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80.50KB ,
资源ID:1149992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4999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邵武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邵武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1、历史期中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毎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A. 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 B. 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C. 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D. 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

2、展形成新理论体系C.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 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3.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 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 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 学术思想不同 D. 谈论的问题不同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A. 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 B. 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C. 儒家思想已失去先秦的民本特色 D. 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5.

3、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遵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政治效果是A. 巩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C. 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 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6.唐代女服空前繁荣,主要特征表现为风华美丽、雍容大度的款式:不拘一格、个性突出的穿着,崇尚阳刚、盛行胡风的时尚;而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期的绚丽和开放,出现内敛、拘谨而又不乏一种淡雅精致的风格。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专制皇权强化 B. 程朱理学逐

4、渐盛行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民主思想的出现7.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记载:“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强调成为圣贤的重要性 B. 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C. 明确学生最高学术目标 D. 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进行道德修养8.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仪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A. 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B.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C.

5、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D.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9.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使欧洲A. 告别了骑士时代 B. 加速了文明进程C. 迎来了地理大发现 D. 引发了社会转型10.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这表明此时期A. 科学研究注重总结 B. 科学研究重心南移C. 科技指导农业生产 D. 科学研究有非实用的趋向11.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

6、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A. 东汉的洛阳 B. 唐末的长安C. 北宋的开封 D. 明初的南京12.从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A. 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B. 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C. 根植于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 D. 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13.唐代韦庄的洛阳吟写道:“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升仙。”这首唐诗A. 反映了长安流行胡风和异域风尚 B. 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资料C. 真实地再现当时下层百姓的生活 D. 真实

7、地再现唐代文化的繁荣景象14.民间文化是庶民生活最直接创造产物,自不同于官绅生活的文化内涵。中国民间文化以明清资料最丰富,问题最繁多,最值得投入心智,探索研究。下列关于明清民间文化的相关阐述正确的是A. 文人画、小说都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 B. 民间文化成为明清社会思想的主流C. 民间文化可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 D. 民间文化的发展与小农经济繁荣有关15.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谈到李贽时说:“他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材料中的环境特指A. 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加强 B. 经济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 外交

8、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 军事上处于被动挨打局面16.下面是一段学生日记该日记作为个案反映了当时新青年A. 推崇“尊孔复古”思想 B. 要求推翻封建君主专制C. 深受西式生活方式影响 D. 对传统文化批判有片面性17.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 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18.20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的书籍有政治学、经济通论、美国独立战争史

9、、万国宪法比较、法国革命史等;同期近代中国的文献中多次使用“维新”、“革命”等词汇,这反映出当时A. 欧洲启蒙思想已控制中国舆论界 B. 革命思想逐步成为近代思想界主流C. 民主革命力量完全超过改良势力 D. 资产阶级政体之争仍然持续进行19.1919年,胡适倡导“整理国故运动”,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这有助于A. 抵制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 B. 实现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C. 推动国学研究向理性化发展 D. 引导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0.右图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10、时期撰写的一本著作的目录,这本著作的名称是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 井冈山的斗争C.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21.从到达陕北后至1948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统一战线理论、新民主义革命思想和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这说明在这一时期A.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正式确立 B. “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正式形成C. 毛泽东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 D.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国情结合22.(2017年北京卷)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下图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谜面谜底生涯在镜中照相处海军浜成汤国旗商标为他人作寄书邮达尔文唐顺宗传位太子立宪A. 折射出民众接触

11、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B. 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C. 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D. 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23. 美国历史学家罗素说:“我相信,中国人如能对我们的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两个极端的危险。”中国近代史上曾经走问“两个极端”的是( )A.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B.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 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D.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24.1920年,胡适指出:“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

12、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这表明A. 胡适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 B. 新文化运动后期存在盲目和浅薄问题C. 胡适提倡开展白话文运动 D.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没有进步意义25.1905年,同盟会出版的民报创刊号撇开孔孟老庄,把墨子奉为一代宗师,并刊登了臆想的墨子画像。当时配发的文字介绍,最有可能的是称墨子为A. 中国古代反对民族压迫第一人 B. 中国古代关注民生第一人C. 世界第一和平主义大家 D. 世界第一平等博爱主义大家26.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文章,主要论证了A. 农民问题和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以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B.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13、夺取政权的道路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前途问题D.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27.“双百”方针使广大文艺工作者有一种“如沐春风,如沾春雨”之感,整个文艺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这是因为“双百”方针A. 激励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B. 破除了文艺的意识形态限制C. 强化对社会主义的歌颂 D. 体现了自由主义的创作风格28.邓小平曾说:“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以下文章中冲破精神桎梏,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从而揭开思想解放运动序幕的是A. “南方谈话” B.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9.有人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

14、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的老船长是如何摆正船的航向的A.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 提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C. 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0.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抨击“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A. 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 B. 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C. 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 D. 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第二部分 非选择

15、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韩非所崇尚的法治,即所谓“事最适者”,就是适合时代,符合事理、利于君主专制服务,其核心就是通过立法令、行法令,达到“尊公废私”,而所谓“公”,实际上就是帝王。法律为君主所设,其基本原则当然要体现君主利益而废止臣民的私利,实现“利出一孔”的一元化的国家体制。因此,法律对于官员来说就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这实际上也就是要求臣民的一举一动必须绝对符合法律的要求。当然,韩非还认识到,真正的法律不只是最大可能地限制人民,让他们不敢说,不敢做,而且应该“禁其心”,从内心惧怕法律,不敢违法。马娟浅析韩非子的“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

16、非子法治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8分)材料二在中国近代的进步思想家中,梁启超以热情地宣传和鼓吹西方的法治主义而名噪一时。他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法治思想,以“宪法为依据,国会为基础,司法独立为根本”构筑成其理想中的“法治大厦”。梁启超指出,要实行法治,首先必须制定一部完善的宪法以为法治前提,否则法治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梁启超认为,民权是立宪的基础,立宪又可以保障民权。唯有兴民权,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梁启超不仅是司法独立思想的积极倡导者,而且是司法独立原则的积极实践者。他认为,司法独立是立宪国的第一条件。因此,他不仅对内进行改良,改革封建司法体

17、制,严格培养法律人才,普及法制观念,争取司法独立于立法、行政之外,而且对外要求废除帝国主义各国领事在我国领土内的裁判权,争取我国在国际上的司法独立。总而言之,司法独立是梁启超进行司法改革所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据范忠信认识法学家梁启超(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子和梁启超法治思想的不同之处,分析梁启超法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6分)3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4分)材料一传统的儒家政治,并非一无可取,在几千年与王权又联合又斗争的历史实践之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智慧:道统与政统的双重权威、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民间的清议传统、文官考试与御史制度等。这些政治智慧与制度实践以民意为依归

18、、以天理为最高价值,以儒家士大夫为社会中坚力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独霸天下,使得中国政治在若干朝代和历史时期之中保持了清明、理性与有序,使得古老的中华帝国在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和文化多元的土地上,持续了二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摘编自许纪霖儒家孤魂,肉身何在?(1)结合汉代和宋代儒学的有关史实,说明“传统的儒家政治”是怎样“与王权又联合又斗争”的?(6分)材料二如果说古代中国由科举制度孕育的士大夫群体有着较多的一致性的话,那么到了近代因内忧外患,则使得这一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士大夫中最早显示出这种差异性的就是龚、林、魏等人,他们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觉者、先行者。摘自闾小波著中国近代政治发展

19、史(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请分析出现“差异性”的原因。(8分)33.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重要环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创深病巨唤起了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过去久被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手中开始成为一门学问。由此,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40年代的经世之学与传统经世之学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种变化。(4分)材料二 甲午战后(六

20、年间),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途径则大相径庭。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已,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并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郭廷以中国近代史纲(2)列举材料二中“反应有两种类型”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反应类型对于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途径的不同观点。(8分)选择题15 BBBDC 610 BDBCD 1115 DABCA 1620 DBDBB 2125 CACBD 2630DADCD材料题31.(14分)(1)背景:周王室衰微,列强争

21、霸,兼并战争盛行;铁器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正在形成中;百家争鸣(4分)影响:使法家思想大放异彩;为秦统一全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转型。(4分)(2)不同:韩非子认为:法律为君主所设,为君主专制服务,不顾臣民利益,实质是一种人治。(2分)梁启超主张制定一部完善的宪法,兴民权,实行司法独立,普及法制观念,在一定意义上实行西方的法治。(2分)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学东渐,近代西方启蒙思想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维新变法运动兴起(2分)【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适合时代,符合事理、利于君主专制服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王

22、室衰微,列强争霸、铁器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百家争鸣等方面分析韩非子法治思想产生的背景。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秦统一全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的转型等方面回答其影响。(2)本题根据材料一“其基本原则当然要体现君主利益而废止臣民的私利”、据材料二“民权是立宪的基础,立宪又可以保障民权。唯有兴民权,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为君主专制服务的人治、实行西方的法治等方面指出韩非子和梁启超法治思想的不同之处。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危机、西学东渐、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维新变法运动等方面分析梁启超法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32(14分)(1)西汉的董仲舒发展了

23、儒家学说,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天人感应”等主张对王权又具有制约作用。南宋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等主张对维护专制主义起了重要作用;而其“正君心”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6分)(2)一致性:科举制下,考试内容是儒家经典,培养的是效忠朝廷的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2分)差异性:开始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在思想上发生分化。(2分)原因:封建统治的腐朽;西方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的冲击;经世致用思想的出现或救国忧民的情怀。(4分)【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以儒家士大夫为社会中坚力量,在相当

24、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独霸天下,使得中国政治在若干朝代和历史时期之中保持了清明、理性与有序”并结合汉代和宋代儒学的有关史实即可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对王权具有制约作用;南宋朱熹思想维护专制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等方面说明“传统的儒家政治”是怎样“与王权又联合又斗争”的。(2)本题据材料二“古代中国由科举制度孕育的士大夫群体有着较多的一致性的话,那么到了近代因内忧外患,则使得这一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科举制考试内容、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等方面说明“一致性”和“差异性”。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封建统治的腐朽、西方的侵略冲击、经世致用思想等方面分析出现

25、“差异性”的原因。33(1)变化:夷务成为近代经世之学的重要内容。(2分)评价: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化;主要学习西方的器物,抵御外侮;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分)(2)表现:维新变法及义和团运动。(2分)分析:前者认为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制度落后,以及由此带米的国家贫弱。只有通过变法维新,发展资本主义,求得国家富强,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后者认为当时的民族危机是由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必须通过武力反抗将它们赶出中国。(6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可知统经世之学的内容,“过去久被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手中开始成为一门学问“可知19世纪40年代的经世之学的内容为夷务。评价则着眼于它的出现背景、内容和作用来评价,结合所学作答。(2)根据材料“甲午战后(六年间)”,结合所学可知两大阶级做出反应,可知维新变法及义和团运动。根据题干分析造成危机的不同观点可知重点分析两次运动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作答,前者认为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制度落后,后者认为当时的民族危机是由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体西用洋务运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戊戌变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