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摇花船1 沪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5511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摇花船1 沪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摇花船1 沪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摇花船1 沪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摇花船 教学设计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

2、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

3、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生字新词,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积累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通过学习课文摇花船,了解具有我国浓郁的民

4、间特色的这种艺术活动。体会集聚百姓乐事,祈祝福寿安康的传统文化。3、继续进行复述训练。能从“花船的样子,花船主人和船老大”等几方面向大家介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通过学习课文摇花船,了解具有我国浓郁的民间特色的这种艺术活动。体会集聚百姓乐事,祈祝福寿安康的传统文化。2、继续进行复述训练。能从“花船的样子,花船主人和船老大”等几方面向大家介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27、摇花船。2、板书课题:27、摇花船。(学生读课题。)3、教师:摇花船,亦称“划旱船”、“采莲船”,大都

5、在春节期间和大型文艺活动中表演。“摇花船”在山东等地比较流行。一般是在元宵这天进行。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教师: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大意。2、学生按要求预习。3、检查指导。(1)指名带读,读准下列词语。偶数吉利即兴借助串街走巷娉娉婷婷(2)指名分节读课文。(板书学生读错的字,纠正。)(3)说说课文大意。三、研读课文,领会中心。1、教师:给课文分段。2、默读课文。从花船的样子、“花船姑娘”和“船老大”等几方面,向大家介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即“阅读芳草地”。3、填空。摇花船是一种()活动。花船是用()编制的。船的四周()从插舷垂挂下来。花船姑娘必须是(),并被打扮成()的样子。船老大由()装扮,他必须有()和()。花船队伍前面是()和()开路,接着是(),最后才是()。四、课文小结。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摇花船这种富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民间艺术活动。五、课堂练习。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即“词句活动室”。前面往往有火铳和火流星开路,接着是锣鼓队,最后才是花船。六、作业布置。课后习题1、抄写词语(4遍)。2、收集一种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的资料厂,做成一张小报。即“语言直播厅”。板书板书设计:27、摇花船划旱船 采莲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