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想国的脉络及主要内容这部著作分十卷,是以苏格拉底与几位主要人物的对话形式写成的。此书开卷首先涉及的问题便是:“什么是正义?”在与众人的辩论中,苏格拉底推翻了当时广泛流传但不明确的关于正义的定义(也就是认为正义就是要归还从他人处所得的东西),给正义下了定义:正义是将善赋予正直者,将恶带给非正直者。在第二卷中,格劳孔和阿德曼托斯敦促苏格拉底证明正义的生活是有价值的生活。苏格拉底就借助于对城邦的模拟历史分析开始了他的探索。苏格拉迪认为一个城邦分成三个阶层:管理者,护卫者、平民。在接下来的三四卷中分析了护城者的重要性及他们所应该受到的教育问题,批评了诗歌在教育中的不良影响。在第五卷中柏拉图提出了他的
2、“三个冲击波”分别为:管理者是从那些表现出适当才能的人中选拔出来的,可男可女;统治阶级应该过公社生活,婚姻生活与孩子都可被认为是公共的;哲学家必须成为国王,也就是“哲学王”,这一点可以使政治权利和聪明智慧结合起来,正义就能发扬光大,利益和恩惠才能降临到被统治者身上。在第六和七卷中,柏拉图提出了三个著名的比喻来解释他的意思。柏拉图相信,一类对象都具有共同的特征,也就是他理解的“理念”,这个理念世界是独立于现象世界而单独存在的,现象世界是由我们的观感所能感知的,而理念世界所代表的最高的真实确实要理性思维才能“看到”,而理念世界中最高的形式就是“善”。在第八卷里,柏拉图讨论了现存各种政体及其统治者的特征,以及它们之所以式微的原因。第九卷中苏格拉底描述了从真正的快乐到痛苦,从正义之人到非正义之人,他向格劳孔和阿德曼托斯展示了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什么是正义的生活。第十卷包括了著名的关于厄洛斯的神话,涉及到了一些柏拉图对“理念”和“形式”的解释,和艺术对国家构成的威胁。理想国终结于一场有关灵魂不朽的争论。灵魂唯一的疾病是非正义,然而非正义并非是命中注定的。凭借对正义的挚爱,协调理性、意志和欲望,人们可以保持心灵的健康,灵魂将永葆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