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单元素养检测(八)(第八单元)【合格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20分,共60分)1.“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 ()A.占领德国B.建立北约C.实施马歇尔计划D.提出杜鲁门主义【解析】选C。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欧洲“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
2、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由此可判断,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出现严重困难,需要美国的大力援助,美国为此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大力援助西欧。故本题选C。A明显错误;B是政治军事组织;D是遏制苏联的政治上的措施。2.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漫画中赫鲁晓夫对肯尼迪说:“为了维护和平,我们必须相互拥抱。”中间人物为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该漫画表明()A.古巴成为美苏实现和解的纽带B.苏联在危机处理中掌握主动权C.美苏在危机中保持克制与妥协D.小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存困难【解析】选C。据材料“漫画中赫鲁晓夫对肯尼迪说”“为了维护和平,我们必须相互拥抱”“中间人物为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
3、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美苏在危机中保持克制与妥协,故选C。古巴是美苏的矛盾点所在,A错误;材料未体现苏联在危机处理中掌握主动权,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事件,D错误。【补偿训练】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崛起C.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D.欧洲走向联合【解析】选C。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贸然发动战争,所以世界长期处于相对和平之中,故C正确。3.有研究者在一篇论文纲要中列举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历史事
4、件:“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法两国建交”“欧共体的建立”“日本重新成为经济大国”。该文论述的主题是()A.两极格局的瓦解B.走向多极化的世界C.第三世界的崛起D.和平发展的新时代【解析】选B。材料中列举的历史事件是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故主题应该是“走向多极化的世界”,B与题意相符。4.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可见()1913年1938年1973年法国8.9%23.2%38.8%英国13.3%28.8%41.5%美国8.0%19.8%31.1%A.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复苏D
5、.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解析】选B。材料中表格主要是政府支出的变化,无法体现“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故A错误;材料中英法美三国政府的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呈现增长趋势,反映了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B正确;马歇尔计划正式实行是1948年,与题目表格时间不符,故C错误;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指美、日、西欧,材料无法看出,故D错误。5.下列哪些情况属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阶级阶层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A.第三次科技革命B.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C.工人划分为“白领”和“蓝领”两大阶层D.环保主义的兴起【解析】选C。结合所学可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发
6、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之分,故C正确。A是原因,排除A;B、D不属于阶级阶层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排除。6.20世纪5060年代,广大黑人为争取平等权利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1957年,美国联邦法院颁布法律,要求开始废除美国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但阿肯色州小石城发生了对法律的抵抗性事件。这突出反映了当时的美国()A.有能力保护公民的公民权B.废除种族隔离的进程发展缓慢C.民权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D.广大黑人要求充分人权的热情高涨【解析】选B。据材料“阿肯色州小石城发生了对法律的抵抗性事件”可知,反映了美国废除种族隔离的法律受到了抵制,说明了废除种族隔离的进程受到干扰
7、,发展缓慢,故选B。7.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解析】选A。题干材料“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反映出苏联七年经济计划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反映了苏联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故A正确;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而且马歇尔计划在1951年已经结束,故B错误;1959年仍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不同于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
8、展经济,故C错误;材料只反映出苏联工业化战略,与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无关,故D错误。8.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解析】选C。根据时间信息“1992年”,可知当时苏联已经解体;再根据材料中的“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可知,这位老师对社会剧变感到茫然,因此,答案为C。【深化点拨】(1)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苏联
9、内部思想领域的混乱,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但不是苏联解体的根源;(2)苏联解体的根源在于僵化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9.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个成员国。2012年联合国已经有192个成员国,其中新增的成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C.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解析】选B。依据“新增的成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可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更多的亚非拉国家加入了联合国,从而出现了题干中联合国成员国急剧增加的情况,故B正确。A、C、D与题意无
10、关。【补偿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有()萨拉热窝事件印度独立“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A.B.C.D.【解析】选D。结合所学可知,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而其他项均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事例。故本题答案为D。10.下列关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成就,说法错误的是()A.新加坡等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B.泰国是“亚洲四小龙”之一C.科威特出现了“石油繁荣”D.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解析】选B。“亚洲四小龙”包括新加坡、韩国、中
11、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11.社会主义运动经历过曲折的发展历程,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总结与反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苏联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苏联模式的框架。材料二俄罗斯专家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18年执政生涯的评价:到这个时期,苏共二十大所激发的,而在随后的岁月中被保守主义的灭火队竭力加以扑灭的那股新的热情也逐渐泯灭。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
12、,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代替。材料三戈尔巴乔夫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1990年,戈尔巴乔夫又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戈尔巴乔夫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于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了原先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每个共和国都成为主权国家。材料四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邓小平文选(1)根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改革的积极意义。(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的基本态度。结合材料一、二
13、,归纳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相似的局限性。(5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戈尔巴乔夫犯的严重错误。(6分)(4)邓小平说“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请从上面材料里找一个最合适的例证。“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这在中国现代史上,哪个事例最具说服力?请做简要说明。(5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苏联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回答。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代替”回答;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者改革都未能从根本上冲破苏联模式
14、的束缚。第(3)题,根据材料三“戈尔巴乔夫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说明其放弃了社会主义思想;“1990年,戈尔巴乔夫又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说明其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戈尔巴乔夫提出每个共和国都成为主权国家”说明其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和统一的国家、主权。第(4)题,第一问可以举戈尔巴乔夫的例子,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造成苏联的解体;第二问可以从“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政治、经济的破坏来说明。答案:(1)冲击了苏联模式;改革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2)态度:否定态度,认为勃列日涅夫在走回头路。局限性:虽然都进行了改革,但是都未能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回到了
15、苏联模式的老路上去了。(3)严重错误:放弃社会主义思想;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放弃统一的国家、主权。(4)例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造成了苏联的解体。事例: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说明:“文化大革命”时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破坏了民主法制,造成严重社会动乱,严重破坏经济建设,造成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等级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5分,非选择题30分,共40分)12.1961年6月召开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预备会议就参加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制定了严格标准,如“与会国缔结两国间的军事同盟或加入地区性防卫条约时,不得按照大国间对抗为背景的意图签订”。据此可以得
16、出,不结盟运动() A.以反对冷战为目的B.反对与大国交往 C.反对参与美苏对峙D.始终专注于政治斗争【解析】选C。本题题眼是“不得按照大国间对抗为背景”。不结盟运动并不是以反对冷战为目的,而是反对参与美苏两极对峙,故A错误;不结盟运动并不反对与大国交往,故B错误;材料“不得按照大国间对抗为背景的意图签订”,说明不结盟运动反对参与美苏对峙,故C正确;材料并不能显示不结盟运动始终专注于政治斗争,故D错误。【拓展延伸】不结盟运动的特点(1)其队伍和影响扩大十分迅速。(2)矛头由初期指向新老殖民主义转向集中反对霸权主义。(3)斗争从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到经济领域。(4)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
17、是对两极格局的一种冲击,客观上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对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13.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A.加剧了经济恶化B.实现了物价下降C.推动了通货紧缩D.放弃了经济自由【解析】选A。由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可知,这一时期西方出现经济滞胀现象,反映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副作用及政策的失灵,因此美英等国逐渐减少国家干预,国有企业私有化,实行混合经济,使经济增长逐渐恢复。材料中密特朗实行企业国有化,与这一趋势背道而驰,经济形势将会
18、更加恶化,故A正确。【补偿训练】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发生的平均周期越来越长,与此同时,危机持续的时间却越来越短,所造成的破坏力也大大下降。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B.第三产业的兴起 C.福利国家的普遍建立 D.知识经济的兴起【解析】选A。依据材料时间“20世纪50-70年代”可知此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实现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因此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有所增强,A正确;第三产业兴起是经济发展的表现,不是缓解危机的措施,B错误;福利国家的普遍建立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与题意不符,C错误;知识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时间不符,
19、D错误。14.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材料二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请指出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证。(1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50年代“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
20、上的繁荣”的原因和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16分)【解析】第(1)题,首先是明确材料一的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体系崩溃。然后根据所学知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及由此导致的世界格局的变化上分析论证。第(2)题,考查战后东欧、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东欧应从苏联因素、经济体制、经互会方面分析;西欧要从战后美国扶持、世界体系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政策调整等方面总结。影响主要从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上分析。答案:(1)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论证:欧洲经济崩溃,政治经济受制于美国;殖民地纷纷独立;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答出两点即可)(2)原因:东欧:苏联的扶持;经互会的成立;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西欧:美国的扶持(或马歇尔计划);建立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经济政策的调整。影响:加剧了欧洲两种制度的对峙,冲击了两极格局。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1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