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密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命题人 一、基础能力(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疏朗(sh) 出岫(yu ) 晦朔(hu) 鹤汀凫渚(tn)B船棹(zho) 潦水(lio) 簪笏(h) 窸窸窣窣(su) C盘桓(yun) 睇眄(d) 田畴(chu) 涸辙之鲋(zh)D褐绿(h) 优渥(w) 寒砧(zhn) 得鱼忘筌(qun)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拜臣郎中(授给官职) 数数然也(拼命追求)B不矜名节(自夸) 窈窕寻壑(女子姿态美好)C门衰祚薄(福分) 云销雨霁(雨后初晴)D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勉励) 北海虽赊
2、(远)3选出与“屈贾谊于长沙”中“屈”用法相同的一项()A雄州雾列 B却匈奴七百余里 C而耻学于师 D乃使其从者衣褐 二、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中国传统高等级木构建筑的屋脊上多装饰有“脊兽”,它的应用使得建筑屋脊轮廓富于变化,尤其是大型建筑上脊兽的应用,更使得屋脊造型繁简有度,颇具清人邓石如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构图之美。除却装饰,脊兽还有稳固瓦件的作用。其他钉帽一类的瓦饰虽不在脊上,却与瓦钉配合固定檐口端头,具有与脊兽类似的作用。脊兽的起源约在东周,这是瓦件逐渐普遍应用的时代。已发现最早使用瓦饰的实例,见于秦雍城遗址出土
3、、可追溯至春秋晚期的陶质建筑构件中。形式有鸟形、三瓣花形、屋形瓦钉钉帽,也有正脊脊端与后世鸱尾位置相当的羊角形构件,甚至还有人形瓦饰。这类瓦件皆为捏塑,手工造型感强烈,不似后世的模制风格,说明尚未大规模生产,正处于初创阶段。除秦以外,东方列国也有各具特色的瓦饰,如河北灵寿中山国遗址出土的檐头筒瓦上装有叶片形并开半圆孔的巨大瓦钉钉帽等,显然是源自独立发展的瓦饰体系。东汉时期,大量陶楼涌现,为认知当时脊兽的面貌提供了较为直接的信息。南北朝数百年间,制瓦技术大大提升,瓦饰的生产也普遍趋向于批量模制。东汉陶楼上已出现一种装饰于脊端、上下三瓦当叠起的瓦饰,其最初可能为三件独立的脊头筒瓦叠砌而成,形成风尚
4、后,逐渐出现整体制作的做法。纵观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脊饰造型题材,大致可归为鸟形、兽形、叶片形三类。其工艺从捏制到局部模制、再到整体模制,具体形象细节则缺少统一制度规范,可发挥空间大,呈现出物象杂陈的面貌。隋唐时期的脊兽继承了南北朝的特点,出土实物中仍以兽面脊头瓦数量最巨,两京诸宫殿皆有发现。唐代除有大量兽面脊头瓦发现以外,尚未见脊头瓦前端的“仙人走兽”实物。然而敦煌莫高窟中自初唐开始,就有若干建筑壁画表现出角脊下端以筒瓦上翘叠落、每片筒瓦端头置瓦当的做法,形成锯齿形构造,颇似明清建筑上“仙人走兽”的发端,只不过还未出现兽形。莫高窟晚唐五代寺院建筑类壁画中,还普遍出现了在建筑正脊、角脊、前檐瓦面
5、上设置陶制或金属制火焰宝珠以为装饰的做法,使建筑整体更为华丽精致,同时起到瓦钉的作用,这也是东汉明器与九原岗北朝壁画中叶片形钉帽的造型延续。北宋后期,“仙人走兽”的面貌已与明清时比较趋近,这应当是经历了较长时间演进后制度化的结果。两宋绘画中的亭台殿阁上,皆形象地描绘了包括各类走兽在内的脊饰。经历了北宋时期定型和金元时期的发展,脊兽的使用到明清时更趋制度化,造型上也发生了新的改变,既不似魏晋南北朝模印的质朴风格,也不似唐宋堆塑的夸张风格,而是呈现出高度程序化的特点。其制作趋近于在方整的空心砖上加以雕饰,大型吻兽则用数块空心琉璃砖拼合,体块感十足。类型方位虽大致继承了前代,但对宋式脊饰中浓郁的民间
6、性加以调整,追求庄严整肃,以见“威仪”。明清是古代集权制度加强的时代,这在微观的建筑装饰上也体现出来。(选自麟角峥嵘数脊兽 ,有删节)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脊兽是常出现在传统高等级木构建筑中屋脊上的一种装饰,能使屋脊轮廓富于变化、造型繁简有度,并呈现出屋脊的构图美。B脊兽约起源于东周,捏塑的方式表明此时还未大规模生产,能使用这种脊兽的多是中国传统里的高等级的大型的木构建筑。C秦雍城遗址出土的陶制建筑构件和中山国遗址出土的檐头筒瓦等考古发现都能够说明脊兽来源于独立发展的瓦饰体系。D考古发现,至少在春秋晚期,我国传统木构建筑已经开始使用瓦饰,其样式有鸟形、三瓣花形、屋形、
7、羊角形、人形等。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传统的木构建筑中,能够起到固定瓦件的作用的除了脊兽外,还有能够与瓦钉配合固定檐日端头的钉帽一类的瓦饰。B先秦到南北朝的脊饰样式少、工艺变化大、具体形象细节缺少统一制度规范等原因使得脊兽制作和使用发挥空间很大。C“仙人走兽”是脊饰的一种,经历较长时间的演进后逐渐制度化,应当在北宋后期已相对定型,样式与明清比较趋近。D脊兽在北宋时期定型、在金元时期得到发展,在明清时期更趋于制度化,并且造型的风格在明清时也呈现高度程序化。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瓦技术在南北朝得到长足发展,瓦饰生产逐渐由捏塑转变为模制,随
8、之也由此前的单独制作逐渐形成了整体制作。B莫高窟晚唐五代寺院建筑类壁画的绘制技艺能证明我国一些古建筑沿用叶片形钉帽造型的火焰宝珠装饰固定瓦件。C皇家建筑、寺庙建筑在脊兽方面改变了宋式浓郁的民间性,追求庄严整肃、显示皇家威仪体现出明清时集权制的加强。D瓦当是传统木构建筑上只放置在脊兽前端的一种瓦饰,比如在东汉陶楼上就有装饰于脊端、上下三个叠在一起的瓦当。(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汪曾祺沈从文先生逝世后,傅汉思、张充和夫妇从美国电传来一副挽辞,只有四句: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把沈先生的一生概括得很全面。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竟成了
9、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那么多的学问,真是一个奇迹。沈先生很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耐烦”。他说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耐烦。他的“耐烦”,意思就是锲而不舍,不怕费劲。一个时期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被称为“多产作家”,但是写东西不是很快的,从来不是一挥而就。他的作品看起来很轻松自如,若不经意,但都是苦心刻琢出来的。边城一共不到七万字,他告诉我,写了半年。他称他的小说为“习作”,并不完全是谦虚。有些小说是为了教创作课给学生示范而写的,因此试验了各种方法。这种试验,后来形成一种他自己说是“文白夹杂”的独特的沈从文体,在四十年代的文字中尤为成熟。沈先生爱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原稿,一
10、改再改,作品发表了,改。成书了,改。看到自己的文章,总要改。他很爱他的家乡。他不止一次和我谈起棉花坡,谈起枫树坳一到秋天满城落了枫树的红叶。一说起来,不胜神往。八十岁那年,和三姐一同回了一次凤凰,他在家乡听了傩戏,这是一种古调犹存的很老的弋阳腔。打鼓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沈先生听了,说:“这是楚声,楚声!”他动情地听着“楚声”,泪流满面。沈先生很好客,朋友很多。老一辈的有林宰平、徐志摩。沈先生提及他们时充满感情。没有他们的提挈,沈先生也许就会当了警察,或者在马路旁边“瘪了”。他经常来往的有杨振声、张奚若、金岳霖、朱光潜诸先生,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他们的交往真是君子之交,既无朋党色彩,也无酒食
11、征逐。清茶一杯,闲谈片刻。沈先生对青年的帮助真是不遗余力。他曾经自己出钱为一个诗人出了第一本诗集。一九四七年,诗人柯原的父亲故去,家中拉了一笔债,沈先生提出卖字来帮助他。柯原一九八年去看沈先生,沈先生才记起有这回事。他对学生的作品细心修改,寄给相熟的报刊,尽量争取发表。他这辈子为学生寄稿的邮费,加起来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沈先生的家庭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家庭,随时都在亲切和谐气氛中。一家人于钱上都看得很淡。沈从文文集的稿费寄到,九千多元,大概开过家庭会议,又从存款中取出几百元,凑成一万,寄到家乡办学。沈先生也有生气的时候,也有极度烦恼痛苦的时候,但多数时候都是笑眯眯的。他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
12、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像一个孩子。只有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畅快地大笑。沈先生五十年代后放下写小说散文的笔,改业钻研文物,而且钻出了很大的名堂,不少中国人、外国人都很奇怪。实不奇怪。沈先生很早就对历史文物有很大兴趣。他写的关于展子虔游春图的文章,从人物服装颜色式样考订图画的年代的真伪,是别的鉴赏家所未注意的方法。他关于书法的文章,特别是对宋四家的看法很有见地。他一度专门搜集青花瓷。买到手,过一阵就送人。西南联大好几位助教、研究生结婚时都收到沈先生送的雍正青花的茶杯或酒杯。他搜集、研究这些东西,
13、不是为了消遣,是从发现、证实中国历史文化的优越这个角度出发的,研究时充满感情。我在他八十岁生日写给他的诗里有一联:玩物从来非丧志,著书老去为抒情。他平生搜集的文物,在他生前全都分别捐给了几个博物馆、工艺美术院校和工艺美术工厂,连收条都不要一个。他的丧事十分简单。他生前累次嘱咐家人,他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沈先生面色如生,很安详地躺着。我走近他身边,看着他,久久不能离开。这样一个人,就这样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沈从文的一部分小说是为了试验小说写作方法而做的“下水文”,是为给学生教创作课服务,经一改再改,风格
14、至四十年代才成熟。B沈从文帮助人不问困难大小,诗人柯原的父亲故去,家中欠了一笔债,沈从文通过卖字帮他还完债务,后来还忘了这件事。C沈从文对文物的研究很独到,比如他对展子虔游春图的鉴赏方法,书法方面对宋四家的看法,都有自己的创新之处。D沈从文经常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西南联大好几位助教、研究生结婚时都收到沈从文送的雍正青花的茶杯或酒杯。8文中评价沈从文“赤子其人”,他的赤子情怀在文章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4分)_ _ _9沈从文五十年代后放下写小说散文的笔,改业钻研文物,对此不少中国人、外国人都很奇怪,作者为什么说“实不奇怪”?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4分)_ 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
15、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林冲雪夜上梁山(一) 林冲看见,奔入那酒店里来,揭起芦帘,拂身入去。到侧首看时,都是座头。拣一处坐下。只见一个酒保来问道:“客官打多少酒?”林冲道:“先取两角酒来。”酒保将个桶儿,打两角酒,将来放在桌上。林冲又问道:“有甚么下酒?”酒保道:“有生熟牛肉、肥鹅、嫩鸡。”林冲道:“先切二斤熟牛肉来。”酒保去不多时,将来铺下一大盘牛肉、数般菜蔬,放个大碗,一面筛酒。林冲吃了三四碗酒,只见店里一个人背叉着手走出来,门前看雪。那人问酒保道:“甚么人吃酒?”林冲看那人时,头戴深檐暖帽,身穿貂鼠皮袄,脚着一双獐皮窄靿靴,身材长大,貌相魁宏,双拳骨脸,三丫黄髯,只把头来
16、摸着看雪。(二) 林冲叫酒保只顾筛酒。林冲说道:“酒保,你也来吃碗酒。”酒保吃了一碗。林冲问道:“此间去梁山泊还有多少路?”酒保答道:“此间要去梁山泊,虽只数里,却是水路,全无旱路。若要去时,须用船去,方才渡得到那里。”林冲道:“你可与我觅只船儿?”酒保道:“这般大雪,天色又晚了,那里去寻船只?”林冲道:“我与你些钱,央你觅只船来渡我过去。”酒保道:“却是没讨处。”林冲寻思道:“这般却怎地好?”又吃了几碗酒,闷上心来。蓦然想起:“我先在京师做教头,禁军中每日六街三市游玩吃酒,谁想今日被高俅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文了面,直断送到这里,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受此寂寞!”因感伤怀抱,问酒保借笔砚来
17、,乘着一时酒兴,向那白粉壁上写下八句五言诗,写道:“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三) 林冲题罢诗,撇下笔,再取酒来。正饮之间,只见那个穿皮袄的汉子走向前来,把林冲劈腰揪住,说道:“你好大胆!你在沧州做下弥天大罪,却在这里!见今官司出三千贯赏钱捉你,却是要怎地?”林冲道:“你道我是谁?”那汉道:“你不是豹子头林冲?”林冲道:“我自姓张。”那汉笑道:“你莫胡说!见今壁上写下名字,你脸上文着金印,如何要赖得过?”林冲道:“你真个要拿我?”那汉笑道:“我却拿你做甚么?你跟我进来,到里面和你说话。”那汉放了手。林冲跟着,到后面一个水
18、亭上,叫酒保点起灯来,和林冲施礼,对面坐下。(四) 那汉问道:“却才见兄长只顾问梁山泊路头,要寻船去,那里是强人山寨,你待要去做甚么?”林冲道:“实不相瞒,如今官司追捕小人紧急,无安身处,特投这山寨里好汉入伙。因此要去。”那汉道:“虽然如此,必有个人荐兄长来入伙。”林冲道:“沧州横海郡故友举荐将来。”那汉道:“莫非小旋风柴进么?”林冲道:“足下何以知之?”那汉道:“柴大官人与山寨中大王头领交厚,常有书信往来。”原来是王伦当初不得第之时,与杜迁投奔柴进,多得柴进留在庄子上住了几时。临起身,又赍发盘缠银两。因此有恩。(五) 林冲听了,便拜道:“有眼不识泰山。愿求大名。”那汉慌忙答礼,说道:“小人是
19、王头领手下耳目。小人姓朱名贵,原是沂州沂水县人氏,江湖上但叫小弟做旱地忽律。山寨里教小弟在此间开酒店为名,专一探听往来客商经过。但有财帛者,便去山寨里报知。但是孤单客人到此,无财帛的,放他过去。有财帛的来到这里,轻则蒙汗药麻翻,重则登时结果。却才见兄长只顾问梁山泊路头,因此不敢下手。次后见写出大名来。曾有东京来的人,传说兄长的豪杰,不期今日得会。既有柴大官人书笺相荐,亦是兄长名震寰海,王头领必当重用。”随即安排鱼肉盘馔酒肴,到来相待。两个在水亭上吃了半夜酒。林冲道:“如何能够船来渡过去?”朱贵道:“这里自有船只,兄长放心。且暂宿一宵,五更却请起来同往。”当时两个各自去歇息。(选自水浒第十一回,
20、有删节)10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林冲急于去梁山泊,可又没有船,正在为难之时,冒出一个朱贵,去梁山泊的问题瞬间得到了解决,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林冲叫酒保也来吃碗酒,充分表现了林冲乐善好施的思想。得势时,他乐善好施;落难之时,他还是乐善好施。可见乐善好施的思想已经融化到他的灵魂深处去了。C酒保说没有船去梁山泊,其实说的是假话。酒保和朱贵一样,都是梁山泊义军派出的探子,他们开酒店是假,探听往来客商经过是真。D本文中的林冲已经对高俅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称他为“这贼”;但他对大宋王朝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他还说出了“有国难投”的话。11作者写林
21、冲在酒店墙壁上题诗,有什么意图?(4分)_ 12金圣叹在评点本文第3段时三次使用了“奇”。你认为“奇”在哪里?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_ _ _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文,回答1316题。 李密,字令伯,武阳人也。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2、;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
23、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乃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选自晋书李密传)13以下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情表中李密自称“密”,滕王阁序中王勃自称“勃”,皆有自谦之意。古人称谓对方用字不用名表示尊敬。B “郎中”指的是一种官名
24、,始于战国。秦汉时为宫中的侍卫武官,晋至南北朝时为尚书曹司的长官。C“陈情表”的“陈”是“陈述”的意思,“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D史传类作品当中经常有关于官职变动的词语,常见的“拜”、“除”都是任命官职的意思,而直接含有升迁之意的词语有“陟”、“升”,含有贬谪之意的有“擢”、“黜”。14. 下列各项中对原文中未加标点部分内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B.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
25、自以失分怀怨C.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D.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他曾拜谯周为师,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C司空张华问李密他怎样评价刘禅,李密认为刘禅在用人而使国家成败之上与齐桓公相仿。D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人
26、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免去了官职。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3分) 译文:_(2)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4分)译文:_(3)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3分)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17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7分)蜀 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武 侯 庙佚名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旧业未能
27、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正统不惭传千古,莫将成败论三分(1).对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相首联自问自答,记祠堂所在,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追忆仰慕和祠堂环境的静谧、肃穆。B.蜀相颈联两句,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的精神品格。C.武侯庙中的“五丈原”“南阳”“西蜀”等点明了诸葛亮的足迹,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和赞扬。D.两首诗中“空”都渲染了丞相祠堂周围景色的寂寥,写法和表达效果是相同的,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莫将成败论三分”一句与蜀相中的哪一句意思较为接近?从意蕴看,哪一句内涵更为丰富?请作简析。
28、 (三)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明宋荣子能够看成淡世间荣辱,不受外界影响的原因是:“,。” (2)王勃滕王阁序中描写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景象的句子:_,_。 (3李白行路难中“,”两句借用吕尚、伊尹的故事,暗示人生际遇变化无常、但过一段时间终会得到重用。(4)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情怀的诗句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小题。靠着“祖传秘方”,老字号曾独领风骚;( )。据报道,一些老字号品牌餐饮,尚在生死线上挣扎。“京城八大楼”之一的正阳楼,在制作大螃蟹、勾兑
29、涮羊肉汤上,具有独家秘方,曾经红极一时,时下却 。当然,也有不少凭借老秘方自救的老字号。20世纪90年代,云南白药这个 的“疗伤圣药”,几乎在人们视野中消失,直到把老秘方运用到新载体上才 。把白药加入创可贴,云南白药以止血、镇痛、消炎、愈创的优势收复被邦迪占领的阵地;把白药加入牙膏,云南白药以防治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疗效,迅速与国外品牌 。绵延千百年,老字号大都历经风霜,它们发展的跌宕轨迹,折射着家国命运的起伏,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汇聚着爱国忧时的民族情感。如今,时代变了,市场变了,受众变了,老字号该何去何从?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工艺的独特的代代相传的
30、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秘方的工艺独特,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长青之道。B. 或许在时代喧嚣的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C. 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长青之道。D. 或许在变迁时代的喧嚣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秘方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并不是长青之道。2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A. 可是守着秘方“讨饭吃”的老
31、字号企业,却也不在少数B. 有一些老字号企业也只是守着秘方“讨饭吃”,这个群体也不在少数C. 或许是因为守着秘方“讨饭吃”,故而这类老字号企业不在少数D. 可是也有不在少数的“讨饭吃”的老字号企业守着秘方2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 江河日下 闻名遐迩 浴火重生 各有千秋B. 每况愈下 好整以暇 脱胎换骨 平分秋色C. 每况愈下 闻名遐迩 浴火重生 平分秋色D. 江河日下 好整以暇 脱胎换骨 各有千秋22.下面这则邀请函有多处语言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其中三处并加以改正。(3分)邀请函尊敬的家长:时光如梭,转眼间犬子已经进入高二学习阶段,距生死攸关的高三
32、年级也不远了。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他更希望得到您悉心的帮助。为了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作心理疏导,鄙校决定于本月10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聘请知名的心理辅导专家做专题讲座。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中学高二年级2019年11月6日 (1)_改为_ (2)_ _改为_(3) _改为_ 23、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在给大宝取名时,往往也会考虑到二宝的名字。有一对李姓夫妇想为自己的两个孩子取名,请你帮忙取一个出自名言或诗句且二者相呼应的名字,男女不限。要求写出名字所出自的名言及诗句的出处,并说明其蕴含的美好寓意,不超过100个字。 (4分)示例:
33、一个叫李敏,一个叫李讷。“敏”和“讷”出自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一句,其寓意是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言语谨慎而行动敏捷的君子。 一个叫李明志,一个叫李致远。“明志”和“致远”出自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寓意是期望孩子们恬淡寡欲,保持内心的宁静,从而拥有明确的人生志向,达到高远的人生境界。 七、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人说,家庭的教育是王子公主小白兔,学校的教育是文学艺术理想,社会教育是陷阱竞争冷酷。孟德斯鸠也说过:“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老师,另一种来自社会。第三种教育和前两种教育完全背道而驰。”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想?请根据社
34、会现状,结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参考答案 1、D A“岫”读xi。B.“潦”读lo “窣”读s C.“桓”读hun。2、B窈窕:深远曲折的样子。3、 B 使动用法。 A.“雾”名词作状语;C.“耻”是意动用法 ;D.“衣”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穿。4、C “都能够说明脊兽的出现来源于独立发展的瓦饰体系”错误,原文有“除秦以外,东方列国也有各具特色的瓦饰”可以看出,这一段说明的是不同地区的瓦饰是独立发展起来的,而不是说脊兽来源于独立发展的瓦饰体系。5、B “脊饰样式少、工艺变化大使脊兽制作和使用发挥空间很大”错误,原文是“具体形象细节则缺少统一制度规范,
35、可发挥空间大,呈现出物象杂陈的面貌”,意思是脊兽的形象细节缺少统一的规范,使脊兽在制作上的空间很大,“脊饰样式少”没有发挥的空间。6、 D “只放置在脊兽前端的一种瓦饰”错误,原文有“每片筒瓦端头置瓦当的做法”,意思是瓦当是放在所有筒瓦前端的一种瓦饰。7、C (A“经一改再改,风格至四十年代才成熟”错。B “通过卖字帮他还完债务”与原文不符。D结婚时给学生送青花茶杯或酒杯不是沈从文“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事例。)8、热爱家乡,听到楚声就泪流满面。好客善施,待朋友是君子之交,对青年是不遗余力。对金钱看得很淡;平生搜集的文物,在他生前全都分别捐出。温良友善,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地
36、明净无渣滓。9、沈从文先生很早就对历史文物有很大兴趣。沈从文搜集、研究文物,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从发现、证实中国历史文化的优越这个角度出发的,研究时充满对中国文化的热爱。10、 B 林冲要酒保吃酒,是为了套近乎,打听有没有船去梁山泊。 11、写出林冲的性格,即为人仗义,朴实忠厚。同时写出了林冲的身世遭遇和希望扬名天下的雄心壮志。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因为有了这首题诗,朱贵才知道面前之人就是林冲,才有了后面的送林冲上梁山。12、这段文字描写有三“奇”:一是朱贵揪住林冲,猜到林冲是官府要捉拿的通缉犯,却问“却是要怎地”;二是知道这个人就是林冲时,却不捉拿他,说“我却拿你做甚么”;三是二人来到水亭上,朱
37、贵向林冲行礼。作用:既交代出水泊梁山的实质就是联合广大的英雄去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反对昏庸的朝廷;又说明林冲的美名远播,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13、 D、 擢,事指官职的升迁 14、 A 15、 D 司隶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16、(1)、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2)、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任用小人而衰落。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 (3)、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 【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
38、,是犍为武阳(今彭山)人,还有一个名字叫虔。出生不久就死了父亲,母亲何氏改嫁了。那时李密才几岁,他性情淳厚,恋母情深,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祖母刘氏生病,他就痛哭流涕,夜不解衣,膳食、汤药一定亲口尝后才让祖母用。有空的时候就不知疲倦地讲学,并拜谯周为师,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早年李密曾任蜀尚书郎。多次奉命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都称赞他。蜀汉灭亡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李密因祖母年老,没有人奉养,就没有奉命。于是上疏陈情表说:“我因为命运坎坷,幼年便遭不幸”皇帝看了以后说:“(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一点都不假啊!”于是就停止征召(他)。后来
39、(他的祖母)刘氏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比一比。”张华问他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任用小人而衰落。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又问:“孔明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所以能够简洁高雅;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讲的道理很好。(后来)李密做温县的县令,很讨厌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庆父
40、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下属官吏把他的信上报给司隶,司隶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人做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升为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等到皇帝在东堂赏赐酒席,让李密作诗时,他在诗的末尾说:“我这人也有心里话,说来话长。做官却朝中无人,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皇帝高高在上,(我的)这番话哪会正确啊!”武帝对此很生气,(识相的)都官从事马上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在了家中。17(1)、选D 杜甫诗中的“空”更具感染力。武侯庙中的“空”修饰的是秋草,秋天本有寂寥之感;而杜甫诗中的“空”却修饰的是“好音”,美妙的黄鹂之音无
41、人欣赏,反衬更让人增添寂寥之情。好音无人来听,更具以乐景写哀情,更显其哀的效果。其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写法较“南阳祠宇空秋草”更胜一筹。(2.)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诗这一句内涵更为丰富,除了交代史实外,有惋惜、痛心之感,痛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大唐多难,贤相何在?纵有贤相,圣主何在? 而“莫将成败论三分”更侧重客观的评述。18、(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19. C 论述应先具体再抽象,根据原文语境,应先叙述守住“秘方”,
42、再叙述守住“传统”。“秘方”所在分句的顺序应该是“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 20. A A项,承接上文的主语“老字号”,强调陈述主体。B项和D项都将陈述对象弱化,把句子改换成了存现句式,削弱了句子表达的语气。C项因果关系混乱。 21. C 每况愈下:多表形势、境况越来越坏。中性词,多含无奈、不满意味。江河日下:多指国势、事物发展的没落。感情色彩和语义较重。结合“红极一时”分析,用“每况愈下”。闻名遐迩:远近闻名。好整以暇:既严整有序又从容不迫的样子。语境强调曾经云南白药的出名 。脱胎换骨: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浴火重生: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得到升华。结合“把白药加入创可贴,云南白药以止血、镇痛、消炎、愈创的优势收复被邦迪占领的阵地”分析,用“浴火重生”。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价值。比喻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特色。结合“迅速与国外品牌”分析,用“平分秋色”。 22、 “犬子”改为“您的孩子”;“生死攸关”改为“至关重要”;“指导”改为“帮助”;“鄙校”改为“本年级”或“学校”;“不得”改为“请勿”。23、一个叫李静,一个叫李姝。“静”和“姝”出自诗经的邶风静女“静女其姝”,寓意是期待女儿们能美丽柔静,秀外慧中。(3分)(1)_ _改为_ (2)_改为_ _(3) _ _改为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