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73.50KB ,
资源ID:1157436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5743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5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北京专用)作业手册:12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5高考语文复习方案(北京专用)作业手册:12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

1、课时作业(十二)诗歌阅读一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8 分)自 叙杜荀鹤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熟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社会的不满,也暗示出上句所写“病身”的原因。B颔联上下对仗,一取一舍,斩钉截铁,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闲逸生活的追求。C“不容真”三字揭示了志士仁人和黑暗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流露出悲愤之情。D本诗以议论为主,但议而不空,议论中突出了形象的特点,饱含着浓郁的感情。(2)你在这首诗中读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5

2、 分)答:_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11 分)醉落魄范成大栖鸟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注 此词写于作者归隐石湖后。绛河:天河。樾:交相掩映的树木。昭华:古管乐器名,此处指笙。软红:红尘,指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第一句以飞鸟归林栖息暗示时间已是夜晚,此时天河中的星光在雾霭中时隐时现,闪烁不定。B“烧香曳簟眠清樾”一句写词人于清荫之下,点燃香炉,展开竹席,独自享受夜晚的宁谧、清凉的情景。C下片“鬓丝撩乱纶巾折”一句,侧面写出了词人的形

3、貌,其中“撩乱”“折”又与前面“好风”“临风”相呼应。D词中花影、月色与音乐相映相衬,眼前景、耳边笙与词人心中的情相契相合,可谓情景交融,意蕴悠长。(2)“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3 分)答:_(3)“好风碎竹声如雪”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5 分)答:_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8 分)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苏 轼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注 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

4、人。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即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当地民间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起笔两句“山苍苍,水茫茫”,展现出山水苍茫的画面,把读者自然引入画境。B大小孤山四面环水,诗人连用“崩”“去”“搀”等几个词语,展现了“孤山”之险。C“沙平风软”两句,写江风轻柔,江波起伏,大小孤山仿佛随小舟在江上起伏低昂。D诗歌最后两句劝诫舟中的商人不要轻狂侮慢,勿对已做他人妇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2)“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描写江中的大小孤山,别有情趣。请对这两句诗做简要赏析。(5 分)答:_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18 分)唐诗的意象是跳脱

5、的、疏离的、并置的,意象与意象间的空间较大;而宋词的意象大多是紧密的、蝉联的、链接的,其间的空间较小。我们来看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注。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我们从中不仅可以体味到意象的绵密,而且还能看出,这绵密的意象,与词人的内向、细腻的性格有关。他们喜欢“思量”,喜欢这样曲曲折折反反复复地忖度,他们注力于某一点,一往而不复一往而情深。这种递进层深之笔,都是宋人情怀幽深的表现。(取材于鲍鹏山天地词心,有删改)注 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1)下列对文段和踏莎行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

6、上片写词人所见所感,因为战乱,词人远离家乡,尽管看到春日美景,仍离愁难解。B下片写行人想象思妇登楼远望的情形,但行人远在春山之外,望而不见,更添愁情。C全词的意象具有绵密、蝉联、链接的特点,表现的情感是细腻动人的,“递进层深”。D作者认为宋词的意象具有绵密的特点,与词人的性格有关,与幽深的情怀也有关。(2)下列词句中与“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两项是(5分)()()A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D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E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3)古代诗词

7、中常用到叠词,或摹形,或摹声,或摹色,用来表达思想感情。请选取自己熟悉的包含叠词的诗词句(上文中的叠词句也可作为例句),说一说运用叠词的好处。150200 字。(10 分)答:_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7 分)冬夜对雪忆胡居士家唐王 维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注 箭:指漏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用以指示时间刻度的箭状指针。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后人常用“袁安高卧”指身处困境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8、()A首联:诗人听着声声更漏,一夜未眠,拂晓时分,对镜自照,看到自己衰老的容颜。B颔联:诗人夜间隔窗听见竹动的声响,清晨推门一看,才发现满山已是皑皑白雪。C颈联:对雪展开铺写,从天空到地上,从深巷到广庭,立体描绘出素静的雪境。D尾联:由实入虚,由雪景描写转入对人的怀想,表达诗人对袁安的关怀和敬仰之情。(2)清人沈德潜评价本诗颔联时说“咏雪之妙,全在上句隔牖五字,不言雪全是雪声之神”,请结合本联诗句简要分析。(4 分)答:_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7 分)卖花词明高 启绿盆小树枝枝好,花比人家别开早。陌头担得春风行,美人出帘闻叫声。移去莫愁花不活,卖与还传种花诀。馀香满路日暮归,犹有蜂蝶相

9、随飞。买花朱门几回改,不如担上花长在。(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卖花郎的花与众不同,枝叶繁茂青翠,花朵鲜艳美丽,花期也早于其他人家。B卖花郎担着花担一路走来,脚步如春风般轻盈,他的叫卖声引来美人出帘买花。C日暮之时,卖花郎卖花归来,只有蜂蝶相随,他因担有余花,心情孤寂而无奈。D诗的结尾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作品的主旨,意蕴丰富,给人启迪。(2)有人评价这首诗“亦俗亦雅”,请任选一个角度对这一特点加以具体分析。(4 分)答:_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17 分)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宋陈与义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乾坤万事集双鬓,

10、臣子一谪今五年。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注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6)春,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掳徽宗、钦宗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陈与义于 1124 年被贬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靖康之难”发生后,流离失所,后流亡到洞庭湖。此诗写于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南服:南方偏远的地方。(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楼阴”指楼的南面,“背日”也指楼南,两词点明观景角度:站在楼南向远处眺望。B颔联继续写登楼所见景色。“江湖异态”写出倚栏远眺,江水与洞庭湖水不同,异态纷呈。C颈联意思是:诗人被贬官迄今已有五年,“靖康之难”后,宋室南迁,诗

11、人颠沛流离,双鬓已白。D尾联中用“风壮浪涌”,既写出江水湍急汹涌,同时也表明诗人此时心潮起伏如波涛汹涌。(2)诗人登临远望看到怎样的景象?这种景象描写有何作用?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 分)答:_(3)有学者盛称“乾坤”一联为“学杜而得其骨”者,为家国之忧而心碎,而头白,正是杜诗与陈诗共具的思想特色。结合这首诗,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特色的认识。(10 分)答:_课时作业(十二)1(1)B 解析 颔联表现出诗人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2)安于贫困潦倒,不做庸碌官吏,有救物济世的热情,怀才不遇无奈归隐。(每答对一个要点 1 分,语言表达流畅、得体 1 分)解析 此诗

12、重在议论,作者情感较为鲜明,所以对形象的概括只需先读懂每句话,然后再进行归纳即可。前四句乃是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宣言;第五、六句则表明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有救物济世的情怀,但奈何世道不容正直之人,所以有了结尾两句的怀才不遇之叹。【读懂诗歌】酒瓮、琴书终日与日渐衰弱的身体相伴,虽然我熟知世道人情但也乐于孤寂、清贫。我宁愿安守穷困,做一个天地之间的诗者,也决不投身官场,成为世间追逐利禄之人。吟诗作赋时不忘济世救物,可叹的是,世道黑暗,人情深险,不能容忍正直本真之士。平生肺腑之言无处诉说,如今老矣,苍颜白发,只能遁身世外,做一个隐逸之人。2(1)C 解析 该选项中“侧面”错误,“鬓丝撩乱纶巾

13、折”是直接描绘词人形象。(2)“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一句表现了作者对热衷功名利禄之人的不屑(对自己人生态度的坚守),(1 分)也传达出了自己享受夏夜清凉的惬意之感,(1 分)同时,流露出淡淡的落寞、伤感之情。(1 分)解析“凉满北窗”与前面的“好风碎竹”相应,清爽、惬意,但“凉满”也与“声如雪”“临风咽”相应,有悲戚之感,只是整首词中惬意之感更鲜明,所以说有淡淡的感伤、落寞;而“休共软红说”则表现出作者不与热衷功名利禄之人同流合污的态度,这里要充分利用注释。(3)示例一:这一句写词人听笙时所处环境的优美、清凉。(1 分)作者将夏夜凉风吹动竹叶的声响比作雪花飘落时发出的簌簌声响,真切而生动,表

14、现出声音的轻微、清冷,(3 分)衬托出词人此时内心的清静、适意。(1 分)示例二:这一句写笙声之妙。(1 分)写笙声犹如夏夜凉风吹竹,犹如雪花静静飘落时的簌簌声,描摹出笙声的轻微、清凉;同时以色写笙,以雪的洁白、纯净来表现乐音音色纯净、意韵清冷。(3 分)同时,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清静悠闲与些许的落寞悲凉。(1 分)解析 赏析词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词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词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词的主旨,即词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情感。【读懂诗歌】栖鸟都飞归树林去了,天河绿雾缭绕,星光闪烁,忽隐忽现。点燃馨香烟缕摇

15、曳,铺好竹席好卧眠,在交相荫蔽的树荫下,多么清幽闲适。又在扶摇花影中,吹奏洞笙,只见满地洒落一片淡黄的月色。好风徐徐,竹管声声清脆,如雪般清纯、高洁。玉笙再三响起,迎风幽咽。我的鬓丝缭乱,青丝头巾折皱不堪。北窗下满是荫凉,这番幽雅、清纯、凉爽、随性的情味,休要与红尘俗子谈讲,因为他们不懂,非其向往。3(1)D 解析 D 项中“勿对已做他人妇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有误,诗中尾句借用谐音,饶有风趣地把小孤山说成“小姑”,把彭浪矶说成“彭郎”,说它们如新婚夫妇扎好云鬟、穿上新装一样地美丽端庄。借用传说,赋予画面的景象以神奇浪漫的色彩,增添诗情画意,并非真是要告诫舟中贾客什么。(2)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

16、拟人的修辞手法,(1 分)把大小孤山比喻成两位美人,它们发髻高耸,仿佛正在以水为镜,梳妆打扮,(2 分)写出了大小孤山的清丽秀美(或“使静态的画面具有动态的美感”),(1 分)使客观的自然充满了人的情趣。(1 分)解析 赏析词句,首先理解词句的含义;然后看运用了什么手法,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这些词句对塑造形象有何作用,或者说塑造了怎样的形象;当然核心是看这些词句对表达作者情感有何作用,或者说表达了什么情感;最后也不能忽略在艺术上的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含蓄隽永等等。在此题的题干中有一句“别有情趣”,这指明了鉴赏方向,答案要详细说明的就是这一句的“情趣”。结合赏析的一般规律和此题

17、的要求作答即可。【诗歌赏析】“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诗人开篇就像一个技巧娴熟的丹青高手,简练生动地勾画出了这幅山水画的全貌,让人们在想象中看到:苍茫广阔的天宇;起伏奔腾的长河流水;雄浑的峨峨青山,参天松柏,迷蒙烟雾。接着,大概是画家在江中点出两三舟楫吧,诗人写道:“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想象是何等地丰富清新。客舟飘荡江面,诗人便听到了那赤膊扬竿、搏击中流的船夫们豪迈慷慨的棹歌。同时,诗人还看到船在江中时高时低地前进。想象到舟中之人放眼远望,一

18、片苍茫,“沙平风软望不到”,只有孤山,在人的感觉中,随着船的起伏时低时高。这种写法和想象,把山川景色写活了。由于想象手法的运用,画面由模糊而清晰、由朦胧而鲜明。诗的最后四句更叫人拍案称绝:“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在诗人那“神与物游”的想象中,媚秀的大孤山与小孤山,美得像窈窕淑女高高的发髻;待到江水清,江面平,这景色又如美女穿着新衣裳一样美丽非凡。最后,诗人借用谐音,饶有风趣地把小孤山说成“小姑”,把彭浪矶说成“彭郎”,说它们如新婚夫妇扎好云鬟、穿上新装一样地美丽端庄。4(1)A 解析“因为战乱”有误。(2)B E 解析 此两项为比喻句。(3)评分要点:举例

19、2 分,赏析 4 分,语言 4 分。示例一: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连用的七组叠字向来受到人们的赏识。其中,“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形象传神。而且这几组叠词读来语气舒缓,重复出现的词语好似词人难以摆脱的苦闷,营造出悲伤的氛围,奠定全词的情感基调。由此可见,叠字在诗词创作中既可以形象地摹声绘色状形,又可表现作者的情感、诗词的意境。示例二:叠字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

20、“甸甸”模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而且,含有叠词的诗句读来韵律感更强,带有很强的咏叹性,给人反复回味之感,读者易受感染。解析 完成这道题,首先要对叠词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如加强形象性,增加确切性,更富音乐性,等等。其次,要能调动已有的积累,有一定的古诗词基础,并能真正理解自己所积累的古诗词,赏析合理且透彻。当然,不可或缺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要用包含叠词的古诗句说明其作用,就是用某一论据证明论点,关键是从论据到论点之间的分析论证。【读懂诗歌】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

21、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此词运用了三种艺术表现手法。一是托物兴怀,词的上片写残梅、细柳和薰草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物,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表现出南方仲春融和的气氛,但对于有离愁的行人来说,却倍增烦恼,更添愁思。二是比喻,化虚为实。“愁”是一种无可视感的情绪,将它比喻为迢迢不断的春水,既形象又贴切,这样化虚为实,可视可感。三是逐层深化

22、,委曲尽情。“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更进一步说明行人离愁的无穷。全词悱恻幽回,情深意远。5(1)D 解析“表达诗人对袁安的关怀”有误,王维在唐,袁安在汉,是借袁安说诗题中“胡居士”的特点,表达出对胡居士深切的关怀。这就应了诗题“冬夜对雪忆胡居士家”。(2)“隔牖风惊竹”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作者隔窗听见竹子发出的声响,以为是风吹竹林的声音,实则是夜来大雪纷纷,雪打竹叶,簌簌作响。“风惊竹”三字,未直接从视觉的角度写雪,却已从听觉角度侧面将大雪纷纷的景象描摹出来。(艺术手法,1 分;结合诗句分析,2 分;表达效果,1 分)解析 题干中沈德潜的话即是要证明的论点,而论据就是“隔牖风惊

23、竹”这五个字。首先要分析这五字“不言雪全是雪声之神”为何意(这是侧面描写,以“风惊竹”写雪之大),然后说这样写有何好处。【诗歌赏析】这是一首雪夜思友诗,表达出对友人深切的关怀。胡居士,名不详,只知他家境清寒,信奉佛教,住处距王维不远。王维有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等诗,从诗中可知胡居士贤而贫困,王维曾经周济过他。前六句写山居的静寂,雪景的清幽,结尾处的对雪怀人之情,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自然地抒发出来。中二联是写雪景的名句。一般人好用鹅毛柳絮、碎琼乱玉等来写雪景。王维写雪,笔墨空灵,感觉细腻而有层次。诗人先从听觉着笔,写他夜里隔着窗子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接着写视觉所见

24、:清晨开门一看,才发觉皑皑白雪已铺满了山头。“风惊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又紧扣着诗人隔窗“听”和开门“看”的动作神态,一惊一叹的内心感受,使人如临其境。接下去的一联,“洒空”二字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二字写静,表示在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深巷静”“广庭闲”则渲染雪夜里深巷、广庭环境的清寂,传达出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惊”“满”“静”“闲”四个动词和形容词,细致地表现了自己在雪夜里的思绪变化。王维吸取了前人写雪的艺术经验,同样运用不黏滞于物象而纯从感觉印象着以淡墨的表现方法,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又有声息、光色、动感和生气的夜雪图。本诗自始至终没有

25、一句对胡居士的直接描写,通过用典其形象与操守影影绰绰地得到了表现。唯其用笔空灵,读来更显神韵悠远。6(1)C 解析“心情孤寂而无奈”错。(2)这首诗在语言上亦俗亦雅。本诗运用“绿盆”“小树”“花”“春风”“蜂蝶”等通俗的意象,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渲染出了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氛,生动地表现了卖花人的勤劳、欢愉、充实的生活,而“馀香满路”“蜂蝶相随”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花香,渲染出日落香犹在的美丽画面,雅趣横生。语言通俗,诗韵不减,可谓亦俗亦雅。(指出本诗的“雅”“俗”之处,各 1 分;具体分析其中的“雅”“俗”,各 1 分;雅俗兼备的可综合分析)解析 答题角度:内容方面如选材等,形式方面如语言风格、修

26、辞方法等。z*zs*【诗歌赏析】诗中主人公挑上一担花,行街穿巷卖花,传送种花诀窍。出门快快乐乐,绿盆小树,花开灿烂,挑在肩上如带春风而行;日暮晚归,蜂蝶犹随,因为花香依旧花长在:生活快乐惬意,自在美好。如果该诗到此为止,或许只是告诉我们生活很美好,但结尾两句“买花朱门几回改,不如担上花长在”将诗歌主旨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诗人用比较的手法表现出一个生活道理:世事易变,人生难测,荣华易逝,而这自然之花却年年岁岁开,时时日日随,或许平常生活自有这自然之花的魅力,安稳快乐,自在闲适,不像荣华富贵总如浮云易逝。7(1)A 解析 曲解诗意。阴:水之南山之北。“楼阴”指楼的北边。“背日”与“对日”相对。这两

27、句的意思是:岳阳楼天下闻名,站在楼北向远处眺望,长江堤坝绵延不绝,壮丽景观尽收眼底。(2)诗人登高远眺,看到岳阳楼周围的壮阔景观:江堤曲折,草木连绵不断,江水、湖水形态各异,风高浪急;以壮景衬哀情,壮观之景使人产生飘零之感,诗人触景伤情,引发了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后的迁谪之恨,家国之愁。(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解析 诗的前两联写景,第一句总起,二、三、四句具体描绘所见景象,所以回答第一问将二、三、四句内容答出即可。要回答这种描写的作用,首先须看所写之景有何特点,其次看这些景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有何关系。(3)示例:从全诗看“乾坤”二字下得沉痛,整个天地都聚于作者笔下,本是壮阔;不过这“乾坤”

28、中的愁绪也都聚拢了过来,“万事集双鬓”,鬓发必白;何况“臣子一谪今五年”,心中涌起的波涛必不是喜悦与兴奋,联系诗人生平及时代背景便可知那涌动着的必有家国之忧。在这一点上,陈与义此诗表现出与杜甫相同的思想特色:自觉地将自己与国家、历史和天下联系起来,表现了读书人的社会良知和悲悯之心。想一想,历史哪一次革命哪一次护国不都是因为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有识之士的努力才开始,才成功的?谭嗣同说:“中国自古以来未尝有为变法而流血者,那就从我开始吧。”他的鲜血虽未获得直接的成果,但他的鲜血为后来者堵上了一条错误道路,他以自己的生命给后人献上了精神的良药。有了这样的思想,我们才不会陷入小我的利益之圈难以自拔,我们

29、的社会才能一步步前进。所以,我认为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值得珍惜,应好好继承。(对这种思想特色的认识,2 分;结合本词分析,2 分;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4 分;行文思路、语言表达,2 分。字数不足,酌情扣分)解析 首先要正确解读题干中的“思想特色”:中国古代文人总是自觉地将自己与国家、历史和天下联系起来,表现读书人的社会良知和悲悯之心。然后再联系本词和阅读体验谈认识。【诗歌赏析】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诗人避难流落洞庭之滨。那天下壮观的岳阳楼,强烈地吸引着诗人登临览胜,抒怀赋诗。在作这首诗之前,作者已写下登岳阳楼七律二首。如今再次登临,依然是佳景览不尽,感慨抒不完。本诗前四句,诗人

30、着力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观特征。岳阳楼在“洞庭之东江水西”;再次登临,诗人选择站在楼之西北角。从这里望去,北面是浩浩的长江,江风阵阵,浊浪腾涌,一往无前;江边长堤,曲折蜿蜒,连绵不断。西南则是碧波万顷的洞庭湖,波光潋滟,湖岸草木葱茏,相连不绝,一直延伸到穷荒僻远的南方天边。江水浊黄,湖水清碧,对比强烈,异态纷呈。面对此景,诗人凭栏良久,自身迁谪之恨,国家兴衰之感,不觉一齐涌上心头。万千感慨、诸种情怀,凝成掷地有声的一联诗句:“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作者遭谪已有五年,五年之中,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国无宁日,人无宁日。“靖康之难”,宋室南迁,诗人颠沛流离。是年,诗人三十九岁,头发愁白,真是天下事迁谪恨都反映到双鬓之上。此时,诗人思绪缥缈,联想到古往今来,与自己遭际略同的何止一人?汉代的贾谊被贬长沙,途经湘水,曾做赋以吊屈原。尾联所谓“欲题文字吊古昔”即指此事。然而作者此时的处境却比贾谊更坏,心境也比贾谊更差。所以即使像贾谊一样抒发吊古之情,也感到力不从心,难于下笔。于是只得面对风壮浪涌的长江、洞庭而茫然无语了。为了表达欲语又止、抑塞难堪、郁戾不平的思想感情,此诗采用了拗体格律,音节拗怒,陡折峭拔,与老杜白帝城最高楼等拗体律诗格调相同。陈与义不愧“学杜而得其骨着”也。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