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1儒学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时间、主要内容;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特点、地位。2宋词流行的背景、宋词的特点、代表;散曲的特点;杂剧的特点、代表作家、地位;宋代话本出现的背景、话本的性质;宋元书法、绘画的特点。3宋代三大发明的特点、地位;沈括、郭守敬、王祯的主要成就。4辽夏金元文字的特点、价值。一儒学的复兴 1背景: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2时间: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3内容(1)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2
2、)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4代表: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南宋的朱熹: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从早期儒家典籍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加上分别记录孔子、孟子言论的论语孟子二书,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2)特点理学比较注重抽象思维,具有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一套理论体系。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认为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3)地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文学艺术 1宋
3、词(1)背景: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阶层活跃。(2)特点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3)代表作家:以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成就最突出。2元曲(1)散曲: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2)杂剧特点:演员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了杂剧。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等。地位: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3话本(1)背景:宋元城市中,说书
4、演出非常盛行。(2)性质: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4书法绘画(1)书法: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2)绘画:绘画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三科技 1三大发明(1)概况印刷术: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和管形射击火器。指南针: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了指南针,并且广泛应用于航海。(2)地位: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2科学家(1)北宋的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
5、技成果。(2)元朝的郭守敬:最突出的成就是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四少数民族文字 1发展原因:辽夏金元统治者十分注意本民族文化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制文字。2概况(1)辽、夏、金: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辽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还进行文学创作。金创制了女真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2)畏兀体蒙古文形成原因: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蒙古文
6、价值: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蒙古秘史。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的历史,它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价值。(3)改制藏文字母创制: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作用: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广泛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地位: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主题儒学的复兴材料一材料二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髓,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
7、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思考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儒学有何积极作用?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复兴儒学的需要)。程朱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2)
8、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的伦理道德形而上学,其二是借鉴佛道二家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其三是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
9、”的道德主张。1北宋学者石介在中国论中说:“闻乃有巨人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虽然,中国人犹未肯乐焉而从之也。”其言论意在(C)A通过文化融合缓和民族关系B反对文化交流,保护华夏文明C削弱佛道冲击,意图复兴儒学D宣扬华夷观念,维护北宋统治解析:材料不能体现通过文化融合缓和民族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可知,该学者反对用佛道文化“易中国之人易中国之道”,冲击、取代“中国”儒家思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石介认为,佛教来自西方、道教来自胡人,不应让佛道思想冲击中国之道儒家学说,故C项正确;材料“各
10、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虽然,中国人犹未肯乐焉而从之也”体现了石介维护儒家传统的一面,故D项错误。2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做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D)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解析:孔子提出的是“克己复礼”“为仁由己”,而朱熹是从“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克己”的,这显然与孔子的原意有所不同,故D项正确;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故A、B项错误;朱熹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故C项错误。3南宋诗人陆游在历代诗馀中评论某宋代词人时说:“公非不能歌,但豪放诸歌词之
11、,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他所评论的词人应是(D)A柳永 B李清照C关汉卿 D苏轼解析:陆游认为该词人“但豪放”,说明该词人属于豪放派。故选D项。李清照和柳永属于婉约派词人不是豪放派词人,不选A、B两项。关汉卿是元朝人,与材料时间不符,不选C项。4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这表明了当时(A)A劳动力过剩 B轻视科技发明C雇佣制广泛存在 D文化需求低迷解析:材料“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说明当时不缺乏劳动力,印刷技术的革新没有得到推广,材料“元代发
12、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表明当时的技术革新没有得到应用是因为不需要节省劳动力,故A项正确;轻视科技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雇佣制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重要标志,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文化需求低迷与材料的内容无关,故D项错误。5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A)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句式整齐,语言精练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解析:A对:题干的关键信息“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体现了元曲贴近生活、易受欢迎的特征
13、。B错:题干不能反映元曲寄情山水的风格。C错:材料没有反映元曲句式的特点。D错:题干只是说明了元曲雅俗共赏,并没有体现出元曲内容的丰富性。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材料二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有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画的是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书法、绘画特征的异
14、同。(2)结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宋书法、绘画呈现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答案:(1)北宋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山水画发展为独立的画种,画家更加注重意境。其共同特征是强调精神和意境。(2)统治者重视文人,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书法和绘画有着相同的社会生活环境。解析:(1)依材料一中“我书意造本无法”“入神”“离迹师神”等信息可以看出书法的特点是: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依材料二中“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可以看出绘画的特征是:山水画发展为独立的画种,画家更加注重意境,依据材料和上述所答可见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强调精神和意境。(2)北宋书法和绘画强调精神和意境的特征原因,应该从当时的政治环境对文人的影响方面进行入手。回答时结合当时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以及宋代理学的兴起使得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等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