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爬山虎的脚人教版新课标2019爬山虎的脚一课,课前,我就在想,我已经上过这篇课文两次了,但以前上得都不够好,这次该怎样更好地去实施课堂教学呢?我认真地研究了教材,参考了教参中的教学建议,理清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准备在课上看学生的情况再决定实施的方案。课前,我还布置了学生有条件的话去观察一下爬山虎。早上,回校的路上,我正好看见路边有爬山虎,我赶紧摘了一些,准备在课上给学生看。上课时,我先从题目入手,介绍爬山虎,再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学生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比如“爬山虎为什么有脚?它的脚有什么用?”“它的脚长在哪里?是怎么样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看到学生提出
2、了这些问题,我决定就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于是,在初读了课文和检查了生字后,我就从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开始,先讲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一段后,我在黑板上画了爬山虎的茎和叶,然后请了三个学生上黑板画它的脚,其他同学在下面画,可是发现三个学生都画错了,他们都画在了跟叶柄同一方向的 ,我问同学们对不对,有的说对,有的不敢表态,有的说不对;我只好让他们再次读课文,并要求他们画出重点词,其实我想他们通过反复读,应该能抓住“反面”这个词,读完后,我又再请了两位同学来画,第一个没画对,画在叶子上了,更糟;第二个终于画对了位置,但形状不像细丝;我再让他们读,思考一下究竟怎样才像,有的学生终于抓住了
3、“枝状”但又没抓住“细丝”,所以,最后,我只能示范了。看着我画的,他们终于明白了爬山虎的脚是在哪里,长得怎样;最后我才拿出早上摘的爬山虎给学生仔细观察,学生看得很仔细。我想学生的印象一定会比较深刻的,因为这个发现的过程并不简单。这个教学细节,让我知道了学生读书真的很不细心,他们不会从语言文字中找到重要的词语去理解,所以他们的阅读能力无法提高,这让我知道,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应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使他们的语文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另外,我还想谈谈我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把爬山虎拿出来给学生看。前段时间,看窦桂梅老师的书,里面谈到了她的一个观点“语文教学是姓语的,我们的语文课,必须让学生学会从语言文字中理解内容”她比较反对老师的教学借助过多的媒体,比如录象等,因为过多直观的演示,必然会淡化语文教学中“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理解”的作用,学生的思维、想像也得不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提高。语文教学任重道远,学习反思再学习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