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54779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大复习素材: 8.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3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判定性质定义定理图形条件aa,b,abaa,a,b结论abaab2.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判定性质定义定理图形条件a,b,abP,a,b,a,b,a结论aba1.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2)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分别在这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或异面.()(3)若直线a与平面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a.()(4)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的中点,则EF平面BCD.()(5)若,直线a,则a.()2.若直线l不平行于平面,且l,

2、则 ()A.内的所有直线与l异面B.内不存在与l平行的直线C.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l平行D.内的直线与l都相交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直线l与平面相交,则直线l与平面内的直线只有相交和异面两种位置关系,因而只有选项B是正确的.3.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平面内一个三角形各边所在的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B.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C.若两个平面平行,则位于这两个平面内的直线也互相平行D.若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答案C解析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知A、B、D正确.对于C,位于两个平行平面内的直线也可能异面.4.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

3、1中,AB2,点E为AD的中点,点F在CD上.若EF平面AB1C,则线段EF的长度等于_.答案解析因为直线EF平面AB1C,EF平面ABCD,且平面AB1C平面ABCDAC,所以EFAC,又E是DA的中点,所以F是DC的中点,由中位线定理可得EFAC,又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2,所以AC2,所以EF.5.已知平面平面,直线a,有下列命题:a与内的所有直线平行;a与内无数条直线平行;a与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不垂直.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答案解析因为,a,所以a,在平面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直线a平行,但不是所有直线都与直线a平行,故命题为真命题,命题为假命题.在平面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

4、直线a垂直,故命题为假命题.题型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例1(2012山东)如图,几何体EABCD是四棱锥,ABD为正三角形,CBCD,ECBD.(1)求证:BEDE;(2)若BCD120,M为线段AE的中点,求证:DM平面BEC.思维启迪(1)利用等腰EDB底边中线和高重合的性质证明;(2)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或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证明线面平行.证明(1)如图,取BD的中点O,连接CO,EO.由于CBCD,所以COBD.又ECBD,ECCOC,CO,EC平面EOC,所以BD平面EOC,因此BDEO.又O为BD的中点,所以BEDE.(2)方法一如图,取AB的中点N,连接DM,DN,MN.因为M

5、是AE的中点,所以MNBE.又MN平面BEC,BE平面BEC,所以MN平面BEC.又因为ABD为正三角形,所以BDN30.又CBCD,BCD120,因此CBD30.所以DNBC.又DN平面BEC,BC平面BEC,所以DN平面BEC.又MNDNN,所以平面DMN平面BEC.又DM平面DMN,所以DM平面BEC.方法二如图,延长AD,BC交于点F,连接EF.因为CBCD,BCD120,所以CBD30.因为ABD为正三角形,所以BAD60,ABC90,因为AFB30,所以ABAF.又ABAD,所以D为线段AF的中点.连接DM,由于点M是线段AE的中点,因此DMEF.又DM平面BEC,EF平面BEC,

6、所以DM平面BEC.思维升华判断或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1)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无公共点);(2)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b,aba);(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aa);(4)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a,aa).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H分别为棱A1B1,D1C1上的点,且EHA1D1,过EH的平面与棱BB1,CC1相交,交点分别为F,G,求证:FG平面ADD1A1.证明因为EHA1D1,A1D1B1C1,EH平面BCC1B1,B1C1平面BCC1B1,所以EH平面BCC1B1.又平面FGHE平面BCC1B1FG,所以EHFG,即FGA1D1.又FG平面ADD

7、1A1,A1D1平面ADD1A1,所以FG平面ADD1A1.题型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例2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求证:(1)B,C,H,G四点共面;(2)平面EFA1平面BCHG.思维启迪要证四点共面,只需证GHBC;要证面面平行,可证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平行.证明(1)GH是A1B1C1的中位线,GHB1C1.又B1C1BC,GHBC,B,C,H,G四点共面.(2)E、F分别为AB、AC的中点,EFBC,EF平面BCHG,BC平面BCHG,EF平面BCHG.A1G綊EB,四边形A1EBG是平行四边形

8、,A1EGB.A1E平面BCHG,GB平面BCHG.A1E平面BCHG.A1EEFE,平面EFA1平面BCHG.思维升华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1)面面平行的定义;(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3)利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两个平面同时平行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5)利用“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相互转化.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S是B1D1的中点, E、F、G分别是BC、DC、SC的中点,求证:(1)直线EG平面BDD1B1;(2)平面EFG平面BDD1B1.证明(1

9、)如图,连接SB,E、G分别是BC、SC的中点,EGSB.又SB平面BDD1B1,EG平面BDD1B1,直线EG平面BDD1B1.(2)连接SD,F、G分别是DC、SC的中点,FGSD.又SD平面BDD1B1,FG平面BDD1B1,FG平面BDD1B1,且EG平面EFG,FG平面EFG,EGFGG,平面EFG平面BDD1B1.题型三平行关系的综合应用例3如图所示,在四面体ABCD中,截面EFGH平行于对棱AB和CD,试问截面在什么位置时其截面面积最大?思维启迪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可以得到线线平行,可以先确定截面形状,再建立目标函数求最值.解AB平面EFGH,平面EFGH与平面ABC和平面ABD分

10、别交于FG、EH.ABFG,ABEH,FGEH,同理可证EFGH,截面EFGH是平行四边形.设ABa,CDb,FGH (即为异面直线AB和CD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又设FGx,GHy,则由平面几何知识可得,两式相加得1,即y(ax),SEFGHFGGHsin x(ax)sin x(ax).x0,ax0且x(ax)a为定值,当且仅当xax时,x(ax),此时x,y.即当截面EFGH的顶点E、F、G、H为棱AD、AC、BC、BD的中点时截面面积最大.思维升华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可以实现与线线平行的转化,尤其在截面图的画法中,常用来确定交线的位置,对于最值问题,常用函数思想来解决.如图所示,四棱锥PA

11、BCD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侧棱PA底面ABCD,在侧面PBC内,有BEPC于E,且BEa,试在AB上找一点F,使EF平面PAD.解在平面PCD内,过E作EGCD交PD于G,连接AG,在AB上取点F,使AFEG,EGCDAF,EGAF,四边形FEGA为平行四边形,FEAG.又AG平面PAD,FE平面PAD,EF平面PAD.F即为所求的点.又PA面ABCD,PABC,又BCAB,BC面PAB.PBBC.PC2BC2PB2BC2AB2PA2.设PAx则PC,由PBBCBEPC得:aa,xa,即PAa,PCa.又CE a,即GECDa,AFa.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典例:(12分)如图,在四面体

12、PABC中,PCAB,PABC,点D,E,F,G分别是棱AP,AC,BC,PB的中点.(1)求证:DE平面BCP;(2)求证:四边形DEFG为矩形;(3)是否存在点Q,到四面体PABC六条棱的中点的距离相等?说明理由.思维启迪(1)利用DEPC证明线面平行;(2)利用平行关系和已知PCAB证明DEDG;(3)Q应为EG中点.规范解答(1)证明因为D,E分别是AP,AC的中点,所以DEPC.又因为DE平面BCP,所以DE平面BCP.3分(2)证明因为D,E,F,G分别为AP,AC,BC,PB的中点,所以DEPCFG,DGABEF.所以四边形DEFG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PCAB,所以DEDG.所以

13、四边形DEFG为矩形.7分(3)解存在点Q满足条件,理由如下:8分连接DF,EG,设Q为EG的中点,由(2)知,DFEGQ,且QDQEQFQGEG.分别取PC,AB的中点M,N,连接ME,EN,NG,MG,MN.与(2)同理,可证四边形MENG为矩形,其对角线交点为EG的中点Q,且QMQNEG,所以Q为满足条件的点.12分解决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的步骤:第一步:写出探求的最后结论.第二步:证明探求结论的正确性.第三步:给出明确答案.第四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和答题规范.温馨提醒(1)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主要是对平行、垂直关系的探究,对条件和结论不完备的开放性问题的探究,解决这类问

14、题一般根据探索性问题的设问,假设其存在并探索出结论,然后在这个假设下进行推理论证,若得到合乎情理的结论就肯定假设,若得到矛盾就否定假设.(2)这类问题也可以按类似于分析法的格式书写步骤:从结论出发“要使成立”,“只需使成立”.方法与技巧1.平行问题的转化关系线线线面面性质判定面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主要判定方法(1)定义法;(2)判定定理;(3)面与面平行的性质.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主要判定方法(1)定义法;(2)判定定理;(3)推论;(4)a,a.失误与防范1.在推证线面平行时,一定要强调直线不在平面内,否则,会出现错误.2.在解决线面、面面平行的判定时,一般遵循从“低维”到“高维”的转化,即

15、从“线线平行”到“线面平行”,再到“面面平行”;而在应用性质定理时,其顺序恰好相反,但也要注意,转化的方向总是由题目的具体条件而定,决不可过于“模式化”.3.解题中注意符号语言的规范应用.A组专项基础训练(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若直线a平行于平面,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平行于内的所有直线B.内有无数条直线与a平行C.直线a上的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D.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a成90角答案A解析若直线a平行于平面,则内既存在无数条直线与a平行,也存在无数条直线与a异面且垂直,所以A不正确,B、D正确.又夹在相互平行的线与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所以C正确.2.若直线m平面,则条件甲:“直线l

16、”是条件乙:“lm”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D3.已知a,b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ab,b,则aB.a,b,a,b,则C.a,b,则abD.当a,且b时,若b,则ab答案C解析A选项是易错项,由ab,b,也可能推出a;B中的直线a,b不一定相交,平面,也可能相交;C正确;D中的直线a,b也可能异面.4.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AB,AD上的点,且AEEBAFFD14,又H,G分别为BC,CD的中点,则()A.BD平面EFG,且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B.EF平面BCD,且四边形

17、EFGH是梯形C.HG平面ABD,且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D.EH平面ADC,且四边形EFGH是梯形答案B解析如图,由题意得,EFBD,且EFBD.HGBD,且HGBD.EFHG,且EFHG.四边形EFGH是梯形.又EF平面BCD,而EH与平面ADC不平行.故选B.5.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平面MNP的图形的序号是()A.B.C.D.答案B解析中易知NPAA,MNAB,平面MNP平面AAB可得出AB平面MNP(如图).中,NPAB,能得出AB平面MNP.二、填空题6.过三棱柱ABCA1B1C1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其中与

18、平面ABB1A1平行的直线有_条.答案6解析如图,E、F、G、H分别是A1C1、B1C1、BC、AC的中点,则 与平面ABB1A1平行的直线有EF,GH,FG,EH,EG,FH共6条.7.如图所示,ABCDA1B1C1D1是棱长为a的正方体,M、N分别是下底面的棱A1B1、B1C1的中点,P是上底面的棱AD上的一点,AP,过P、M、N的平面交上底面于PQ,Q在CD上,则PQ_.答案a解析平面ABCD平面A1B1C1D1,MNPQ.M、N分别是A1B1、B1C1的中点,AP,CQ,从而DPDQ,PQa.8.在四面体ABCD中,截面PQMN是正方形,则在下列结论中,错误的为_.ACBD;AC截面P

19、QMN;ACBD;异面直线PM与BD所成的角为45.答案解析PQMN是正方形,MNQP,则MN平面ABC,由线面平行的性质知MNAC,则AC截面PQMN,同理可得MQBD,又MNQM,则ACBD,故正确.又BDMQ,异面直线PM与BD所成的角即为PMQ45,故正确.三、解答题9.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5,BB1BC6,D,E分别是AA1和B1C的中点.(1)求证:DE平面ABC;(2)求三棱锥EBCD的体积.(1)证明取BC中点G,连接AG,EG.因为E是B1C的中点,所以EGBB1,且EGBB1.由直棱柱知,AA1綊BB1,而D是AA1的中点,所以EG綊AD,所以四边

20、形EGA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DAG.又DE平面ABC,AG平面ABC,所以DE平面ABC.(2)解因为ADBB1,所以AD平面BCE,所以VEBCDVDBECVABCEVEABC,由(1)知,DE平面ABC.所以VEABCVDABCADBCAG36412.10.如图E、F、G、H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BC、CC1、 C1D1、AA1的中点.求证:(1)EG平面BB1D1D;(2)平面BDF平面B1D1H.证明(1)取B1D1的中点O,连接GO,OB,易证四边形BEGO为平行四边形,故OBGE,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EG平面BB1D1D.(2)由题意可知BDB1D1.如图

21、,连接HB、D1F,易证四边形HBFD1是平行四边形,故HD1BF.又B1D1HD1D1,BDBFB,所以平面BDF平面B1D1H.B组专项能力提升(时间:30分钟)1.设m,n是平面内的两条不同直线;l1,l2是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A.m且l1B.ml1且nl2C.m且nD.m且nl2答案B解析对于选项A,不合题意;对于选项B,由于l1与l2是相交直线,而且由l1m可得l1,同理可得l2,故可得,充分性成立,而由不一定能得到l1m,它们也可以异面,故必要性不成立,故选B;对于选项C,由于m,n不一定相交,故是必要非充分条件;对于选项D,由于nl2可转化为n,同

22、选项C,故不符合题意.综上选B.2.已知平面平面,P是、外一点,过点P的直线m与、分别交于A、C,过点P的直线n与、分别交于B、D且PA6,AC9,PD8,则BD的长为_.答案24或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到以下如图两种情况:可求出BD的长分别为或24.3.空间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棱AC、BD的长分别为5和4,则平行于两条对棱的截面四边形EFGH在平移过程中,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_.答案(8,10)解析设k,1k,GH5k,EH4(1k),周长82k.又0k1,周长的范围为(8,10).4.平面内有ABC,AB5,BC8,AC7,梯形BCDE的底DE2,过EB的中点B1的平面,若分别交EA、DC于A1

23、、C1,求A1B1C1 的面积.解,A1B1AB,B1C1BC,又因A1B1C1与ABC同向.A1B1C1ABC.又cosABC,ABC60A1B1C1.又B1为EB的中点,B1A1是EAB的中位线,B1A1AB,同理知B1C1为梯形BCDE的中位线,B1C1(BCDE)5.则SA1B1C1A1B1B1C1sin 605.故A1B1C1的面积为.5.如图,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底面ABCD为矩形,PDDC4,AD2,E为PC的中点.(1)求三棱锥APDE的体积;(2)AC边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PA平面EDM?若存在,求出 AM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因为PD平面ABCD,所以PDAD.又因ABCD是矩形,所以ADCD.因PDCDD,所以AD平面PCD,所以AD是三棱锥APDE的高.因为E为PC的中点,且PDDC4,所以SPDESPDC4.又AD2,所以VAPDEADSPDE24.(2)取AC中点M,连接EM,DM,因为E为PC的中点,M是AC的中点,所以EMPA.又因为EM平面EDM,PA平面EDM,所以PA平面EDM.所以AMAC.即在AC边上存在一点M,使得PA平面EDM,AM的长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