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州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试题语文参考答案 2022. 111. D (不一定,“自然能”表述绝对化)2. B (“并改变命运”无中生有)3. C (梅尧臣的话描述了景物描写应追求的效果,与天人合一思想无关)4. (3分)阐述孔子讲的“天”的三重内涵,说明在中国古人心中天与人是相连的;与西方人的“上帝”比较,指出中国人的天与人是相通的;通过介绍“天人合一”的两种模式,阐述“合”的具体内涵。(每点1分)5. (5分)这句话是古人“天人合一”审美观的体现;指出自然与人的关系,自然的美只有人去欣赏它才会被感受到;人在欣赏和创造中还能弥补自然的不足(或自然景物因人的欣赏、创造而变得更美);
2、自然的美也因陶冶了人的心灵而在人的眼中显得更美。(每点2分,写出3点得5分)6. A (“成长过程中的艰难和开展工作的不易”错,应是表明他能力强,有天赋。)7. A (刘雨生表面平静,但内心波动。)8. (6分)成立互助合作社之初,刘雨生有些犹豫和迷惘。上级派邓秀梅来了后,他产生矛盾心理,感到进退两难。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他又不停地自责和反省。开支部会后,他想了一通宵,从而完全清醒和觉悟。5老婆带着孩子回娘家,刘雨生作报告,表面平静,内心痛楚。但作完报告后,心情却变得轻快自在。(每点1分。可抓住要点“犹豫和迷惘进退两难自责和反省清醒和觉悟表面平静,内心痛楚轻快自在”赋分。)9. (6分)
3、人物语言:多口语化。如行文中“他背得熟历历”“丢开这个背时壳”等,对话中“这号没得用的堂客,要是落在我手里,早拿烟壶脑壳挖死了!”等口语,符合农民身份、口吻,生活气息浓厚,读来真实、自然、亲切,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句式灵活多样。如“你呀,哼,心上还有家?”以反问和变形句式揭示人物个性,表现人物心理特点。又如“入党时节的宣誓,你忘记了吗?”以倒装和反问的句式表达对自己的苛责。叙事语言:高度凝炼、精心润色。如写刘雨生“站在桌边,背着灯光,面向人群,从从容容做报告”,“回到家里,困在床上,睁开眼睛,翻来覆去”,运用四字短句,简洁有力,精练传神。善用动词,准确生动。如“有的插稻谷,有的秧豆子,有的贴黄
4、麻,有的种瓜菜”,其中“插”“秧”“贴”“种”等动词准确表现农业生产特点,生动鲜明,富有表现力。(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要有举例,有评析。)10. B11. A(两个“冯”字含义相同。)12. A(“就拜郭隗为师”错,先请教,拜郭隗为师在末段。)13. (8分)(1)(如果能够)屈身侍奉贤人,屈居下位接受教诲(或面向北方向他学习),那么才能超过自己百倍的人就会到来。(4分。“诎指”“北面”“百己”各1分,句意1分)(2)如果大王您真想招来贤士,就请先从(敬重)我郭晚开始:我邦晚尚且被(燕国)侍奉,何况那些比我贤能的人呢?(4分。“致”“且”“见”各1分,句意1分)14. (3分)比较。比较不
5、同国君对待人才的不同态度,说明要敬重人才。举例。讲述了古人重金买马首的故事,说明要通过实际行动吸引人才。类比。在回答燕昭王“朝谁而可”的问题时,将自己类比为马头。(每点1分)15. D(没有“回忆往昔经历”)16. (6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年华如水般流逝,让诗人既惜又惊。对家乡的思念,砧杵声让人思念起家乡,歧路沾襟写的是与家人离别时的悲伤。对前途未卜的迷惘,此时诗人赴长安科考,前程未知。(每点2分)17. (6分)(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3)【示例】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酪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
6、饮无管弦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注意:本题答案开放。但不是唐宋诗词中的句子不得分,没有酒的意象的句子不得分。)18. C19. D(在画波浪线句子及其他选项中存在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20. (4分)(1)比喻。本体为“歌词”,喻体为“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2)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歌词亲切、朴素、温馨的特点,凸显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每点2分)21. (6分)需要利用已有(或啄木鸟)的树洞繁殖如果某区域没有初级洞巢鸟 相应的鸟类多样性也较高(每句2分)22. (4分)“鸟设”是指某种鸟在人们心目中预设的特定形象。
7、(2分)“鸟设”一词模仿“人设”而来(能回答出“仿词”更好),表达简洁新颖、准确生动。(2分)23. 【写作提示】所供材料描述了十年来我国航天事业以及其他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阐明了作为中国人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启发学生思考在人生的黄金期和巨大的中国成就面前,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价值感与归属感及其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实现人生价值。考生应从自身出发,联系实际,抒写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主要立意方向有:提升价值感,增强归属感;在奉献和创造中提升人生价值;在爱与付出中获得归属感;在继承与创新中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等等。【评分细则】文体必须明确,但无论何种文体,必须要有自己的看法。不得脱离“价值感”“归属感”话题,能把两者结合起来思考分析。只写一个方面的,降一等级打分。离题、套作、抄袭的往下给分,优秀作文要敢于给高分。建议基准分42分。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