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版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 第6单元 课题2 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57190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 第6单元 课题2 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版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 第6单元 课题2 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版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 第6单元 课题2 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版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 第6单元 课题2 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版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 第6单元 课题2 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2版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 第6单元 课题2 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2版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 第6单元 课题2 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2版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 第6单元 课题2 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2版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 第6单元 课题2 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2版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 第6单元 课题2 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2版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 第6单元 课题2 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2版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 第6单元 课题2 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2版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 第6单元 课题2 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题2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一、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1原因(1)革命推动: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2)政府政策: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使用国货,以抵制洋货。(3)外部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4)群众运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2概况(1)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2)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和政

2、策,使民族工业在十年间得到了较快发展。3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4影响政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思想新文化运动兴起,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经济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1)无产阶级队伍逐步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2)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也逐步壮大,要求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这种要求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就是

3、要打破封建束缚,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19271936年)1主要原因(1)整顿税务。即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增加印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2)控制金融。即先后成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控制全国的主要金融活动。(3)改革币制。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以取代过去市场上流通的银元和各地方银行发行的钞票。币制改革顺应了统一市场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4)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即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2表现:棉纺织业和面粉业以及

4、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3作用: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三)抗战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19371945年)1沦陷区:日本对民族工业的摧残和吞并掠夺的表现日军对未撤出沦陷区的民营企业以“军事需要”为名霸占把沦陷区变成服务于侵略战争的军事和工业基地方针和目的日本内阁通过国土计划设定纲要,提出所谓“适地适产主义”经济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目的掠夺的方式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与控制主要采取“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控制和垄断了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管制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

5、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经济体制与政策的调整(1)目的:国民政府为扭转不利的形势,争取主动,在战争初期逐步实现抗战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原有经济体制和政策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2)调整改组有关行政管理机构,确立战时经济体制。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战争紧迫的情况下,加强了中央尤其是军事委员会对经济的干预,对金融和经济行政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形成比较集中的经济领导体制,对促进战时社会经济的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法规,加强了政府干预和政府控制经济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充裕了国家财政,对抗战产生了重要影响。制定开发大后方的建设方针,将战时经济纳入长期抗战的轨道。国民

6、政府基于长期抗战的设想,运用国家资本,在大后方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于民营工矿业,国民政府采取鼓励海内外投资和奖助等政策。除此之外,国民政府还制定计划,采取许多措施,发展大后方的交通建设。(3)作用民族工业历尽艰辛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后方经济发展和支持抗战,发挥着重要作用。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促进了西南、西北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的区别(1)“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2)“外国资本”则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3)“官僚资本”则指

7、统治者凭借国家权力获得的资本,这种资本通常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四)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19461949年)1原因(1)美国商品的排挤:蒋介石集团为取得美国援助以发动内战,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商品大量涌入,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排挤国货。(2)官僚资本的垄断。(3)政府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4)苛捐杂税不断增加。2表现:民族工业发展陷入绝境。二、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一)20世纪初社会生活的变迁1社会生活的变迁(1)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2)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中山装、旗袍受欢迎。婚丧仪式由

8、烦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社交礼仪逐渐采用握手、鞠躬,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采用公历,增添国庆、元旦等新节日。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并步入社会。2交通事业的进步(1)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2)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3)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4)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3通信工具的变迁(1)20世纪初,上海崇明设立无线电报局。(2)民国时期,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4大众传媒的变迁(1)报刊业: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都把报刊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工具,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2)影视事

9、业: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社会生活变迁的易错点(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2)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政府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除缠足。(3)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4)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二)近代后期的社会生活1建筑: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2交通(1)1920年,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2)1924年,上海开始运行公共汽车。3

10、大众传媒(1)广播:1926年6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播;1928年8月,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2)报刊业: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斗争。(3)影视业: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在20世纪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影片。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规律(1)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2)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3)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4)变化的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

11、,且保留中华民族特色。1民国初期的经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1)原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有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表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3)影响: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内迁抗战时期,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

12、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长途跋涉,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这些壮举,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1实业家宋裴卿的实业救国之路著名的实业家宋裴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亚”在夹缝中挣扎了8年,多次陷于困境,到1948年,“东亚”已是奄奄一息了。百年巨商命题思考民族工业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的艰难发展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史料表明了东亚企业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及衰落的原因。2法币改革与20世纪30年代中国

1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影响下,世界白银价格大幅上涨;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主要内容是: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币制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伪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曾说:“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王巍废两改元与法币建立命题思考19

14、35年的币制改革对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意义巨大。史料说明了法币改革与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联系。3近代东西方文明的碰撞沿海口岸在上一世纪(19世纪)最早承受西洋物事的“东渐”,在本世纪(20世纪)初也最早承受欧风美雨的洗沐。这种变化正是洋物侵蚀和影响的结果。它们无分贵贱地进入了上流社会和下层社会,在不知不觉中改造了人们的日行起居。于是,贴近洋场的地方便首先开始了移风易俗。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命题思考作者主要论述了中国沿海通商口岸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最早受到西方的影响。沿海通商口岸最早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由此传入中国,并引起了中国人

15、民的生活和习俗的变化。4新思潮冲击下的传统婚姻现状“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1920年)命题思考20世纪的传统婚姻习俗面临严重冲击,其根源是经济的发展变化。作者主要论述了20世纪初的婚姻习俗现状及成因和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与外来思想对传统婚姻习俗的影响。探究1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和地位史料一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

16、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行业纺织业缫丝业面粉业火柴业水电业机器业矿冶业数量(家)82705328602073资本额(万元)1 3321556.9786.81303 813835212 2729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史料二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此次工业化是一次民营资本集体崛起的盛宴,它的主角是以赢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

17、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1920年间达到134%。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原因。(1)史料一反映了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解读史料一时注意“而”“其中”等词语的使用。解读表格材料的基本方法是比较,通过前后上下全方位的比较,可以找出有效的信息。19011911年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近代民族工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

18、于东南沿海地区;同时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2)史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出现及其特点。解读史料二时首先要粗读史料,找关键信息。最关键的信息是时间,找到时间,就可以对知识进行准确定位。19121920年间,这一时期是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受到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较大。提示(1)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受西方经济影响较深;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2)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国民政府鼓励兴办实业的政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任答三点即可)近代民族资本

19、主义的地位和作用(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3)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4)从处境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始终没有成为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探究2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史料

20、一古都北京步入民国时期第一个鲜明的标志,就是废除帝王纪年,改用世界通行的公历。新年伊始,依公历确立元旦,“双十节”为全国国庆日,但是双节的庆典主要流行于政界,一般民间较为冷漠。传统的春节与中秋节盛况依旧民国初年,已经出现新式婚礼,北京俗称“文明结婚”典礼仪式简单,证婚人宣布结婚者姓名,新人相对三鞠躬,交换饰物,证婚人致辞颁发证书,新婚夫妇向来宾鞠躬,礼成。旧式婚礼仍然保持着强大惯力,在民间流行。习五一著民国时期北京社会风俗的变迁史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

21、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1)根据史料一,简要分析北京地区社会风俗发生变迁的背景。(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1)史料一反映了民国初期北京社会风俗演变的特点。抓住史料一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新式”“旧式”“传统”等词体会史料一内涵,理解民国初期北京地区新旧习俗并存的特点。(2)史料二反映了天津开埠后,社会风气由“扬气”变为“洋气”,体现了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注意史料二第一句话中的时间背景。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西化、“洋气”了。提示(1)背

22、景: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中华民国建立;经济:近代商业的出现与发展;思想文化:西方思想与生活方式的影响。(2)西方列强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2)从过程看:与西方侵略相伴始终。有较强的半殖民地色彩,在中西、新旧并存中出现中西合璧。(3)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4)从动力看: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5)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

23、,传统习惯仍广泛存在。以家国情怀感悟近代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31年蒋介石拟定交通建设五年计划,规定到1937年完成85 000公里铁路建设任务。1934年公布公营铁道条例和民营铁路条例,鼓励省办、民营商办铁道。建设新路的同时修补整理旧路: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装设调度电话、增设防空设施等。交通建设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摘编自宗玉梅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铁路建设的背景及意义。【提示】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加深;南京国民政府基本统一了全国。意

24、义:促进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为后来国防建设的开展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近现代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缩短彼此距离,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2)新式交通、通信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通信手段,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3)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接触到西方在政治、经济乃至思想领域中的先进事物,也使人们的生活越发多姿多彩,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2020惠州一中模拟)据学者研究整理

25、出1904年至1937年东方杂志刊登商业广告的情况(如图所示)。由下图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A社会生活近代化特征显著B报刊广告成为主要营销手段C普遍接受了西方生活方式D民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A由刊登的广告所推销的产品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生活近代化特征显著,故选A项;B、C两项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由广告刊登情况无法体现民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排除D项。2(2020深圳、珠海联考)“火柴大王”刘鸿生1928年提出华资火柴厂商同业合并的竞争策略,后极力促成火柴业的同业联合,先后组建了“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大中华火柴公司”等组织,实行规模经营。实行这一策略的主要原因是()A获取高额利润

26、B面临外资竞争C提高管理效率 D创新经营模式B刘鸿生主张华资火柴厂商合并联合,组建了“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大中华火柴公司”等组织,这样有助于扩大规模,根据“竞争策略”可知,促成其实行这一策略的主要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和民族企业的竞争,B项正确;“火柴大王”这一称号本身意味着其在火柴行业中获利颇丰,因此获利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A项;行业规模扩大,同时又是联合经营,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排除C项;同行业合并更多的是规模的扩大,而非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排除D项。3(2021湖北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1918年初,山西太原人刘大鹏的日记写道:“吾邑实行剪发一月有奇,警佐下乡,警兵到村,莫不剪人之发阳曲

27、县知事亦亲自下乡剪发。”这反映出()A北洋政府统治黑暗 B移风易俗行之不易C复辟基础依然深厚 D卫生观念有待普及B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民国建立六年之后,有的地方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发辫,还要县知事、警兵等人到村里督促剪发,说明当时移风易俗行之不易,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北洋军阀统治黑暗,排除A项;留发并不代表有复辟的根基,排除C项;材料与卫生无关,排除D项。4(2020长沙联考)据统计,孙中山全集十一卷本中,谈话及答记者问多达242篇,对报馆杂志致函或题词十数篇。孙中山集外集中有演说、致辞或谈话374篇,对报纸杂志的题词有10余篇。这主要说明()A孙中山掌握时代话语权B舆论宣传助力民主革命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大众传媒趋向近代转型B由材料信息可知,孙中山的谈话及答记者问、对报馆杂志致函或题词较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实质上是孙中山利用报纸杂志来宣传其民主革命思想,故B项正确;孙中山掌握时代话语权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民主共和观念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体现不出,排除C项;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大众传媒的近代化,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