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5818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7年河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月考试卷语文一、选择题1. 下列程式面中的加点字读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A. 储(zh)粟 轻飏(yng) 游憩(q) 舸(k)舰迷津B. 熟稔(rn) 盘桓(hun) 懿(y)范 云销雨霁(j)C. 帝阍(hn) 叨(do)陪 坳(o)堂 决(xu)起而飞D. 逋(p)慢 榆枋(fng) 洗(xin)马 终鲜(xin)兄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储(ch)粟,舸(g)舰迷津;B.无误,C.叨to陪;D. 逋(b)慢,榆枋(fng ),终鲜(xin)兄弟。2. 下列各项中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B. 人

2、杰地灵 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清运之志C. 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百首之心D. 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一介书生 俊采星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明鸣;B鱼渔,清运青云;D百白。3. 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舛:乖违,不顺。B.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见:表被动。C. 倚南窗以寄数,审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知道。D. 阮籍猖狂 猖狂:狂放,不拘礼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 “见背”意为去世。4. 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适百里者,宿春粮。 适:往。B.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犹然:尚且,还。C. 穷且益坚,不坠青

3、云之志。 穷:困厄,处境艰难。D. 而刘夙婴疾病。 婴: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犹然,指笑的样子。5. 下列各项中“之”字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B. 悦亲戚之情话C.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D.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BC均为结构助词“的”,D为动词,意为“去,往,到”。“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有如下几种:(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用作助词,结构助词,

4、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考点

5、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单独命题较少,多与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6. 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但以刘日澕西山谨拜表以闻生物之息相吹也以八千岁为春臣以供养无主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耕植不足以自给问征夫以前路倚南窗以寄傲A. / B. /C. / D. /

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用/因为/来,表目的/把/用来7. 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蟪蛄不知春秋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B. 未有知其修者 小知不及大知C. 绝云气,负青天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D. 若夫乘天地之正 聊乘化以归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 顺应;A.四季/年纪,B.知道/通“智”,智慧; C.背对着/负载。8.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于时风波未静 B. 野马也,尘埃也C. 孟学士之词宗 D.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项“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的事,与现代汉

7、语相同。A项中“风波”古义,战乱;今义,比喻纠纷或乱子;B项中“野马”古义,春天山林沼泽间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野生动物的一种;C项中“学士”古义,掌握文学撰述的官员;今义,常用来指学位。9. 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乃瞻衡字 B. 去销雨霁 C. 夙遭闵凶 D. 而后乃今培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衡横,B销消,D闵悯。10. 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访风景于崇阿A.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 农人告余以春及C.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瘀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 状语后置句,A.判断句, C.宾语前置句, D.

8、宾语前置句。点睛: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1、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2、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3、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4、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1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当敛裳宵逝 B. 俊采星驰C. 宾主尽东南之美 D. 则刘病日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项,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英俊之才。句意为,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英俊之才。A项,宵:本意是夜、晚上,这里名词做状语,在晚上。句意为,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B项,星,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句意为,博学的人才,像繁星一样地活跃。D项

9、,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句意为,可是祖母刘氏的病情却日渐严重。【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现象,属于实词考查的一部分,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常见的实词活用情况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备考时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掌握实词活用的常见类型,注意识记和累积,学会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语境分析法等方法来推断。1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悦亲戚之情话审容膝之易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眄庭柯以怡颜追亡逐北,流血漂橹四

10、美具,二难井或棹孤舟屈贾谊于长沙A. / B. /C. /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形容词意动用法;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名词;名词作动词。13. 下列对于文言文中有关词语和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廉”是“孝顺亲长、办事廉正”的意思,汉武帝时将它设立为察举考试科目,以后“举孝廉”就成为朝廷任用官员的重要来源。B.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腰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C. 丁卯、已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食。D. 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

11、;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致仕”意思与之恰好相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14.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天这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译文:天色深蓝,它真正的颜色是什么?它那么遥远尽头在哪里?B. 且臣少侍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译文:而且我年轻时在伪朝做官,曾经担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官职显达,并不怜惜名节。C. 襟三江而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译文:把三江作为衣襟,把五湖作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瓯越。D.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译文:叔父认为我过的贫穷,于是在小邑召见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考查其其的

12、用法;B选项考查“矜”的释义;D选项考查对被动句及状语后置句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继英,开封祥符人。少从赵普给笔札,普自罢河阳,为少保,从者皆去,继英趋事逾谨。普再入相,继英隶名中书五房、院。时真宗在藩邸,选为导吏兼内知客事。太宗召见,谓曰:“汝昔事赵普,朕所备知。今奉亲贤,尤宜尽节。”及建储,授左清道率府副率兼左春坊谒者。真宗即位,擢为引进使。咸平初,领恩州刺史兼掌阁门使,迁左神武大将军、枢密都承旨,改客省使。契丹入寇,继英密请车驾北巡,上从之,即命继英驰传诣镇、定、高阳关阅视行宫储顿,宣谕将士。俄充澶州钤辖。会大将傅潜逗挠得罪,令继英即军中召

13、还属吏。寻掌三班,拜宣徽北院使,与周莹同知枢密院事。莹出镇,继英遂冠枢宥,小心慎靖,以勤敏称,上倚赖之。景德初,授枢密使。旧制,枢密院使祖母及母止封郡太夫人,有诏特加国封。尝因进补军校,白上曰:“疏外之人急于攀附者,谓臣蒙蔽不为荐引。”上曰:“此辈虽有夤缘,亦须因事立功,方许擢用,不可过求侥幸,卿勿复言也。”从幸澶州,契丹请和,诹访经略,继英预焉。明年郊祀,加特进、检校太傅。三年,卒,年六十一。上临哭之,赐白金五千两,赠太尉、侍中,谥恭懿。且为葬其祖父,赠其妻贾长乐郡太夫人,录其子婿、门下亲吏数十人。初继英幼孤寄育外氏既贵外王父诸舅有族殡者时方奏遣其子营葬会卒特诏有司给办焉。子遵式、遵诲、遵度

14、、遵范,皆至显宦。(节选自宋史王继英传)1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继英幼/孤寄/育外氏/既贵外王父诸舅/有族殡者/时方奏遣/其子营葬会卒/特诏有司/给办焉/B. 初/继英幼孤/寄育外氏/既贵/外王父/诸舅有族殡者/时方奏遣其子营葬/会卒/特诏有司给办焉/C. 初/继英幼/孤寄育外氏/既贵/外王父诸舅/有族殡者时/方奏遣其子营葬/会卒/特诏有司/给办焉/D. 初/继英幼/孤寄育外氏/既贵外/王父/诸舅有族殡者/时方奏遣/其子营葬会卒/特诏有司给办焉/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藩邸,藩王之第宅。当时,藩邸亲随因有特

15、殊出身背景,升迁超常,甚至出为大将。B. 建储.意为确定储君,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C. 枢密使是枢密院的长官。框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机构之一权力超过宰相。D. 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战事。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初,王继英在真宗藩邸做些负责仪卫、赞引和接待宾客的杂事.后因真宗被立为太子,继英作为服侍主公的亲信迅速升迁,官位显赫。B. 王继英在担任引进使时,正遇契丹进犯。密奏皇帝,请求驾车北巡.皇帝准奏后,驱车前往各关隘查对粮草,并传达帝王旨意安抚慰劳将士们。C. 景德初年,王继英

16、被加封为枢密使,他曾因为推荐候补军校人选,上奏真宗说有人企图攀附,诬陷他愚昧无知,真宗强调要有功才可提拔。D. 王继英去世,真宗临棺痛哭,赏赐钱财追赠封号,当时正遇上王氏外戚家族的养父、诸位舅舅等族人下葬,真宗特地下诏有司一同办理。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汝昔事赵普,朕所备知。今奉亲贤,尤宜尽节(2)莹出镇,继英遂冠枢宥,小心慎靖,以勤敏称,上倚赖之。【答案】15. B 16. C 17. B 18. (1)昔日侍奉赵普,我已经对你了解的很详细了。如今侍奉王公贵族,你更应该尽心尽力。(2)周莹出京镇守边境,王继英于是成为唯一的枢密院事,性情小心、沉着谨慎,以勤勉机敏著

17、称,皇帝特别依赖他。【解析】15.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从断句标志性词语之一时间副词的角度,运用排除法迅速得出正确答案。初,起初,可断开;方,正要,其前要断开;会,恰逢,前面也要断开。故正确选项为B项。点睛:做断句题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16. 试题分析:C“权力超过宰相”有误。17. 试题分

18、析:B“王继英在担任引进使时,正遇契丹进犯”,当时王继英的官位早已调任左神武大将军、枢密都承旨,改任客省使。18. 试题分析:得分点:(1)“备”,详细;“尽节”,“尽心尽力”也可译为“戮力效命”。(2)“冠”,居于首位;“勤敏”,勤勉机敏。参考译文:王继英,开封祥符人。年轻时跟从赵普做铺纸研磨、收拾书房一类的杂事,赵普出京镇守河阳,后入朝任少保,跟随在身边的人都相继离开,王继英侍奉却更加严谨。赵普再度做了宰相,王继英名列中书五房、院,辅助宰相处理公务。当时真宗还在藩王宅邸,王继英被选为负责仪卫、赞引的小官,兼任专管接待宾客的职务。宋太宗召见他,对他说:“你从前侍奉赵普,我对你已经了解得很详细

19、了。如今侍奉王公贵族,你更加应该尽心尽力。”等到真宗立为太子,王继英被授予左清道率府副率兼左春坊谒者的职位。宋真宗即位,提拔王继英为引进使。咸平初年,王继英领受恩州刺史兼牚阁门使之职,后调任神武大将军、枢密都承旨,改任客省使。契丹进犯,王继英密奏皇帝,请求驾车北巡,皇帝答应他奏请,六即派遣王继英驱车传旨到镇、定、高阳关查对行宫储备的粮草,并传达帝王旨意安抚慰劳将士们。不久,王继英充任澶州禁兵统治官。恰逢大将军傅潜因怯降而避敌犯了大罪,皇帝命王继英到军中召回傅潜并将其交给执法官吏处理。不久,王继英掌管三班,拜任宣徽北院使,和周莹一起担任同知枢密院事。周莹出京镇守边境,王继英于是成为唯一的枢密院事

20、,性情小心,沉静谨慎,凭借勤勉机敏著称,皇帝特别依赖他。景德初年,王继英被加封为枢密院使。以往惯例,枢密院使的祖母和母亲只能封为郡太夫人,有诏书特别加以国家封号。王继英曾因推荐候补军校人选,上奏真宗说:“急于攀附的关系疏远之人,说我愚昧无知,不替他们引荐。”真宗回答说:“这些人虽有攀附拉拢之嫌,也一定要因事立功,才允许提拔重用,不可过分企求,你就不要再说了。”王继英跟随皇帝驾临澶州,契丹想要讲和,朝廷征询筹划,王继英参与相关事宜。第二年于郊外祭祀天地,特地加封王继英为校检太傅。第三年,王继英去世,终年61岁。真宗临棺痛哭,赏赐白银五千两,追赠太尉、侍中,谥号恭懿。又为他安葬祖父,追赠他的妻子为

21、贾长乐郡太夫人,优录他的儿子、女婿和门下的亲近小吏数十人。当初,王继英幼年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后来显贵发达,有外戚王氏家族的养父、诸位舅舅等族人下葬的事情,当时正上奏派遣王继英的儿子安排安葬,正巧王继英过世,真宗特地下诏有司一同办理。王继英的儿子遵式、遵诲、遵度、遵范,都做到了显赫的官位。(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送李端唐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注】故关:故乡。风尘:指社会动乱。19.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离别自堪悲”紧承上句脱口而出,应接自然,看似平淡,却为本诗定下了

22、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B. “人归暮雪时”与上句照应。“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自然和谐,与上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差别图。C. “少孤为客早”,诗人从“少孤”、“为客早”的角度,感叹友人小时丧父,身世飘零,从侧面表达对友人漂泊颠沛之苦的同情。D. “风尘何处期”,诗人运用反问的手法,将笔锋转向对未来的预卜,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含蓄委婉,言有尽而意无穷。E. 诗人在严冬送别友人,诗歌全篇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浓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20. 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答案】19. CD 20. (1)故园衰败

23、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表达了故乡家园颓丧的悲慨;(2)送别友人之悲。直抒胸臆“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3)感叹身世之悲。幼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4)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尾句则表达了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解析】19. 试题分析:C项对象有误,“感叹友人”错,应为“感叹自己”。D项“含蓄委婉”错,应为“直率明白”。20. 试题分析: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章,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落笔,时令当在严冬。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

24、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此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颔联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路出寒云外”,故人沿着这条路渐渐远离而去,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依稀望去,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这里写的是送别之景,但融入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这一笔是情藏景中。“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友人终于远行了,留在这旷野里的只剩诗人自己,孤寂之感自然有增无已。偏偏这时,天又下起雪来了,郊原茫茫,暮雪霏霏,诗人再也不能久留了,只得回转身来,挪动

25、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句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役他乡,饱经漂泊困厄,而绝少知音呢。这两句不仅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而且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感情沉郁,显出了这首诗与大历诗人其他赠别之作的重要区别。诗人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识君

26、迟”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诗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在写法上,这一联两句,反复咏叹,词切情真。“早”“迟”二字,配搭恰当,音节和谐,前急后缓,顿挫有致,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尾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诗人在经历了难堪的送别场面,回忆起不胜伤怀的往事之后,越发觉得对友人依依难舍,不禁又回过头来,遥望远方,掩面而泣;然而友人毕竟是望不见了,掩面而泣也是徒然,唯一的希望是下次早日相会。但世事纷争,风尘扰攘,不知何时才能相会。“掩泪空相向”,总汇了以上抒写的凄凉之情;“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是很直率而又很有回味的。点睛:鉴赏作者的情感要

27、做好下列几步,(1)借助创作背景,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2)了解诗歌语言,琢磨诗歌中的形象,领会景物所蕴涵的作者的感情;(3)抓住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把握作者感情变化。(三)名篇名句默写21.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_”。(2)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3)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4)逍遥游中用“_,_”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

28、的句子是“_,_”。【答案】 (1). (1)既自以心为形役 (2). (2)木欣欣以向荣, (3). 泉涓涓而始流。 (4). (3)潦水尽而寒潭清, (5). 烟光凝而暮山紫。 (6). (4)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7).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8). (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9).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如“既”“潦”不要误写为“即”“缭”。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

29、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租个儿子过年宗利华看到那则启事,他的眼睛亮了一下。启事的内容别具一格,“期望一名有爱心有亲情观念的男孩子和我们一道过除夕之夜。

30、”署名是,一对年迈的老人。他笑了。毫无疑问,那个地方太适合他当前的处境了。于是,他给老人打电话,说明自己的意思。那端的女人显得异常兴奋!他听女人说,老头子,终于有人打电话来了!按照地址,他敲开了那家的门。是一个在这座边远小城常见的四合小院。迎接他的两位老人比他想象的还要老,头发都花白了,而且步履蹒跚。他正不知道称呼什么才好,却见女主人眼圈发红,张着双手,嘴角抽动着说,孩子,你终于回家了!他觉得什么部位被猛地敲击了一下,眼睛就潮润了。他不由自主就脱口而出,妈,儿子回来了!他一下想起自己的母亲了。于是,一切顺理成章了,他被父母拥着走进屋子。一进屋,那股家的感觉就扑面而来。母亲敲打着他身上的尘土,父

31、亲不动声色地递过一杯红糖水。他开始逐渐进入角色。母亲领着他说,你的房间早就为你收拾好了,一切都是老样子。这边是洗手间,这边是厨房。你先洗一洗。然后,咱一起包水饺。他洗了一把脸,一边擦着,一边踱进了他的房间。突然视线里就出现了一张放大的照片。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孩。那是我们的儿子。他一回头,就发现老头站在身后了。但老人说过这句,就闭了嘴。这时,母亲在外面喊起来,洗好了没有,你们爷俩在那里磨蹭什么?老头马上换了脸色,笑着说,好了,我们就去。水饺馅是早调好了的。母亲已在擀皮儿了。擀面杖在她的手下发出欢快的声音。他挽挽袖子,坐下来,开始揉面。以往春节,在家里就是这份情景。父亲的任务是烧水,这是一项轻快

32、活,倒上水,打开炉子,就没事了。于是坐在一边,安静地瞧着娘俩快乐地忙活。母亲开始讲一些琐碎事情了。那些事情,他并不感兴趣,但他知道母亲喜欢,所以就听着,有时他会插问一句,母亲就把手里的活暂放一下,瞧着他,跟他解释。水饺出锅以前,是要放鞭炮的。母亲的情绪在这时达到了顶点。她站在屋檐下,看着夜空里烟花缤纷,脸上漾着光芒。指挥着说,咱们也可以点鞭炮了。于是,他点燃了,母亲竟拍着手到院子里来了,而且,在鞭炮声中,孩子般地跳起来!然后,一起吃水饺,一起看春节晚会,一起说着笑着。直到母亲累了。母亲说,我真高兴啊!可我是真累了。父亲走过来,说,你得休息一下了。他在那天晚上睡得非常踏实。连日的疲惫一扫而光了。

33、当新一天的阳光照射进窗口时,他突然醒来,一下子坐起。半天才清楚了发生的事情。那对老人看上去神情黯然了。母亲走过来,给他系系扣子,说,孩子,我知道,无论怎样,我不会取代你母亲在你心中的位置,记着,漂泊在外的时候,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抽空儿回家看看他们他觉得眼眶一热,看到母亲泪水下来了,于是伸手轻轻地替她擦拭,一边点着头,我知道了。老头送出来,悄悄地掏出一张钱,说,真的非常感谢你,这是你的报酬,我们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了。他坚决不肯要。他说,你们已让我明白太多东西了。老头仍道着谢,是你了了我们一份心愿。你大妈,她实际上,活不了几天了,她得了癌症!她最大的心愿就是陪儿子在除夕夜再吃一顿她包的饺子。可我们的

34、儿子,他,再也吃不到了。他根本没听清老人后来在说什么,在那一瞬间,他忽然觉得自己变了模样。辞别了老人,他飞快地奔向电话亭,拨通了自家的电话。话筒里传来老母亲的声音时,他已是泪流满面了。母亲一下子叫出了他的名字!母亲没听到他说话,就知道是自己的儿子了!半天,他哭着说,妈,我想回家!电话亭里的小姐莫名其妙地瞧着他。她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个打电话的人是一个在逃犯。(选自微型小说集租个儿子过年2008年4月东方出版社)(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间插入“一张放大的照片,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孩”情节,巧妙交代了老人租儿子过年的原因,同时揭示了社会对失独家庭缺少

35、应有的关爱。B.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最终被温暖的家庭、温馨的亲情所感化的在逃犯形象,这说明有温度的亲情比冰冷的法律更有感召作用。C.“看到那则启事,他的眼睛亮了一下。”小说从侧面描写人物的神态,表明他对逃亡生活已经厌倦,渴望回归家庭的温暖。D.春节浓浓的氛围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既有失独老人对家庭亲情人的渴望,也突出小说主人公“他”对家庭温馨的向往。(2)小说以“租个儿子过年”为标题,结合小说内容,试简要分析标题的作用?(3)小说结尾点出“这个打电话的人是一个在逃犯”,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答案】(1)D(2)概括了故事主要事件有利于突出主题-亲情家庭的温馨感化作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36、,(或: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冲动;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饶有兴趣地看下去。) 引发读者思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过年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全文围绕“过年”展开。(3)情节结构上,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波澜。小说从开初他的应聘,到过年的温暖温馨,最后点出逃犯的身份,一波三折。主题思想上,深化文章主旨,突出主题。最后点出“他是一个逃犯”,更有助于表现家庭亲情的巨大感召作用,家庭的温馨,亲情的温暖让“他”从灵魂上受到震荡,情不自禁的喊出“我要回家”。艺术手法上,也能很好照应小说前面多处的伏笔,如“那个地方太适合他当前的处境了”“他觉得什么部位背猛地敲击了一下”,

37、“他在那天晚上睡得非常踏实。连日的疲惫一扫而光了”。小说的结尾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给读者恍然大悟之感,耐人回味, 发人深思。【解析】22.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项,“社会对失独家庭缺少关爱”欠妥。B项,“亲情比冰冷的法律更有感召作用”文中无依据。C项,侧面描写内心,正面描写神态。23.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小说以“租个儿子过年”为标题,结合小说内容,试简要分析标题的作用?是考查学生把握小说标题作用能力。本文的标题是“租个儿子过年”,文章所将的事情就是大年三十,一对老夫妻俩租个儿子过

38、年。而被租者一名逃犯,为老夫妻俩的亲情和家庭的温馨所感化,最后打电话给自己的母亲的故事。文章所记叙的事情发生在过年,围绕着过年展开情节。所以标题“租个儿子过年”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利于突出主题-亲情家庭的温馨感化作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过年;同时还是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全文围绕“过年”展开;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或: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冲动;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饶有兴趣地看下去。)引发读者思考。点睛: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因此,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

39、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倾向。文章标题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答题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对照选取,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释即可。24.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小说结尾点出“这个打电话的人是一个在逃犯”,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是考查学生把握小说结尾作用能力。小说尾段的作用可以从情节结构、主旨表达、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手法等方面回答。比如本文从开初他的应聘,到过年的温暖温馨,最后点出逃犯的身份,一波三折。使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波澜。最后点出“他是一个逃

40、犯”,更有助于表现家庭亲情的巨大感召作用,家庭的温馨,亲情的温暖让“他”从灵魂上受到震荡,情不自禁的喊出“我要回家”。深化文章主旨,突出主题。小说的结尾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给读者恍然大悟之感,耐人回味,发人深思。另外,小说结尾点出被租者逃犯身份照应小说前面多处的伏笔,如“那个地方太适合他当前的处境了”“他觉得什么部位被猛地敲击了一下”,“他在那天晚上睡得非常踏实。连日的疲惫一扫而光了”。四、语言文字运用2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日本宇航机构负责人对中国的航天技术不以为然,事实上“长征”运载火箭已发射了100多次,而日本的主力火箭“B-2A”执行发射任务才不过1

41、3次。凤凰卫视鱼豫有约栏目的著名主持人鱼豫,身材娇小,着装优雅,谈吐伶俐,如此玲珑剔透又如此咄咄逼人,与她面对面,你简直不可能有任何躲闪的余地。戊戌变法后,废科举,兴学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西方的教育体系也登堂入室,私塾成了布满历史尘蠹的老朽,科学成了新宠。平时如有什么思考,应该及时地把它写出来,不能只是在口头上与人交谈,如果述而不作,时间一长,先前一些有价值的试飞员不会忘掉了。那时他虽已被撤职罢官,但是“身在江湖,心县魏阙”,仍心系国家大事,关注政局的变化。二战爆发后,一直实行绥靖政策的张伯伦政府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1940年春天,多数下院议员都明确表示政府无能,首相应当辞职。在对政府的

42、信任投票中,张伯伦惨遭失败。随后,丘吉尔临危受命,在困难时期挑起了国家的大梁。A. B. C. D. 【答案】B.2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导演诺兰接受采访时表示,选择拍摄敦刻尔克,是因为他自小熟知这个故事,一直想要把它拍出来。B. 企业应该完善、健全职工高温津贴制度,通过工会协助劳动者与企业平等协商,把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写进劳动合同。C. 黄龙戏作为地区传统戏曲剧种,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产业价值,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D. “互联+教育”不仅让学生放开学习形态和地理位置的限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也提升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

43、析:A“在导演诺兰接受采访时表示”介词封锁主语导致成分残缺,改为“导演诺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B语序不当,应是“健全、完善职工高温津贴制度”;D“放开”应改为“突破”,“提升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发展”搭配不当,改为“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发展”。25.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生的绿色阅读, 从梦想起飞的少年开始。少年最宜学诗, 入门得句, 清新可喜。 这与童眼观察,童心体味,终以无已童言天真道出,大有关系。少年脱口吐秀,不关堆垛,不倚雕琢,只关性灵, 难能可贵。 ,当今寄望子女成龙成凤的父母,更应洞开诗窗,让孩子们翱翔于充满想象和创造力的文学天地,在孩子的人生初始阶段培育一

44、颗优雅的诗心。A最好如果则当然/所以B不妨一旦大都/当然因此C应当虽然但是其实/可见D/即使也因为因而而且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的正确运用。“入门得句”“清新可喜”之间是转折关系,处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综合B项合适。2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台风具有强大破坏力,是自然灾害的一种,但_。台风送来了淡水资源,大大缓解了全球水荒,一次走私不算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30亿吨降水。另外,_,赤道地区气候炎热,若不是台风驱散这些热量,热带会更热,寒带会更冷,温带

45、也会从地球上消失。一句话,_。【答案】 (1). 也能给人类带来好处 (2). 台风还能调节地球冷暖 (3). 台风有弊也有利【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注意后文“可带来30亿吨降水”,第空注意后面的“驱散这些热量”,第空注意前文“一句话”即对前文的总结。五、写作27. 阅读下面的燇,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陈志成”这个名字,以红色漆料涂鸦的方式,出现在北京市房山区怪石山景区的十余处景观石上,网友齐声谴责这种不文明行为。景区管理人员表示,已派人进行洗刷,但很难彻底清洗,目前正全力找寻该人。过了几天,陈志成终于自己出来

46、了,他致电管理部门承认错误,表示会将这些字迹清理干净。陈志成连续清洗三天涂鸦,景区放弃经济索赔。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北京市正在制订旅游不文明行为管理暂行办法,未来此类游客不文明行为将被列入信用记录,并对外公示。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请从材料中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规则与自由毕达哥拉斯有言:不能控制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人们被给予了自由,却有人将其扭曲成了放纵。不能乱涂乱画的道理孩童皆知,而一个中年男子却以“以为不是景点”为借口为自己的涂鸦开脱。事件虽有一个差强人意的结局,

47、却反映出部分国人视规矩为无物的怪现象。无法控制自己情绪或行为的人,或许生理上是成人,而确实为一个精神上的稚童。陈志成的错误,归根结底是简单地将自由等同于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却忽略了大前提“规则”的存在。没有限制的自由,与兽类的野性没有不同。规则并不是收押自由的牢笼,而是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自由的保证。而每一个漠视规则的人,肉体上或许无拘无束,但他始终是情绪的囚徒。他虽然能对所有的谴责充耳不闻,甚至逍遥事外,可却也终将被日益发展的社会拒之门外,被时代发展的浪潮遗弃。“道德的意义,不在于灭人欲,而在于克制一部分欲望,使个人行为与社会相平衡。”物质世界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道德水准与规则意识不应该停滞

48、不前,更不应倒退。当人们肆无忌惮地践踏规则,冲击所谓的“束缚”,甚至为其沾沾自喜时,却不知被猩红喷漆覆盖的,被小刀划痕布满的,不是枷锁,而是自由。回顾这些年,前有女游客在猛兽区贸然下车造成老虎伤人的惨案,后有逃票男子坠入虎园惨死虎口的悲剧;少有丁锦昊在古老的埃及文物上留下自己渺小的姓名,长有老人摔倒被扶起后变脸讹钱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舆论口诛笔伐,但还是会有人前仆后继。可怕的是,民众为这群漠视规则的人感到羞愧、愤怒的同时, 也会渐渐失去本该拥有的来自于他人或社会的温暖。真是细思极恐。没有规则的社会会有真正的自由吗?伏尔泰曾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只有当人们肯停下匆忙的脚

49、步,倒出那粒沙子,才能轻装而愉快地前行。知易行难。只有当人们肯耐心地等待绿灯亮起,只有当街角再也没有垃圾秽物的踪影,只有当古老的墙壁上再也没有“到此一游”的痕迹只有当那时,人们才能真正征服那座高山,享有美好。那座高山名为自由。无法治,不文明分析本则作文材料,可以从陈志成、景区、媒体、管理部门几个方面来看,从陈志成角度来看,其景区涂鸦的不文明行为,有关公德、国民素质、文明习惯;其道歉,有关知错能改;从景区放弃经济索赔角度来看,有关人生难免犯错、给犯错人一个改过的机会;从媒体角度来看,有关舆论导向、正能量;从管理部门来看,有关制定相关措施,以制度促文明建设等。立意参考:1公德建设刻不容缓;2提高国

50、民素质,培养文明习惯;3知错能改,善莫大焉;4给犯错人一个机会,给失足者一点希望;5重视舆论导向,激发正向能量;6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文明新风。【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本则作文材料,可以从陈志成、景区、媒体、管理部门几个方面来看,从陈志成角度来看,其景区涂鸦的不文明行为,有关公德、国民素质、文明习惯;其道歉,有 关知错能改;从景区放弃经济索赔角度来看,有关人生难免犯错、给犯错人一个改过的机会;从媒体角度来看,有关舆论导向、正能量;从管理部门来看,有关制定相关措施,以制度促文明建设等。立意参考:(1)公德建设刻不容缓;(2)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文明习惯;(3)知错能改,善莫大焉;(4)给犯错人一个机会,给失足者一点希望;(5)重视舆论导向,激发正向能量;(6)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文明新风。【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