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2.34MB ,
资源ID:1156411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5641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二十七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二十七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doc

1、核心素养测评二十七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据统计,1913年英国与法国对华输出货物价值分别为9 600余万两和500多万两;到了1918年英法对华输出货物价值分别下降为4 900万两和150余万两。这一变化说明()A.中国外贸入超状况得以扭转B.传统大国正在走向衰落C.西方经济侵略受到华资抵制D.民族工业处境有所改善【解析】选D。由材料内容可知1918年英法对华输出货物价值相对于1913年大大降低,说明此时期英法等欧洲列强因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因而给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故选D;材料仅体现1918年英法对华输出货

2、物价值相对于1913年大大降低,未体现中国外贸状况,因而无法判断中国外贸入超状况是否得以扭转,排除A;材料中1918年英法对华输出货物价值相对于1913年大大降低,是因为英法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非因为英法的衰落,排除B;材料中1918年英法对华输出货物价值相对于1913年大大降低,是因为英法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非是中国民族工业对西方经济侵略的抵制,排除C。2.20世纪20年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的“象牌”水泥投放市场,逐渐在上海市场取得巨大的销售优势,但很快受到日本水泥会社等大水泥厂的冲击,并一度有所亏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B.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3、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D.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低【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刘鸿生的民族工业在竞争压制中艰难发展,这主要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故选B;根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取得巨大的销售优势”“但很快受到日本水泥会社等大水泥厂的冲击,并一度有所亏损”可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无关,排除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 ”是材料中现象而非原因,排除C;“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低”是原因之一但非主要原因,排除D。3.1928年7月,国民政府首先同美国订立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随后,陆续同挪威、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葡萄牙、荷兰、瑞典、英国、法国、西班牙、日本缔结“友好

4、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所有这些条约都在原则上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这反映了()A.官僚资本膨胀B.政府控制了关税行政管理权C.中国获得了一定的关税自主权D.实现关税完全自主【解析】选C。题干关键信息“1928年7月”,此时官僚资本在形成过程中,故A错误;通过这些条约,中国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没有完全自主,且关税行政管理权仍然掌握在帝国主义者手中,故B、D错误;C正确。4.如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英国B.德国C.俄国D.日本【解析】选D。1871年后日本已经走上了明治维新的道路,其对华贸易因经济发展和殖民扩张而持

5、续发展。尤其1914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紧侵略中国,正好符合图示变化,故选D。5.(2020广州模拟)下表反映了19131918年上海从国外进口金属原料的变化情况。据表可推知,当时()时间公吨银两 每吨银两 1913年125 3039 575 88676.42 1914年 121 0879 279 65976.64 1915年82 818 8 601 684103.86 1916年94 37214 011 269148.47 1917年 80 27612 566 977156.55 1918年 92 51918 130 957195.97 A.中国对金属的需求量呈下降趋势B.欧美列强放松

6、了对中国经济控制C.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局面日益加剧D.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机械工业造成了瓶颈【解析】选D。据材料上海从国外进口金属原料所费银两上升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机械制造业造成了瓶颈,故选D;从材料进口金属每吨银两的价格可知中国对金属原料的需求并没下降,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对国外金属原料的需要,并不能说明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排除B;材料只涉及中国进口金属原料的数据,无法确定贸易逆差,排除C。6.1935年12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计划旨在()A.发展重工业增强国

7、防力量B.缓和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C.备战持久抗击日本侵略D.改变工业分布不均衡的状况【解析】选C。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35年12月”,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地化,民族危机加深,故C正确。7.(2020江淮十校联考)张謇在担任民国农商总长(1913年10月至1915年9月)期间,先后颁行了20多个法规条例,如商会法证券交易所法公司条例矿业条例等,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施行细则,涉及农、林、工、渔、牧、副等方面。这些法规条例的颁行()A.有效抵制了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促进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C.改变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结

8、构D.清除了封建势力对近代企业的干扰【解析】选B。题干中“先后颁行了20多个法规条例”“与之相配套的施行细则,涉及农、林、工、渔、牧、副等方面”有利于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故选B;通过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列强卷土重来,中国的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排除A;题干只是述及张謇在1913年10月至1915年9月,为发展民族工业所做的贡献,单凭一些法规条例及实施细则不能改变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排除C;1912年清朝虽已灭亡,但封建势力没有消失,仍在阻碍近代企业的发展,排除D。8.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国家进口关税税则,进口税的最高税率比1929年提高了近一倍,1933年国民政府再次提高进口税率,

9、比1930年的最高税率提高50%以上。这说明国民政府()A.为实现关税自主做准备B.注重保护国内民族工业C.旨在改变政府财政困难D.积极抵制日本的侵略【解析】选B。提高进口税率就提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这有利于本国商品与外国商品进行市场竞争,从而起到保护民族工业的作用,B正确。9.有学者在1934年撰文指出,中国东南沿海诸港口“几尽租给外人”,而西南、西北大后方又“国防空虚”,因此中国“应即利用铁道为补救缺乏军港之利器”“就东南沿海,与西北边疆,多筑军事铁道,以资应付”,以免“万一不测,噬脐莫及”。这反映出当时 ()A.积极备战成为国民普遍共识 B.加紧铁路备战成为当务之急C.国民政府铁路备战取

10、得成效 D.加紧铁路备战受到政府关注【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的“中国东南沿海诸港口几尽租给外人,而西南、西北大后方又国防空虚”“应即利用铁道为补救缺乏军港之利器”“多筑军事铁道,以资应付,以免万一不测,噬脐莫及”等信息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中国修建铁路对国防的重要性,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该学者呼吁重视铁路建设,并不表明当时积极备战已成为国民普遍共识,也不表明当时铁路备战取得成效,更不表明铁路备战受到政府关注,故排除A、C、D。10.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实施法币改革,标志着中国的货币制度完成了由银本位货币制度向纸币制度的转变。此项改革使国民政府()A.集中力量应对战争的紧张局势B

11、.化解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C.保障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D.加强了经济金融的管理和垄断【解析】选D。结合所学,1935年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长期内战造成财政困难,币制改革加强了政府对金融的管理和垄断,故选D;集中力量应对战争的紧张局势是目的不是影响,排除A;币制改革导致通货膨胀,成为国民经济崩溃的重要原因,排除B;改革中四大家族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影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C。11.(2020洛阳模拟)1938年国民政府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以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在农业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民政府这些措施()A.导致了官僚资本主义的

12、迅速膨胀B.扭转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为持久抗战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D.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解析】选C。由“1938年”“以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在农业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知这些措施为持久抗战提供了经济保障,故选C;题干反映的是国民政府采取措施促进西南西北发展,未体现官僚资本主义的膨胀,排除A;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是在中国东部沦陷的背景下制定的,因此没有扭转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排除B;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是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质保证,没有涉及阻碍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排除D。12.1945年登记在案的民族工业4 382家工厂中,

13、机器、五金、冶炼、电气就达1 173家,化学工业中也有一半为重工业。而战前中国的重工业只占整个工业的14.68%,占主导地位的是轻工业。这说明抗战()A.为民族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提供机遇B.缩小了东西部民族工业发展差距C.促使近代中国民族工业逐渐走向复苏D.改变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状态【解析】选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中国的民族工业数目多、种类齐全,相较于抗战前,1945年重工业得到了极大发展,说明抗战使得重工业得到极大发展,故选A;材料只提及了工业类别,未提及地域分布,排除B;“走向复苏”与史实不符,排除C;抗战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结构的优化,但并未改变中国落后的状态,排除D。二、非选择题

14、(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0保定模拟)阅读材料,理解近现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回答问题。材料一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大,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似尚可试办。”1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绝,船、厂亦应用不穷”,与塞满卮、求富强“殊有关系”。1874年,李鸿章、沈葆桢重提“开采煤矿,以济军需”。1875年,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于是,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

15、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部分)企业名称开办年份停办年份及原因创办人直隶磁州煤矿18751883退股李鸿章湖北兴国煤矿18751879经费无着盛宣怀台湾基隆煤矿18761892亏损沈葆桢直隶开平煤矿1878李鸿章徐州利国驿煤铁矿18821886亏损胡恩燮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平均增长速度(%)年份日英美法德1921-1929年3.01.74.

16、39.47.11930-1937年9.92.70.7-3.9-0.3摘自任文侠等日本工业现代化概观(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兴办煤矿企业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概括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7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8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发展对近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产生的影响。(10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题干材料“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大,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强调若能自开煤矿”“清廷

17、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概括出原因主要有洋务派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困难的需要;洋务派认识到自开煤矿的重要性;清政府政策转变,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第二问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由官方主导,多数经费不足,经营不善,存在时间短。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数据可以看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第二问结合课本知识概括即可。第(3)题根据课本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答案:(1)原因:洋务派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困难的需要;洋务派认识到自开煤矿的重要性;清政府政策转变,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3分)状况:由官方主导,多数经费不足,经营不善,存在时间短。

18、(4分)(2)特点:中国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4分)原因:政府鼓励兴办实业;以实业家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进行反帝爱国斗争。(4分)(3)影响:经济: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机器),促进自然经济的瓦解,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4分)政治:壮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4分)文化:冲击了封建思想,为资产阶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2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光绪二十九年至宣统三年,为中国政府奖励

19、工业最力之时代此时中国之实业,如红日初升,前途希望正复无穷。此时期之重要提倡事业,如光绪三十一年袁世凯在天津设工艺总局,商部在京师设劝工陈列所,及奏设各省高等实业学堂;光绪三十二年商部奏定奖给商勋章程,鼓励制造新器,学部考验游学生设工商科进士学位;光绪三十三年农工商部奏定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办1 000 万元以上之实业者赏男爵,2 000万元以上者赏子爵;宣统二年端方在南京举行南洋劝业会,皆为60年内仅见之盛举。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民国政府公布农商部奖励实业办法(1917年):(1)每年能将国货运往外国销至10万元以上,而营业时期继续已逾3年者,给予一等奖章;(2)设立工

20、厂资本在5万元以上,营业确有成效者,给予二等奖章;(3)发明有实用之物品或器械,给予三等奖章;(4)以中国资本发起开矿、放垦、渔牧等实业,及提倡设立实业学校者得体察情形,分别给予奖状;(5)商会农会能实心提倡商务或农业,著有成绩者,得体察情形,分别给予奖章。摘编自新编实业法令 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两项有关奖励实业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解析】材料一介绍了清末政府鼓励工业发展的措施,材料二列举了1917年民国政府奖励实业的办法。比较两则材料的信息,可以从总体上看出清末和民初对发展实业的重视,并分析奖励实业的原因主要是救亡图存;也可以依据两则材料具体内容,分析清末和民初在奖励实业的方式、

21、对象,以及鼓励贸易范围等方面的差异。答案:示例:信息一:清末和民初都很重视发展实业。(2分)说明:民族危机严重,发展实业是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清末和民初的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延续性,都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分)信息二:清末的奖励以爵位为主要形式,民初以奖章(奖状)为主要形式。(2分)说明:政治体制和社会观念发生了变化,民初更注重精神鼓励。(4分)信息三:与清末相比,民初奖励的对象更加广泛,奖励的条件降低。(2分)说明:民国时期民主政治和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形成重工商、兴实业的社会风气。(4分)信息四:民初鼓励出口贸易。(2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忙于战事,为国货出口提供机遇,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