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438KB ,
资源ID:11526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5262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金榜名师推荐》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时冲关练(十二)6.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金榜名师推荐》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时冲关练(十二)6.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冲关练(十二)生物与环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3浙江高考)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年龄组成)类

2、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解题指导】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几点:(1)影响出生率的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都可以影响种群密度,而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是主要决定因素。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变化趋势。(2)年龄结构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增长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稳定型的出生率基本等于死亡率,衰退型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解析】选B。本题考查出生率计算以及性别比例、性成熟时间、年龄结构等对出生率的影响等相关内容。A项中,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新生个体数为20,出生率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死亡率为10%,种群年增长率为10%,故错误

3、;B项中,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的动物,当雌雄比为11时,每个个体都能产生后代,此时的出生率最高,越接近该比例,出生率越高,故正确;C项中,调控环境条件,使动物性成熟推迟,动物的繁殖时期推迟,会导致年平均出生率更低,故错误;D项中,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故错误。2.(2014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解题指导】关键知识:种群的概念、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群

4、落的水平结构和演替。【解析】选C。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一个种群,故A选项正确;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调查壁虎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故B选项正确;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仍处于动态变化中,故C选项错误;由于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造成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故D选项正确。【变式训练】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

5、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现象明显C.通常情况下,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解析】选C。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均有竞争现象;通常情况下,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初生演替、次生演替均能形成森林。3.(2014海南高考)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徙的习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变化B.减少芦苇和藻类后,

6、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C.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解题指导】(1)题干关键词:“水生生态系统”“秋季迁徙”。(2)关键知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相关知识。A项中,该水生生态系统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徙的习性,直接影响物种的数量,故A项正确。B项中,芦苇和藻类为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故B项错。C项中,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故C项正确。D项中,该水生

7、生态系统中动植物残体含有蛋白质、核酸等含氮成分,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故D项正确。4.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野生动物的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B.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的限制C.要合理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种群密度始终控制在D点D.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达到最大环境容纳量【解析】选B。由图分析,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环境阻力因素的限制;要合理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种群密度始终控制在B点;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而D

8、点时种群达到最大环境容纳量。5.(2013福建高考)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解题指导】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1)分析题干信息得出,自然恢复林明显比人工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高、稳定性强。(2)理清植物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方法。(3)原先未曾有过植被

9、的环境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原有群落环境失去原有植被后再度恢复是次生演替。【解析】选D。本题考查群落演替及相关知识。A项,样方法是植物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方法,故正确。B项,森林恢复后增大了光合作用面积,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正确。C项,从题干中看出,人工恢复林植物丰富度明显低于自然恢复林,故正确。D项,退化林地失去原有植被后再度恢复属于次生演替,故错误。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组成(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

10、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组成C.该种群的年龄组成随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解析】选D。由图可知,未成熟个体从2月底到6月逐渐增多,从6月到12月逐渐减少,12月变为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到12月都成熟,10月份出生率可能为0。大量诱杀雄性个体导致性别比例失调,有可能影响到种群的密度。【变式训练】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相同B.估算一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C.一个种群由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成年个体组成D.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种群密

11、度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波动【解析】选D。不同种群的年龄组成往往不同;种群密度主要受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此外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影响;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不仅指成年个体,也包括其他年龄段的个体;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7.(2014汕头二模)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B.能进行A、B过程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C.过程A、B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D.能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解析】选B。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进行A、B过程的生物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

12、粒体,如硝化细菌,但一定是自养型生物;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8.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是B、C的能量之和B.若C增加1 kg,则需要消耗A约42 kgC.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C的个体数量D.若B的数量越多,则C获得的能量越少【解析】选B。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大于B、C的能量之和,因为自身呼吸作用还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若C增加1 kg,根据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4/25、3/20,则需要消耗A约42 kg;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不一定多于C的个体数量,数量金字塔有倒置现象;一定范围内,若B的数量越多,则C获得的能量越多。【知识总结】能量流动的方向判

13、断及其计算方法(1)流动方向:(2)传递效率及计算:相邻两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一般情况下,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9.(2013四川高考)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解题指导】解答本题需要关注

14、以下三点:(1)信息传递的范围:个体、种群内部、种群之间等。信息传递的范围不同,作用不同。(2)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不能人为改变。(3)明确精耕稻田有人的作用,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解析】选B。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知识。A项,信息传递对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故正确;B项,在食物链中,通过防治害虫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能量更多地向有利于人的方向流动,能量传递效率是不能提高的,只能是10%20%,故错误;C项,精耕稻田受到人的影响,其演替方向和速度与弃耕稻田有差异,故正确;D项,卷叶螟和褐飞虱是拟水狼蛛的捕食对象,当卷

15、叶螟被大量诱捕导致数量下降时,拟水狼蛛通过大量捕食褐飞虱维持种群数量,短期内使褐飞虱种群密度下降,故正确。10.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其中A、B、C、D构成群落,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指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和D为消费者B.图中过程和中活跃的细胞器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C.从生态系统组成的完整性来看,该生态系统还缺少能量供给D.图中存在3条食物链,C处于第三营养级【解析】选D。A项,可依据碳循环途径分析出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和D为消费者;B项,过程是光合作用,过程是呼吸作用,过程和中活跃的细胞器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C项,从生态系统组成的完整性来看,该

16、生态系统中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主要缺少能量供给,A、B、C项正确。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因食物关系建立起来的,不包括分解者,因此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即ADC,因此D项错误。【易错提醒】不选D项。错因在于认为B(分解者)也参与构成食物链。目前高中教材中,分解者是不参与构成食物链的。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50分)11.(20分)(2014兰州二模)某山区于25年前发生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该地区25年间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经过演替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1)火灾后,群落的演替类型是。整个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填“增加”

17、“减少”或“不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2)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生态平衡,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对该生态系统是有利的,其原因是 。(3)调查人员在该地区发现了有药用价值的五味子,可食用的榛蘑、榆黄蘑以及矮鹿、狼等多种生物。若要调查五味子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法。(4)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除了供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外,还能够提供给和流入 。【解析】(1)火灾后,由于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群落的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整个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增加,随着生物种类的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2)严重的森林火

18、灾会破坏生态平衡,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可以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该生态系统是有利的。(3)若要调查五味子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4)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除了供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外,还能够提供给分解者分解利用和流入下一营养级。答案:(1)次生演替增加抵抗力(2)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样方(4)分解者下一营养级(或初级消费者)12.(30分)(能力挑战题)(2014郑州二模)图1表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图解,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3为科学家通过研究其中某种捕食关系,构建的捕食者被捕食者模型(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

19、化趋势)。请据图回答:(1)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填字母)。图1中的(填字母)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是以形式存在和传递的。(2)图2中所具有的食物链是,种群丙在a、b、c、d四个时期中增长最快的是期(填字母),在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种生物数量维持相对稳定,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进化逐步形成的,捕食者的存在对猎物也是有益的。(3)图3模型属于(填“物理”“概念”或“数学”)模型,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调节。(4)某研究小组还开展了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的组成进行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

20、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组成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汞某种杀虫剂A鱼(甲)鱼(乙)7896B河蚌水蚤、小球藻2557C小球藻/35D鱼(乙)水蚤1031E水蚤小球藻515表中河蚌(B)和水蚤(E)的关系是。若C中的能量不变,将B的食物比例由CE=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倍。【解析】由图分析知,图1中A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是三级消费者,C是分解者,D是次级消费者,E是生产者,F是初级消费者。图2中的甲、乙、丙依次为三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1)图2中的乙相

21、当于图1中的F。图1中的B、C、D、E、F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是以含碳的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和传递的。(2)图2中所具有的食物链是植物乙丙甲,种群丙在a、b、c、d四个时期中增长最快的是种群数量增长的d期,在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种生物数量维持相对稳定,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共同进化逐步形成的,捕食者的存在对猎物也是有益的。(3)图3模型属于数学模型,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4)由表格分析知,表中河蚌(B)和水蚤(E)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时,若C中的能量不变,则假设B的值为X,则CE=11时,需要的C值为55X,调整为21时,

22、需要的C值为40X,因此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1.375倍。答案:(1)FB、C、D、E、F含碳有机物(2)植物乙丙甲d共同(3)数学负反馈(4)捕食和竞争1.375【讲评建议】在讲解本题时,请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解答第(1)小题:要正确判断图1各字母和图2各曲线所代表的成分,才能准确回答。解答第(2)小题:回答第一空时要明确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回答第二空时要注意“S”型增长曲线的K/2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否则易回答错误。解答第(3)小题:回答第一空时要明确坐标图为数学模型,才能正确作答。解答第(4)小题:要根据食物的不同,准确判断表格中各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才能将第一空回答完整。回答第二空时要注意计算方法,从后往前推,否则不能正确计算。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