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文化事件。就语言发展的方向来看,近代文白之争的对错是清楚的;而就其所牵涉的文化、民族传统等方面看,其对错又值得思考。正方反方梁启超:“今人文字与语言离,其利病既屡言之矣。今人出话,皆用今语,而下笔必效古言,故妇孺农氓(田民),靡不以读书为难事,而水浒三国红楼之类,读者反多于六经

17、。”陈独秀:“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林纾:“且使人读古子者,须读其原书耶?抑凭讲师之一二语,即算为古子?若读原书,则又不能全废古文矣。”“古文者,白话之根柢,无古文安有白话?”姚鹏图:“鄙人近年皆用白话体裁然总不如文话之简捷易明,往往累牍连篇,笔不及挥,不过抵文话数十字、数句之用。”你赞成材料中“文白之争”哪一方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解析】赞同正方的观点,结合白话文易于理解能够促进文化知识普及、文言文晦涩难懂阻碍文化普及和文言

18、文是传统文化代表遭到新文化运动批判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赞同反方,主张保留文言文,从文言文自身的优美性、文言文在中国长期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等方面分析即可。 答案:示例一:观点:赞成正方,主张推广使用白话文。(2分)理由:中国社会日常交往大量使用白话,而书面用语以文言为主,形成了文言文与白话文分离的状态;文言文的复杂阻碍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以及教育的发展,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追求思想的解放,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必须要否定文言文,倡导使用白话文。(10分)或示例二:观点:赞成反方,反对全盘否定文言文,主张保留文言文。(2分)理由:文言是白话的基础,文言作为一种有特色的书面用语,它的存在是有价值的;白话在其初期,无论是词汇的丰富性还是表达形式的成熟、优美都还无法与文言相比;在中国长期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文言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废弃文言,必然导致传统文化的断绝。(10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