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政治层面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中,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经济层面由商周时期井田制下的集体耕作,到春秋战国以来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文化层面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兴起,“百家争鸣”现象出现,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体裁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实用科学是科学发展的特点。第1讲早期的中华文明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夏朝: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和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2商朝的政治制度(1)主要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2)王权特点: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
2、化王权,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1目的: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2内容分封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和原来的附属国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诸侯权利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分封国家鲁、齐、燕、卫、宋、晋等3.作用(1)积极:在周朝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2)消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步瓦解。(二)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
3、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性质: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4内容(1)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2)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3)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补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称为“后”。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后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拓商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是通过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性人事控制方式,而是靠商强大军事威力下的地方部落方国与中央建立盟约的方式来维系的。 辩在中国古代史书中,“封建”指分封制,如“封建亲
4、戚,以藩屏周”;中国现代史书中的“封建制度”指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马克思的封建社会形态学说中,“封建制度”指西欧中世纪的社会制度。联宗法制是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基础,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产继承与分配秩序的原则,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5.作用(1)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3)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三)西周的礼乐制度(1)含义:周礼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三、夏商
5、西周时期的经济1农业的发展(1)农业的起源: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2)农业的发展:原始农业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上古时代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商周时期千耦其耘,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生产2.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成熟,被称为“青铜时代”纺织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陶瓷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经营方式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产品主要是满
6、足王室、官府和贵族的生活需要;不计成本,不入市场;资金雄厚,规模较大,分工细密3.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四、夏商西周的科技文化1天象观测: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彗星及太阳黑子的记录。2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的一些刻画符号;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出现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3绘画艺术:新石器时代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辩宗法观念是由宗法制度派生的,是宗法制度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但其也有相对独立性,即在宗法制度瓦解后,宗法观念并没有消亡,而是一直延续下来,直到今天。 联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所改变而主旨
7、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拓实行井田制的原因(1)作为计算俸禄的标准。国王可以按照“田”的单位,把土地连同上面的奴隶,作为俸禄赏给臣下,由他们世袭享用。(2)作为加强残酷剥削奴隶的一种方式。奴隶主用强制手段,迫使一定数量的奴隶耕种一定数量的方块田,迫使奴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财富。 补青铜时代必须具备这样一个特点:青铜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偶然地制造和使用青铜器的时代不能认定为青铜时代。 注工,百工;商,官贾;食官,靠官府所给的粮食而生活。即将手工业者和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
8、,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重难点一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解读(1)西周时分封的对象主要有: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其中受封的王族最多,尤其是姬姓贵族。(2)在富庶地区或战略要地大都是姬姓贵族,在偏远或贫瘠地区往往都是异姓贵族。(3)对异姓诸侯既拉拢又防范的态势,比如对殷商后代封国宋国的“半包围”之势。(4)周天子首先基于血缘关系,把土地和臣民分封给同姓的子弟,所谓“封诸侯、建同姓”。(5)在异姓的诸侯或卿大夫之间,则实行同姓不婚制,通过姻亲关系的延伸弥补血缘关系的不足。(6)当时的黄河流域是政治、经济中心。系统认知分封制的特点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
9、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纵向联系明确了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史料西周王朝建立后,历经周公、成王、康王三世的经略,国体一改商王朝时异姓国族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逐渐建立起一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这是以姬姓周室宗族为主干框架而融合诸族后形成的,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的宏观政治决策下,分封同姓、异姓诸侯来巩固国土,建立起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进而演变成一种以封国或“采地”统治者宗族或家
10、族组织为核心的族群结合体,实际上已成为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体。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探究根据史料分析分封制的影响。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商朝实行“异姓国族林立”的内外服制度分封制下周天子乃天下共主,显示出统一性分封制促进了民族融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宏观政治决策”说明分封制有一定的集权性族群结合体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点,纵向和横向联系加强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可知西周在国家结构上具有分散性,对后期政治统治产生消极影响(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题目中问的是分封制的影响,应结合所获取的信息从积极方面分析,结合从消极方面分析。提示形成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能
11、加强;推动民族融合;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及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诸侯国有一定的独立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血缘关系的疏远,西周后期出现诸侯割据局面。系统认知1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影响(1)积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家族内部及家族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使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同时扩大了统治区域;打破了殷商时代各方国聚族而居的血缘政治状态,为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华夏族的生长聚合。(2)消极方面:通过分封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用宗法血缘关系维系的政治军事同盟,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王室实力一旦衰弱,就必然形
12、成诸侯割据局面,危及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2分封制对后世社会的影响(1)分封制影响着后世皇权专制和皇权至尊的皇族分封体制。(2)分封制使被分封的诸侯国将以商周为中心的核心文化传播到了各地,将各地的四夷文化融合统一为中原文化,促进了中国早期中华文化的形成。(3)分封制使中华文化在整体传统文化格局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如我国有些省份的简称就来源于分封制下的封国名称:山西简称“晋”,山东简称“鲁”等。(4)分封制对中国的风俗文化影响深远。如中国的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古代的封国或封地名称,如姓氏中的宋、郑、吴、陈、许、秦等;战国时秦国与晋国曾联姻,后世就以两家联姻称为“秦晋之好”。分封制加速了各族的融
13、合进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封的本身,打破了受封地区本族人聚居的局面,使之较快地接受了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二是居于周王室周围几个较大的诸侯国,不断地向居于四周的蛮、夷、戎、狄各族用兵,兼国并土,这就在更大的范围内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可见,如果没有分封制,没有边陲地区诸侯国的建立,西周、春秋时期华夏族同其他各族的融合就不会有上述那样的规模和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追本溯源,我们说分封制度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重难点二血缘维系的宗法制解读(1)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2)宗法制的体系由大宗和小宗构成,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3)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严格等级秩序。(4)宗法制与分封制
14、紧密结合,互为表里。(5)族权与政权结合,家国同构。系统认知宗法制的特点1宗法制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原则和宗主独尊地位为核心的族权体系。2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基本原则是维护嫡长子不可更易的独尊地位。3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使族权与政权合而为一的族制系统和等级制度(家国一体)。4宗法制和分封制所确立的等级制度,都以维护周天子至高至尊的最高统治地位为最终目的。史料宗法制在周代完备而严格,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拥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周天子在宗法关系上是天下的“大宗”,在政治关系上是一
15、国之君总之,宗法系统上的等级与政权组织中的等级是对立统一的,这就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摘编自石培华中国历史纵与横探究根据史料分析宗法制的影响。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强化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垄
16、断地位小宗服从大宗,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形成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宗法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等级制度、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的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以及封建政治统治中的反对理性和守旧思想(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史料以对西周和对后世两个方面分析了宗法制的影响,分析时应注意结合所获取的信息,综合概括。提示对西周社会的影响:保障贵族特权,强化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使封建社会形成等级森严制度、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的皇权主义,以及亲贵合一的政治体制、裙带作风及封建政治统治中的反对理性和守旧思想。系统认
17、知宗法制的影响1对西周统治(1)宗法制保证了西周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强化王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2对封建政治(1)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继承制原则。(2)影响了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3)形成了“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3对社会习俗(1)影响了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建立。(2)影响了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以及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4对思想观念(1)宗法观念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严格的伦理范式,“忠”“孝”观念深入民心。(2)宗法观念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
18、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美德。(3)宗法制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国”与“家”不可分的意识,直接造就了一批批忠孝之士。(4)宗法制本身倡导的“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等思想,直接导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阻碍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5)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1含义: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缘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各个方面,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2评价
19、(1)由于古代中国经济中一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深深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2)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的这种同质联系。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独特的自身条件,那就是宗族血缘社会形态的连续性。这一特殊社会形态连续而稳定的存在,产生了对家族伦理价值和政治伦理价值的恒久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儒家建立的道德体系,成为中华文明传统价值观念的主体。宗族血缘社会和传统价值观念,也作为中
20、华文明的一体之两面,共同促成了一种“连续性”形态的文明。而肇端于西周的宗法制度,不仅奠定了宗族血缘社会的基础,而且派生了传统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对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的形成具有根源性的影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稳定延续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随堂巩固训练1(2018全国卷)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
21、,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读懂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网开三面”的做法,这表面上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在强调商汤能够建立商朝的原因是缘于他的仁德之心(仁德之心/生态保护)获得了诸侯的拥护。做对选2(2017全国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
22、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读懂西周初期分封制,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同、异姓贵族,让他们去建立诸侯国,姬姓诸侯国是主体,题干三例都是姬姓诸侯国。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加强了文化认同;受封到各地建国的贵族会把周的贵族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带到各地,所以分封制又起到了促进各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作用。做对选3(2016全国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
23、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读懂据题干材料可知,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其变化是字数与格式(字数与格式/全新文字体系),据铭文内容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希冀子孙保用,这种重视历史记录的做法有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做对选4(2015上海高考)“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读懂乐强调同与和,礼强调异与贵贱。因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
24、能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集体认同/等级关系)。做对选点拨:宣教服从商王的意识,且具有神权色彩。1商王盘庚在对臣民训话时说:“你们必须专心地听从商王的意见,不能为其他人的意见所蒙蔽。我为你们向上天祈求,使你们能够继续生存下去,我不是要用我的威势去压迫你们,我是为了养育你们。”这说明商朝后期()解析:选D材料强调臣民对商王的服从,不能说明政治理论形成系统,故A项错误;民本思想强调统治者关心百姓生计,故B项错误;商王强调臣民对其服从体现了等级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臣民对商王的绝对服从,体现了王权至上的观念,故D项正确。2同商朝相比,很多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获得
25、天子承认的管理者。据此可知,西周的分封制()点拨: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解析:选A根据材料信息“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制使地方有了明确的管理者,且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故分封制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A项正确。专制集权统治在秦朝时正式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也于秦朝正式形成,B、D两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血缘关系”,排除C项。3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诸侯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点拨:礼器是文化象征,体现等级色彩,其相似性反映了什么?解析
26、:选D据材料“墓葬中的青铜礼器”可知是墓葬品,墓葬品不能反映当地生产力水平,故A项错误;青铜礼器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差别,以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表明政治色彩而不是宗教色彩,故B项错误;据材料“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分封制趋于崩溃,故C项错误;礼器是等级体现,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据材料“不同诸侯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可推知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故D项正确。4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
27、一现象反映了当时()点拨:郑玄注:“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解析:选A从材料所述现象可知,弓鱼国宗族墓地的墓葬规模呈现等级制,联系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分析,这是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的体现,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所述的等级并不是阶级矛盾,故可排除B项;墓葬规模的大小反映的是等级差别而不是贫富悬殊,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发展,故排除D项。点拨:公共性是社会性的特殊体现,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目标所在。5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
28、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可知宗法制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故选B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分封制,排除A项;C、D两项在题干中均没有体现,排除。课时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清华大学附中测试)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A儒家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C血缘关系是
29、等级分化制度的基础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解析:选B题干的中心词是“血缘关系”,没有提及“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血缘关系是国家产生的根源,当政权产生之后,又把血缘关系进行剥离及减低其作用,这说明血缘关系与政治建构的对立和统一,故B项正确;血缘关系是国家产生的根源,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等级制度的基础,故C项错误;题干叙述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架构,但没有提及其是否合理,故D项错误。2(2019廊坊联考)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汉字起源与宗法制密切相关B西周分封制度影响深远C宗法观念成为传
30、统文化核心D宗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解析:选D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图画文字,而那个时候没有宗法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排除B项;宗法观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对血缘关系的详细界定,进而体现宗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故选D项。3西周实施分封时,周王会将原周部落的部分贵族组成一套“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让他们跟随诸侯到封国担任官职。这一做法()A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B推广了先进的政治制度C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 D打破了地方的血缘政治解析:选B根据所学,分封制下诸侯国独立性较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将原周部落的部分贵族组成一套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有
31、利于将原周部落先进的政治制度带到各诸侯国,故B项正确;分封制会扩大周的统治范围,但材料主旨是“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故C项错误;分封制以同姓亲族为分封主体,故D项错误。4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A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 B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C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 D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解析:选C材料中“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表明中央的法律通过地方官员传达到民众之中,此举表明西周分封制中孕育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材料说
32、明中央的法令可以传达到地方民众,并不能说明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春秋时期私学的出现使文化出现下移的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诸侯割据,故B项错误;西周分封制之下,诸侯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周王室不能直接控制地方,故D项错误。5(2019长沙一中月考)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据此,下面结论成立的是()A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B夏朝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C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 D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夏朝时王位继承方式多是父死子继,说明夏朝时宗法制已具雏形,故A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夏朝时形
33、成了父死子继的继承方式,但不能体现是否为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错误;我国封建社会开端于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除少数几次外,多数是父死子继的继承方式,因而体现不出王位继承的混乱,故D项错误。6(2019德州期中)周人将夏、商、周三代易姓受命的变革原因归结为“德”,认为夏、商亡于“不敬厥德”,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该做法()A解释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B反映出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C有助于统治阶级的自我约束D形成了亲疏有别的等级秩序解析:选C周人将夏商周改朝换代的原因归结为德政,有利于在周代德政的实施,约束了统治阶级的行为,故选C项。7(2019佛山一模)西周时期,很少有个体脱离宗族的现象
34、,宗族内部一定程度上实行“异居而同财”。春秋时期宗族实体逐步解体,统治者鼓励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进农业生产。由此可知()A生产力进步为新的经营方式提供了条件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宗族实体的解体C统治者为增加收入而强制要求民间分家D宗法制的瓦解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解析:选D“新的经营方式”为小农经济,但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生产力有了提高导致宗族实体的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故B项错误;据材料“统治者鼓励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进农业生产”而不是为增加收入而强制要求民间分家,故C项错误;据材料“春秋时期宗族实体逐步解体,统治者鼓励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进农业生产”可以得出宗法制的瓦解有利于商品经
35、济发展,故D项正确。8据礼记王制记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寝右,庶民则是寝室中或灶堂旁设祖宗神位。材料表明()A分封制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与和谐发展B宗法制与礼乐制度有机结合C宗法制有助于将宗族心理演化为阶级意识D分封制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解析:选C材料宗庙祭祀体现的是宗法制,故A项错误;材料只介绍宗法制下宗庙位置的规定,与礼乐制度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从天子到士宗庙位置的规定,以及“庶人不准设庙”都在将宗族心理演化为阶级意识,强化等级尊卑,故C项正确;材料宗庙祭祀体现的是宗法制,而且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
36、集权,故D项错误。9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所谓“舆”是指车,“服”是指冠冕和服饰。册命舆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力的象征。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这表明()A舆服适应周礼的发展而得以不断完善B舆服制度是专制王权强化的标志之一C舆服制度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比较少D舆服制度与分封制及礼乐制联系紧密解析:选D根据材料“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体现了舆服与等级的关系,与周礼不断完善的过程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西周时期尚未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舆服”是身份、等级的象征,与平民、奴隶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
37、根据材料“册命舆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力的象征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可知舆服制度与礼乐制度密切相关,都是为了维护由宗法制、分封制所形成的等级秩序,故D项正确。10西周时代,贵族阶级普遍盛行孝友或孝悌观念,周公曾告诫卫康叔,“不孝不友是最大的罪恶”。由此可知,西周时期()A儒家伦理观念已初步确立B统治秩序借助于道德观念C贵族阶级内部实现了团结 D社会道德体系已基本建立解析:选B儒家伦理观念初步成型于春秋时期,故A项错误;西周治国以宗法制为依据,强调孝友的道德观念有利于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孝友观念对统治阶级内部团结所起到的作用,故C项错误;孝友观念不
38、能说明社会道德形成体系,故D项错误。11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烈山:其意为放火烧荒)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柱:意为尖头木棒),能殖百谷百蔬。”材料可以佐证()A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B铁器的冶炼情况C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 D神农氏创造耒耜解析:选A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烈山”“柱”等可知,烈山氏时期的农业生产处于刀耕火种、耒耜骨石的阶段,这很明显是对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描述,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铁器的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烈山氏是神农氏而非轩辕氏的别称,故C项错误;“其子曰柱”并不能直接佐证是神农氏创造了耒耜,只能说在这之前耒耜已然出现,故D项错误。12(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考)我国古
39、代历法起源很早,原始社会末期可能已出现原始历法。夏朝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物候历夏小正。这表明()A原始历法诱导了原始农业的产生B古代重视利用物候知识发展农业C原始历法适应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形成农时观念解析:选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的原始历法不可能诱导作为经济基础的原始农业,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物候知识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故B项错误;当时的农业经济不是小农经济,故C项错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并迅速发展,有关农时观念和知识的历法也随之应运而生,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
4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左传昭公记载:“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关于“九刑”的具体规定,左传文公曾经提到“毁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器为奸”,触犯这些规定的要受到惩处;尚书吕刑记载西周时期的刑罚有墨、劓、刖、宫、大辟五种,称为“五刑”,其具体条文规定达300多条。“刑罚世轻世重”则表明刑罚的执行时轻时重,因人因时而异,贵族中的亲故勋戚可以减免,交纳一定数量的罚金,也可以赦免。摘编自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关于西周的历史,罗香林认为:“他(周武王)把过去已被人灭掉的部落或诸侯之国重新建立起来。这在当时,曾得到大众的拥护,是其获得的第一步成功。第二步是完成了对亡殷的防范工作第三步是以功
41、臣开发边区,屏藩王室而封建诸侯,这使亲亲贤贤的工作也随之成功了。”王玉哲认为:“周武王东征灭商后,曾经进行分封,在黄河流域各地区,广建侯卫但这次分封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东方还没有平定下来,有些诸侯仍不能赴国且埋下了政治的隐患。”摘编自罗香林中国民族史和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司法制度的特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5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位研究者对西周历史的认识。(10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具体条文规定”“因人因时而异”“贵族可以减免”等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和等级秩序的建立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
42、由材料可知,两位学者都肯定了分封制的重要地位,但罗香林强调分封在当时取得的成功,王玉哲强调分封的长远影响。答案:(1)特色:法律条文具体,刑罚体系完备;司法因人因时而异,立足于保护贵族利益,维护等级秩序。成因:西周建立了完备的政治制度和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注重维护贵族的利益和统治。(2)二人都认为分封制是西周基本的政治制度,但二人对周武王分封效果的认识不同。罗香林认为周武王分封取得了成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王玉哲认为分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留下了政治隐患。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某一制度之创立,它必有渊源,早
43、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在渐渐地变质。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自行拟定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具体论题,论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本题考查制度发展演变的规律,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是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因此可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方面找突破点,分析材料可知是强调制度的配套系统和制度的继承发展。制度的配套可从西周井田制和分封制的结合分析,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方面分析;制度的继承发展可从中国古代的丞相制度的发展直至废除方面分析,重在分析其
44、发展废除的原因和影响。答案:示例一论题:井田制和分封制相结合,构成周代制度的基础。论述:井田制是周代土地国有制度,土地及其土地上的人口均为周天子所有。通过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及其土地上的人口授予各地诸侯,各地诸侯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获得土地、人口的诸侯必须向周天子承担必要的政治、军事、经济义务。可见,井田制为经济基础,分封制为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的结合,构成周代制度的基础。示例二论题: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论述:秦朝建立之初,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置政务,但也埋下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隐患。汉代内朝制度、唐代三省六部制均是为分散相权而做出的制度设计,但相权仍对皇权构成一定的威胁。明太祖
45、朱元璋为彻底消除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废除了丞相制度。可见,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结果。第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1春秋时期的大变革(1)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2)春秋争霸: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2战国时期的大变革(1)国君公室的衰微:国君称“王”,卿大夫强宗崛起,并夺位政变。(2)变法运动的兴起: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一)农业 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
46、模式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借助铁农具和牛力,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著名水利工程有芍陂、都江堰、郑国渠。2小农经济产生(1)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2)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近代以后,小农经济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之一。3土地制度的演变(1)井田制瓦解:春秋各诸侯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2)土地私有制确立: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
47、土地影响导致土地兼并,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3)租佃经营: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战国时期出现了租佃经营。(二)手工业1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春秋时期人们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2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家庭手工业特点: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影响:对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私营手工业概况: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蓬勃兴起特点:民间私人经营;主要产品供民间消费(三)商业1商业的产生、发展:商业繁荣,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货币丰富,黄金白银成为货币;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2商业
48、政策: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提出农本商末,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发展。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一)孔子与老子孔子老子主张政治:核心是“仁”和“礼”;提倡“为政以德”宗教: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哲学:“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包含辩证法思想政治:倡导“无为而治”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之后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影响深远 注尊王攘夷一词源自春秋时代,本意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攻守易形,制止内卷化,指导方针是“尊崇周王室,诸侯
49、不兼并,侵夺外夷地”。后来演化为具备复杂含义的政治术语,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区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注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精耕细作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 辩自耕农与佃农自耕农:自己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进行农业经营的个体农民。自耕农发展好的时候,雇佣他人务农的话,身份有可能转换为地主。佃农:没有土地,耕种地主的土地,但自己有一定的劳动工具、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有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家庭经济。这
50、种身份的人与地主具有人身依附关系。 拓“无为而治”思想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无为而治”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乱作为。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3)阶级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思想上:出现私学,形成一些思想流派。2表现代表思想主张影响孟子(1)提出“仁政”学说(2)主张人性本善说(3)强调先义后利孟子成为经典,他被尊为“亚圣”荀子(1)“制天命而用之”(2)主张“性恶论”(3)治国以
51、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当时为显学,战国后衰落庄子提出“齐物”“逍遥”;认为天与人“不相胜”战国时期道家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西汉后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3意义(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2)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
52、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4)诸子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文化1科技 (1)天象观测: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的记录。(2)天文著述: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3)科技成果:战国时期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4)数学成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九九乘法口诀,发明筹算计算法。2绘画艺术战国时期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帛画人物龙凤图造型准确,主次分明,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3文学成就(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
53、。(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为离骚。,联社会的历史性转型所引发的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是先秦诸子学术兴起的历史土壤;诸子百家通过不同的角度、方法和途径对文化进行重建,形成不同的文化转型模式;礼乐文化精神向理性和人本文化精神的转变,是先秦诸子学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求变”的时代特色构成春秋战国文化转型的显著特征。 辩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最基本的是“爱人”,主张以爱人之心构建与调节和谐人际关系。孟子把“仁”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施政纲领,即“仁政”。由“仁”到“仁政”是从社会道德到
54、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辩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的不同(1)从范围看:前者的范围狭窄,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讲究阶级性;后者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2)从代表的阶级利益看:前者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后者代表小生产者利益。 拓儒家思想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治国理政、立德树人等丰富的价值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儒家思想文化精华,结合时代风貌,延续了其中的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内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人民发展需求的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滋养的基础上,其时代价值必然日益凸显。 拓诗经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社会各阶层共同的思
55、想文化成果,它全方位地反映了商周的历史,其内容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梳理诗经中有关商周的内容,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与史的关系,从而公正客观地看待诗经的史料价值。 重难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大变革历史映射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只有周天子可以享有最高礼仪。铜鼎位居礼器首位,尊卑序列尤为严格,“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从考古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春秋初期郑庄公逾越周礼,公然使用九鼎,表明天子的权威不复存在,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史料周平王东迁后,王畿的土地日益缩小,政治、经济实力大大衰落。从此,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聘和述职。当时的各大国
56、诸侯均被连绵不断的战争消耗得筋疲力尽,这为诸侯国内部的卿大夫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会,他们在经济上掌握了大量私田和隐民,在政治上有了自己的独立行政机构和所属的官吏“家臣”或“家宰”,在军事上有自己的车队、甲兵和徒兵。这些有势力的私门,宛如一个个独立王国。综观战国七雄,哪一国变法主动和彻底、措施得力,哪一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就迅速增强,在当时军事兼并战争中就占有主动地位,就能较好地完成古代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历史性转变。春秋时代,职官制度经历了从世卿制到任官制的发展过程,战国时期,各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运动,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建立了一整套官僚制度,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新局面。春秋前期,随着生产力
57、的发展,“国”“野”之间的疆界有所淡化,个别国家如晋、楚等开始出现郡县制,至战国时代,各国普遍推行了郡县制,以此作为一种强化中央集权的有效体制。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知识新视野探究根据史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表现。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国内部卿大夫崛起各国变法推动社会转型职官制度从世卿制到官僚制度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史料信息丰富,获取信息时要注意抓住核心词来归纳,比如中的“实力大大衰落”,中的“独立王国”,中的“历史性转变”等等。提示周王室和诸侯国公室权力和地位受到挑战;各国通过变法改革,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逐步建立了
58、一整套官僚制度,逐步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新局面。系统认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1王权体制面临挑战,周王室衰微,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2各国通过变法改革,寻求富国强兵的道路,进而完成由古代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历史性转变。3官僚制取代世官制,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有效保障。4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解读1生产单位: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2组织方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3生产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古代的家族经济,是以同一族
59、属的各个家庭为基础的组合式经济;是将本家族所属成员进行内部分工,使之从事不同的劳动,以取得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的生活及生产资料。在宗法制的作用下,实现整个家族的自给自足。这也是小农经济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与独立家庭式的小农经济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有别于构成的方式和生产的规模,且封闭和排外性更为突出。正是在宗法制的作用下,形成了中国古代聚族而居的社会格局,出现了以家族及家庭为单位的小土地分散式经营,进而产生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重难点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解读孔子讲学图中,孔子盘坐于台席,弟子跪坐于四周。众弟子年龄悬殊,衣着各异。图片反映了孔子重视“礼”,同时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系统
60、认知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政治特征重视传统、注重继承;政治和伦理结合;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德治”,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强调为政以德;重“人治”;注重对人进行利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和贵中庸;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伦理特征强调“仁”和“礼”,“仁”是思想的内核。“仁”是主观道德修养,“礼”是客观制度规范经济特征认为人民的贫富与国家的治乱安危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提倡对财富欲望加以节制,要重义轻利教育特征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他创办私学,开创了平民能够接受教育的新时代。先秦儒家除了重视礼、义、信等,还注重培养为政治国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史料到了春秋时期,
61、“礼仪文化渐渐转化,形式化的仪典文明渐渐转变为理性的政治思考和道德思考”,说明春秋时期理性思潮的泛起,是文化发展的一种现象。与此同时,春秋文化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人本思潮的兴起,“与春秋时代同时期的其他文化相比,中国思想文化在春秋时代的特色却是神本观念的明显衰落和人本思潮的兴起。”由于各家各派进行文化重建时的角度、方法和途径都有所差异,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转型模式: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找寻解决问题方法;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法家从政治法律层面去分析解决时代的课题,这几乎就是纯粹的政治革新派的主张。诸子其他各家也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研究解决问题,为着解决相同的时
62、代课题,却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切入点和学术路径,最终又都落脚于对社会人生的论述上。诸子百家在构筑其思想体系时对于前诸子时代的文化,几乎都采取了“述”与“作”相结合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法。孟子在稷下学宫,受法家影响。孟子尽心上说:“舜为天子,皋陶为士(法官),瞽瞍(舜的父亲)杀人”,该怎么办呢?孟子认为,法官应该把瞽瞍逮捕起来,舜不能去禁止,因为这是依法办事。仅从这一点看,说明孟子也有法治思想。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探究根据史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特点。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理性思潮的泛起人本思潮的兴起不同的文化转型模式对社会人生的论述是诸子百
63、家的相同点诸子百家治学的态度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儒家思想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说明礼乐文化在内容上的转型;说明文化转型模式的多样性;表明了诸子百家思想的异同之处,关注的焦点、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相互间的吸纳融合等。提示从礼乐文化那种伦理宗教性的文化精神向理性和人本文化精神的转变。文化转型模式的多样性。关注焦点的统一性,对社会人生的论述一致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诸子百家的相互影响与融合。系统认知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原因与特征(1)原因诸子学术兴起和春秋战国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乐”文化的失范,即“礼乐”文化丧失了它应有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它已不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社会
64、。旧有的文化不再能解决时代所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处理自然、社会、个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治理社会、国家,如何安顿人生等课题。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正是在重重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之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他们的思考和理论探索的。(2)特征诸子百家各自在构建其思想体系时始终面临着一对矛盾,即“述”和“作”的取舍选择。各自的侧重点和取舍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思想倾向和学术特色。儒家注重于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也就具有了保守主义的特色;道家突破传统“截断”文化之流力图使社会和人生摆脱各种束缚,因而具有自由主义的特色;法家提倡政治社会的变革,对现实的关注多一些,具有现实主义的特色;墨家以
65、宗教似的说教完备其理论体系,具有神秘主义的宗教倾向和特色。春秋战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处于不停地剧变之中。因此,文化思想也体现了这一历史的旋律,即“变”与“求变”的思想。道家的辩证法思想基本上都可以当作“变”的哲学来理解。庄子说:“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法家的韩非对于变异的思想则论述的更为透彻,他说:“世异则事异”“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春秋战国社会一直处于转型的剧变时期,文化作为社会现实的反映和理论的抽象,一方面是对社会“变”的真实写照;一方面包含有人的理性化的思考和理想化的创造。因此,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既是对他们所处时代的描述,又是他们对于未来社会人生的理想化的构思和设计。总
66、之,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是他们回应那个时代社会转型的丰硕成果,是社会转型所引发的一场文化转型。(1)在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而庄子主张“顺其自然”。(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5)在看待社会成员的关系上: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随堂巩固训练1(2018全国卷)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
67、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读懂从历史地图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关中地区、黄河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战国以前,中国经济中心是中原地区,而图中中原地区的铁器分布多于边疆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做对选2(2017全国卷)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读懂春秋战
68、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道纵横,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图中陶、曹、鲁均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区域位置推动了商贸发展,范蠡、子贡成为巨富。做对选3(2015全国卷)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读懂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小农的生活压力,有利于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做对选4(2018全国卷)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
69、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读懂题干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的论述是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科学体系),这是对当时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贵族阶层的旨趣)。做对选1有人发现秦国与其他诸侯国实行分封制不同,“每占领一地都设立由国君直接任命长官的县或者由国君委派庶长对该地区进行军事统治”。这反映了秦国()点拨:打破“世卿世禄”。解析:选C材料中反映的是秦国在地方实行的县制,不能说明宗族势
70、力弱小,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掌管地方的官吏的出身,因此不能说是庶民政治,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了秦国在地方与其他诸侯国不同,“每占领一地都设立由国君直接任命长官的县或者由国君委派庶长对该地区进行军事统治”,体现了由原来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一种探索,故C项正确;D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2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有大量关于农时的叙述,包括审时上农任地辩土等篇章都有涉及。先秦农时观念高度发达,源于()点拨:适宜从事耕种、收获的时节。解析:选CA项表述绝对,适时农耕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故A项错误;诸子百家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对农时观念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故B项错误;先秦时农业科技水平不
71、高,注重农时、按时耕种对农业经营非常重要,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知识的不断丰富”,故D项错误。3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是等级秩序思想,但不乏平等思想的主张和要求,儒家在意识到人有差别的同时也主张人格的平等,这种人格平等精神主要表现在()点拨:这里的“人格平等”是指尊重他人,主要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解析:选B“法不阿贵”属于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推己及人,处理好己和人的关系,倡导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与材料中“人格平等精神”相符,故B项正确;患寡是财物方面,与材料中“人格平等”不符,故C项错误;推崇贤能,与材料中“人格平等精神”不符,故D项错误。4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
72、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点拨:“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体现了什么?解析:选B材料的意思是官吏和百姓的地位贵贱不应该长久保持不变,有能力的就举荐为官,没有能力的就被免官为民,墨子的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加速社会流动,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5荀子富国篇中提到:“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点拨:“节之”“制之”的目的是什么?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用礼治理统治阶级,用法统治百姓,区别对待,这样就加强了对统治阶级和百姓的约束统治,也维护了封建等级制度,故C项正确。课时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
73、分,共48分)1(2019太原模拟)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D是井田制瓦解的产物解析:选C百家争鸣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出现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分化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同时又进一步推动社会变革,故C项正确;士的分化应该是分封制瓦解的产物,不是井田制,故D项错误。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春秋时犹尊
74、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这说明()A春秋时周礼尚未遭破坏B春秋比战国时期社会更有序C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D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解析:选D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社会混乱,故A、B两项错误;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只是材料说明的部分内容,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分封秩序被彻底破坏,可以推断出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故D项正确。3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一种朝着更加周密的中央政府制度和机构发展的趋势,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这反映出()A周代宗法制已经瓦解 B君主专制
75、制度基本确立C官僚政治正在形成中 D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秦国出现了官员职业化的中央制度,没有涉及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瓦解,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朝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建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可知是打破官员世袭实行任免的官僚政治的体现,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秦国出现了官员任职日益职业化、专业化,没有体现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故D项错误。4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76、)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解析:选B由材料“无论华夏未称呼对方为戎”,说明各国自认是华夏族,体现了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均未涉及,排除。5下表为不同地区发现的战国晚期手工制品署名统计表。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出土地点考古发现河北武安县午汲赵城陶器上大多刻有陶工私名,如文牛陶、爱吉等山东齐国临淄故城陶文大多只署明制作者的乡、里、名字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漆器注明了生产者的里名和人名,如钱里大女子湖南长沙湖桥19号楚墓一件漆耳杯,器底漆书有“口里口”字样A.官营手工者私造现象严
77、重B国家已无力垄断商品生产C民间手工业已经普遍存在D官营手工业注重品牌效应解析:选C材料不能说明手工业者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官营手工业市场占有率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手工制品普遍标注制作者姓名说明民营手工业现象比较普遍,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营手工业的概况,且官营手工业具有较强的封闭性,故D项错误。6吕氏春秋中提到“洞庭之鲑”“云梦之芹”“大夏之盐”“阳朴之姜”“江浦之桔”等;李斯谏逐客书中也提到“江南金锡”“西蜀丹青”等。对这些现象合理的解读是先秦时期()A商业经济发展开始超过农业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有些地方产品开始有知名度D政治中心开始东移解析:选C材料叙述了
78、不同地域的特产,没有涉及商业与农业的比较,故A项错误;B项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洞庭之鲑”“云梦之芹”“大夏之盐”“阳朴之姜”“江浦之桔”“江南金锡”“西蜀丹青”可知,不同地域的产品开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经济特产,与政治中心无关,故D项错误。7(2019赣州联考)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粮食“准平”政策,即在市场粮价低迷时,由政府收购囤积;当市场上粮价奇高时,政府则将囤积的粮食抛出。这一做法()A导致政府与民争利损害形象B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C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D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的问题解析:选C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管仲实行“准平”政
79、策,国家在市场粮价低迷时以平价购入粮食保护了粮农的经济利益,这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C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国家在市场粮价奇高时以平价将库存粮食卖出,这保护了人民的利益,因此A项错误;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是在战国商鞅变法时期;D项错误,材料并未表明这一做法是为解决国家财政困难而实行的。8(2019石家庄模拟)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实行“慎罚”的“礼治”;提出了旨在长治久安的“德治”思想;反复告诫统治者防止腐化堕落,提倡励精图治。孔子很尊崇周公,甚至为“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而浩叹。据此可知()A儒学与周制有渊源关系 B孔子主张进行社会变革C周公开启民本思想先河 D周公奉行礼制长治
80、久安解析:选A由周公的“礼治”“德治”及强调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思想与周制有着紧密联系,故A项正确;材料中仅体现孔子对周公很尊崇,未体现孔子主张社会变革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周公的“礼治”“德治”及强调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未体现周公有关民本思想的内容,故C项错误;周公奉行礼制,但周朝统治并非长治久安,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统治面临瓦解,故D项错误。9孔子把“仁”说成是“至德”,而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他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来。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
81、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均反映出()A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B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C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 D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解析:选C孔孟处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各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无法统一信仰,材料也无法体现儒家统一信仰,故A项错误;儒家提出仁政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进而维护统治秩序,故B项错误;根据“孝梯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可知孔孟将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故C项正确;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的是理学,故D项错误。10在治国思想方面,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而荀子则认为:“治之
82、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材料主要反映了()A荀子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B从德治角度完整论述君民关系C体现以德治国以礼育民的思想D儒家思想法治充实礼治的转折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可知,儒家由早期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德治,以礼教化百姓,发展到战国末期的“治之经,礼与刑”,主张礼法并用,说明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出现了法治充实礼治的转折,故D项正确。11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的理想社会被有的学者评论为“蜂蚁社会”:“大腹便便稳坐中央的君主,是蜂王或蚁后,那些什么想法都没有,只知道按照法定程序做贡献的臣民,是工蜂和工蚁。”该学派是()A儒家 B道家C墨家 D法家解析:选D材料讲述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的
83、特征,而儒家强调德治和仁政,故A项错误;道家强调无为而治,故B项错误;墨家主张尚贤、节俭、兼爱、非攻,故C项错误;材料“蜂蚁社会”“法定程序”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及以法治国,该学派是法家,故D项正确。12战国时代的纵横家,鼓吹依靠合纵、连横的活动称霸,或者建成“王业”。他们宣传:“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纵横家提出以上主张的原因是()A维护分封宗法秩序的需要B兼并战争发展的现实要求C政治改革运动引发战争不断D争霸形势出现势均力敌解析:选B题干中纵横家的主张服务于诸侯兼并战争,故A项错误;为适应战国时期诸侯间兼并战争的需要,这一时期的纵横家纷纷鼓吹“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故B项正确
84、;引发战争不断的是各国间实力对比的消长而非政治改革运动,故C项错误;“争霸形势出现势均力敌”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国时期,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此时的“士”已和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以前的士受“六艺”教育,文武并重,如射、御都带有军事训练性质,而战国时期的士基本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这些文士已经脱离了昔日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束缚,能够自由流动。很多国家出现了“布衣卿相”之局,国君礼贤下士,并不计较出身。于是士的社会地位
85、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奔走出入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即使是专研汉学的学者也放弃了传统的不问世事的态度,所有晚清士人都坚信,在公共事务上他们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士人对研究的领域和方法有广泛的兴趣,例如:政治家曾国藩试图把宋学、汉学、文学和格物致用,融合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基本学识,即礼学,以反映儒家礼的概念;康有为从理学研究转向今文学,再转向西方政治改革著作。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10分)(2
86、)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士人阶层的社会贡献,并加以简要评价。(1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此时的士已和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可得出身份标志由低级贵族转变为知识分子,据材料一“以前的士受六艺教育是比较单纯的文士”得出士人类别由文士、武士并存到以文士为主,据材料一“这些文士已经脱离了昔日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束缚,能够自由流动”得出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据材料一“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得出逐渐形成新的官僚阶层;第二小问,主要联系“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来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
87、“即使是专研汉学的学者也放弃了传统的不问世事的态度”得出打破传统界限,拓宽学术视野,据材料二“政治家曾国藩试图把宋学、汉学、文学和格物致用,融合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基本学识”得出他所代表的洋务派倡导“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据材料二“康有为从理学研究转向今文学,再转向西方政治改革著作”得出领导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亡,联系近代发展的史实,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第二小问,则应根据第一小问的贡献来说明。答案:(1)变化:身份标志由低级贵族转变为知识分子;士人类别由文士、武士并存到以文士为主;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逐渐形成新的官僚阶层。原因:分封制走向崩溃,等级观念逐渐淡化;私学教育发
88、展,“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新兴地主掌权,倚重士人。(2)贡献:打破传统界限,拓宽学术视野;倡导“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领导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评价:士人阶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担当社会道义责任;学术研究兴趣广泛并积极学习西方;推动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近代化进程;总之,社会剧变孕育士人阶层的责任意识,士人阶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画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面是某地古代的孔子圣迹(周游列国)图中的子路问津石刻画。有人说,这幅石刻画创作于汉代;也有人说,这幅石刻画再现了春秋时期历史风貌,你同意这些说法吗
89、?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12分)解析:首先摆明态度,对这两种说法是持肯定或否定态度,很显然通过画的内容和史实判断,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然后说明理由,第一种理由针对“这幅画创作于汉代”纠正为“这幅画创作于唐代以后”,理由可以从图中的犁耕入手,图中是曲辕犁,结合所学可知是唐朝时出现的;针对第二种说法“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风貌”可纠正为“此石刻画虽然依据孔子周游列国的历史所刻,但不符合史实”,理由可从一牛拉犁、曲辕犁入手去证明。答案: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1)此石刻画应雕刻于唐代以后而不是汉代。理由:春秋时期虽出现了牛耕但当时的耕犁是直犁,石刻画中的曲辕犁在唐代才发明,因而此石刻画雕刻不
90、早于曲辕犁出现的唐代。(2)此石刻画虽然依据孔子周游列国的历史所刻,但不符合史实。理由:尽管牛耕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当时的牛耕使用的是多牛和直犁,东汉后才出现一牛拉犁,唐代才出现此石刻画中的曲辕犁,因而此石刻画带有明显的主观臆造性。 单元末 查漏补缺提能增分分封制VS宗法制1.据记载,公元前892年,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这反映出当时()A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B王位继承依据贤能而非长幼C嫡长子并无优先继承的权利D诸侯争霸导致王室地位衰落解析:选A材料中孝王和夷王的继位均反映了血缘宗法制在权力继承中的地
91、位,故A项正确;B、C两项本身说法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诸侯争霸的信息,故D项错误。2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由此可知分封制()A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B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C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 D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解析:选DA项与材料“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矛盾,故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故B项错误;分封制是在周灭商以后实行的,故C项错误;根据“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可知,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
92、础,故D项正确。深化提能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按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庶子分封的原则进行。宗法制则为分封制的实行提供了分封的原则和方法,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实施和国家的稳定。分封制体现了权力的分配,是政治生活等级化的表现,而宗法制体现了权力的继承,是家庭生活政治化的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诸子百家的思想3.(2019滨州调研)礼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这反映当时学者()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93、B强调变革和法律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重视规则和秩序解析:选D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学者在某些问题上有着相同的见解,并不是相互竞争百家争鸣,故A项错误;强调变革和法律是法家的基本主张,题干中没有法家,故B项错误;君主专制统治秦朝才建立,故C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学者重视规则和秩序,故D项正确。4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主张“致虚”“守静”,韩非子主张“孔窍虚”,曾子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提倡“浩然之气”“反身而诚”。这说明诸子学派()A具有各具特色的道德偶像B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C认同各不相同的修养方式D强调突破传统礼制的束缚解析:选B材料中诸子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道德修养方式,
94、但没有涉及具体的道德偶像,故A项错误;材料中诸子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道德修养方式,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中诸子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道德修养方式,但没有反映出对各不相同修养方式的认同,故C项错误;传统礼制只符合儒家道德要求,材料中老子代表的道家、韩非子代表的法家没有突破传统礼制束缚的要求,故D项错误。深化提能诸子百家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理论、道德理念。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对于诸子百家思想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并做出新的诠释和表述,由此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能体
95、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先秦诸子思想的现实价值(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4)墨家的“兼爱、非攻、节俭、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
96、想来源。社会变革百家争鸣5.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以“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A学术气氛空前浓厚 B出现百家争鸣局面C养士之风极为盛行 D学术适应政治需要解析:选D材料很明显并不仅仅是对单纯的学术氛围的提及,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同样是表面而非本质现象,故B项错误;士的崛起以及养士风气虽然在材料也有所涉及,但并不是材料的重点,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各家都以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可知,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诸子百家都在试图运用自己的学术主张来服务于现实政治,
97、故D项正确。6钱穆在中国文化导论中提出:大体在孔子以前,那时的书籍,后世称之为“经书”;在孔子以后的书籍,后世称之为“子书”。这一变化反映了()A传统礼乐制度逐渐没落 B新兴儒学对经学的冲击C学术向平民阶层转移 D城市商品经济的兴起解析:选C材料中书籍称呼的变化与礼乐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经书本身就是儒家经典,故B项错误;孔子后称“子书”,反映出经书经过了孔子创办的私学的传播,体现了春秋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的转变,故C项正确;材料中书籍的称呼变化与商品经济兴起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深化提能全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1)经济转型:由于铁犁牛耕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井田制瓦解,小农
98、经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纺织业、冶铁业等成为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私商成为社会的一大群体,商业兴盛,但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2)政治转型: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郡县制出现,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走向封建的官僚政治。(3)思想转型: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学说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
99、化的基本精神。(4)文化转型:天文学发达,战国时出现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氏星表。文学上以诗经和离骚为代表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对分封制影响的争鸣观点一:学者李山认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使华夏大地众多人群走上了统一化的文明进程,中华民族的基础由此而得以生成。观点二:学者杨宁一认为: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典题印证7武王伐纣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并封霍叔、管叔、蔡叔(均为武王之弟)于其地附近以为监视,是为西周第一次分封;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三监与武庚联合叛乱)后实行第二次分封,如封武王之弟康叔于卫,封王室贵族召公奭
100、于燕,封功臣姜尚于齐。西周的两次分封均()A加速了民族交融和华夏族形成B确保了贵族权力的有效承袭C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D有效防止了殷商旧族的叛乱解析:选A两次分封都有利于加强周人与其他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而加速民族交融和华夏族形成,故A项正确;宗法制确保了贵族权力的有效承袭,故B项错误;第二次分封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第一次并未起到这样的作用,故C项错误;根据“三监与武庚联合叛乱”可知第一次分封并未有效防止殷商旧族的叛乱,故D项错误。8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
101、说明()A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B家国同构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周代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解析:选C材料阐述的是分封制的内容和实施效果,没有涉及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得出分封制下,导致统治阶级下层对家国的认识出现差别,一定程度导致地方离心力增强,不利于周天子的统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在分封制的推行过程中造成士、庶阶层“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增强了地方离心力从而威胁到国家统治,即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的分封标准也没有涉及世卿世禄制度,且根据所学可知,周代
102、血缘政治保证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强化了贵族特权地位,故D项错误。深化提能多角度分析分封制对西周的历史作用(1)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2)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等。(3)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
103、续性。(4)分封制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5)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加剧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不忠,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考法(一)纵向贯通视角 考“我国的官僚制度的演变”为何考高考命题新趋势:高考试题设计注重素材选取的普遍性,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能够基于试题情境深入思考,整合所学知识得出观点和结论;史学研究新成果:如重新认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目前中国政治制度改革要以史为鉴,深化当前政治体制改革要深刻探讨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中的可取之处,并把这些可取之处运用于当前的改革中,破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考什么古代官僚体制的演变;古代中央
104、机构、地方机构的演变;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近代中央和地方机构改革。必备知识分封制、宗法制及世卿世禄制;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革,近代行政制度的改革;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的变革;中国古代法律制度、谏议制度、监察制度。典例历史上的任官制度和官僚机构的变化反映并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材料一世卿世禄制是氏族贵族特权的残余,亦是对君主任免官吏权力的限制。由国君掌握任免权力的官僚制度,起源于春秋中后期。一大批没落中小贵族离开其原来的宗族,凭借其个人才能,以单纯士人的身份投身于有势力的卿大夫之家,与其投靠的卿大夫家族没有血缘宗法关系,仅仅是凭着对新家主的忠心而受新主人的豢养。战国时期,这种官僚制度由于
105、士阶层的壮大而获得发展。其时教育制度亦正发生着根本变化,私学培养着官僚的后备人才。这个时期各国的变法,更是从立法与法制上对官僚体制作了制度上的规定,并最终宣告世卿世禄制退出舞台。摘编自沈长云等著战国史与战国文明材料二唐朝三省制度若给予充分的运作,尤其门下省封驳权的发挥,对皇权的确可产生相当程度的制衡作用。但唐玄宗即位后,仍延续武则天以来的政策,侧重中书省权责,开元十一年(723年),进而改政事堂(宰相议政之所)为“中书门下”,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无形中使相权更加弱化,相对的有利于皇权的运作。摘编自高明士等著隋唐五代史等材料三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外交事务主要由礼部
106、和理藩院兼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或两江总督兼任,专门管理对外通商、交涉事宜。1862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大臣由皇帝指派,其职权范围主要是管理外交,并经管通商、海防、军务、关税等事务。其下属的南洋大臣、北洋大臣由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任。1901年,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制为外务部。19031905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打破了自隋唐以来传统的六部建置。19061911年,进行官制调整,设吏、学、民政、度支、农工商、陆军、法部、礼部等部,后增设海军部。以上各部成为以后北洋政府国务院政府机构的基本框架。部下设司,司下设科,完成了近代体制的
107、改革。(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官僚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6分)(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玄宗对三省制的改变及其原因。明朝三省和六部机构的存废沿革状况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8分)(3)以“近代社会变迁与政治变革”为视角,解读晚清时期政府机构演变的趋势。(11分)析题要全面第(1)问,联系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国相互战争,统治者招揽人才,士阶层崛起;根据材料一“这个时期各国的变法,更是从立法与法制上对官僚体制作了制度上的规定,并最终宣告世卿世禄制退出舞台”“其时教育制度亦正发生着根本变化,私学培养着官僚的后备人才”归纳。第
108、(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开元十一年(723年),进而改政事堂(宰相议政之所)为中书门下”归纳;第二小问,由材料二“无形中使相权更加弱化,相对的有利于皇权的运作”归纳即可;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裁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第四小问,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有利于皇权的运作”可得出君主专制的强化。第(3)问,解读该历史现象,首先要说明中国近代外交机构演变的背景,再指出其影响;最后要有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和概括。答题要规范(1)条件: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1分)各诸侯国相互战争(或争霸、兼并),(1分)统治者招揽人才(养士之风),士阶层崛起;(1分)各诸侯国变法,(1分)君主权力加
109、强,废除世卿世禄制;(1分)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私人讲学。(1分)(2)改变:设置“中书门下”机构,(1分)削弱了门下省的审核职能。(1分)原因:削弱三省体制对皇权的制约,加强皇权。(2分)明朝存废沿革状况:裁撤中书省,(1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1分)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2分)(3)解读:鸦片战争后,西方势力扩张,“天朝上国”局面被打破(“朝贡体制”无法维持)。(2分)洋务运动期间,对外交往日益扩大。(1分)清朝中央机构中设立近代外交机构并不断完善。(1分)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有利于推动近代化进程。(1分)清末,西方近代制度传入,民族危机加深,社会改革呼声增强。(1分)清
110、朝中央机构设置由传统体制逐渐向近代政府部门转变。(1分)有利于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形成民国时期的政府体制的基本格局。(2分)总之,晚清时期政府机构的变化,反映了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增强和社会变革的需要,(1分)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1分)考法(二)横向关联视角 考“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为何考高考命题新趋势: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史学研究新成果:如近几届的世界儒学大会围绕着“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展开研究,认为儒学强调大公无私、天下大公、克己,通过重新复兴儒家思想可以消除资本
111、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不平等和腐败现象;认为以儒家智慧为底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圆融,使中国方案、中国声音为世界人民所认同。考什么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儒家思想中的人文精神;儒家思想与时俱进,从理学到心学,儒家思想理论化、思辨化;古代儒学和近代儒学的发展比较。必备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典例(2015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
112、”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
113、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析题要全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透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第(1)问,孟子的法制观念结合材料“抓起来”“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概括归纳;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结合材料“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城邦将无法存在”等信息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要从两
114、位哲人所处时代的特征入手,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其实是要找出两位哲人的法制观念的影响及价值。答题要规范(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2分)权力不能干预执法;(2分)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1分)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2分)法制关乎城邦存亡;(2分)法律至上,严格守法。(1分)(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2分)宗法观念的影响;(1分)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2分)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2分)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1分)各种社会思潮活跃;(1分)法律作用突出。(1分)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15、;(3分)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2分)热点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非常关心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希望青年知识分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国家民族未来命运与个人命运一线相系;树立正确责任观,将世界眼光与中国情怀共埋于心,做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时代青年。典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时期人物活动或主张春秋战国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晚清时期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路”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
116、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12分)本题是自拟论题类题目,答题要遵循以下三个环节:第一要精析材料,提炼观点,找准适合自己的论证角度;第二要回归教材,联系所学,依据观点检索所需史实;第三步要亮明观点,规范作答。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春秋战国、明清之际、晚清时期均是历史变革之际,三个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知识分子为救世提出了不同的主张。结合这些表象信息,可知不同时期儒家思想所形成的心怀天下的情怀,从而得出论题“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时势造英雄。从材料中的人物活动和主张,可知不同时期的知识分子具有时代的鲜
117、明特色,从而概括得出观点“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在时代变革中,知识分子往往走在时代的最前列。在此新思维指导下,可结合材料信息“孔子奔走列国”“顾炎武实地考察”“林则徐主持编译”得出论题“经世致用思想与社会转型”。一、主流观点角度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论题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2分)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矛盾丛生。孔子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德治、仁政等,践行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把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结合起来,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
118、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8分)总结时代巨变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率先觉醒,他们心忧天下,为家国命运鼓与呼,显示了强烈的担当精神。(2分)点评中国知识分子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具体表现为古代知识分子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道德担当,近代知识分子上下求索、救亡图存的民族担当,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报效祖国的时代担当。二、唯物史观角度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论题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2分)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士”阶层崛起,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意图改造社会。孔子主张仁政、德治,恢复周礼,以缓和社会矛
119、盾,重建社会秩序,但“克己复礼”思想不符合时代潮流。清末,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加深。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魏源据此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了思想,但未受重视,影响有限。(8分)总结在历史的变革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勇立潮头,引领时代发展,但也难免有时代局限。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知识分子。(2分)点评中国古代和近代知识分子,都会密切地关注于社会的进步,积极地参与社会政治实践。尽管在中国古代和近代社会环境下,知识分子的理想不可能实现,但是这种优良的传统,却一直在为历代知识分子所不断地继承和发扬,对人类文明做出
120、积极贡献。三、求异思维角度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论题经世致用思想与社会转型。(2分)阐述春秋时代,孔子周游列国,主张仁政、德治,恢复周礼,以缓和社会矛盾,重建社会秩序,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明清之际,顾炎武等早期启蒙思想家主张经世致用,表达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强烈不满和批判,要求限制君权的强烈愿望,主张工商皆本和学以致用,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工商业阶层壮大的需求。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把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结合起来,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8分)总结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在“经世致用”的思想指导下,设计和宣
121、传了各种社会改革方案,推动了社会转型。(2分)点评作为中国文化价值核心的“经世致用”,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发展时期中都表现出持久的生命力,并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发扬“经世致用”传统,继续在今天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单元质量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王国维说:“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实无封建之事。”这说明商代()A深受前代禅让制的影响B具备了初步的家法秩序C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 D废分封以强化中央集权解析:选B根据材料“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可知是实行继承制,不是禅让制,
122、故A项错误,B项正确;西周时期确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废除分封制的信息,故D项错误。2(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公元前6世纪末,鲁国的三位国相掌控国家大势,其家城墙超出周朝的规格,鲁定公带军队去“堕三都”,但没成功。晋献公时为保太子位,不许群公子住国内,晋国没有了“公族”,而代替公族的卿族兴起;此后大权长期为卿族掌握,晋后来被赵、韩、魏三家所分。这两件事一定程度上()A说明了分封制度弊端初显B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C表明了礼乐制度荡然无存 D反映了新兴势力的上升解析:选D材料“堕三都,但没成功”和“大权长期为卿族掌握,晋后来被赵、韩、魏三家所分”体现了新兴势力的上升,故D
123、项正确。3诗经大雅板:“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怀德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是国家的城垒。)材料主要说明西周()A将血缘关系和部落关系结合强化王权B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来维系巩固统治C通过分封贵族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D建立核心制度以维护贵族的等级特权解析:选B血缘关系和部落关系结合不符合西周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西周的管理方式,“大邦”“大宗”“宗子”等体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说明西周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来维系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材料不仅体现了分封贵族建立诸侯国的分封制,还体现了宗法制,故C项错误;宗法制和分封制都是为巩固国家服务的,未体
124、现维护等级特权,故D项错误。4礼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表明礼乐制度()A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B利于分封制的确立和完善C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D导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解析:选A根据材料“相亲”“相敬”“无怨”“不争”,可知礼乐制度具有调息争怨,相亲相敬的作用,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礼乐制度是维系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故B项错误;礼乐制度使宗法分封制所确立的等级秩序得以生活化,故C项错误;官僚政治的一大特点就是职务凭才能获取,且与材料主旨无关,故D项错误。5(2019柳州摸底)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
125、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拓展了中国疆域C实现了国家统一 D推动了官僚政治解析:选D“春秋后期”没有确立“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并没有使疆域得到空前的扩大,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是分裂的时期,故C项错误;“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可知,在郡县制下,官员由国家统一安排,并且从春秋至秦汉,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官僚体系,故D项正确。6(2019长郡中学实验班考试)下表整理自考工记中对西周城邑的记述,这表明
126、西周()类别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卿大夫的都城城墙高度九雉(雉为一尺)七雉五雉南北向道路宽度宽九轨(九辆车的宽度)宽七轨宽五轨A天子严控诸侯与卿大夫 B建筑规划突出礼制观念C统治者对城邑进行改建 D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解析:选B西周时期统治者尚未完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天子无法严控诸侯与卿大夫,故A项错误;天子、诸侯、卿大夫城邑的城墙高度和道路宽度均有严格的等级限制,体现了维护等级制度的礼制观念,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城邑的城墙高度和道路宽度,没有体现对城邑进行改建,也不能说明对城市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故C、D两项错误。7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诗经:“千耦其耘。”
127、(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材料反映了()A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C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D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解析:选C根据材料“协田”“千耦其耘”可知是集体耕作的方式;而四时田园杂兴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故体现了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于材料内容不符。8战国时期的手工业生产中,“物勒工名”制度已较为普遍。另据考工记记载,当时分工细致,仅“攻木之工”就有七种;铸造不同器类有不同的合金配方,所谓“金有六齐”。下列推断最
128、为合理的是()A适应了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需要B商人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C商家制定严格的生产责任管理制度D社会化分工推动了官营手工业发展解析:选A所谓“物勒工名”是一种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制度,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材料中“分工细致”“金有六齐”适应了当时官营手工业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手工业生产,不是商业,故B、C两项错误;官营手工业是官府集中经营,不是社会化生产,故D项错误。9在春秋战国时期,土特产品的地区差价很大,甚至“市贾倍蓰”,相差一倍至五倍。“其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利之驱使,
129、使商人们虽有“关梁之难,盗贼之危”而不顾。这主要反映了()A大众消费需求的极大增长 B商人从业风险空前升高C特殊商品长途贩运的繁荣 D交通不畅阻碍商品交换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利益驱动商人宁愿冒着巨大的潜在风险而开展长途贸易,未提及消费需求增长,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无从得知春秋战国商人从业风险状况,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长途贩运的利润推动长途贩运的繁荣,故C项正确;从材料无从得知交通不畅与商品交换的关系,故D项错误。10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A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C说明了顺天有
130、为的主张 D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解析:选A论语重视礼和仁,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这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故A项正确;老子和孔子同处于春秋时期,处于相同的时代背景,故B项错误;老子是无为而治,故C项错误;老子的天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孔子推崇仁礼,都与君权神授无关,故D项错误。11(2019邢台检测)2015年,在陕西富县秦直道两侧发现了一批建筑遗址和墓葬群,采集文物标本100余件,并发现了“削山填沟”的痕迹,即史籍上所谓的“堑山堙谷”现象。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A上述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秦时的社会B秦代的该墓葬可揭示秦皇族的发祥地C建筑和墓葬中可能出土画像砖和玻璃D文物和史籍等文献资料是第一手史料
131、解析:选A根据材料“秦直道两侧”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建筑遗址和墓葬群的考古发现为研究秦时的社会提供了很好的史料,故A项正确;秦直道两侧的建筑遗址和墓葬群并不能说明是秦皇族的发祥地,故B项错误;玻璃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大约是在公元1000年左右,故C项错误;文物是第一手史料,而史籍是第二手的,故D项错误。12韩非子指斥儒家“礼、乐、诗、书”的教条和“仁、义、孝、悌”的道德准则都是“愚诬之学”“贫国之教”“亡国之言”。这反映了韩非子()A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制度B推崇以法治国的原则C对儒家思想存在抵触心理 D认为儒家影响力较小解析:选C材料说的是韩非子对儒家思想的指斥,与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
132、制度、推崇以法治国的原则无关,故排除A、B两项;据材料可知,韩非子对儒家思想存在着抵触心理,但没有认为儒家影响力较小,故C项正确,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在他的社会政治学说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王道”的理性,所谓“王”,就是高高在上而君临一切的意思,“道”是儒家学说的仁义之道。孟子又是怎样描述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图景呢?他认为:在王道统治国家的理想状态下,君主如圣人一般统治着国家,国家法制健全,政令畅通,赏罚分明,贤人辈出;赋税徭役适度,百姓丰衣足食,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对于君主和国家发自内心地表示拥护。摘编自王
133、道:孟子的“理想国”材料二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公民分成治国者、武士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以及欲望三种品性。治国者用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辅助治国,用忠诚与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在这样的国家里,治国者明了正义之所在,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治国者和武士没有私产和家庭,因为私产和家庭是一切私心邪念的根源。劳动者也绝不允许拥有奢华的物品。摘编自柏拉图理想国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与柏拉图关于“理想国”认识的共通之处。(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理想国”产生
134、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就是高高在上而君临一切的意思”和材料二“柏拉图把公民分成治国者、武士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得出,孟子与柏拉图都强调了等级性;根据材料一“君主如圣人一般统治着国家”和材料二“治国者用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得出,两人都强调了统治者的高素质(或德治);根据材料一“国家法制健全,政令畅通,赏罚分明,贤人辈出”和材料二“治国者明了正义之所在,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得出,两人都带有理性主义色彩;由所学知识可知,孟子和柏拉图都缺乏实施的相应条件。第(2)问第一小问,从政治、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如孟子,在政治上,战国时期,生
135、产力发展引发社会转型,礼崩乐坏,社会矛盾激化,在文化上,受儒家“仁”“礼”思想的影响。柏拉图,在政治上,所处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时期,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日益显著,在文化上,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二者分别对中国和西方的治国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的宝贵遗产。答案:(1)共通:都强调了等级性;都强调了统治者的高素质(或德治);都带有理性主义色彩;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2)背景:孟子: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矛盾激化;儒家“仁”“礼”思想的影响。柏拉图: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日益显著;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价值:二者分别对中国和西方的治国理念产
136、生了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的宝贵遗产。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有不少学者指出“封建专制”这一词的荒谬。刘北成指出:“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这是两个不相兼容的概念,凡是典型的、纯粹的封建主义,必然是等级的所有制,其统治权是分裂和分散的,那就不可能有专制主义。”何怀宏也指出,“封建专制”“从其本义来说,其实是自相矛盾的。”“封建就意味着分封,意味着权力分散。因而,如果是封建就不可能是中央集权,不可能是君主一人专制”。摘编自黄敏兰从四种“封建”概念的演变看三种“封建社会”的形成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评论材料中两位学者关于“封建专制”一词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
137、展开评论;概念清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解析:首先结合材料明确两位学者的观点,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是两个不相兼容的概念。其次进行充分论证,从封建的含义,介绍发展历程,同时也可以从不同朝代,论证说明“封建专制”这一词是荒谬的。答案:我同意“封建”与“专制”两个概念是不相兼容的观点。第一,“封建”的本义是分封,即统治权的分散,“专制”的本意是权力高度集中,一人独断。第二,周朝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周天子分封的诸侯王的职位是世袭的,在自己的领地内完全独立自主。贵族享有的种种世袭特权,周王不能随意取消。这也是数百年后周朝统治瓦解的重要原因。第三,秦至清,皇帝一人独揽大权,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皇帝(或朝廷、中央)任命的职业官僚取代了以前的世袭官僚,中央牢牢控制各部门和地方。为维系专制统治,中央政府不断分散和削弱地方权力,使地方越来越缺乏自主性。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完全不同于周朝时周天子与地方诸侯王的关系。所以,“封建专制”这一词是荒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