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18维生素c的故事苏教版1、 文章主旨的把握,教学主线的确定。钻研教材,不难发现,应让学生体会到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中,船员的“顾全大局”、哥伦布的“细心发现”,科学家的“认真研究”起到了一定作用。再深入研读文本,钻研教材,还会发现哥伦布对船员生命的珍视和关爱也起了作用。不可忽略的是,船员的“顾全大局”和哥伦布噙着眼泪继续航海,都体现了对实现航海事业的追求,这是对航海事业的热爱。而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为了挽救无数生命而不懈努力,也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这些,对事业的爱与对生命的爱交织在一起,即形成了本课爱的主旋律。明确了这点,这个学生一读就懂的小故事立刻具有了更深的人文内涵。以爱
2、为基调,就能更好地把握住文章中的众多人物对维生素C的发现所做出的贡献,本课的主线就清晰了。围绕这条爱的主线的教学一定是丰富而丰满的。结合以上思路,原来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困惑便能迎刃而解:关于人物心理的剖析。 船员的“顾全大局”。试教中,这个体现船员品质的词语,是在学生体验不完全的情况下,教师迅速贴上的标签。学生完全没有情感体验,而只有从心理上对航海事业有所了解,对航海的艰辛产生敬畏之后,才会让学生体会到远航探险的失败对于船员对于船长意味着什么,那是如同舍弃生命般的难受。所以,学习一、二自然段,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感受船员对航海事业的爱。正因为这种爱,他们才具有了“舍己为公”“顾全大局”的优秀品
3、质。把握了这个爱的基调,学生的理解才会有一定层次。船员的“不拖累”大家。试教中,教师针对船员的“顾全大局”假设了一个船员形象,试图通过情境创设帮助学生体会人物心理。莫校长认为,与其在此创设情境,不如抓住“拖累”一句进行想象补白,让学生明白航海事业对于船员的重要性。思考:船员不想拖累大家什么?这样拖累下去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只有明白了这个词所包含的深层意义,才会理解哥伦布同意船员“把我们放到荒岛上”的请求,才会懂得船员的“识大体,顾大局”。而这些都体现了大家对更多生命的爱,对伟大事业的爱。哥伦布“面对茫茫大海,心情十分沉重”。同样,从船员对航海事业的爱,不难想象,作为一船之长,意大利伟大航海家哥
4、伦布对航海事业的深爱。正因为这种爱,使得他在“海上凶神”面前,心情是及其复杂的,这个沉重所包含的爱就应是:焦急、发愁、难过、担忧。在前面理解了船员的情感后,再来思考“哥伦布为什么会心情沉重?”学生的思考才会深刻,思维才不会单一。另外,这个句子,情景交融,烘托气氛,突出人物心理,也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表达的一个好例子。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体验了船员的“顾全大局”,哥伦布的心情“沉重”,这里 “噙着眼泪点了点头”的情感就不难理解了。它是丰富的:有悲伤、难过、感动、无奈甚至是绝望。理解了哥伦布对船员的爱,这样的体验也是不难理解的。哥伦布在带着船队胜利返航时,心情却“越来越沉重。”这里的沉重,依然
5、包含着丰富的爱。抓住两个“沉重”,让学生体会同样的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不同效果。通过文本,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样,当他看到船员性命犹存时,那种又惊又喜,不用通过生硬的带着“惊讶”和“喜悦”的表情读,而是通过“惊的是什么?”“喜的是什么?”就能体会出来了。2、 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设计的删繁就简。教学中,教师为了说明哥伦布的“细心发现”,抓住文中“哥伦布一回到意大利,就把这些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讲给医生们听。”一句,采用了倒叙的方式,从问题的提出到解答花了近五分钟时间,当中又穿插分析了哥伦布心情变化的四个句子。可以想象,学生对于这样冗长分散的讲解会晕头转向,而教师就只能生硬地以问题牵着学生
6、走。同样,在最后为了补充丰富教材所提到的“经过研究,人们”教师出示了一篇篇目不短的课后内容,让学生思考完成,目标不明确,使用意义不大,浪费了较多时间。对于这些教学中不合理之处,应考虑有所舍弃。关于教学内容的整合,莫老师一方面肯定了本课教学中对于文章结构合理重组的巧妙,另一方面指出了一些细节处理上的不足。针对开课前,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 “海上凶神”的相关资料,因为时间较早,在学生还没有一定情感体验的时候不太合适。如果放在探究船员心理和哥伦布心理,通过背景说明的方式,应当能起到渲染气氛,增加情感体验的作用。关于细节的处理,我想起特级教师王崧舟一番精辟的归纳:推敲话语,让教学细节更明晰;开掘意蕴,让教学细节更深刻;整合要素,让教学细节更和谐;坚守本体,让教学细节更扎实;多元解读,让教学细节更生动;熏陶性情,让教学细节更感人。结合本课,与莫老师所提的方案不谋而合,下一步的教学实践,我们该做进一步的修正。3、 情感主线的串接,教学主线的清晰。围绕文章“爱”的情感主线,教学主线应该是清晰明了的:即内容上应解决:维生素C的发现与这次航海有什么关系?抓住“起死回生”和“奇迹”理解便能知道此次航海的小故事与维生素C故事的联系。从莫老师深入的教材分析和精辟的问题解答中不难看出,要超越文本,还得立足文本。而教学设计的完满应该建立在学生认知基础和情感发展的需要上。这是此次参与试教研讨之后内心最大的感受!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