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92.50KB ,
资源ID:115389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5389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疆吐蕃市高昌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疆吐蕃市高昌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昌区第二中学高二历史期末卷考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而是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该现象说明当时A. 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革B. 兼并战争加速了统一的步伐C. 传统的政治体制正在瓦解D. 诸侯王国积极推广郡县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若干诸侯国不再分封血缘贵族,而是派遣行政官员管理,这表明原本分封制下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组织体系正在瓦解,分封制走向崩溃,故答案

2、为C项。生产资料所有制包括土地制度等,而材料强调传统的政治体制开始崩溃,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兼并战争”,排除B项;春秋时仅仅出现了县和郡的形式,材料没有反映“积极推广”,排除D项。【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再结合分封制崩溃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2.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说法可以体现“第三次征服”的是A. 在罗马征服扩张的过程中罗马法所起的作用最

3、大B. 公正平等的罗马法调动了罗马人的参政热情C. 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D.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第三次则是以法律”“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分析可知,这主要评述的是比较系统完备的罗马法对后世的重要影响,故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材料“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排除。3.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4、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材料信息体现的是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合与开战的权力,但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也就是说国王必须要让议会参加才能行使媾合与开战的权力。本题表明的现象是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权力,但是必须让议会参见才能行使。实质上说明了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由材料信息可知,关荣革命的成果并没有受到侵蚀,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国王专权,故B项错误;此时责任内阁

5、制已经形成,国王不能控制内阁,故C项不符合史实。【考点定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权力4.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B. 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 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D. 给予日本巨额赔款【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根据马关条约,中国在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后,西方列强根据一体均沾的原则,同样享有了这项权力,这便利了列强利用资本输出这种方式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故选B;AC均也有利于西方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但不是最为有利的条款,毕竟相类似的条款在马关条约之前都已涉及,不能体现西方在

6、经济侵略方式上的转变,排除;给予巨额赔款仅限于对日本的影响,不涉及西方列强,排除D。5.2012年版俄罗斯普通学校历史教科书俄罗斯1917年的革命风暴将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统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他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他们不是相互矛盾的”表现在A.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C. 反对参加世界大战D. 努力实现政治民主【答案】D【解析】【详解】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推进了和平民主的进程,故D符合题意;着力推翻沙星专制是二月革命的成果,而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A不符合题意;二月革命没有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

7、B不符合题意;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坚持帝国主义战争,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反对参加世界大战,故C不符合题意。6.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大规模基层人民代表选举。广东省归国华侨陈聪参加选举大会后,兴奋地说:“我活了90多岁,到过许多国家,没见过这样民主的选举。”这表明我国正逐步形成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 直接的村民选举制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3年,新中国进行的全国大规模的基层人民代表选举,是为了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同时为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做准备。B、C早

8、在共同纲领中就已建立;D是改革开放后的。所以应选A。考点: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是A. 雅尔塔会议B. 布雷顿森林会C. 万隆会议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C【解析】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故答案为C项。雅尔塔会议中国没有参加,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会议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代表参加,排除B项;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与材料信息

9、不符,排除D项。点睛: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是二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指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认为亚非各国的命运,应由亚非各国人民自己来掌握,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周恩来总理“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对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8.二战后初期,面对国际地位下降的状况,西欧采取的策略是A. 依附于美国恢复经济B. 与苏联进行全面对抗C. 加强内部联合与美国对抗D. 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初期,西欧经济衰退严重

10、,为恢复经济的发展,摆脱美国对西欧经济的控制,西欧逐步走向了联合之路,先后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故选C;西欧是要摆脱美国经济控制的,而非完全依附于美国恢复经济,排除A;与苏联进行全面对抗是美国采取的策略,西欧是被裹挟的,排除B;当时的西欧从属于美国,并未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排除D。9.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A【解析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5口甚至9口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强化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从而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在战国时期形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农业收益增加”不会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不是结果,故C项错误;这里的“大土地所有制”指的是当时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期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小农)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都较为迅速,小农经济不会阻碍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

12、度个体小农经济10.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 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 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 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 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答案】A【解析】柱状图中的数据代表的是1618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的奴隶数量,很明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大幅增加的,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反映的是黑奴贸易这一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对外殖民扩张的手段,故选A;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是在20世纪初,题干时间与之不符,故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整个欧洲,而“日不落帝国”只体现了英国,另外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不仅仅是依靠贩卖黑奴,故属于以偏概全,所以排除C;黑奴贸易的主要意

13、图是满足美洲奴隶制种植园的需要,故D排除。点睛:这一题以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奴隶贸易为考查点,这既是所学的主干知识,也是关注人类命运的反思材料。选项对所学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整合,知识的容量较大。考生需要对重要的概念如黑奴贸易、早期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日不落帝国”等有正确的认知,再结合时代特征才可以准确作答。同样考查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1.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

14、日趋密切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可知外来工业品深入到中国的民众生活中,可知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1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 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C. 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D. 实现了农轻重各

15、部门协调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选项符合题意。一五计划只是为了工业化奠定基础,“初步完成”这一表述错误,A选项排除。1952年底,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C选项排除。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会导致轻重比例协调发展,D选项排除。13.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用前清官厅恶称。”上述称谓变化的社会意义主要在于A. 强调信念一致B. 强化公仆意识C. 充实人民语言D. 彰显平等精神【答案】

16、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影响。题意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称谓的变化,没有体现信念的相关内容,故排除A项;公仆意识主要针对官员,与民间无关,故排除B项;称谓的变化是为了消除官职高低和阶级之间的尊卑,并非是为了充实语言,而是为了体现平等,故排除C项,故选D。14.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 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 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 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 恢复

17、自由放任的传统【答案】A【解析】C项与题意不符。B、D两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而不是要把权力真正的下放到地方,更不是要恢复自由放任传统。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了政府要减少干预国家经济,所以A项正确。【考点定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政策的调整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能力要求较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面对二战后的经济危机的打击下采取的减少政府干扰经济的做法,但并不是要把权力下放到州政府。15.1991

18、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挫折。在这一过程中,试图阻止苏联分裂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B.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C. 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D. 1991年“八一九”政变【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防止联盟解体,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更新联盟”的构想,并于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了原先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由联盟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故B项正确;阻止苏联分裂属于政治层面,与经济改革无关,排除A项;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说明苏联民族分离运动愈演愈烈,加速

19、了苏联解体进程,排除C项;1991年“八一九”政变粉碎了戈尔巴乔夫想要使苏联至少在较松散体制下维持一体的希望,加速了苏联解体,排除D项。故选B。16.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国家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A. 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 促成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C.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 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欧洲一体化的相关内容。由题目信息中“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可知,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在促进欧洲经济复兴的同时也有助于欧洲的

20、联合,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促成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不符合史实,所以B项错误。导致欧洲出现对峙和德国分裂的根源都在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而不是马歇尔计划,所以C、D两项错误。【考点定位】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多极化趋势【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马歇尔计划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欧洲一体化的认识和理解。“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方案”,是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正式提出的援助欧洲的经济扩张计划。马歇尔计划是在冷战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美国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稳定了西欧各国资产阶级的统治,遏制了

21、苏联,确保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国在实行马歇尔计划时首次正式提出“欧洲一体化”的观念,为欧洲的复兴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西欧各国在马歇尔计划的推动下建立了一系列经济合作机构,使西欧经济重新步入正轨,并为此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基础。17.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民间的学术活动逐渐兴起士受到统治者的重用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和私学的出现、民间学术活动的兴起、社会变革以及由于社会变革而带来的士受到重用有关,说法正确,故选D项,排除ABC项。18.严格地

22、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A. 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 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C. 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D. 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认为“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培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应从经济角度上去分析,“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反映了当时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结合所学可知,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

23、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市,这些城市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A项正确;BD两项是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之一,但不是经济上的根源,故排除;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并不淡薄,故C项错误。19. 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提出A. 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 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 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 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即人只要虔诚的信仰上帝,灵魂即可得救,从而否定了教会的权威,和传教士的作用,所以A、B、D

24、说法错误,所以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神权下的自我宗教改革20.“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必然有推动者”。即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运动,外力停止,运动也就停止。这种强迫运动A. 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B. 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C.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科学D. 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即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运动,外力停止,运动也就停止”可得出这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内容,牛顿力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故D项正确;A是相对论,排除;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指的是量子力学,排除B项;C项是伽利略的成就,排除C项。21.从先秦到汉代末年,书

25、写汉字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实用,其次才是表现汉字的造型和线条的美。在汉末魏晋之际,书法由实用艺术向观赏艺术急剧地转化并发展成为自觉的艺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书法家的主观意愿B. 造纸业快速发展C. 毛笔的发明和使用D. 文字的频繁使用【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造纸技术得到提高并基本取代了帛、简而成为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这促使书法由实用艺术向观赏艺术急剧地转化,故B正确;书法家的主观意愿不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研究表明,毛笔产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故C错误;文字的频繁使用和书法向艺术化转变没有直接关系,故D错误。22.金庸先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

26、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在于,他以武侠小说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笔有效地掩盖了现实处境的严峻。世界文学史上与其风格类似的是A. 神曲B. 巴黎圣母院C. 人间喜剧D. 老人与海【答案】B【解析】【详解】“他以武侠小说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笔有效地掩盖了现实处境的严峻”体现的是浪漫主义的风格,而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之一,故B正确;A项是带有魔幻色彩的作品,排除A项;CD项分别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不符合题意。23.有学者认为1917年到1921年中国人“改信马克思主义既涉及信仰者对中国现实的认识,也涉及其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同时又与其对学说的理解相关。”对“中国现实的认识”理解最准确的是A.

27、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鼓舞B. 亟需对中国的国民性进行改造C. 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近代中国和俄国基本国情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最大的一个社会现实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而改信马克思主义正是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并积极寻求改变的必然结果,故选C。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而改信马克思主义在1917年就已开始,故A项并非对“中国现实的认识”的准确理解,排除;亟需对中国的国民性进行改造指的是在1915年就已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且B项即使成立,它也是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推演的结果,故排除;近代中国和俄国基本国情并不相同,毕竟俄国拥有独立的主权,排除D。24

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下列论述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是A. “三个代表”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B. 其主要的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C.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理论成果D. 是新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科学理论【答案】B【解析】【详解】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B项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现代化

29、建设新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科学理论,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25.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A. 百家争鸣B. “焚书坑儒”C. 独尊儒术D. 崇儒尚佛【答案】A【解析】【详解】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从材料中的“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来看,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百家争鸣。故答案为A项。“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30、,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项;公元前2世纪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当时不可能形成崇儒尚佛的文化现象,排除D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时间事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年3月全国兴起抵制日货运动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获利76万两白银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月1月巴黎和会召开1919年5月五四运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张謇的大生纱厂开始转盈为亏请从以上表格中任选三个以上事件,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先摘录三个关联事件,再明确写出论题;阐述要史论结合。)【答

31、案】示例一:事件:1914年一战爆发,1915年全国兴起抵制日货运动,1917年张謇大生纱厂获利。论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1914年第一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基本上卷入到了战争之中,因此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15年初袁世凯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由此激起了全国民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此外,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这些因素共同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如: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也获利达到76万两白银示例二:事件:1914年一战爆发,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19

32、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19年1月巴黎和会论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1914年第一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因此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1917年11月俄国爆了发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变为了现实,先进的中国人也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一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反而成为被宰割的对象,由此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也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问题,主要围绕经济发展与政治变革、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经济发

33、展与思想解放、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等多方面作答,注意中外分开叙述,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可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起点,论述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哥伦布等航海家探险以后,与以往不同的物种交流出现,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交换”。美洲作物在非、亚、欧等洲生根发芽。小麦、马、猪等从欧洲来到美洲,食物供给有增加,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了。天花、麻疹等在西半球等地的人群中肆虐,引发大瘟疫。15001800年,最大的移民浪潮是非洲的奴隶被运往西半球,还有一些规模可观的欧洲移民浪潮,他们到美洲定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美洲文明孤立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摘

34、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等材料二 仅仅数年前,里斯本还是一个地处世界边缘的城市。现在,它变成了能与东方最富有的贸易中心相媲美的商业枢纽。来自三大洲的舰船云集在它的海港全欧洲的人都赶来观看、购买和品尝这些刺激的新鲜事物。摘编自奈杰尔克利夫最后的十字军东征(1)“哥伦布交换”是指植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或迁移。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交换”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欧洲贸易中心发生的变化,并指出导致这种变化的重大事件。分析说明该事件对欧洲生产关系的影响。【答案】(1)特点:交换内容多样;范围广;欧洲主导;推动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打破文明

35、相对孤立状态(或促进人类文明交流发展);具有不公正性。(2)变化: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贸易的枢纽。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影响: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美洲作物”“小麦、马、猪等从欧洲来到美洲”“天花、麻疹引发大瘟疫”“移民浪潮”等得出交换内容多样,范围广,欧洲主导,具有不公正性;根据“美洲文明孤立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得出打破文明相对孤立状态;结合所学还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2)变化:根据材料“里斯本还是一个地处世界边缘的城市。现在,它变成了能与东方最富有的贸易中心相媲美的商业枢纽”可知,新航路的

36、开辟带来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回答。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贸易中心转移的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带来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28.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

37、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 (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完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但在政治学领域,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董仲舒思想主张?(答对四点)(2)根据材料四,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政治影响?(3)综合上述分析,指出董仲舒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后,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深远影响?【答案】(1)

38、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理论。(2)特点:兼采各家思想,带有神秘色彩。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3)影响:使儒学成正统思想。【解析】【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可知,董仲舒主张春秋大一统;根据材料“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可知,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据材料“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可知,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理论。(2)特点:根据材料“(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可知,兼采各家思想,带有神秘色彩。政治影响:根据材料“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可知,从国家统一角度来看,中央集权的强化有助于巩固国家统一;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3)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后,使得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