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节 主旨和意蕴1(2010全国课标卷原文见第一节)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个开放性的探究题,是对小说标题的一个评价。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一般大都从主题的揭示、人物性格的暗示、情节结构几个方面考虑。而这题目中已经给出,且只要求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陈述一下就行。考生要注意这类题目答题的套路,即如果选择是“主题”就应该按照“主题表达”方面的答题套路来回答,三个要求回答是不一样的。答案:(示例)观
2、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种黑暗现实;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的思考与追求。观点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抓住“保护人”时刻想要保护他人的这一突出心理特征,采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以“保护人”为线索,使对比手法更加突出,有利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反差;通过“保护人”含义的变化,淋漓尽致地集中呈现小说的讽刺特色。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以“保护人”的故事构成情节发展的主体,使结构主干突
3、出,不枝不蔓;以“保护”与“被保护”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矛盾,使结构层次分明,井然有序;围绕“保护人”安排相辅相成的明暗两条叙事线索,使结构收放自如,平中见奇。2(2010江苏卷原文见第二节)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_解析:探究题。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能只局限于一点。解答此题要抓住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中印象深刻的情景、形象,然后抽象总结出意蕴,并用哲理性的语言概括,作者的情感取向要在把握全文立意的基础之上,通过具体的物象抽象表现出来。深刻意蕴:角度一:整体把握。驮队飞渡峡谷代表战胜自然和艰险。角度二:领队和汉子
4、们。表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以及无畏勇敢。角度三:雄鹰、骏马、牛等动物形象。正反对比,隐喻人应该有雄鹰、骏马那样的精神,而不能像牛那样软弱畏缩。角度四:“我”和领队。表现艰苦环境能磨练人。情感取向:分析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需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去发掘。答案:深刻意蕴: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情感取向: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牛的恐惧、发
5、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小说的主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2010广东卷原文见第一节)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_解析:分析作品的主题,必须结合情节、环境、人物的形象来综合分析。文中妻子对丈夫的理解、尊重和奉献,是在一个极度困难的社会背景下体现出来的,所以,作品含有如何渡过困境的意义。答案:主题: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宽容、尊重,并无私奉献,才能渡过困境。分
6、析:在深夜的厨房,结婚三十九年的夫妻突然都发现对方“老了”,表现出相互之间的爱怜之情。丈夫偷吃面包后撒谎,是不想增加妻子的精神负担。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本可当场“揭露”,但为了维护丈夫的尊严而替丈夫圆谎。第二天晚餐,妻子善意撒谎,多分给丈夫一片面包,进一步传达了对丈夫的爱,丈夫深感愧疚。(2010辽宁卷原文见第二节)“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 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_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本题为探究题,答案开放程度较高,注意从主题思想
7、、结构艺术、象征意蕴三个方面选择一个方面考虑。主题涉及小市民习性、人际关系、上海文化等,结构关注线索、故事的展开和结尾,象征要挖掘“洗澡”的多重意蕴。答案:观点一: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取材于“洗澡”这样的日常小事,表现当代市民的凡俗人生;透过“洗澡”引发的故事,体现作者对社会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敏感和思考;“洗澡”触发的人物深层的心理波澜,深入揭示人性的微妙和复杂,表现作者对某种地域的、典型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审视。观点二:使小说的结构艺术精巧、高明。以“洗澡”作为全文的结构线索,似拙实巧,俗中见雅,以小见大;用“洗澡”穿针引线,使小说的两个人物不同的言路和思路联系自然,转换自如;以“洗澡”
8、作结,画龙点睛,一语双关,平中见奇,含蓄而有余味。观点三:使小说的象征意蕴含蓄、多元。以“洗澡”为纽带,通过对人物言行与心理错位冷静而有控制的叙述,使象征手法深藏不露,结尾一语双关,画龙点睛;小说人物都没有姓名,有助于启发读者体悟“洗澡”的象征性;象征意蕴立体多元,“洗澡”内含的反思层次丰富,针对面广。(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够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 可)1挖掘主题的方法(1)从小说的形象和故事情节入手。从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性格或命运的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2)从小说的标题入手。小说的主题还可从小说的标题入手进行分析。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
9、喻象征意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3)联系小说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4)从揭示主旨的重要句子入手。如2009年浙江卷魔盒要求写一句话揭示主旨,就要结合小说题目和情节,把握“魔盒”蕴藏的深意,抓住后面“贝格斯太太”的话来概括主旨。(5)从小说的精巧构思入手。2答题模式通过叙述的情节或对的描写,揭示的现象或反映人物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或揭示人性真善美、假恶丑,或揭露、批判、讽刺的现实(或赞扬),或告诉的道理,或表达的情感态度。(2010山东卷原文见第一节)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
10、文本说明理由。_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了考生对文学名著的积累理解情况和对文本的探究能力,如果读过老舍的骆驼祥子,知道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祥子,那么就能很容易地判断出本文的主人公是祥子。这样就可以明白虽然本节选部分使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刘四爷和虎妞,应该是对祥子的侧面描写和衬托。当然若答案写刘四爷和虎妞,也是可以的,关键是要把理由说得充分。答案:示例一:祥子。他是作者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着力刻画的一个形象。从正面,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从侧面,用刘氏父女来衬托祥子,用“别的车夫”与祥子形成对比(或“衬托祥子”)。或:首先,小说从正面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塑造了祥子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其次,用
11、刘氏父女来衬托祥子;再次,还用“别的车夫”与祥子形成对比(或“衬托祥子”)。示例二:刘四爷。首先,刘四爷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小说从出身、阅历、肖像、动作、语言等诸方面刻画了这个形象;其次,刘四爷是贯穿全文始终的角色,有了他才引出了人和车厂、虎妞、祥子等;再次,写祥子和其他车夫,都是为了突出刘四爷的性格。示例三:虎妞。虎妞尽管是作者着墨不多的人物,但性格鲜明,且她是联系刘四爷和祥子的关键人物。(2010安徽卷原文见第二节)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_解析:本题考查“从
12、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 (探究)。文学作品的意蕴一般要从历史、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去发掘;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如果只把自己的观点定位在“平常人的寻常事”,虽也探究,可能得分不高,因为这种答案本身就说明了该生的阅读鉴赏和探究水平的低下。答案:示例一: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述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作者将目光
13、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痛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罗永才,从而使得他发现了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示例三:这是一篇艺术上颇为精致的小说。结构上,以碑贯穿全文,讲述了罗永才四次前往山王庄的故事;同时,洗碑的故事又嵌在春夜的回忆之中,首尾圆合,别致精巧。语言看似平实,实则富有表现力,如用一连串的断
14、句描述王石匠的动作,表现出王石匠的淡定从容,极富神韵。小说探究题的探究点多种多样。不同的探究点,有不同的探究思路和答题要求。1探究人物(1)探究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提出观点。选准探究角度(情节、主题)。从探究的角度出发,结合文本分析某某为主人公的依据。(2)探究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心理。根据文中相关的内容指出人物的身份。结合文中相关的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和心理。2探究情节及结构(1)探究情节。表明观点(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从人物身份性格、情节的安排及文章的主旨出发,找到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2)探究结构。表明观点。从人物、情节、主旨等角度,结合文本分析,为自己的观点找出依据。
15、3探究主旨(1)表明观点。(2)通过分析人物身份性格及人物间关系、情节安排与社会环境来分析小说主旨。4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1)审清题意,明确探究方向。(2)认真分析,寻找探究的角度。(3)从探究的角度出发,结合文本及相关的背景分析归纳。5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1)表明观点。(2)到文本中寻找证明观点的依据并围绕观点加以阐述。(3)有时既需要联系文本,又需要联系社会背景,寻找答题的角度。技巧归纳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需要认真研读文本,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认真分析。阅读、答题时要从这样几个角度入手:1整体阅读、科学分析,从宏
16、观上进行艺术感受与把握。把握住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就等于抓住了探究的精髓。2注意标题和体裁。要分析小说的标题,因为标题是文章的高度概 括;注意小说这种独特文体的特征。3抓关键性的语句。作品主要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作者评述、诠释的一些关键语句最能说明问题,帮助我们把握探究方向。其中最主要的是抓“文眼”,小说中一些内涵丰富的语句,如意蕴丰富的哲理句、韵味深长的语意双关句、生动可感的修辞句、观点鲜明的议论抒情句以及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都值得关注。4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家的相关情况。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产生总要受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家的写作动机、人生态度、秉性气质、写作经验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所以知人论世可以为我们找出许多重要的信息。5根据个人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解读文本。当因个人的生活经验不足无法准确把握文本时,可以通过已学过的文章,间接掌握的人生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帮助准确探究。6注意分析方法。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全面、深刻,避免以偏赅全;要辩证统一;要叙议结合,有理有据;要充分具体、有深度,不可含糊笼统。7注意思维的整合。探究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整合的过程,要将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品的形象分析、作品的结构、语言、表现手法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整合起来揣摩,否则,就有可能造成失误。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