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45MB ,
资源ID:1158024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5802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版课后限时集训 2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版课后限时集训 2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

1、课后限时集训(二)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天津河东区一模)论语为政中,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据此判断,十世可知的原因是()A宗法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因袭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大宗C“礼”的传承使文明得以延续D父系血缘关系得以发展C根据材料“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可知,在孔子看来,百世可知的原因就在于“礼”的存在使得文明传承具有了可行性,故选C项;材料中并没有对宗法制以

2、及王位世袭制的相关提及,故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未成为大宗,故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对父系血缘关系的相关提及,故排除D项。2(2019桂林一模)墨家认为“天”与“鬼”是钳制人们行为的外在力量,能帮助天下安定,必须服从;丧、葬、音乐不利于积累财富与繁庶人口,这些礼乐制度必须废除。这反映出()A儒学无法适应社会需要B墨家思想具有实用色彩C墨学在百家争鸣中发展完善D墨家对儒家思想的扬弃B由材料“丧、葬、音乐不利于积累财富与繁庶人口,这些礼乐制度必须废除”可知墨家主张为了追求财富可以取消形式主义的繁文缛节,具有实用主义的色彩,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墨家而非儒家,故排除A项;

3、材料未强调墨家思想的发展,故排除C项;墨家与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两个不同的思想流派,儒家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墨家具有现实主义的色彩,故排除D项。3(2019郑州二模)韩非子一方面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另一方面又主张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这反映出韩非子()A深受荀子人性论的影响B主张统治阶级实施“仁政”C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意在加强和维护君主权力D根据材料“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可知韩非子主张恩威并施,用以加强对民众的统治,故选D项;材料“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并不等同于荀子的“人之性恶”,故排除A项;材料主张“以严刑峻

4、法来约束民众”并非“仁政”,故排除B项;材料“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是加强统治之术,与小农经济发展无关,故排除C项。4(2019上饶联考)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於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让生产者有恒产,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无饥无寒。其主张旨在()A为实现“仁政”奠定物质基础B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C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D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A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与材料中“让他们安居乐业,无饥无寒”相符,故选A项;B项与材料中“明君制民之产”不符,本质上反映了君主利益,故排除B项;

5、材料中无法体现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故排除C项;孟子的主张事实上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5(2019广元一模)清华大学彭林教授认为:周公制礼作乐,中国文化的底蕴从此得以确立,其后经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弘扬,成为博大精深可以经纬万方的巨大体系,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西周礼乐制被后世沿用B国人文化传承意识增强C“礼”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D儒学经世致用的入世观C根据材料“周公制礼作乐,中国文化的底蕴从此得以确立”可知彭林教授认为“礼”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故选C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其后经过孔子及其弟子的

6、弘扬”可知仅仅是儒家对礼乐制度进行传承,故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经世致用的入世观,与西周礼乐制度无关,故排除D项。6(2019宜宾二模)历史解释的要求之一是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基于下表史实能够得出的解释是()时间事件周襄王元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周显王三十五年魏惠王与齐威王会盟于徐州,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周显王四十六年韩、赵、魏、燕、中山等五个诸侯国国君互相承认称“王”A.宗法破坏,等级不再B王室衰微,礼崩乐坏C分封破坏,王室内讧 D尊王攘夷,走向统一B诸侯国之间出现会盟和相互称“王”的现象,这与西周分封制的内容是相违背的,实质是周

7、王室衰微,分封制、礼乐制受到破坏,故选B项;材料中的现象主要反映了分封制和森严的等级秩序受到破坏,并不能说明等级制度不存在,故排除A项;诸侯王是分封到地方的势力,是中央与地方矛盾,不是王室内讧的表现,故排除C项;分封制受破坏使社会日益走向分裂动荡而不是统一,故排除D项。7(2019南充二模)春秋以来,从贵族到平民的丧葬普遍逾礼,到了战国时,修墓道不再用天子批准了,不但中型墓出现墓道,连小型平民墓也起而效尤。这种现象说明()A诸侯已经取代周天子 B血缘关系被打破C中央集权制度已形成 D礼乐制逐渐衰败D根据材料“春秋以来,从贵族到平民的丧葬普遍逾礼”“修墓道不再用天子批准平民墓也起而效尤”可知,原

8、来等级分明的礼乐制不再得到遵守,故D项正确。8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此记载说明()A统治者生活奢侈腐化B青铜制造业比较落后C尊卑有序的政治特征D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C根据材料“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宗法礼乐制度,天子与诸侯间存在明确的等级尊卑秩序,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西周君臣的等级划分,并非强调统治者生活腐化,故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青铜业制造发达,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区域间经济发展失衡现象,故排除D项。9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

9、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B标志着书法进入自觉阶段C能确定中华文明的源头D反映了商朝的社会历史D材料没有将甲骨文与其他文字比较,故排除A项;中国书法在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故排除B项;甲骨文是殷商时期的文字,往往记录殷商时期的社会历史,故D项正确;由甲骨文并不能确定中华文明的源头,故排除C项;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10黄帝内经以“阴阳”为其解说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法则。在此基础上,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和发展阶段,确立了辨证施治的方法。这说明中医()A具有其内在的逻辑体系B立足于唯物主

10、义观念C坚持以道家理论为基础D重视经验体系的建构A根据材料可知,代表古代中国医学理论成就的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法则,都注重对疾病进行系统的理论概括,这说明中医具有其内在的逻辑体系,故A项正确;辨证施治属于辩证法,B项不准确,故排除;中医学理论中含有道家自然养生的内容,不等于中医以道家理论为基础,C项错误,故排除;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医不仅注重理论,也注重实践,D项不准确,故排除。11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之乱,大行封建,建都洛邑,制作典章礼乐,七年归政成王。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这主要反映了()A周公为后世确立了道德规范B古人对周公

11、维护社会稳定的肯定C古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D中央政府政治上控制地方的需要C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的原因在于周公作礼,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与儒家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反映了古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故C项正确。12文学艺术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习俗的反映。下列文学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西周时期社会环境、世态人情的是() ABCDB离骚是战国时期作品,故A项错误;诗经记载的历史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再现了西周时期的社会环境、世态人情,故B项正确;庄子属于战国时期作品,故C项错误;周易属于西周时期作品,内容不符合“世态人情”,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

12、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常州一模)(25分)民族精神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而感悟人道,认为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语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 材料二宋儒在学术

13、上坚持求新,张载认为“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了重大作用。理学家在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的过程,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 以上材料摘编自郑师渠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说明“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1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

14、之”能够概括出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根据材料一中“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以概括出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根据材料一中“礼记中庸语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概括出包容和谐精神。 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是宋明时期儒学家吸收佛道义理来解释儒家经典,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实现了儒学的理论化、思辨化和哲学化。答案:(1)内涵: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或:“求同存异”的和谐精神)。(9分)(2)包容:融合先秦以来中国内生的民族精神,接受外来佛教思想的精华,以

15、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包含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学术观点不同的流派。(8分)创新: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将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继承先秦以来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而坚持学术的不断创新,使儒学更具思辨性、哲理性。(8分)1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

16、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或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要求对材料中“百家争鸣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进行评析,或者对材料中“百家争鸣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的观点进行评析,或者自己提出新观点展开评析。答案:示例一:观点:“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2分)评析:战国时期,奴隶制经济崩溃、封

17、建经济有所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士阶层日益活跃,追求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阶级特权;面对社会大变革,一批杰出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可以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10分)示例二:观点: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并不恰当,“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2分)评析: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仅侧重从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出发,具有局限性。夏、商、周三代,尤其是东周春秋时期,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和思想基础。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也受到先代文化的影响;他们开创的思想学派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可以说“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10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