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练习十一编写意图(1)第1题,让学生巩固: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它的各条边也按这个比放大或缩小。青蛙图形的尺寸与围住它的长方形边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只有D中青蛙所在长方形的各边是A中相应边的长度的2倍。(2)第2题,让学生自己选定比例画图形,巩固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知识。例如,把A按3:1放大得到B,B按1:2缩小得到C。通过观察可看到,C可由A按1.5:1放大得到,A可由B按1:3缩小得到。第三个问题是星号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借助具体的图形,对图形放大或缩小过程中面积的变化规律有所了解,进行知识的拓展。(3)第3、4题,学生在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可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
2、广泛应用。第3题,可列出比例式小兰的身高:小兰的影长树高:树的影长,或小兰的身高:树高小兰的影长:树的影长。第4题,可由“运行时间:运行周数”的比值不变列出相应比例。教学建议(1)放手让学生自主、开放地解决问题。第1题可放手让学生去解决。学生可能会通过对青蛙图形的宽度与高度的观察和比较来判断,也可能会描出四个图形各自所占的长方形框架,然后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也可让学生说说其他两个图形是如何“变形”的。第2题,学生可以,自由选定比来放大或缩小图形。选定的比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C可能比A大,也可能比A小。当C比A大时,B、C都可由A放大得到;当C比A小时,只有B可由A放大得到。(2)要让学生
3、学会用数学语言准确地描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2题,可先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画出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完成后,先回答第一问和第二问,然后教师可提出进一步的要求:用数学语言,描述A可以按怎样的比放大(或缩小)得到B和C?同样,B可以按怎样的比放大(或缩小)得到A和C?C可以按怎样的比放大(或缩小)得到A和B?(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第3题是正比例知识在生活中的典型应用。教学时,可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不同的正比例关系式。编写意图(1)第5题是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水渠长度和工作效率不变,修完水渠所需要的总小时数不变。根据“每天工作小时数工作天数总小时数”,可以发现工作天数与每天工
4、作小时数成反比例。(2)第6、7题都是用正比例解决问题,可依据“路程:时间速度”列出比例解答。第6题方法灵活,可以计算出行1200 km所用的时间,也可以计算10小时可行的千米数。(3)第8-12题都是用反比例解决问题。第9题,意在发展学生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开放性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第二问,要求共产小麦多少吨,就要先求出小麦的公顷数,即反比例关系式中的足。第11题,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进一步体会反比例的特点两种量向相反方向有规律地变化,两种量对应值的乘积不变。第12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客厅面积不变,因此方砖块数与每块方砖的面积(而非方砖的边长)成反比例。教学建议(
5、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答步骤。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先说一说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关键点是什么,步骤是怎样的。可让学生完成本页上较为基础的几道习题。在反馈过程中,进一步梳理数量关系,找出其中的不变量,确定变化的两种量成什么关系。(2)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如第9题的第三问,学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的前提是要对前面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明确题中的量及互相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求工作时间或者求工作效率的数学问题,例如,如果每小时收割0.2公顷,多少小时能完成任务?事实上,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这类问题结构清晰化的过程,更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因此,这样的要求,在教学中应有效落实。(3)注意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正、反比例的本质意义。来源:zzste*&p.co%m第12题,学生有可能会出现利用“边长乘块数的积不变”解决问题的情况。反馈时,可暴露错误资源,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在这里,什么是不变的量?这个量是如何得到的?使学生从反比例的本质意义出发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