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陈情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5383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陈情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陈情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陈情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陈情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陈情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陈情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陈情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陈情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陈情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7课*陈情表忠义与亲情,面对命运的抉择,他毅然选择了后者。虽为“亡国贱俘”,却不卑不亢,甘于清贫,婉拒帝王之邀,只为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虽说“乌鸟私情”,实则为至孝之举。李密是幸运的,崎岖艰难的人生路上有祖母的精心呵护;祖母是幸福的,疾病缠身的晚年有李密的不离不弃。陈情表用孝义和恩情交织出一个个爱的闪光点,为我们诠释了爱的真谛。赏古诗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赏析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练而含蓄。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净素洁、清冷之感。“树栖鸦”这

2、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这句诗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诗人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移情的写法,诗人从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

3、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高妙。在炼字上,“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课内素材李密从小父丧母弃,伶仃孤苦;祖母含辛茹苦,促其成才。他一度沦为亡国之奴,归家供养祖母终老。后来他因孝被举荐,屡被征召;祖母却日薄西山,

4、朝不虑夕。尽忠还是尽孝,李密进退维谷。侍奉新君,焉知福祸,且远离祖母,情何以堪?辞命尽孝,报养祖母,却逆君美意,横祸将至。李密思量再三,婉转陈词,恳请皇帝准许他先尽孝后尽忠。他十分睿智,避而不谈转事新君的忧惧及不满,却大肆渲染自己对祖母的感情与孝情。“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李密用婉转恳切之辞感动了皇帝,得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且避免了拒任新朝的罪过。李密机警善辩,以退为进,既赡养了祖母,又保全了自己。运用角度“孝”“亲情”“美德”“感恩”等。精彩运用片段一:孝更绝伦足可矜小时候,这根布带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根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

5、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这是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的颁奖辞。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他用行动注解孝德,坚持五年用背带背患病母亲上下班,为年轻人做出榜样。在工作与孝心的天平上,没有谁重谁轻,陈斌强任劳任怨,为母亲尽心尽孝,这种爱心、孝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片段二:施恩不是为了回报,也不是为了感谢,真正施恩的人会忘记自己对别人的恩惠。感恩于心不是获得恩惠后的甜言蜜语,也不是得到好处后的装腔作势,真正感恩于心的人会将恩惠藏在心底,日后慢慢回报。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诸葛孔明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孝子李密为报祖母养育之恩,乌

6、鸟私情,愿乞终养。他们的感恩来自内心,他们是在谨记别人给予的恩惠后用实际行动来感恩的。然而,当今社会有几人能感恩于心?如果那些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学子将别人的恩惠谨记于心,那么他们不会连一封感谢信都不写。感恩于心不仅是古圣先贤所崇尚的,也应该是我们当代人所继承和发扬的。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

7、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六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生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做宰是多少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己,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感

8、恩的枝头灼灼其华。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曾震惊一时的云南大学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一时的冲动让四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我不想说他残忍。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而他却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与同学的情谊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当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开在哪里?荆轲赌命,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数十年为战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陈健对战友的感恩;袁隆平数十年专注研究杂交水稻,是对祖国的感恩。怀抱一颗感恩

9、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并将之传递,这世界因感恩而美丽。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灼灼其华。 (有删改)佳作赏析文章以“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为题,以阐明感恩和幸福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内容,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跨越时空,让诸葛亮、李密和马加爵形成鲜明的对比,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的道理。文章十分注意过渡和照应的安排,标题和内容照应,开头和结尾照应,议论抒情的句子和叙述的内容结合也十分紧密。文章还用“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这样的句子来组织文段,显得完整、缜密而富有韵味。写作借鉴1学开头。文

10、章开头由物及人,引用诗文名句,组成排比段落,点出本文的话题“感恩”,再用三个排比句顺势提出中心论点“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语言优美,句式整齐,令人耳目一新。2学正反对比论证。诸葛亮和李密懂得感恩,名垂青史,马加爵不懂得感恩,害人害己,正反对比更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3学段内排比。倒数第三段连举“荆轲、陈健、袁隆平”三个事例,一个事例一句话,构成一组排比句,极大地丰富了文章内容,更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4学点题。在议论文写作中,特别强调“金鸡三点头”,即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都要适时地点题,保证结构的严谨和中心的集中,本文作者深谙此道,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及中间部分不失时机地强调论点、突出

11、中心。一、语言运用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夙遭闵凶B零丁孤苦C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D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解析:A项,“闵”通“悯”;B项,“零丁”通“伶仃”;D项,“蓐”通“褥”。答案:C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解析:“吊”应是“安慰”的意思。答案:B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动词,是;动词,担任,做。B.介词,表比较,比;介词,引出动作的地点。C.都是介词,因为。D.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就,那么。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B至于成立C臣欲奉

12、诏奔驰D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解析:盘桓:古今义都为犹疑不决。A项,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接近于死亡;不好等。B项,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C项,古义:快速上路,马上进京。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答案:D5下列句子中属于文言被动句的一项是()A今臣亡国贱俘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C则告诉不许D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解析:A项、B项,判断句;D项,状语后置句。答案:C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申诉自己未敢违逆君命,但又不能离开祖母的进退不能的两难境地的句子是:“_,_。”(2)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

13、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3)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_,_。”答案:(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7仿照前后句,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_。“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_。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枚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

14、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答:_答案:“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也许是一片砖瓦二、阅读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

15、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

16、(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注醮(jio):改嫁。烝烝(zhng):热切的样子。游夏:孔子学生子游、子夏。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B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C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解析:解答此类题,可用排除法,如本题中“从事”为官职名

17、,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弗之劾也”的主语为“司隶”,排除A项。答案:B9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的上疏陈情表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文中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言辞慷慨,表达感情直接坦率。B三国时期的蜀汉,终于汉怀帝刘禅。蜀国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刘禅却乐而忘本,乐不思蜀。C文中所提皋陶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后常为狱官或狱神的代称。D古代臣民上书言事分为“上书”“上

18、疏”和“上封事”,其区别在于“上书”是臣民向皇帝进言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形式,“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上封事”则是向皇帝进谏带有机密性的文书。解析:“言辞慷慨,直接坦率”有误,应为言辞恳切,表达情感委婉畅达。答案:A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幼年丧父,母亲再嫁,年仅几岁的他热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致忧思成疾。B“周门人方之游夏”“数使吴,有才辩”“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等表现出李密有才干。C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D借皇上东堂

19、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解析:“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有误。李密想入朝为官,并希望得到升迁,但因朝廷中无靠山未能如愿,而被调任汉中太守。他心怀不满,作诗发牢骚。答案:D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译文:_(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译文:_答案:(1)(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2)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

20、碎。12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李密是当时的“名士”?请简要回答。答:_答案:李密躬自抚养祖母刘氏,以孝谨闻;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赞;向晋武帝司马炎上书并得到称赞;回答司空张华的询问,张华认为他说得好。【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区)。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他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改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感恋双亲,思念至深,以至忧思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因孝顺和恭敬而闻名。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边,夜里不脱衣睡觉。为祖母端饭菜、喂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饮食或服用。(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

21、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征召他担任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迈,没有人奉养,就没有接受任命。于是上奏章说:“臣子因命运不好,年幼遭遇不幸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后也当结草报恩。”晋武帝读了李密的陈情表后,说:“李密这个名士,不是徒有虚名。”于是收回对他的任命。后来祖母刘氏去世,李密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后,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李密:“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说仅次于齐桓公。”张华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侯,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

22、乐公得到诸葛亮而与魏国抗衡,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此可知他俩的成败原因是一样的。”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具体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这些水平高的人)相互之间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琐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说得好。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他曾在写给别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希望能调回京城任职,可是他在朝中没有靠山,于是被调任汉中太守,自认为失去了很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时,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李密在诗的末章说:“人们也都说过这样的话,有因才会有缘。(当官的人)皇宫中如果没有权势的朝臣做靠山,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君主在上,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武帝对此很生气,都官从事等(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了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在家中。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李赐、一个叫李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