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第一次语文周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左传的叙事艺术任何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面。这是普通常识。但在文学叙事中,就出现了两个时间:一个是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是讲故事人讲的时间。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问就是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可以称为“故事时间”;讲故事人的时间,可以根据讲故事人的需要,把时间打乱,把后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前面讲,或把前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后面讲,这就是所谓的“文本时间”。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顺时序的演进多,而逆时序的演进少。左传中倒叙、插叙也有,但不是很多,“几大战役”的描写莫不按自然时间演进。可
2、能受中国叙事文学的开篇左传影响,像后来的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莫不如此。为何左传和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多按自然时间顺叙呢?这主要是中国古代“尚农”,是一种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看重耕田种地,而耕田种地当然要对四时的更替特别敏感。因为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守时、顺时,是中国古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所谓“不误农时”。就是对于那些在精神领域活动的人来说,也明白“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道理。这种从农业文明所滋长出来的文化观念,都不能不影响叙事文学对于事件演进时间的把握与运用。即从守时到顺时,折射到文学叙事上则是更重视顺叙,认为顺叙最为自然,也最能为大家所接受。左传和其后中国古代叙
3、事文学即使有倒叙的逆时间演进,也与西方神话、小说的那种倒叙的功能有所不同。西方叙事作品擅长逆时的倒叙演进,把人带到一种令人震惊的、出人意料的状态中,由此造成强烈的悬念,出现惊心动魄的效果。这就让人联想到西方人在大海上坐船来往做生意,此时还是风平浪静,突然风暴兴起,船只摇荡,甚至不幸沉没。因此西方小说的倒叙往往留下了海洋文明的印痕。中国古代叙事作品也有逆时的倒叙演进,但往往是激烈冲突过后的一种绵长的回忆,一般很少那种惊心动魄的效果。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以“初”开始叙 述,所有的矛盾都已经结来,郑庄公已经打败了向他挑战的亲弟弟,他在颍考叔的帮助下,得以在“黄泉”下与母亲姜氏相见,挽回些许与母亲的
4、感情。这种逆时倒叙演进,决无惊心动魄的效果,也没有让读者有猝不及防的感受。左传对中国文学叙事发展的影响很大,从叙事文学的角度来研究左传是有意义的。 (摘编自童庆炳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与开篇)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故事人可以改变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使故事按照“文本时间”向前发展。 B.由于共同的深层文化原因,史记三国演义等作品都是按照自然时间来讲述故事的。 C.在农业文明中,四时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使得中国古人形成了守时、顺时的观念。 D.中国叙事作品更重视顺叙,排斥倒叙,是因为顺序更能为大家接受。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左
5、传的叙事艺术为例,具体阐释了其对后世作品的影响。B.文章突破了故事本身的限制,主要从“文本时间”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叙事艺术。 C.文章通过对中西方叙事文学的对比分析,折射出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不同特点。D.文章先界定基本概念,接着逐层分析,既有事例评述,又有道理推演,深入浅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叙事中有两个时间,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作品中二者往往是一致的。 B.“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说明那些在精神领域活动的人也懂得守时、顺时的道理。 C.如果采用西方的倒叙方法来讲述,“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也可出现惊心动魄的效果。 D.同样是倒叙手法,西方的叙事作品更追求惊心
6、动魄的效果,中国的叙事作品则不然。(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作为艺术形式,文学叙事与影视叙事在创造时空、整体结构、人物视点、情感设置上都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对于艺术文本的阐释,既要通俗易懂使受众易于接受,又要坚持现实意义的表达原则,表现形式与文本内容必须是深入结合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内容不是形式的决定因素,形式也不是仅仅依附于内容。故而,在表现文本的内核丰富变化的同时,形式的多样性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影视艺术相对于纯粹的文字描述,在观赏性、画面性、多种视听元素的结合性上具有很强的优势,在叙述手段上融入了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能够极大地发挥大
7、众传媒的信息传播能力,在吸引更多受众的同时,创造出巨大的社会影响。(摘编自闵曦贤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叙事文本研究以等网络IP改编作品为例材料二:由于网络小说已经拥有了一群较广的粉丝,同时这群粉丝也是潜在的观众,因此影片在拍摄之前,一些改编者往往会征求观众的意见,让这种互动叙事的模式左右着作品的影视改编之路。然而许多改编者由于一心追求商业利益,过度依赖受众,从而导致拍摄出的作品艺术水准大大降低。当导演在对一部网络小说进行影视改编时,难免会对它进行删减、重组,导致影视剧与原著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常常会因难以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而遭到质疑。由于文字和图像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因此在转换过程中影视剧不可能会完
8、全忠于原著。但实际上许多读者还是希望自己喜欢的网络小说,能够按照其本来的模祥呈现在屏幕上。因此对于网络影视剧的改编者来说,要做到既符合原著粉丝和新生观众的口味,又不失对小说的再创作,是当下要迈出的重要一步。电影、电视剧是完全依靠具体的视觉听觉来表情达意的,因此视听语言运用得是否得当、符合其特性,是否能够表达出整部作品的深层意蕴,将对一部影片的艺术性起到决定性作用,随着摄像技术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加入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队伍中。虽然他们抱着极大的热情,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视听语言、影视理论,以及后期制作技术,导致拍出的片子质量较差。(摘编自蒋建华新媒体语境下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跨媒介叙事研
9、究)材料三:新版红楼梦)的导演李少红曾直言重拍经典的秘密:“经典卖的就是一个知名度,不管拍得好不好,只要拍的是经典,总有人看,有人看就有收视率,有收视率就有广告,就有价格。”消费主义的霸权超越传统理性,从而造成对文学作品尤其是网络文学作品的异化。在网络互联技术的驱使下,网络文学得到发展,并逐渐成为将文学作品转换为影视作品的一个主要资源。在视觉文化特向的语境下,消费主义的霸权使得资本逐渐渗透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加剧了文学作品同质化、庸俗化、娱乐化现象的产生。消费社会是伴随着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而到来的。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切东西都贴上了标签,成为售卖的对象。对文学作品进行多种媒介形式的相互转换是当今
10、文学媒介形式的新趋势,单一的媒介形式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影视作品是对文学作品的视觉化“再现”,优秀的改编剧作有助于受众更好地理解原著,也可激发受众对原著的兴趣,从另一种角度跟随导演解读文学作品。但是,在媒介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文学作品被大规模、频繁地媒介转换,必然会对文学创作尤其是网络文学的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大部分网络文学作品的诞生其实就是为一些读者营造一个虚构的世界,从而满足他们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梦”,因此,这些网络文学作品与生俱来的特质极易加剧整个社会范围内的视觉狂欢问题。 (摘编自陈敏从“文字”到“图像”新媒介语境下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现象解读4下列不属于“跨媒介叙事”的一项是( )
11、A网游小说全职高手被制作成动漫、漫画、舞台剧、游戏。B2015年,根据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拍摄的同名电视剧在北京卫视开播。C2017年,科幻小说银河帝国首部部分章节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文。D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2019年电影市场最大的黑马。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消费至上的理念,使得文学作品的创作不再纯粹,同质化、庸俗化、娱乐化现象层出不穷,资本的影响凸现。B影视艺术相较于文学艺术而言,不仅在叙事的表现形式上更丰富多样,在情感内核的表现上亦是更显优势。C电影、电视剧完全是依靠具体的视觉、听觉来表情达意的,因此改编影视时只要视听语言运用得当
12、,影片的市场反响就会很强烈。D基于文学作品改编的所有剧作,不仅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原著,还能让观众跟随改编剧作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解读原著。6“跨媒介叙事”目前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狂人日记鲁迅一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二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13、。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我想:我同赵责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三晩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他们一一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
14、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徳”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四果然!我
15、大哥引了一个老头子,慢慢走来;他满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头向着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大哥说,“今天你仿佛很妤。”我说“是的.”大哥说,“今天请何先生来,给你诊一诊。”我说“可以!”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老头子坐着,闭了眼晴,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便张开他鬼眼睛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截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
16、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五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六大清早,他立在堂门外看天,我便走到他背后,拦住门,格外和气的对他说:“大哥,我有话告诉你。”“你说就是。”他赶紧回过脸来,点点头。“他们要吃我,你一个人,原也无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伙。吃人的人,什么事做不出;他们会吃我,也会吃你,一伙里面,也会自吃。但只要转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是人人太平。虽然从来如此,我们今天也
17、可以格外要好,说是不能!大哥, 我相信你能说,前天佃户要减租,你说过不能。”当初,他还只是冷笑,随后眼光便凶狠起来,一到说破他们的隐情,那就满脸都变成青色了。大门外立着一伙人,赵贵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头探脑的挨进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可是也晓得他们心思很不一样,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种是知道不该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别人说破他,所以听了我的话,越发气愤不过,可是抿着嘴冷笑。这时候,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高声喝道,“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
18、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陈老五也气愤愤的直走进来。如何按得住我的口,我偏要对这伙人说,“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七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八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节编自鲁迅狂人日记)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古久先生”和“陈年流水簿子”形象所暗示的意义,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封建传统
19、文化。B.狂人从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的“字缝里”看出“吃人”两个字,是他对封建礼教的实质所作的历史概括。C.小说善于运用变态的心理、荒诞的逻辑和虚妄的幻觉等等准确描写和刻画“狂人”害怕被吃的独特心理。D.结尾“狂人”喊出“救救孩子”几个字,只是因为现实中的孩子都参与了“吃人”狂人为此感到格外绝望。8.小说中“狂人”的“狂”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9.这是一篇日记体小说,以“日记”方式写小说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一13题。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封项羽为长
20、安侯。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
21、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史记高祖本纪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
22、下,各就国。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史记项羽本纪注无害:无比,无人能胜。厄塞:险要之地。10. 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B.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C.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D.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
23、破/又心怀思欲东归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春秋战国时期的五等爵位由高到低依次是:王、侯、伯、子、男。B.“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如兵符、虎符等。C.“衣绣夜行”,穿着精美鲜艳的锦绣衣服夜间上街行走,比喻人富贵以后不为人知。D.“沐猴而冠”,沐猴,即猕猴。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或是讥嘲为人愚鲁无知空有表面。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24、正确的一项是( ) 11. A.刘邦入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对子婴比较宽容大度,与后来项羽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B.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并烹杀了劝阻的人,作者赞赏他是一个看重故乡的富有情义的人。C.项羽和范增密谋后立沛公为汉王,说明从“鸿门宴”到目前,范增是很受项羽信任和器重的人。D.这两段文字说明了刘邦和项羽得失天下的一个原因:人心向背。其中暗含着对项羽的批评。1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2)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
25、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赠崔秋浦(其三)李白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注)崔秋浦:当时秋浦县的县令崔钦。晋潘岳任河阳县令时种了很多桃李,人们称为“河阳一县花”。玉为人:晋裴楷仪表脱俗,又博览群书,通义理,时称“玉人”。“山”“水”分别指的是秋浦境内的九华山及九华山瀑布。金门客:汉代朝廷征召来的才能优异的人,令其待诏金马门。汉东方朔有大才,但不被重用,曾高歌:“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花作县”“玉为人”来表现崔秋浦化育百姓的治绩与风采学识
26、。B颔联写秋浦县的名声大好以及春日惠风和畅的景象,来补叙崔秋浦的政绩之美。C尾联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之感与爱国之情,既深化诗意,又聊以自慰。D本诗将歌颂崔秋浦与抒写自身际遇熔铸为一炉,体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精神。15诗中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 , 。”(2)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痛惜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他警示人们:“ , ”。(3)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
27、(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美国研究人员 并测试了一种吸水设备,这种吸水设备可仅利用太阳能收集空气中的水分。这一研究听起来 。其实,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地球表面71%的面积都被水覆盖,但人类实际可饮用的淡水仅占全球水资源的2.53%,相比于庞大的水资源真是 。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随着人口增长、气温上升全球水危机也日益严重,这促使科学家们 。开始研发更好的水资源收集方式。多数研究集中在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开展,而且也有少数研究在钻研如何在干燥空气中吸取水分。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奥马尔亚吉研究团队介绍,吸水设备使用了名为“金属有机框(MOF)的固体多孔质料。当空气流过M
28、OF时,水分子被MOF束缚,在阳光照射下变成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后滴入收集器中。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一杯罐装可乐容量的水,而该吸水设备能在一小时内收集到这么多的水。科学家想证明,(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发 匪夷所思 微乎其微 独辟蹊径B. 开创 匪夷所思 杯水车薪 别出机杼C. 开发 不可理喻 微乎其微 别出机杼D. 开创 不可理喻 杯水车薪 独辟蹊径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多数研究集中在海水淡化技术领域,而且也有少数研究在钻研如何从干燥空气中吸取水分。B. 多数研究集中在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开展,但也有少数研究
29、在钻研如何从干燥空气中吸取水分。C. 多数研究集中在海水淡化技术领域,但也有少数研究在钻研如何从干燥空气中吸取水分。D. 多数研究集中在海水淡化技术领域,但也有少数研究在钻研如何在干燥空气中吸取水分。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你可以靠这种设备活下来,即便你不幸在沙漠中迷失方向也会坚持至救援出现。B.你完全可以靠这种设备活下来,坚持至救援出现,假如你不幸在沙漠中迷失方向。C.假如你在沙漠中不幸迷失方向,你完全可以坚持至救援出现,靠这种设备活下来。D.假如你不幸在沙漠中迷失方向,你可以靠这种设备活下来,坚持至救援出现。20.下列句子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太子
30、及宾客知其事者 群臣侍殿上者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D. 不同,不同21.下列有关课内文化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的“六义”。B.总角,古时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做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C.战国策又称国策,由汉代刘向整理编辑,与国语同属国别体史书著作。D. 古人把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称为七音,其中变徵的音调激昂慷慨。22 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寓意,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50字。(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
31、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无怪不生,有的看似偶然,却又蕴藏着必然;有的看似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有的看似荒诞可笑,却又令人佩服不已。当云消雾散,露出庐山真面目时,才会大声惊叹:“原来如此”!生活中有很多“原来如此”的故事、景致、风物、人情,结合你的经历与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答案1A A项“网络文艺出现了一些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理解错误,原文为“重要作品”,选项偷换概念。故选A。2B B项,“证明网络文艺创作只要关注现实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错,原文第二段说“大国重工是网络文学现实主义题材的重要代表作”“这类现实题材的网络文艺引起人
32、们的情感共鸣”,并未说“获得成功”;而且,原文说大国重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的原因不只是关注现实,还有人物命运起伏。故选B。3C A项,“只要就”过于绝对。B项,推导不出“将难以受到大众喜爱”的结论,文章只是说“网络文艺创作不可能脱离时代文化语境去表达和传达数字空间的虚幻想象,而必须立足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并没有说不这样做的结果。D项,理由不充分,且“当代网络文艺都绘写了时代精神图谱”错,原文是“那么,网络文艺又将绘写怎样的新时代精神图谱呢”。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解题要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本文依照怎
33、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4.C; C项,“意在表现”一句文中无据,这里主要表现了他的惊愕,也有急躁,还有新兵的稚嫩。5.人物关系上,衬托班长、老班长。主题上,突出班长、老班长具有的关爱战士的品质。6.交代了环境特征。这是一个下着大雪的除夕,这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了情节发展。
34、雪下得大,雪地难走,所以张新明才会摔跤,才会发现“年货”原来是旧军靴;雪越下越大,所以张新明才会迷路;因为下雪,鞋袜才会湿透,才有老班长“用计”。情节的发展离不开“雪”。强化了主题。雪的“冷”和旧靴子的“暖”形成对照,更有力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赞扬之情,凸显了互相关爱的和谐官兵情。7.【解析】选D (固:稳住。)8.【解析】选B (A以:介词,相当于“用”/介词,相当于“因为”。B因:介词,相当于“趁机”。C其: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的”/指事代词,相当于“那”。D为:介词,相当于“对”/介词,相当于“被”。)9.【解析】选D (“张良却置荣利而不顾,辞官归隐,以致吕后也感慨何至自苦如此乎”错,
35、无直接因果关系。)10.【解析】 (1)“绝”“示”“还”各1分,文意2分。(2)“如”“自苦”“乎”各1分,文意2分。答案:(1)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的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2)人生一世,如同白驹过隙那么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这种地步呢?【译文】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到陈涉等起义的时候,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年轻人,归属沛公。张良曾多次用太公兵法劝说沛公,沛公认为他说得很对,经常采纳他的计策。后来和张良一起南下,攻下宛城,向西进入武关。沛公打算用两万人马攻打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生意人容易用利益来使之动摇,希望您暂时坚壁留守
36、,派一部分人先出发,准备五万人的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然后派郦食其带领贵重的财宝去引诱秦将。”秦将果然反叛,并打算和沛公联合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听从。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沛公一直追击败兵到了蓝田,再次交锋,秦军最终大败。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封为汉王,在巴、蜀地区称王。张良趁机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的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汉王于是一边走一边烧毁了栈道。后来击败项羽,平定天下
37、,分封功臣,于是封张良为留侯。高祖已封赏了有大功的臣子二十多人,其余的因日夜争功不决,未能进行封赏。高祖在雒阳南宫里,从复道上望见将领们纷纷相聚坐在沙地上谈说。高祖问道:“这些人在说什么?”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些人在密谋反叛呢。”高祖说:“天下刚归安定,为什么要反叛呢?”张良说:“陛下出身于平民,而带领这些人夺取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可是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的故旧亲朋,而所诛杀的都是陛下平时怨恨有仇的人。现在军吏们在计算战功,因天下的土地不够全部封赏,又害怕平时的过失被陛下怀疑而受到诛杀,所以就聚在一起密谋反叛。”高祖担心地说:“怎么办呢?”张良说:“陛下平时所憎恨的,而且
38、是大家所共知的,谁最厉害呢?”高祖说:“雍齿和我有旧仇,曾多次使我受困受辱。我想杀掉他,但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又不忍心。”张良说:“现在赶快先封雍齿来给群臣看,群臣看到雍齿受到封赏,那么人人都会情绪稳定。”于是高祖设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群臣吃完酒宴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能封为侯王,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张良于是称赞说:“我家世代相韩,到韩国灭亡以后,不惜万金资产,为韩国向强秦报仇,震动了天下。现在凭三寸之舌成为皇帝的老师,分封万户,位列侯爵,这是一个百姓所能达到的富贵的极点,对我张良来说很满足了。我希望丢开人世间的事情,打算跟从赤松子交游。”于是学起了辟谷、道引、轻身养生之术。适逢
39、高帝驾崩,吕后感激张良的恩德,就坚持让他吃饭,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那么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如此地步呢?”张良不得已,勉强听从吕后的话而进食。八年以后,张良去世,封谥为文成侯。11.C;解析:本题中,C项,“也把描写的镜头拉远”应是“把镜头拉近”12.战士的心中充满了明亮的阳光,揭示了征人光明的内心世界。他心系着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继续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与初唐边塞诗昂扬奋发的格调一致。尾句以景作结,既是描绘大漠黄沙飞扬的自然景色,也用以渲染战争的激烈,征尘千里遮天蔽日,充满雄浑豪放的风格。13.答案:(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越国以鄙远(2)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3)士皆瞋目,发
40、尽上指冠(4)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5)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14.(3分)解析:选C ( 眩 xun ;靡m ;炮烙 po lu )15.(3分)解析:选B(A项,没有错别字。B项,澜斓。C项,荫阴,廖寥。D项,惋婉,呕讴,萧箫。)16.(3分)解析:选D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年轻有为: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作为了,形容一个人很年轻但是很优秀。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17.(3分)解析:选D (A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道路”。B项,逻辑有误,转折关系关联词使用不当,此处应是并列关系。将“虽然”改为“不仅”,将“但是”删去。C项,句式杂糅,可删去“所”。)18.(3分)解析:选D(先确定首句为,第句承第句,其他按时间顺序,分别是:南宋朱熹、张栻讲学元代宗教文化兴盛清朝曾国藩操练湘军近代长沙开埠现代毛泽东发出天问。)19.(3分)解析:选A(依照“孟子”错,是依照“孔子”)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