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68.50KB ,
资源ID:1156909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5690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卷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卷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doc

1、综合检测卷(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89)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李清照说:“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她最早指出词是有别于一般诗歌的一个流派,有它的历史意义。词在中唐以后流行,它为晚唐五代以来诗人在五七言诗体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诗形式,而且体裁比五七言诗更丰富多彩。根据万树词律所列,就有六百六十调,一千一百八十多体,实际还不止此数。然而词在中晚唐开始流行时,五七言诗已发展到极盛的阶段,举凡封建社会各方面的题材,如田园、山水、边塞、闺情,以及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都有大量名篇流传,在诗坛上产生

2、广泛的影响,使后起的词人不容易在各方面跟它争奇竞胜。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讲究句调平仄的格律诗,词的调子更多,可以适应不同的内容自由选用。这比之只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几种格调的近体诗,有它的优越性,但就每个词调看,它的句调平仄比近体诗有更严格的限制。如比之篇幅长短不拘、声律限制更少的五七言古体诗,形式上的束缚就更多。词在从中晚唐到南宋的流传过程中,虽然也出现不少优秀的词家,却始终没有取代五七言诗的传统地位,成为诗人们普遍掌握的形式,像五七言诗的逐步取代四言和骚体诗的地位那样。向来认为词创作成就最高的宋代,除了柳永、晏几道、李清照、辛弃疾等少数词家外,像欧阳修、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大多数诗词兼

3、擅的作家,仍是以主要力量写五七言诗的。这除了受魏晋以来五七言诗的传统影响之外,还由于词调本身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中唐以后,出现一些工商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市民阶层壮大,妓乐繁兴,需要有一种新的诗体,配合当时在城市流行的乐曲,比较细致曲折地表现城市人民的生活,抒发他们的思想感情。从中唐以后,农村流行的歌谣大多数仍不出五七言,而城市里新兴的长短句歌曲越来越多。在宋元以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里,长短句的词曲更居于压倒优势,使五七言诗体仅仅在定场白或下场诗里偶然出现,就充分说明这个问题。从现传唐代民间流行的敦煌曲子词及最初文人拟作的词调看,题材本来相当广泛,然而到了晚唐五代时期,文人写的词调却逐渐集中在妇女

4、情态的描写上。因为初期流传的很多词调来自民间,最初出现的文人词也多数是直接模拟民间歌曲的,到了中唐以后,妓乐繁兴,许多新出词调往往是在歌妓的传唱过程中为文人所掌握。这些歌妓是封建社会受压迫最深的妇女,她们既比较熟悉各种妇女的生活,自身又各有其惨痛的经历。这样,她们在唱词时既容易流露自身的不平,往往也倾泻出一般妇女的痛苦。如敦煌曲子词里的两首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去那人攀,恩爱一时间。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后来有些文人嫌这些歌妓们唱的词过于俚俗,自己动手来写。为了适应歌妓的声口和情态,他们的歌词虽然比较华美,内容仍不出痴

5、男怨女离别相思的调调,只是作品所表现的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已不及早期歌妓们传唱的词调强烈,生活气息也没有那样浓厚。正是在这种创作情况之下,形成了词的传统风格:“以清切婉丽之词,写房帏儿女之事。”从北宋以来,词这种传统风格虽不断为少数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关心国计民生的词家所突破,却仍然影响着后来绝大多数的词家,直到清代的浙西词派、常州词派。前人以婉约派为词的正宗。婉约派总的看来成就不及豪放派,却更多地表现了词的特点,表现了这“别是一家”的词有别于五七言诗的风格上的特点,这特点是从晚唐到宋初,在词的长期创作过程中形成的。(摘编自王季思词的欣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

6、晚唐而至南宋,词无法和五七言诗竞争的原因是五七言诗已涉及多种题材,名篇流传,呈现极盛之态。B中唐以后,农村流行的大多数歌谣仍是五七言,城市里却流行长短句歌曲,所以词开始渐渐兴起。C在说唱文学和戏曲里,词曲处于压倒性优势,说明随着城市发展,人们需要一种新的诗体来抒发情感。D晚唐五代时期,文人动手创作词,歌词华美,内容仍是围绕歌妓们的生活和离别相思的调调。【答案】C(A原因不止一个,还有词本身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B强加因果。D“歌妓们的生活”错,原文是“内容仍不出痴男怨女离别相思的调调”)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用李清照的话总述,然后从多个角度分别进行阐述,论

7、证结构清晰。B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比较近体诗和词的特点,指出词的优越性和局限性。C文章以两首望江南为例,证明最初歌妓用词曲体现自己生活的痛苦。D文章最后两段分析了词传统风格形成的过程,说明词曲的影响比诗歌深远。【答案】D(无中生有,“词曲的影响比诗歌深远”错)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传统风格清切婉丽,和早期文人词多数直接模拟歌妓唱词密切相关。B婉约派是词的正宗,其作品更能体现词的特点,代表了词的最高成就。C词最初来自民间,通过词的内容,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现状。D词的内容如果一直局限于房帏儿女之事,就无法拥有如今的成就和地位。【答案】B(原文是“婉约派

8、总的看来成就不及豪放派”)(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京剧名家孙毓敏:生命之火为国粹艺术燃烧沈黎明孙毓敏1940年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市民之家,幼年时由于父母离异,她和两个妹妹跟着母亲艰难度日。孙毓敏的母亲喜欢京剧,经常在家中哼唱,耳濡目染,孙毓敏也喜欢上了京剧。1952年,孙毓敏考入北京私立艺培戏曲学校,开始为期7年的学艺之路。孙毓敏学戏特别刻苦,每天凌晨4点多钟就起床练声,然后练基本功,风雨无阻;上课时则认真听讲,不懂就向老师请教。为了练好旦角的兰花指,她天天晚上打来热水,将手放进很烫的水中慢慢上弯到90度,无论冬夏从不停止。1958年夏天,孙毓

9、敏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然后拜荀慧生为师,唱念做表舞全方位得到荀慧生亲授,演出的荀灌娘红娘等荀派大戏,每年在200场以上。1968年,她因所谓的“海外关系”罹祸,不甘屈辱的她推开三楼的窗户,一跳致残。对一个演员而言,这原本意味着艺术生涯的终结,她竟又顽强地重新站立起来。最初腿不能动,手无力,她就先锻炼双手,平躺在床上帮人织毛衣,以平均每周一件的速度,一直织了近百件。手有劲了,她就用双手扳着两腿练翻身一段时间后,她开始练站立,接着开始练迈步,她请人在床和窗户之间拉一根绳子,然后抓着绳子往前一步步地挪动,每前行一点都像踩在刀尖上,疼得大汗淋漓。经过两个月的不懈努力,她终于用一个多小时完成了从床边

10、到窗前仅4米的行走。逐渐能像鸭子一样摇摆着走路后,孙毓敏查阅大量资料,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计划:脚跟骨有棱不平,多多走路把它磨平;膝关节弯曲困难、小腿肌肉萎缩,就爬楼梯锻炼。走路好说,爬楼梯对她是有一定风险的。为了实现愿望,她冒险脱去了保护腰椎的钢背心,抓着楼梯扶手向上攀爬。尽管每上一级台阶都疼得眼冒金星,肌肉萎缩的双腿不住颤抖,但她全然不顾,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孙毓敏的膝关节弯曲相对自如了。爬只是第一步,接着是摸、滚、跌,终于走上了她难以忘怀和舍弃的舞台。孙毓敏硬是凭着对京剧事业的热爱和顽强的毅力,经过长达13年令人难以想象的“残酷”锻炼,重新站在了舞台上。1978年,孙毓敏的冤案得到平反。重返

11、阔别多年的舞台后,孙毓敏精湛的演技再度吸引了广大戏迷的眼球,获得大家的喜爱,她不仅赢得了“活红娘”的美誉,荣获了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及“梅兰芳金奖”等多项大奖,还在国际上获得了“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奖”。作为戏曲艺术学校之长,她倾尽心力,秉承名校传统,顺应时代要求,曾率领师生四赴欧洲巡演,在巴黎创下连满27场的记录多年来,孙毓敏一直不忘恩师荀慧生先生,不忘荀派艺术的传承,在百忙中不辞辛劳地传授荀派艺术。孙毓敏先后收了60多名入室弟子,对慕名请她指点的年轻演员她也从不拒绝,为数十人说过戏,堪称桃李满天下,荀派艺术第一传人。如今孙毓敏虽然已退休,但她仍然关心京剧事业的发展、京剧人才的培养,并兼

12、任多所大学和艺术院校的客座教授,生命之火一直为古老的国粹艺术燃烧着!(选自黄河黄土黄种人,有删改)【相关链接】当她终于可以“像鸭子一样”走路,在“样板戏”奇袭白虎团中她扮演了一个群众,站在舞台的犄角,没有一句台词,甚至没有人看到她的面容,她却感到莫大的鼓舞。(孙毓敏:角儿就得宠辱不惊)孙毓敏自传的书名起得贴切我这两辈子,她的人生历经悲喜、穿越生死,除了一身傲骨,更有一片仁心。在追寻荀派艺术的道路上,孙毓敏走得坦坦荡荡,无愧于心。(傲骨“荀”芳踪)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孙毓敏喜欢京剧与家庭的熏陶密不可分,后来她考取北京私立艺培戏曲学校,在这个学校学习了7年的京剧艺

13、术,为后来成为京剧名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孙毓敏在“文革”期间因为莫须有的“海外关系”问题遭受灾祸,受尽屈辱,后来她不甘忍受,从三楼跳下,造成腿不能动、手无力的结果。C孙毓敏通过艰苦的锻炼能够像鸭子一样走路后就登上舞台,虽然是群众演员,没有台词,但她十分满足,这充分说明孙毓敏对京剧的热爱。D文本通过孙毓敏的“一跳致残”和她用13年的时间艰苦锻炼的对比告诉人们,只要执着于自己的目标,用顽强的毅力去拼搏,就能够成功。【答案】D(“对比”说法错误,文本主要通过孙毓敏历经13年的艰苦锻炼,从一个不能动的人重新走上舞台,表现了她对京剧的热爱和顽强的毅力等)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14、3分)()A在艺培戏曲学校学戏时,孙毓敏就体现出了执着、好强、不惧困境的品格,她每天凌晨4点多起床练功,为练好旦角的兰花指天天用热水烫手。B孙毓敏凭借毕业时的优异成绩、荀慧生老师的言传身教,演出了荀派大戏荀灌娘红娘等,年纪轻轻就成为荀派艺术的传承人。C“脚跟骨有棱不平,多多走路把它磨平”中的“磨平”一词充满疼痛感,一个词语就形象地描摹出孙毓敏在锻炼过程中遭遇的艰难。D孙毓敏的自传我这两辈子中的“两辈子”以她再一次登上京剧舞台为分界线,她认为过去是上一辈子的事情,这表现了她的宽容大度。【答案】C(A“不惧困境的品格”错误,这里还不能表现出孙毓敏不惧困境的品格。B“年纪轻轻就成为荀派艺术的传承人”

15、错误,从后文孙毓敏重新站在舞台上传承荀派艺术可以看出,此时的孙毓敏最多可以称作“继承人”。D“以她再一次登上京剧舞台为分界线”文中无依据,“表现了她的宽容大度”错误,孙毓敏认为过去的残疾经历是上辈子的事情,这主要表现了她对现在的珍惜,以及对京剧的热爱之情)6重返京剧舞台的孙毓敏是如何让“生命之火为国粹艺术燃烧”的?结合文本简析。(6分)【答案】担任戏曲艺术学校校长,率领师生赴欧巡演。孙毓敏秉承名校传统,顺应时代要求,率领师生巡演。不忘恩师荀慧生,传授荀派艺术。孙毓敏收了60多名入室弟子,为数十人说戏。关心京剧事业发展、京剧人才的培养。退休后兼任多所大学和艺术院校客座教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6、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百年震柳梁衡地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约在百年前,1920年12月16日晚8时,在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级8.5,裂度12,共造成28.82万人死亡,震波绕地球三圈,余震三年不绝,史称“环球大地震”。这远远大于后来我国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海原大地震实是地球的印度洋版块与太平洋版块相互挤压所致,与近年来的汶川大地震同出一因。有案可查,1982年国家地震局曾在当地开深槽验土,探得6000年来,在海原地区这两个版块就有6次因较劲失手而引发地震。第六次即海原大地震。这次地震,大地瞬间裂开

17、一条237千米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柳树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为了寻找这棵树,从县城出发,车子在大山的肚子里翻上翻下,左拐右折,沿途几乎没有看到人家。可想百年之前,这里更是怎样的荒凉寂寞。正当我心头一片落寞之时,身下的沟里闪出一团翠绿,车头一折,拐入谷底。行到路尽之处,眼前的一棵大柳树

18、挡住了去路。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身高膀阔,蹲在那里足有一座小楼那么大。枝叶茂盛繁密,纵横交错,遮住了半道山沟。难怪我们在山顶上时就看见这里有一团绿云。欲问百年事,深山访古柳。但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的树龄已经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活了100年。看过树皮,再看

19、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一根木头的断开如果是用锯子来锯,无论横、竖、斜,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个难忘的岁月。我稍一闭目,还能听到雷鸣电闪,山摇地动。柳树这种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

20、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为多情的象征。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它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有极强的适应性,适于各种水土、气候,也能适应突如其来的灾难。美哉大柳,在人如女,至坚至柔;伟哉大柳,在地如水,无处不有。唯我大柳,大难不死,百代千秋。我想,那海原大地震,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近29万人的生命,为什么单单留下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这株灾后之柳以过来人的身份向我们

21、宣示:战胜灾难唯有坚守。100年了,它站在这里,敞开胸怀袒露着伤痕;又举起双臂,摇动青枝。它在说: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扼杀生命。我出了沟口翻上山头,再回望那株百年震柳,已看不清它那被裂为两半的树身,只见一团浓浓的绿云。100年前,在这里地震撕裂了一棵树;100年后,这棵树化作一团绿色的云,缝合了地缝,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我知道县里已经建了地震博物馆,有文字,有图片,但是最生动的,莫如就在这里建一座“震柳人文森林公园”,再种它一沟的新柳。老树犹在,雄风不减,绿满天涯,长风浩荡。这不只是一幅风景的画图,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本历史教科书。(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

22、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采用衬托的方法介绍海原大地震,将这场地震与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比较,便于读者更形象地认识事物的特征。B文章第段巧妙地使用动词和比喻修辞,形象地再现海原大地震情形,把大地震横摧一切的气势写了出来,反衬了震柳的顽强意志。C文章第段采用叙述、说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抓住柳树柔弱又刚强、适应性强等特征,对柳树进行了热情的赞美。D文章写地震撕裂了一棵树,可是这棵树却化作一团绿色的云,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暗示了地震给人带来的伤痛已被抚平。【答案】B(A“便于读者更形象地认识事物的特征”错,这里是平实的说明,没有形象的表达效果。C“叙述”错,这里没有采用叙述

23、的方法。D“暗示了地震给人带来的伤痛已被抚平”错误,这里主要体现的是柳树的顽强的生命力和给人生机勃勃之感)8请从表达技巧方面赏析文章第段中画线的句子。(6分)【答案】运用比喻、对比、拟人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塑造了震柳这一形象。行文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增强了气势,有力地揭示了百年震柳艰难的生命历程,更有感染力。结构上,照应全文,为后文突出震柳的精神品质做铺垫。9“百年震柳”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答案】“百年震柳”是灾难的见证者,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百年震柳”承受了巨大的灾难,历经百年后,顽强地活了下来,它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百年震柳”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至柔至

24、坚,适应性强,能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百年震柳”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它让人从灾难、痛苦中挣脱出来,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动力,它告诉我们:战胜灾难唯有坚守,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可以扼杀生命的。(答出三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杨廉,字方震,丰城人。廉承家学,早以文行称。举成化末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三年,授南京户科给事中。明年,京师地震,劾用事大臣。五年,以灾异上六事。帝颇纳之。吏部尚书王恕被谗,廉请斥谗邪,无为所感。母丧,服阕,起任刑科。明年三月,有诏以下旬御经筵。廉言故事经筵一月三举苟以月终起以

25、月初罢则进讲有几且经筵启而后日讲继之今迟一日之经筵即辍一旬之日讲也报闻。以父老欲便养,复改南京兵科。中贵李广死,得廷臣通贿籍。言官劾贿者,帝欲究而中止。廉率同官力争,竟不纳。已,请申明祀典,谓宋儒周、程、张、朱从祀之位,宜居汉、唐诸儒上。阙里庙,当更立木主。“大成”本乐名,不合谥法。皆不果行。迁南京光禄少卿。正德初,就改太仆,历顺天府尹。时京军数出,车费动数千金,廉请大兴递运所余银供之。奏免夏税万五千石,虑州县巧取民财,置岁办簿,吏无能为奸。乾清宫灾,极陈时政缺失,疏留中。明年擢南京礼部右侍郎。上疏谏南巡,不报。帝驻南京,命百官戎服朝见。廉不可,乞用常仅,更请谒见太庙,俱报许。世宗即位,就迁尚

26、书。廉与罗钦顺善,为居敬穷理之学,文必根六经,自礼乐、钱谷至星历、算数,具识其本末。学者称“月湖先生”。八疏乞休,至嘉靖二年,赐敕、驰驿,给夫廪如制。家居二年卒,年七十四。赠太子少保,谥文恪。(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七十,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廉言/故事/经筵一月三举/苟以月终起以月初罢/则进讲有几/且经筵启而后/日讲继之/今迟一日之经筵/即辍一旬之日讲也/B廉言/故事/经筵一月三举/苟以月终起/以月初罢则进讲有几/且经筵启而后日讲继之/今迟一日之经筵/即辍一旬之日讲也/C廉言/故事/经筵一月三举/苟以月终起以月初罢/则进讲有几/且经筵启而后日讲继之/今

27、迟一日之经筵/即辍一旬之日讲也/D廉言/故事/经筵一月三举/苟以月终起/以月初罢则进讲有几/且经筵启而后/日讲继之/今迟一日之经筵/即辍一旬之日讲也/【答案】C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科举时代称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为进士。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B服阕:按封建礼制,父母死后须穿丧服守孝,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C中贵:中,即禁中,指皇宫。中贵指有权势的太监,古代也泛指皇帝宠爱的近臣。 D谥: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生前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答案】D(“生前加给的”错误,应为“死后加给的”)12下列对原文

28、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廉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弘治五年,他因发生灾害变异上疏六件事;乾清宫遭火灾,他极陈时政之失;他要求皇帝追究行贿的人,多次上疏劝阻皇帝南巡。B杨廉重视典制,尊崇宋儒。他请求申明祭祀典制,认为周敦颐等宋儒的陪祀之位应排在汉、唐诸儒之上;认为“大成”是乐的名称,作谥号不符合谥法。C杨廉关心百姓,防范贪官。他奏请用大兴县运送的余银供给军队豁免夏税粮,设“岁办簿”,避免地方官吏对百姓巧取豪夺D杨廉继承家学,学识丰富。他早年就以文章著称于世,自礼乐、钱粮至天文、历法、算术,都能认识它们的来源流变。学者称他为“月湖先生”。【答案】A(“多次上疏劝阻皇帝南巡”

29、在文中无根据)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廉不可,乞用常仪,更请谒见太庙,俱报许。【答案】杨廉不同意,请求用平常的朝拜礼仪,同时请求(皇上)去拜谒太庙,皇帝都答复同意。(2)八疏乞休,至嘉靖二年,赐敕、驰驿,给夫廪如制。【答案】(杨廉)八次上疏请求退休,到嘉靖二年,(朝廷)赐予他敕书,用驿车送他回乡,按制度供给他粮食。【参考译文】杨廉,字方震,是丰城人。杨廉继承家学,很早就以文章品行著称。考中成化末年(1487年)进士,改任庶吉士。弘治三年(1490年)授任他为南京户科给事中。第二年,京城地震,(杨廉就此事)弹劾执政大臣。弘治五年(1492年),因发生灾害变异上疏六件

30、事。皇帝采纳了很多。吏部尚书王恕遭到诽谤,杨廉奏请皇帝斥责诽谤者及奸邪之人,不要被迷惑。母亲去世,服丧期满,被起用到刑科任职。第二年三月,皇帝下诏在下旬亲临御前讲席。杨廉说:“按惯例,御前讲经每月举行三次,如果从月终开始,到月初结束,那能进讲几篇?而且御前讲经开始以后接着是日讲,现在御前讲经迟一天开始,就要停止一旬的日讲。”皇帝给了答复。因父亲年事已高,想就近赡养,又改任到南京兵科。显贵宦官李广死后,(从他那里)获得朝廷大臣行贿的簿子。谏官弹劾行贿的人,皇帝想追究但又中止了。杨廉率领同僚力争,最终没有被采纳。后来,(杨廉)请求申明祭祀典制,认为宋儒周敦颐、程颐、程景页、张载、朱熹陪祀的牌位,应

31、该摆在汉、唐诸儒之上。孔子放乡阙里的孔庙中,应当更换木牌位。“大成”本是乐的名称,(用来作为谥号,)不符合谥法。这些意见均未获采纳施行。(杨廉)升任南京光禄寺少卿。正德初年(1506年),(杨廉)改任太仆寺卿,历任顺天府尹。当时京都军队多次出动,车马费用动辄数千金,杨廉奏请大兴县运送剩余的银两供给他们。还奏请豁免夏税粮一万五千石。考虑到州县会千方百计夺取老百姓的财产,设置了“岁办簿”(登载税收),使地方官吏不能干坏事。乾清宫发生火灾,杨廉极力陈奏时政缺失,奏疏被扣留在宫中,没有下发。第二年,提升(杨廉)为南京礼部右侍郎。(杨廉)上疏(皇帝),就南巡的事进谏,没有答复。皇帝驻扎在南京,命百官穿军

32、服朝见。杨廉不同意,请求用平常的朝拜礼仪,同时请求(皇上)去拜谒太庙,皇帝都答复同意。世宗即位,(杨廉)升任尚书。杨廉与罗钦顺友好,从事审慎恭敬,穷尽事物道理的学业,(认为)文章一定根据六经,从礼乐、钱粮至天文、历法、算术,都认识它们的来源流变。学者称他为“月湖先生”。(杨廉)八次上疏请求退休,到嘉靖二年(1523年),(朝廷)赐予他敕书,用驿车送他回乡,按制度供给他粮食。他在家居住两年便去世了,享年七十四岁。赠予他太子少保的官职,谥号是“文恪”。(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5题。扑蝴蝶宋赵师侠清和时候,熏风来小院。琅玕脱箨,方塘荷翠毡。柳丝轻度流莺,画

33、栋低飞乳燕。园林绿阴初遍。景何限?轻纱细葛,纶巾和羽扇。披襟散发,心清尘不染。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休羡。【注】琅玕:翠竹的美称。箨(tu):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以景物描写为主,熏风来院,脱箨琅玕,方塘翠荷,清新雅致又不乏生机。B“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句式倒装而形成的错位结构具有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C下片“景何限”一句承上启下,词人通过美景何限的惋惜,进而引发世事沧桑的感慨。D“一杯洗涤无余”,形象地写出了词人的心绪在饮酒中释怀,表现了其淡泊名利的心境。【答案】C(“景何限”结合全词是词人对美景由衷的赞美和感叹

34、,并无惋惜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15结合全词,分析词人的形象。(6分)【答案】全词刻画了一位雅致洒脱,心境明澈、超脱而不慕名利的词人形象。词人对所写之景的喜爱,如熏风小院、绿竹翠荷,侧面烘托出词人的情趣雅致。词人轻纱细葛、羽扇纶巾、披襟散发的装束中自有一份洒脱非凡气度。“心清尘不染”“洗涤无余”“万事消磨”“浮名薄利休羡”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内心明澈、不慕名利的超脱心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35、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谈到自己寄居旅舍,一身粗布破袍处在锦绣光鲜的富贵子弟中而“略无慕艳意”,其中的原因是:_,_。 【答案】(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 题。 道家所谓的“身重于物”,是指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应摆正“名”(功名、权位)、“利”(金钱、货财)与“身”(生命)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只有摆正这三者的关系,清醒地认识到“_”对人的生命的危害性,牢固地树立“身重于物”的生命理念,做到不为“外物”(名、利)所累,才能做到

36、“潇洒走一回”。那么,如何摆正“名”“利”与“身”的关系呢?三者相比,哪一个更为重要呢?()。对此,历来有两种_的人生价值取向:一是世俗之人的“物重于身”,即认为三者中,名与利重于生命;二是道家提出的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身重于物”的价值理念。在春秋战国的动乱时代,道家学派力倡“身重于物”的价值观,在名利权势背后,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生发了人类的主体意识。这是一种_之论,在这里,老子对人类文明存在的问题做出剖析和反省,由物质文明造成的争利之心和由道德文明造成的争名之心,激起人们对财富、权力、贤名的强烈占有欲,驱使人们去争夺、盗窃、抢掠、杀害,以致出现了“重物轻身”的_的现象。对此,清代学

37、者金樱指出,“以外物言,无论功名富贵”,主张“毋嗜欲杀身”。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名利权势背后,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唤醒了人类的主体意识 B在名利权势背后,召唤了人类的主体意识,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 C在名利权势背后,唤醒了人类的主体意识,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D在名利权势背后,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召唤了人类的主体意识【答案】A(“召唤”与“意识”搭配不当,排除B、D项。语序应该是先“发现”,再“唤醒”,排除C项)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每个人都要回答这个人生问题B这是每个人都要回答的人生问题

38、C这人生问题是每个人都要回答的D这是都要回答每个人的人生问题【答案】B(“这”承前指代“三者相比,哪一个更为重要呢”,括号后的“对此”则是针对“人生问题”来说的,据此可选出答案B)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名缰利锁大相径庭骇人听闻本末倒置B蝇头微利截然不同骇人听闻舍本逐末C蝇头微利大相径庭耸人听闻舍本逐末D名缰利锁截然不同耸人听闻本末倒置【答案】D名缰利锁:名和利像缰绳和锁链,会把人束缚住。蝇头微利:比喻小的利益。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大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

39、震惊。舍本逐末: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指轻重倒置。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玩游戏其实是非常辛苦的事情,游戏的级别越高,越是耗费心力和体力。_?这是因为游戏的过程充分激活了与快乐相关的神经系统和生理系统。玩家最看重的,是它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情绪奖励。而在现实生活中,_。很多人忙碌了一整天,却看不到努力的结果,也无法产生价值感。_,优秀的游戏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帮助人们提升生存的本领,引导人们用创新的方式来面对各种挑

40、战。【答案】但为什么许多人愿意投身其中呢很难有这样的情绪体验游戏并不都是让人颓废的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30个字。(5分)本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7月1日,2019年铁路暑运正式开启,8月31日结束,共计62天。暑运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2亿人次,同比增加5384万人次,增长8.1%,日均发送旅客1161万人次。暑运期间,铁路部门将充分挖掘运输潜力,增加运力供给,努力满足暑期学生、探亲、旅游等客流的出行需要。 7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暨暑期运行图。调图后,全国铁路安排图定旅客列车4477对,其中直通列车1669对,动车组列车

41、3310对,另安排动车组高峰线列车460.5对,根据客流需要启动。【答案】为了应对暑运开启后客流增加,中铁集团实施新运行图来满足需要。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米兰昆德拉认为,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而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最沉重的负担把我们压得越贴近大地,我们就越能真实地感受生活。材料二: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装满水负重的船在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带领下安全返航

42、。材料三:华为自2018年1月份以来接连遭受了包括来自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许多不公平对待,任正非表示,华为今天碰到的问题,在十多年前就有预计,公司已经准备了十几年,并不是完全仓促、没有准备地来应对这个局面。眼前的困境只会让华为更要坚持走创新之路,突围而出。华为从未在世界上这么有名,应为这次广告宣传付钱。面对今天时代发展和自己将来的人生选择,你有何感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写作指导】材料共有三则,是一篇多材料作文,属于“相同型”。三则材料可视为总分关系,第一则是核心

43、,二、三则举例阐释。材料一表明轻松会毁掉人的生活,压力能够让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压力越大,生活越真实。材料中“坦荡”,可以是成功,可以是安全,可以是精彩,可以是突破,可以是创新,可以是凤凰涅槃。这则材料的核心意思不是轻松的危害,而是重在阐释人能承受任何压力,压力能让人变得更充实,更强大,更有可能成功。材料二阐释出物、人及社会等越负重越平稳的道理,也涉及“经验丰富的人”的引领作用。“负重”,可以是外在压力,也可以是重大责任,可以是困难挫折,也可以是神圣使命,可以是生活困境,也可以是精神负重。材料三写到了华为公司的负重前行,其中还涉及两方面的信息:一是负重前行时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二是负重前行能够有助于“突围而出”。就提示语而言,主要提示考生思考时要选好立足点,行文时要具有指向性。要针对今天的时代发展和自己将来的人生选择来写。就要求而言,“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意味着必须要辩证综合分析三则材料,并且找出这三则材料的内在联系。综合的程度越髙,则作文的立意必定更为高远。参考立意:(1)对待压力要有充分的准备;(2)正确看待压力;(3)变压力为动力,突围而出。13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