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单元能力训练2(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答:_ 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诗词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从景与情的角度思考。开头写景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一“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写出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给下文留下了铺展的余地。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
2、,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_ 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一问: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明知书不得寄,仍是要写,一片痴情,用意尤其深厚。第二问:“渐”字婉转、凄切。“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黏合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无论是泪、墨、红笺,都融进主人公的深情之中,物与情已浑然一体。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
3、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诗歌赏析:这首词被后人评为“痴人痴事”。相思情苦,以泪洗面,还算常事;用泪研墨,却是痴态;以泪和墨、润笔作书,更属痴绝。结语不说红笺因泪褪色,反说情深使红笺无色,语似无理,却是慧心妙语,令人称绝。上片由写景引出“千里念行客”这一中心,下片承“千里念行客”,写因寄书不得,思念之情无由寄托,故而流泪。全词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了感情发展的历程,下笔甚曲,用字甚丽,婉转入微,味深意厚。(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拟行路难(其五)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4、。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注案:一种放食器的小几。又,案,即古“椀”(碗)字。蹀躞(di xi):小步行走的样子。3短诗的起句十分重要,往往与诗歌的主旨或意境有关,说说本首诗开篇的作用。答:_ _解析:诗歌首先刻画的是愤激的神态,叙说愤激的内容,急迫难忍的心情。体会这些与主旨的关系即可。答案:开篇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备受摧抑的悲愤心情。从“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接的行为动作中,充分展示了内心的愤懑不平。诗篇这一开头劈空而来,犹如巨石投江,轰地激起百丈波澜,
5、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关注。整个心情的表达,都采取十分亢奋的语调;反问句式的运用,也加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4怎样理解本诗的最后两句在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答:_ _解析:这两句诗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整个历史的层面怀才不遇并非个别人的现象,而是自古皆然,连大圣大贤在所不免,这难道不足以证明现实生活本身的不合理吗?答案:由于这两句,诗篇的主旨由抒写个人失意情怀,提升到了揭发、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的高度,成为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升华。语言运用5.仿照下面的示例,请以“思念”为话题续写两句话,要求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思念是杜甫头上的一轮明月,“何时倚虚
6、幌,双照泪痕干”又增这轮明月的浓郁期盼。思念是张籍发梢的一缕秋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更添这缕秋风的几丝牵挂。答:_ _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干要求仍以“思念”为话题,所以考生不能另选话题。然后要注意例句使用了比喻与引用两种修辞手法,还要选择适当的喻体和符合语境的古诗词。最后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答案:(示例)思念是纳兰性德帐前的一盏明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又增这盏明灯的几分孤寂。思念是马致远眼前的一片秋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更添这片秋色的几许伤感。6明天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学校准备举办“端午节晚会”。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横线上写一段开场白。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生动;80字左右。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_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答案:(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屈原那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今晚,让我们用青春的旋律、美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欢度民族的传统节日。(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