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2 ,大小:852KB ,
资源ID:1156422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5642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辽宁省大连二十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辽宁省大连二十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4-2015学年辽宁省大连二十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1分,共50分)1(1分)(2014秋湘潭期末)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A血浆B淋巴C消化液D组织液2(1分)(2013邵阳县校级学业考试)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1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双向传导的4(1分)(200

2、7秋连云港期末)正常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A葡萄糖含量大幅度下降B胰岛素含量增加C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D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5(1分)(2007秋连云港期末)如图为血糖调节模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激素甲的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B激素乙的分泌细胞是胰岛B细胞C激素乙是胰岛素D缺乏激素甲可能患糖尿病6(1分)(2006徐汇区一模)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联系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7(1分)(2013松江区一模)以下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错误的是()A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人体稳

3、态的一部分B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C发烧时厌食是因为体温升高而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D健康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8(1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如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BT细胞C浆细胞D效应T细胞9(1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组成这种抗体的结构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A氨基酸、浆细胞、核糖体B葡萄糖、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C氨基酸、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D核苷酸、浆细胞、核糖体10(1分)(2013秋大连期末)有一种疾病称为“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神经肌

4、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做抗原而受到攻击,致使神经冲动传递低下、肌无力,其发病机理与下列哪种病最相似()A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B系统性红斑狼疮C过敏反应D色盲11(1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A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例如102ppm)抑制生长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芽的生长来源:学,科,网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12(1分)(2007秋连云港期末)在某池塘中,第

5、一次捕获鲫鱼100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0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则池塘中共约有鲫鱼()A29条B360条C390条D394条13(1分)(2007秋连云港期末)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能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其原理是它能()A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B杀死幼小害虫个体C抑制害虫生殖器官的发育和配子的形成D诱杀害虫的雌性个体,减少排卵14(1分)(2010山东)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15(1

6、分)(2007秋连云港期末)当某一种群生活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环境中时,用来描述该情况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是()ANt=NotB值CJ型曲线DS型曲线16(1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容积为10mL的培养瓶中盛有5mL酵母菌培养液,向其中接种入少量酵母菌纯种,然后将其置于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每隔一天统计一次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经过重复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培养液中酵母菌呈“S”型增长与营养物质浓度、空间大小、代谢物质积累等因素有关B酵母菌个体数量达到200(个)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最快C在第4天至第6天中,酵母菌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D若保

7、持现有条件继续培养,则酵母菌种群数量将长期保持在400(个)左右17(1分)(2010临沂一模)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所采用的方法是()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C纸层析法D取样器取样调查法18(1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物层B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C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19(1分)(2012秋永顺县期末)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家利用的原理是()A寄生B竞争C捕食D共生20(

8、1分)(2007秋连云港期末)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肉食性动物B在裸岩或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演替的总趋势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的稳定性减弱D人类活动会使演替偏离其自然方向21(1分)(2015娄星区模拟)下列各图中最能准确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的是()ABCD22(1分)(2011秋石家庄期末)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的是()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B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C丹顶鹤在繁殖季的求偶舞蹈D看家狗在外出时的频频撒尿23(1分)(2015姜堰市模拟)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模式图,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草食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B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C能量传递是遂级递减的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24(1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A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BDDT是挥发性物质C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D含有DDT动物的迁移25(1分)(2007秋连云港期末)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A线粒体与染色体B叶绿体与线粒体C叶绿体与核糖体D线粒体与内质网26(1分)(2014春鞍山期末)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A、B、C、D构成生物群落,箭头表示

10、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完成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过程提供的CD经、过程获得的能量占A、B、C总能量10%20%DC处在第三营养级27(1分)(2007秋连云港期末)若牛的摄入量为100%,其中粪便量为36%,呼吸量为48%,则牛的同化量为()A16%B52%C64%D84%28(1分)(2007秋连云港期末)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依靠化学信息的作用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依靠行为信息的作用C信息素是进行信息传递唯一的信号D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9(1

11、分)(2007四川)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0(1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下面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它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B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是指它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方面的价值C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是指工农业生产和生态功能方面的价值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大

12、小是由生物数量的多少决定的31(2分)(2011山东)如图表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代表整个大圆,包含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A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组织液B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小泡C核酸,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mRNAD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32(2分)(2012秋永顺县期末)科学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弯曲的现象,逐步揭示了发生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相关事件,下列按因果相关事件顺序排列的是()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ABCD33(2分)

13、(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是两种仓库害虫,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的试验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的相对数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这两种拟谷盗的关系属于()仓库条件高温高湿高温干燥中温高湿中温干燥低温高湿低温干燥亦拟谷盗10010861330杂拟谷盗090148797100A种内互助B种内斗争C种间竞争D互利共生34(2分)(2012秋益阳期末)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35(2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

14、是()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36(2分)(2009山东)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37(2分)(2015天水校级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15、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38(2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和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39(2分)(2009山东)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C可看

16、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40(2分)(2012秋东城区期末)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为kcal/(m2a)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20810kcal/(m2a)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1.3%C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出都是通过各营养级的细胞呼吸实现的D据能量输入和输出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群落还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41(8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如图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1、2、3、4、5为五个组成部分请据图回答:(1)图中所画反射弧模式图中

17、有个神经元,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2)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当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结构)实现的,而且兴奋传递的方向只能是(“单向的”或“双向的”)两个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依靠(化学物质)完成的42(8分)(2013山东)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改变(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继而促进,以维

18、持体内的水盐平衡(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功能物质是,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43(7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样方编号123456样方面积(m2)111111田螺数量(只)151815191514(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根据下表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只/m2(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

19、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图中曲线(填“”或“”)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点时收益最大(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使用,减轻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以促进水稻的生长44(10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如图一表示自然界中碳循环简图,其中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二是图一部分生物的展开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图一代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别是和(2)流入蛇的总能量小于鼠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鼠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消

20、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所利用(3)由图二知,蛇所处的营养级是第三和第四营养级若蛇的食物有来自鼠,来自蛙,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J能量,至少消耗植物kJ能量(4)图二可以用图一中的生物表示,碳在其中以形式流动45(12分)(2014广陵区校级模拟)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

21、,野兔种内斗争强度(增加、减小、不变)(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强、减弱、不变)46(5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为了探索昆虫交配求偶与信息传递之间的秘密,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将某昆虫未交配的雌虫(只有未交配的个体才能分泌性外激素)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实验二: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实验三:将未交配的雌虫腹部用小刀割下,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实验四: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在诱捕器的周围浇

22、一桶汽油,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雌雄昆虫之间实现了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被称为(2)对比结 论实验一与实验二昆虫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种化学物质实验一与实验三昆虫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物质是由分泌的(3)实验四汽油的作用是,但仍能“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这说明这种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2014-2015学年辽宁省大连二十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1分,共50分)1(1分)(2014秋湘潭期末)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A血浆B淋巴C消化液D组织

23、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版权所有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其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解答:解:人体的肌肉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从组织液中吸收葡糖糖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肌肉细胞属于组织细胞,直接生存在组织液中,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1分)(2013邵阳县校级学业考试)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

24、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简单,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只要考生了解并识记相关知

25、识点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1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双向传导的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版权所有分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是将兴奋传入神经元的结构,轴突是将兴奋传出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点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

26、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解答:解:A、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A正确;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随着神经递质的释放,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化学信号又转化为电信号,B正确;C、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C正确;D、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是单向的,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4(1分)(2007秋连云港期末)正常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A葡萄糖含量大幅

27、度下降B胰岛素含量增加C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D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版权所有分析:正常人在饥饿状态下,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稳定解答:解:A、正常人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会使血糖含量维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度升高或降低,A错误;B、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偏低,此时胰岛素含量减少,B错误;C、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偏低,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通过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含量恢复稳定,C正确;D、饥饿状态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28、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5(1分)(2007秋连云港期末)如图为血糖调节模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激素甲的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B激素乙的分泌细胞是胰岛B细胞C激素乙是胰岛素D缺乏激素甲可能患糖尿病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版权所有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调节降低血糖含量;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调节提高血糖含量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的三个去路和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两个来源,使降低血糖含量;胰岛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两个来源,使提高血糖含量解答:解:A、激素甲是降血糖,故为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A错误;B、激

29、素乙是升血糖,故为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B错误;C、激素乙是升血糖,应该为胰高血糖素,C错误;D、糖尿病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激素甲为胰岛素,因此缺乏激素甲可能患糖尿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血糖调节中相关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两种激素关系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6(1分)(2006徐汇区一模)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联系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考点:酶的概念;细胞的分化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酶和激素的产生、

30、激素的作用特点1、体内大多数腺体都受中枢神经的控制,如性激素的分泌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神经中枢系统的最高部位大脑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缺乏此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2、酶作为生物体新陈代谢中各个生化反应的催化剂,是存在于每个活细胞内的可以说,只要有新陈代谢的地方,就一定有酶存在因此,活细胞都能产生酶激素只有内分泌腺细胞产生3、激素释放进入血液,被运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与各处的组织细胞有着广泛的接触,但是它们只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这种特性称为激素作用的特异性被激素选择性作用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分别称为靶

31、器官、靶组织和靶细胞激素作用的特异性与靶细胞上存在的能与该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有关解答:解:A、内分泌腺的活动受神经系统的支配,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反过来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A正确;B、内分泌腺细胞能进行新陈代谢,当然也能产生酶所以,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B错误;C、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激素一般其他细胞,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作用于垂体细胞,C正确;D、每一个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而只有内分泌腺细胞产生激素,所以,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产生酶和激素的细胞的比较,对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比较这些都是易错点知识,只要平

32、时多比较分析,就不容易错了另外还要注意,酶可以反复发挥作用,而激素作用后会被灭活7(1分)(2013松江区一模)以下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错误的是()A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人体稳态的一部分B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C发烧时厌食是因为体温升高而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D健康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稳态的生理意义版权所有分析:根据人体稳态的概念分析A根据体温特点分析B根据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分析C根据健康人的体温常识分析D解答:解:A、人体的稳态包括温度、渗透压、酸碱度等方面的相对稳定,A正确;B、人的体温存在个体间的差异,但相差一般不会超过1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约

33、高0.3,B错误;C、发烧时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降低,人容易产生厌食现象,C正确;D、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健康人的体温总是维持在37左右,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人体稳态的概念、体温特点、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8(1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如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BT细胞C来源:学科网ZXXK浆细胞D效应T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据图分析,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性,使得靶细胞

34、裂解死亡,因此X表示效应T细胞解答:解:A、B细胞作用识别抗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A错误;B、T细胞识别抗原,呈递抗原,并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B错误;C、浆细胞能产生抗体,C错误;D、效应T细胞能和靶细胞特异性的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题干图形准确的判读属于哪种细胞,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9(1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组成这种抗体的结构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

35、是()A氨基酸、浆细胞、核糖体B葡萄糖、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C氨基酸、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D核苷酸、浆细胞、核糖体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版权所有分析: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参与其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主要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解答:解:抗体都是蛋白质,而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就是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浆细胞(效应B细胞)是唯一产生抗体的细胞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体的合成与本质,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0(1分)(2013秋大连期末)有一种疾病称为“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神经肌肉接头

36、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做抗原而受到攻击,致使神经冲动传递低下、肌无力,其发病机理与下列哪种病最相似()A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B系统性红斑狼疮C过敏反应D色盲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版权所有分析:“重症肌无力”是因为乙酰胆碱受体被当做抗原而受到攻击,影响人体兴奋的传递,是对人体自身组织细胞的攻击,属于自身免疫病解答:解:A、艾滋病的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致病机理是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属于免疫缺陷病,A错误;B、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即将自身结构

37、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B正确;C、过敏反应是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C错误;D、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与免疫系统无关,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11(1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A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例如102ppm)抑制生长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芽的生长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

38、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版权所有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其中根对于生长素最敏感,其次是芽,对生长素最不敏感的是茎生长素促进根、芽和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依次是104mol/L、103mol/L、10mol/L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解答:解:A、由图可知,102ppm对根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但是对芽和茎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A错误;B、图中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B正确;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的作用都是促进,C错误;D、由该图不能判断幼嫩的细胞和成熟的细

39、胞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性、关键是分析曲线图,从图中提取信息,结合所学的有关生长素的知识对A、B和C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其中D选项是易错点,因为D选项的叙说是正确的,但从图中无法得不到该结论12(1分)(2007秋连云港期末)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0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0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则池塘中共约有鲫鱼()A29条B360条C390条D394条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版权所有分析: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

40、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解答:解: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100=90:25,N=360条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标志重捕法的计算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计算能力,属于容易题13(1分)(2007秋连云港期末)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能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其原理是它能()A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B杀死幼小害虫个体C抑制害虫生殖器官的发育和配子的形成D诱杀害虫的雌性个体,减少排卵考点:种群的特征版权

41、所有分析: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种群中雄性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表示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解答:解: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性别比例的应用,即利用化学信息控制虫害,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14(1分)(2010山东)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考

42、点:种群的特征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变大;当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不变;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变小解答:解:A、在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A错误;B、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划生育的影响,B错误;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实际,C正确;D、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多,D错误 故选:C点评:本题以图形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

43、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15(1分)(2007秋连云港期末)当某一种群生活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环境中时,用来描述该情况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是()ANt=NotB值CJ型曲线DS型曲线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版权所有分析:“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

44、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即K值解答:解:食物等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随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竞争不断加剧,天敌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该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在一定环境中,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这种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资源和空间有限的环境”16(1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容积为10mL的培养瓶中盛有5mL酵母菌培养液,向其中接种入少量酵母菌纯种,然后将其置于适

45、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每隔一天统计一次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经过重复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培养液中酵母菌呈“S”型增长与营养物质浓度、空间大小、代谢物质积累等因素有关B酵母菌个体数量达到200(个)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最快C在第4天至第6天中,酵母菌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D若保持现有条件继续培养,则酵母菌种群数量将长期保持在400(个)左右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版权所有分析:由图可知,酵母菌有最大值(K值),则其生长呈“S”型增长;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种群数量为200个时增长速率最快;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数量不变,即出生率等于死亡

46、率解答:解:A、培养液中酵母菌呈“S”型增长与营养物质浓度、空间大小、代谢物质积累等因素有关,A正确;B、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酵母菌个体数量达到,即200个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最快,B正确;C、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数量不变,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C正确;D、若保持现有条件继续培养,犹豫营养物质减少,有害代谢产物增多,种群内部竞争加剧等,酵母菌种群数量会减少,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17(1分)(2010临沂一模)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

47、富度所采用的方法是()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C纸层析法D取样器取样调查法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版权所有分析: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解答:解: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虫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故选:

48、D点评:本题考查物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18(1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物层B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C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版权所有分析:生物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解答:解:A、深林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物层现象属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A正确;B、一片竹林中

49、的竹子属于同一种群,高矮不一不是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B错误;C、森林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属于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D、鹿群有的鹿高,有的鹿矮属于同一种群的不同性状,不是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对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的概念理解和群落空间结构的分类了解是解题的关键19(1分)(2012秋永顺县期末)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家利用的原理是()A寄生B竞争C捕食D共生考点:种间关系版权所有分析: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

50、所形成的关系,主要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等(1)互利共生是指两种共居一起,彼此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较之单独生活时更为有利,更有生活力;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一旦分离,双方都不能正常地生活(2)寄生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种间关系(3)竞争是指两种共居一起,为争夺有限的营养、空间和其他共同需要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4)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前者谓之捕食者,后者谓被捕食者解答:解:A、两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相似的真菌之间不会是寄生关系,A错误;B、引入的另外一种真菌与原真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相似,因此两者最有可能是竞争关系,B正

51、确;C、两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相似的真菌之间不会是捕食关系,C错误;D、两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相似的真菌之间不会是互利共生关系,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种间关系,要求考生识记种间关系的类型,能根据题干信息“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判断两种真菌之间的种间关系,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0(1分)(2007秋连云港期末)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肉食性动物B在裸岩或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演替的总趋势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的稳定性减弱D人类活动会使演替偏离其自然方向考点:群落的演替版权所有分析:动物的同化类型是异养型,

52、即必需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所以动物的在群落中的演替是随着植物的演替而演替的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解答:解:A、动物必需依赖于植物提供的营养,所以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一定是植食性动物,A错误;B、在裸岩或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错误;C、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生物多样性增加,自我调节能力增强,群落的稳定性增强,C错误;D、人类活动会

53、使群落演替偏离其自然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21(1分)(2015娄星区模拟)下列各图中最能准确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的是()ABCD考点:群落的演替版权所有分析: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弃耕农田上演替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升高,到森林阶段时物种数量趋于稳定解答:解:弃耕农田上发生次生演替,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而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因此物种数目会由少变多,形成顶级群落时物种数目趋于稳定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趋势,意在考查

54、学生识图和判断能力22(1分)(2011秋石家庄期末)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的是()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B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C丹顶鹤在繁殖季的求偶舞蹈D看家狗在外出时的频频撒尿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版权所有分析: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物理信息是指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化学信息是指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的信息,行为信息是指通过动物的动作行为来传递的信息解答:解: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属于行为信息,A错误;B、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属于行为信息,B错误;C、丹顶鹤在繁殖季的求偶舞蹈属于行为信息,C错误;D、看家

55、狗在外出时的频频撒尿属于化学信息,不属于行为信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试题较简单,只要能正确区分几种不同的信息传递种类即可解答23(1分)(2015姜堰市模拟)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草食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B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C能量传递是遂级递减的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版权所有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输入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其中绿色植物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由此形成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草是动物肉食动物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自

56、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据此答题解答:解:A、草食动物以植物为食物,属于初级消费者,A正确; B、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B正确; C、每一个营养级都有消耗能量传递是逐级递减的,C正确;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及能量流动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4(1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

57、()A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BDDT是挥发性物质C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D含有DDT动物的迁移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版权所有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重金属元素和有毒的难以降解的物质可以随食物链在最高营养级体内富集解答:解:生物富集作用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环境中的各种物质进入生物体后,立即参加到新陈代谢的各项活动中其中,一部分生命必需的物质参加到生物体的组成中,多余的以及非生命必需的物质则很快地分解掉并且排出体外,只有少数不容易分解的物质(如DDT)长期残留在生物体内这些物质具有化学性

58、质温度、不易富集的特点,可以随食物链在最高营养级体内富集而危害相关的生物,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说明DDT随食物链已经加入到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当中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循环的特点,意在强化学生对物质循环特点的识记、理解与运用25(1分)(2007秋连云港期末)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A线粒体与染色体B叶绿体与线粒体C叶绿体与核糖体D线粒体与内质网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版权所有分析: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不断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不断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返解答:解:

59、植物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吸收二氧化碳,将大气中的碳的碳元素固定在有机物中,使得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而动植物的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又将有机物分解,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所以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的功能、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6(1分)(2014春鞍山期末)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A、B、C、D构成生物群落,箭头表示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完成

60、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过程提供的CD经、过程获得的能量占A、B、C总能量10%20%DC处在第三营养级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版权所有分析:图中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初级和次级消费者、D是分解者;是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的传递的形式是有机碳,、是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解答:解:A、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碳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故图中大气中的气体X代表CO2,A错误;B、完成过程的能量主要由太阳能转化的活跃的化学能提供,B错误;C、捕食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D是分解者,不是捕食食物链,C错误;D、图中A

61、为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C为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在知识方面主要考查在生态系统中碳素循环的有关知识在能力方面,主要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即通过对碳循环的分析,碳运输在的形式,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27(1分)(2007秋连云港期末)若牛的摄入量为100%,其中粪便量为36%,呼吸量为48%,则牛的同化量为()A16%B52%C64%D84%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版权所有分析:牛同化的能量去向有呼吸消耗、分解者利用、流向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等牛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应该为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解答:解:已知

62、牛粪便中的能量36%不是其同化的能量,为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包括在牛的同化量里又因为牛的摄入量为100%,所以牛的同化量=牛的摄入量其粪便量=100%36%=64%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一定的计算能力28(1分)(2007秋连云港期末)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依靠化学信息的作用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依靠行为信息的作用C信息素是进行信息传递唯一的信号D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考点:

6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版权所有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如莴苣在适宜的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蝙蝠依赖超声波进行定位、取食和飞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狼能够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追捕兔子解答:解: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的种类,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64、29(1分)(2007四川)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点:现代生态工程的农业模式版权所有分析:生态工程建设要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

65、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只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解答:解:A、该生态系统中,人和家禽、家畜以农作物为食,所以处于第二营养级,A正确;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其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正确;C、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构建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只能使能量实现多级利用,但不能提高传递效率,C错误;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增多了生物种类,增强了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态工程和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

66、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0(1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下面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它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B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是指它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方面的价值C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是指工农业生产和生态功能方面的价值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大小是由生物数量的多少决定的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版权所有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

67、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它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A正确;B、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方面的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C、生态功能方面的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大小是由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决定的,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

68、性的概念;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明确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识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1(2分)(2011山东)如图表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代表整个大圆,包含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A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组织液B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小泡C核酸,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mRNAD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考点:突触的结构;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版权所有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代表整个大圆,分为和,中又包含解答:解: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主要包含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故A正

69、确;B、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小泡不属于突触结构,故B错误;C、核酸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其中RNA又分为mRNA、tRNA、rRNA,故C正确;D、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其中特异性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体液的组成、突触结构、核酸的种类和免疫的种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2(2分)(2012秋永顺县期末)科学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弯曲的现象,逐步揭示了发生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相关事件,下列按因果相关事件顺序排列的是()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

70、光刺激;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ABCD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版权所有分析: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单侧光能改变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分布,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胚芽鞘的尖端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少,胚芽鞘的尖端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生长素从胚芽鞘的尖端运输到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因此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胚芽鞘向光一侧细胞生长得慢,背光的一侧细胞(生长得快,

71、结果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也就是朝向光源的一侧弯曲,使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如图:解答:解:1、a胚芽稍尖端合成生长素,当有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的尖端时,b胚芽鞘感受单侧光的刺激;2、胚芽鞘感受光刺激后,导致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运输到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3、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胚芽鞘向光一侧细胞生长得慢,e背光的一侧细胞(生长得快,结果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也就是朝向光源的一侧弯曲,使c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故用简图表示为: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用简图的形式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3(2分)(20

72、14秋大连校级期末)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是两种仓库害虫,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的试验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的相对数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这两种拟谷盗的关系属于()仓库条件高温高湿高温干燥中温高湿中温干燥低温高湿低温干燥亦拟谷盗10010861330杂拟谷盗090148797100A种内互助B种内斗争C种间竞争D互利共生考点:种间关系版权所有分析: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种群在生活过程中互相协作,以维护生存的现象很多动物的群聚生活方式就是常见的种内互助现象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水分、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2、种间关系: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捕食:一

73、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解答:解:题干的信息“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是两种仓库害虫”亦拟谷盗和杂拟谷盗属于不同物种据表格分析: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的试验条件下,亦拟谷盗种群数量减少,而杂拟谷盗种群数量增加,数量上呈现“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竞争关系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的区别,要特别注意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分清楚一些概念如“竞争”“捕食”“寄生”等属于种间关系,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表格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区别竞争和捕食的数量关系和分析表格的数据34(2分)(20

74、12秋益阳期末)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考点:群落的演替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群落演替的知识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群落的演替解答:解:ABCD、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成为优势物种,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

75、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自然界里,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而且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掌握了这种规律,就能根据现有情况来预测群落的未来,从而正确的掌握群落的动向,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草原地区应该科学的分析牧场的载畜量,做到合理放牧35(2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种间关系版权所有分析:分析图解:图中看出,a、b、c三个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呈现负反馈调节的关系,由c增加b增

76、加a增加和c减少b减少a减少可知,a、b、c三者构成的捕食关系为cba解答:解:A、根据图中数量关系可以判断a、b、c三者构成的捕食关系为cba,a为次级消费者,A错误;B、cba构成一条食物链,B错误;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C正确;D、a与c不存在竞争关系,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结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解中生物数量关系确定食物链,从而确定捕食关系,难度不大,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36(2分)(2009山东)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

77、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特征版权所有分析:据图分析,曲线a种群密度越大存活率越低,曲线b种群密度中等时存活率最大解答:解:A、对a曲线种群密度越大,个体存活率越低,说明该动物获得的能量少,营养级较高,体型一般较大,故A正确;B、对b曲线种群密度中等时存活率最大,可推测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故B正确;C、由于大型动物的种群密度越大存活率越低,故而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故C正确;D、种群密度越大,种群个体间竞争越剧烈,故而d点不是竞争最剧烈的点,故D错

78、误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数学曲线图的形式反映了种群密度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要求考生具备能够从图示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37(2分)(2015天水校级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来源:学科网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版权所有分析:生态系统三大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根据各个功能的特点解题解答:解:A、分解者的作用是将有机物

79、转换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去,所以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A正确;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B正确; C、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一般来讲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但是也有些能量人不可以直接利用,只有通过食物链来利用,这样可能导致辞营养级变多,很多时候营养级多,人可利用的能量反而会变多比如人不能吃草,所以不能利用其能量,但可以养牛,牛可以为人提供能量,C错误;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可通过内部的信息流调节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D正确 故

80、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38(2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和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考点:种间关系版权所有分析:物种之间的关系分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分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互利共生是指同生共死的两个物种之间的

81、关系,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竞争是指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如大小草履虫;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如猫和老鼠;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如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解答:解:A、稻田中青蛙以稻飞虱作为食物,两者为捕食关系,故A选项正确;B、水稻和青蛙并未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故B选项错误;C、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故C选项错误;D、水稻和病毒V之间是寄生的关系,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

82、能力39(2分)(2009山东)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治污生态工程版权所有分析:本题是微生物细胞呼吸在治理污染中的应用,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加入的菌种是需氧异养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污染物解答:解:A、实现物质循环至少具备生产者和分解者,由题干信息可知,泥浆生物反应器中,只加入了分解者,因此不能实现物质循环,A错误

83、;B、由题干信息可知,菌种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污染物,因此污染物应是有机物,B正确;C、生态系统的组成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由题意可知,泥浆生物反应器中只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C错误;D、泥浆生物反应器中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能量的输入,菌种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进行繁殖和呼吸,属于能量的转换和散失,该过程没有能量的传递过程,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根据题意弄清泥浆生物反应器中的菌种的代谢类型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过程 的准确理解是解题的关键40(2分)(2012秋东

84、城区期末)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为kcal/(m2a)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20810kcal/(m2a)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1.3%C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出都是通过各营养级的细胞呼吸实现的D据能量输入和输出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群落还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群落的演替版权所有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即第一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正确;

85、B、第二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应为3803370100%=11.3%,B正确;C、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出是通过细胞呼吸实现的,但还包含分解者的呼吸作用,C错误;D、由于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为20810kcal/(m2a),输出的总能量为11980+1890+316+13+4600=18799kcal/(m2a),输入能量大于输出能量,故该生态系统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41(8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如图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1、

86、2、3、4、5为五个组成部分请据图回答:(1)图中所画反射弧模式图中有3个神经元,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3神经中枢(2)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当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结构)实现的,而且兴奋传递的方向只能是单方向的(“单向的”或“双向的”)两个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依靠神经递质(化学物质)完成的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版权所有分析:1、分析图形: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纤维,3是神经

87、中枢、4、是传出神经纤维、5是效应器2、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而且兴奋传递的方向只能是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这是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解答:解:(1)由图可知图中含有2个突触,所以含有3个神经元,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神经中枢(2)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并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88、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而且兴奋传递的方向只能是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这是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答案为:(1)33神经中枢(2)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 局部电流(3)突触 单方向的 神经递质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射弧的结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42(8分)(2013山东)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改变(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下丘脑(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

89、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继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氧化分解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功能物质是ATP,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细胞外液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乳酸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体温平衡、水盐平衡、血糖平衡的调节,要掌握其调节机制及作用原理解答:解:(1)机体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

90、神经中枢在下丘脑,当机体产热大量增加时,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同时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分泌放抗利尿激素,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液量,从而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3)血糖的主要去向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机体供能的直接功能物质是ATP,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具有相同的作用,使血糖浓度升高,血糖快速补充(4)运动员长跑后口渴,因为细胞外液中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进而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长跑过程中,肌肉中的部分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91、,乳酸积累过多,导致肌肉酸痛故答案为:(1)毛细血管 下丘脑(2)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3)氧化分解 ATP 肾上腺素(4)细胞外液 乳酸点评:注意: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和渗透压感受器,因此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神经中枢43(7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样方编号123456样方面积(m2)111111田螺数量(只)151815191514(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根据下表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16只/m2(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图中曲线(填“”或“”)表示

92、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B点时收益最大(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使用农药,减轻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的生长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版权所有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本题是对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害虫防治的综合性考查对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前者使用于植物或活动能力较小的动物,后者使用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是关键,取样要做到随机取样;分题图曲线可知,、

93、曲线为防治成本与作物的价值与害虫密度的关系曲线,作物的价值与防治成本之差是收益量,利用生物防治如引进害虫的天敌,既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又可以减轻环境污染解答:解:(1)由于稻田中田螺活动能力极弱,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用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分析表格数据可知,6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分别是15、18、15、19、15、14,取其平均值为(15+18+15+19+15+14)6=16只/m2(2)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图中的2条曲线,一条是防治成本,一条是作物的价值,对于害虫的防治需要一定的成本,害虫密度越低,所需要的成本越高,作物的价

94、值也高,但作物的价值是有一定限度的,而防治害虫的成本与作物的价值相比是无限的,因此表示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表示不同害虫密度下的作物价值;收益量是价值量减去成本量,在A、B、C三点中B点价值与成本之差最大,因此将害虫控制在该密度下收益最大(3)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细菌、真菌等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的生长故答案为:(1)16(2)B(3)农药 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 无机物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4(

95、10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如图一表示自然界中碳循环简图,其中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二是图一部分生物的展开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图一代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别是丁和丙(2)流入蛇的总能量小于鼠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鼠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3)由图二知,蛇所处的营养级是第三和第四营养级若蛇的食物有来自鼠,来自蛙,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J能量,至少消耗植物45kJ能量(4)图二可以用图一中的丁、丙生物表示,碳在其中以有机物形式流动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版权所有分析:图一:根甲与丁之间

96、的双箭头和指向甲的箭头最多,可知甲是二氧化碳库,丁是生产者,由乙、丙、丁的箭头关系可知,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图二:该食物网中有两条食物链:植物鼠蛇;植物昆虫蛙蛇解答:解:(1)根甲与丁之间的双箭头和指向甲的箭头最多,可知甲是二氧化碳库,丁是生产者,由乙、丙、丁的箭头关系可知,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2)流入蛇的总能量可分为四部分,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和一部分暂时未被利用,一部分流到下一个营养级外,剩下的被分解者利用(3)2)由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最少消耗植物,考虑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蛇需消耗植物=120%20%=20KJ,在植物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蛇需消耗植物=12

97、0%20%20%=25KJ,因此蛇每增加1KJ体重至少消耗植物20+25=45KJ能量(4)图二表示两条食物链,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用图一中的丙消费者,丁生产者表示碳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有机物形式流动故答案为:(1)丁丙(2)分解者(3)45 (4)丁、丙有机物蛇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识图分析能力,相对综合,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45(12分)(2014广陵区校级模拟)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

98、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寄生(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斗争强度增加(增加、减小、不变)(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减弱(增强、减弱、不变)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种间关系版权所有分析:本题是考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和生物的种间关系,先根据题干信息写出食物网,然后根据食物网分析生物的种间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解答:解:(1)分析题干信息可知,人捕食狐,此时人与狐是捕食关系,人与狐都可以以羊为食物,此时人与狐是竞争关系;兔瘟热病

99、毒寄生在兔子体内,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关系(2)由题意可知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是:(3)由题意可知,人登岛后的第5年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野兔数量增加,中内斗争加剧(4)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被捕食者数量减少,被捕食者减少的个体往往是因传染病导致体质较弱的个体,所以带有病原体的个体生存下来的机会减少,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减弱故答案应为:(1)竞争和捕食 寄生(2)答:见右图(3)增加(4)减弱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根据题干信息写出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对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分析其种间关系,人类活动对野兔种内斗争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掌握是解题的基础,本题的关键

100、是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46(5分)(2014秋大连校级期末)为了探索昆虫交配求偶与信息传递之间的秘密,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将某昆虫未交配的雌虫(只有未交配的个体才能分泌性外激素)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实验二: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实验三:将未交配的雌虫腹部用小刀割下,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实验四: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在诱捕器的周围浇一桶汽油,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

101、雌雄昆虫之间实现了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被称为化学信息(2)对比结 论实验一与实验二昆虫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实验一与实验三昆虫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物质是由昆虫的腹部分泌的(3)实验四汽油的作用是干扰雌雄虫之间信息的交流,但仍能“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这说明这种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专一性(特异性,意思对即可)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版权所有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

102、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解答:解:(1)实验一中,雌雄昆虫之间通过性外激素实现了信息的传递,性外激素为一种化学物质,故这种信息被称为化学信息(2)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性外激素不能向外挥发,故通过实验一与实验二比较可知,昆虫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由实验一与实验三的比较可知,昆虫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物质是由昆虫的腹部分泌的(3)实验四汽油的作用是干扰雌雄虫之间信息的交流,但仍能“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这说明这种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专一性故答案为:(1)化学信息(2)挥发性的 昆虫的腹部(3)干扰雌雄虫之间信息的交流 较强的专一性(特异性,意思对即可)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和作用及相应的实验设计,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