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监生(jin)更迭(di) 残骸(hi) 陈抟老祖(tun)B. 便宜(bin) 吞噬(sh) 皮开肉绽(zhn) 翘足而待(qio)C. 惫懒(bi) 蹂躏(ln)少不更事(gng) 模棱两可(lng)D渣滓(z) 戳进(chu) 俨然(yn) 朱拓(tu)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缪种 尘芥 驯熟 百无聊赖 B搭讪 蹙缩 炮烙 见风使舵C唾弃 草窠 歆享 揣揣不安 D牲醴 寒喧 倔强 踌躇满志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
2、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C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这种模式,如果还不能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B科技引领社会发展,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
3、物,将无法适应科技创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点小错误在所难免,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D李晓的文化散文,曾有十多篇在学语文杂志上发表,因为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作者才连篇累牍地写下去。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三月间看
4、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A B C D二、文言文阅读(20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郑当时传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
5、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
6、余赀财。史记一二卷注:洗沐:官员休假 算:竹器 推毂:推荐 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 逋负:拖欠款项6.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 名:称呼的名字 B.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行:辈,辈份D.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稍:稍微,略微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B.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C.及晚节,汉征匈奴 D.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8.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B.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吾其还也,亦去
7、之。C.请治行者,何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D.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失其所与,不知。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为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薄,却能结交天下名士。B.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游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C.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也总向皇帝荐上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D.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每小题4分)(1)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
8、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2)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4分)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余干旅舍 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注: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捣寒衣:妇女用木棒敲打砧石上织好的布帛,使柔软熨贴,以便裁制寒衣。(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3分) (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这一特点。(5分)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1) ,塞上风云接地阴。(2)画图省识春风面
9、,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4)连峰去天不盈尺, 。 (5)一夫当关, 。 四,课内阅读理解(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间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
10、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总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了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哭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儿;如今来了这么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13、宝玉给黛玉取字“颦颦”,说“岂不两妙”,这“两妙”指什么?(4分)(1)_(2)_14、宝玉骂“通灵宝玉”:“连人
11、之高低不择”这句话和文中哪句话相呼应?(2分)_15、“摔玉”这一举动有什么思想意义?(3分)_16、从下面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黛玉关于自己读书的事前后说法矛盾。下列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A.听了贾母话后,黛玉自觉失言,因而小心更正。B.反映了黛玉的机警、聪明和细心。C.对贾母之言出自亲情,对宝玉之言出自谦虚。D.反映了黛玉“步步小心,时
12、时在意”的心理状态。五、现代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9分)永远的母亲北方的季节,说变就变。好像时令就是命令。万物都违抗不得。春天到了,再坚硬的土地也得按时返青;秋天走了,再蓬勃的树叶也得屈尊枯萎。这是老天定下的时刻表,即使在这个弹丸小镇上。它仍然被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振青嫂紧了紧身上的旧毛衣,使劲搓搓手,重新操起扫帚,一下下地扫过去。冬天越近,土地就越显得干硬,扫帚划过,响起刺耳的“咝啦”声,振青嫂的手也一阵阵干冷地疼痛。她只能把扫帚握得更紧,仿佛那是她的命一般。其实,这把扫帚也的确是她的命,就像身上这件脱了线退了颜色的旧毛衣是她唯一的外套一样。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七
13、年。而七年前,她还是一个面庞红润的少妇,一个温婉朴实的母亲。只是后来,与她同来城里打工的丈夫弄丢了孩子,于是她失去了自己唯一尊贵的身份母亲。她的亲亲的儿子豆豆,那时才只有五岁呢。“找不到孩子,我就死在这儿!”每次回想这句话,振青嫂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无比坚强的女人,就像扫帚下枯黄的叶片,干瘪苦涩但筋骨嶙峋。现在,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跑到她面前,打扰了她的回忆。小男孩有五岁左右,这让振青嫂想起了自己的心头肉,她忍不住暗地里比较:脸盘有点像,都是圆圆的,个头、胖瘦也差不多。不过,豆豆是双眼皮,比眼前这一个要漂亮些,而且,豆豆一边一个小虎牙,没有比他更惹人疼的孩子了。这样想过之后,振青嫂心中竟然略觉安慰。
14、但是,既而她就想起:豆豆离开她已经七年多了。她不禁又将目光投向那个小男孩,这一次,他越看越像小豆豆了。“豆豆”振青嫂伸出手去。其实,几年来,她已经习惯于管所有的小孩子叫豆豆。可眼前的孩子显然被这个陌生人吓着了,小嘴一撇,就跑开了。振青嫂叹口气,这种情景她也早就习惯了,岂止孩子如此,这里的大人,哪一个不是经常对她指指点点,有时还甩下一句“神经有问题”,好像丢了孩子并非她的不幸,而是她的罪孽。当然,如果振青嫂有文化,如果她也读过鲁迅的话,她也许会知道,我们中国人是善于淡化悲剧的,尤其是淡化别人的悲剧。小男孩穿着鲜红的羽绒服,像一团小火球在马路牙子附近滚来滚去。振青嫂很想掉过头专心扫地,可那个可爱的
15、身影像钉在了脑子里,一再吸引她的目光。于是,振青嫂又紧了紧毛衣,想到自己初为人母时的兴奋和紧张,焦虑和不安,这让她心里有些酸涩。仅仅是酸涩而已,也许她已在痛苦中浸泡太久,只能体会出除痛苦以外的感觉了。也许这个平凡的下午注定要爆发一场灾难,当一辆重型卡车向小男孩驶去时,振青嫂头发倏地竖了起来,浑身酸麻,像要散架一样。而这个胖宝宝显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他被一记扫帚扫到三米开外,直到那个让他害怕的女人倒在车轮下。他才看着地上那一摊暗红的血,“哇”地哭了出来,而他哭的原因,可能是刚才摔倒时伤了自己的膝盖。振青嫂仰面朝天地躺着,突然发现小镇的天空其实很蓝很蓝,而且并不像她想象中的那么瘦狭,也许她
16、平时只顾低头看地,却忽略了原来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天空。现在,躺在地上,她在剧烈的疼痛中感到久违的舒适。围在她身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逐渐扩大的脸“没想到这个女人还挺勇敢!”“哪儿啊,她肯定把孩子看成自己丢的那个了。”“可她的孩子,少说也有十二岁了呀。”“要不怎么说,她脑筋还是不清楚”“唉,啥人啥命,这样去了,也算她的造化。”振青嫂突然觉出自己的伟大了,这些所谓的城里人,哪里懂得她的心思,他们只知道毛衣旧了要买新的,却不知道良心旧了就永远难以洗净。而她,现在终于躺倒在自己扫了七年的干干净净的大街上了,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地想念她的豆豆。也许孩子在另一个世界等她,在那个世界里,她有一所房子,她可以在厨房里
17、煮汤、煎鸡蛋,在客厅里看电视、织毛衣,一定要织两件,一件给自己,一件给她的豆豆17找出文章前两段中隐含的自然环境描写,并分析其特点及作用。(4分) 18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下面这两句话的理解。(6分,每小题3分)(1)也许她平时只顾低头看地,却忽略了原来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天空。 (2)他们只知道毛衣旧了要买新的,却不知道良心旧了就永远难以洗净。 19试分析文章第四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试分析文章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5分) 六、材料题 (1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集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
18、离南山不远的河边,人人都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人生真正的智慧是:要在河边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一种新的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结合材料内容,谈谈这则材料给你的生活启示。150字左右。(10分)答: 七、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勇敢
19、是一种基于自尊的意识而发展成的能力。 拿破仑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而做出的疯狂举动,不是真正的勇敢,而是一种炫耀,真正的勇者不需要炫耀,勇敢只是他们的本能行为。人生道路上,坎坎坷坷,风雨莫测,这些困境需要靠你的勇敢去战胜。或许你会觉得很艰难,但当经历艰难再回首往事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一直都掌握在你手中。请以“真正的勇敢”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卷时量:120分钟,总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监生(jin)更迭(di) 残骸(hi) 陈抟老祖(tun)B. 便宜(bin) 吞噬
20、(sh) 皮开肉绽(zhn) 翘足而待(qio)C. 惫懒(bi) 蹂躏(ln) 少不更事(gng) 模棱两可(lng)D渣滓(z) 戳进(chu) 俨然(yn) 朱拓(tu)答案:B(A监jin C棱lng D拓t)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缪种 尘芥 驯熟 百无聊赖 B搭讪 蹙缩 炮烙 见风使舵C唾弃 草窠 歆享 揣揣不安 D牲醴 寒喧 倔强 踌躇满志答案:B(A缪谬C揣揣惴惴D喧暄)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
21、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C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A项搭配不当,“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将“享受”改为“特色”;B项成分残缺和语序不当,“实施”缺少宾语中心语,第一分句可以改为“该县认真开展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的村村通安装工作”;D项表意不明和
22、语序不当,“还没到时间”改为“还没到上课时间”,“村民来听课”改为“来听课的村民”。】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这种模式,如果还不能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B科技引领社会发展,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科技创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点小错误在所难免,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D李晓的文化散文,曾有十多篇在学语文杂志上发表,因为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作者才连篇累牍地写下去。【答案】A (A项“危言耸听”意为“故意说使人害怕的话”,与语境正好
23、相符;B项“身无长物”意指“贫穷,一无所有”,与语境不符;C项“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准则”,与语境明显不符;D项“连篇累牍”形容“文章冗长语言啰嗦”,与语境不符。)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A B C D答案:C 【解析】本题是回到连贯题
24、的考查,“瞻前顾后看语境”,“闲情”是看与听,“只见”对应“不见”,选定 B 与 C,“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紧接“月儿挂上柳梢”,写出时间变化,最后锁定C.二、文言文阅读(20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郑当时传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25、,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
26、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史记一二卷注:洗沐:官员休假 算:竹器 推毂:推荐 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逋负:拖欠款项6.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 名:称呼的名字B.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行:辈,辈份D.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稍:稍微,略微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B.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C.及晚节,汉征匈奴D.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8.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
27、同的一组是( )A.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B.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吾其还也,亦去之。C.请治行者,何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D.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失其所与,不知。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为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薄,却能结交天下名士。B.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游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C.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也总向皇帝荐上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D.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
28、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每小题4分)(1)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2)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答案:5.D(稍,应该是“渐渐地”)6.B(这里的“唯恐”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其余三项,“下人”,古时指居于人下,可译为“谦虚地待人”,现在多指仆人:“晚节”,在文中指晚年,现在多指晚年的节操:“宾客”,古时指门客,现在泛指客人)7.A(两个“于”都是介词,都表示动作行为的起点,相当于“从”;其余三项,B 项,两个“其”字,前者是人称代词,后者是表商量的语气;C项两个“者”字都是助词,但前者在句中表示停顿,后者表判断;D
29、项两个“与”字,前者是介词,后者是动词”结交,依附”。)9.D(“意见不合”和“乘隙诬陷”,在文中无根据。)10.(1)郑庄以仗义行侠为自豪。因为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从而闻名于梁、楚地区。(2)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天下的品德高尚(忠厚)的人。参考译文:郑当时,字庄,陈郡人。他的祖先郑君曾经为项籍的属将;项籍兵败而死,不久天下便归属了汉。汉高祖刘邦命令那些原项籍的部下直呼项籍的名字。唯独郑君不肯接受诏令。刘邦下诏把直呼项籍名字的人全部任命为大夫,而放逐了郑君。郑庄以仗义行侠为自豪。因为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从而闻名于梁、楚地区。汉景帝时担任太子舍人的职务。每五天休假的时候。常在长安的城
30、郊备置马匹,问侯那么老朋友,拜访或答谢宾客,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恐怕应酬不周。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那些为他敬慕年长有德之人,(他常汲汲奔走拜望),好象怕来不及见他们的样子。虽然年纪轻轻,官品低微,然而他来往的知心好友,都是他祖父一辈的,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人。汉武帝即位之后,郑庄逐渐晋升为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直到九卿中右内史之职。因为评议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要的争端是非,(未能始终坚持己见),被贬职为詹事,再升迁为大农令。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属下说:“客人到来,无论地位高低,(都要立即通报),不要让他滞留在门口等侯。”他对客人行宾主的礼节,以自己高贵的身份谦虚的对待别人。郑庄很廉
31、洁,不喜欢购置产业,只靠皇上的赏赐供给门客。然而赠给他人物品,不过一竹篮食物而已。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中国的忠厚长者。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常常推重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他从来不直呼属吏的名讳,与下属官员谈话,好象生怕伤害到他们。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向皇上推荐。唯恐落后耽误。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赞郑庄。郑庄被派去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求给五天假,准备行装。武帝说:“我听说 郑庄出门,即使有千里之遥,也不必带粮食,请求准备行装是为什么呢?”然而郑庄在朝廷上,常常趋迎附合武帝的意旨,不敢明确决断是否。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
32、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郑庄所保举的人和他的宾客等担任大农令手下承揽运输的人,欠了公家许多债务。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不久,暂时担任丞查长史。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任命为汝南太守。几年之后死于任上,死后家中没有余下财物。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5分)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余干旅舍 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注: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捣寒衣:妇女用木棒敲打砧石上织好的布帛,使柔软熨贴,以便裁制寒衣。
33、(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3分)(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这一特点。(6分)(l)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捣寒衣。3分。写出两个意象得l分,六个意象得满分(2)暮色初起,稀稀落落的枫林(飘零的霜叶)触动了诗人的离情乡思;随着暮色渐浓,孤城关闭,独鸟归巢,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渐深;夜幕降临,明月初上,空寂的渡头更让诗人乡心欲绝;偏偏在这个时候,却不知哪里传来捣寒衣的砧声,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诗歌正是借助这一系列引发乡愁的意象,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叠现,从而使离情乡思逐渐浓化。5分。四个层次,每层1分,总说1分。意思对即可12
34、、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1) ,塞上风云接地阴。(2)画图省识春风面,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4)连峰去天不盈尺, 。 (5)一夫当关, 。 四,课内阅读理解(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间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35、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总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了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哭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儿;如今来了这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13、宝玉给黛玉取字“颦颦”,说“岂不两妙”
36、,这“两妙”指什么?(4分)14、宝玉骂“通灵宝玉”:“连人之高低不择”这句话和文中哪句话相呼应?(2分)15、“摔玉”这一举动有什么思想意义?(3分)16、从下面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黛玉关于自己读书的事前后说法矛盾。下列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A.听了贾母话后,黛玉自觉失言,因而小心更正。B.反映了黛玉的机警、聪明和细心。C.对贾母之言出自亲
37、情,对宝玉之言出自谦虚。D.反映了黛玉“步步小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答案:13、(1)和黛玉的名有联系 (2)和黛玉的神态(眉间若蹙)有联系。14、“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不是个好东西。)15、体现了宝玉的叛逆精神,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和渴求男女平等 、个性解放的思想性格。(1)在他看来众姐妹没有这样的玉,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唯他有是不公平的,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2)这块玉是他的护身符,家人一定要他时刻戴着,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束缚,“摔玉”体现了他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要求拜托束缚,争取个性的解放。16、答案:C 解析:该项分析没有说出“矛盾”。 五、现代文阅读(19分)
3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9分)永远的母亲北方的季节,说变就变。好像时令就是命令。万物都违抗不得。春天到了,再坚硬的土地也得按时返青;秋天走了,再蓬勃的树叶也得屈尊枯萎。这是老天定下的时刻表,即使在这个弹丸小镇上。它仍然被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振青嫂紧了紧身上的旧毛衣,使劲搓搓手,重新操起扫帚,一下下地扫过去。冬天越近,土地就越显得干硬,扫帚划过,响起刺耳的“咝啦”声,振青嫂的手也一阵阵干冷地疼痛。她只能把扫帚握得更紧,仿佛那是她的命一般。其实,这把扫帚也的确是她的命,就像身上这件脱了线退了颜色的旧毛衣是她唯一的外套一样。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七年。而七年前,她还是一个面庞红润的少妇,一个
39、温婉朴实的母亲。只是后来,与她同来城里打工的丈夫弄丢了孩子,于是她失去了自己唯一尊贵的身份母亲。她的亲亲的儿子豆豆,那时才只有五岁呢。“找不到孩子,我就死在这儿!”每次回想这句话,振青嫂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无比坚强的女人,就像扫帚下枯黄的叶片,干瘪苦涩但筋骨嶙峋。现在,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跑到她面前,打扰了她的回忆。小男孩有五岁左右,这让振青嫂想起了自己的心头肉,她忍不住暗地里比较:脸盘有点像,都是圆圆的,个头、胖瘦也差不多。不过,豆豆是双眼皮,比眼前这一个要漂亮些,而且,豆豆一边一个小虎牙,没有比他更惹人疼的孩子了。这样想过之后,振青嫂心中竟然略觉安慰。但是,既而她就想起:豆豆离开她已经七年多了。
40、她不禁又将目光投向那个小男孩,这一次,他越看越像小豆豆了。“豆豆”振青嫂伸出手去。其实,几年来,她已经习惯于管所有的小孩子叫豆豆。可眼前的孩子显然被这个陌生人吓着了,小嘴一撇,就跑开了。振青嫂叹口气,这种情景她也早就习惯了,岂止孩子如此,这里的大人,哪一个不是经常对她指指点点,有时还甩下一句“神经有问题”,好像丢了孩子并非她的不幸,而是她的罪孽。当然,如果振青嫂有文化,如果她也读过鲁迅的话,她也许会知道,我们中国人是善于淡化悲剧的,尤其是淡化别人的悲剧。小男孩穿着鲜红的羽绒服,像一团小火球在马路牙子附近滚来滚去。振青嫂很想掉过头专心扫地,可那个可爱的身影像钉在了脑子里,一再吸引她的目光。于是,
41、振青嫂又紧了紧毛衣,想到自己初为人母时的兴奋和紧张,焦虑和不安,这让她心里有些酸涩。仅仅是酸涩而已,也许她已在痛苦中浸泡太久,只能体会出除痛苦以外的感觉了。也许这个平凡的下午注定要爆发一场灾难,当一辆重型卡车向小男孩驶去时,振青嫂头发倏地竖了起来,浑身酸麻,像要散架一样。而这个胖宝宝显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他被一记扫帚扫到三米开外,直到那个让他害怕的女人倒在车轮下。他才看着地上那一摊暗红的血,“哇”地哭了出来,而他哭的原因,可能是刚才摔倒时伤了自己的膝盖。振青嫂仰面朝天地躺着,突然发现小镇的天空其实很蓝很蓝,而且并不像她想象中的那么瘦狭,也许她平时只顾低头看地,却忽略了原来世界上最广阔的
42、是天空。现在,躺在地上,她在剧烈的疼痛中感到久违的舒适。围在她身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逐渐扩大的脸“没想到这个女人还挺勇敢!”“哪儿啊,她肯定把孩子看成自己丢的那个了。”“可她的孩子,少说也有十二岁了呀。”“要不怎么说,她脑筋还是不清楚”“唉,啥人啥命,这样去了,也算她的造化。”振青嫂突然觉出自己的伟大了,这些所谓的城里人,哪里懂得她的心思,他们只知道毛衣旧了要买新的,却不知道良心旧了就永远难以洗净。而她,现在终于躺倒在自己扫了七年的干干净净的大街上了,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地想念她的豆豆。也许孩子在另一个世界等她,在那个世界里,她有一所房子,她可以在厨房里煮汤、煎鸡蛋,在客厅里看电视、织毛衣,一定要
43、织两件,一件给自己,一件给她的豆豆17找出文章前两段中隐含的自然环境描写,并分析其特点及作用。(4分)18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下面这两句话的理解。(6分,每小题3分)(1)也许她平时只顾低头看地,却忽略了原来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天空。 (2)他们只知道毛衣旧了要买新的,却不知道良心旧了就永远难以洗净。19试分析文章第四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20试分析文章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5分)17:.参考答案:特点:冷清、萧索。作用:奠定了冷漠、低沉的感情基调;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环境,烘托其不幸遭遇及坚强性格,为下文悲剧的发生作了铺垫。解析:本题应从重要词句入手进行体会,由具体画面总结出抽象的感觉。文章前
44、两段没有通过捕捉意象、白描刻画等手法进行直接的自然环境描写,但由“冬天越近”可以想象初冬之景,主人公一个人在扫街,土地干硬,声音刺耳,可见其冷清萧索。而由“命令”“违抗”“按时”“屈尊”“一丝不苟”等词语可体会出。这个冬天的到来让人无可奈何,让人有一种低沉、压抑之感。在这样的环境中,主人公出场,再联系下文,这样的枯寂萧索的环境正好衬托了她丢失孩子的不幸遭遇,以及艰苦环境中愈发坚强的性格特点。这样的遭遇和性格正是下文她英勇救人的伏笔。18参考答案:(1)说明她局限于自己的苦难中已经很久,一直未能主动地于痛苦中解脱,这种痛苦使她越来越封闭,以至于忽略了外界的一切,尤其是能让自己感到舒畅的事物。(2
45、)物质上暂时贫穷并不可怕,这还有机会得到改善。但精神生活的贫乏,尤其是道德缺失,缺少同情心却是难以救治的大问题。解析:(1)解答这类题目应先突破重点句,然后联系上下文,搜索有用信息,进行整合。小说开头,振青嫂就以清洁工的形象出现,扫帚“仿佛那是她的命一般”,对孩子的思念和寻找成为她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唯一目的,而周围人的不理解也只能使她更加孤独、封闭。所以,看到很久没有认真看过的蓝天时,她感到异常舒畅,心胸仿佛也开阔起来。(2)联系上文。这件旧毛衣是振青嫂唯一的外套,可见她生活贫困。而文中的“城里人”一直对她施以冷眼。即使在她为救人而受伤之后,仍然以一己之心揣度其意,可见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同情心的严
46、重缺失。解答本题一定要注意将两个方面考虑周全,并注意其对比关系。20参考答案:文章塑造了一位生活贫困,形容枯槁憔悴,遭遇不幸,内心孤寂凄苦,即使不受外界理解但仍很坚强,心中充满母亲的责任与爱,物质贫困但精神富有的伟大母亲形象。(联系文中语句)六、材料题 (1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集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南山不远的河边,人人都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
47、:“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人生真正的智慧是:要在河边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一种新的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结合材料内容,谈谈这则材料给你的生活启示。150字左右。(10分)答案:1、人生中常遇困境,此时要懂得变通2、小和尚眼见打柴无望,却发现边上的苹果树上有个苹果,随手摘来。可见,有时细心观察可以发现意外的惊喜。还可以引出:人要留心身边的风景。3、我们常常给自己制订计划,期望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总有意外发生,这时要敢于舍弃预定的东西,放低选择或重新规划,这样才另有所得。而不是踌躇不前,最后空手而回。4、和尚们眼中只有柴,看不见其他东西,而打柴是无望的。生活中我们要像小和尚一样,要务实,能面对现实,敢于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