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请问其目目:目的B樊迟未达达:到达C士不可以不弘毅毅:坚强D死而后已已:已经【答案】C(A.目:条目,详情。B.达:明白,理解。D.已:停止)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在家无怨B尧舜其犹病诸C非礼勿视D不仁者不可久处约【答案】C(A.家:古义为“古代大夫的家族”。B.病:古义为“担忧、忧虑”。D.约:古义为“贫困”。与今义均不同)3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克己复礼为仁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何事于仁,必也圣乎D举直错诸枉【答案】D(“错”通“措”,译为“安排,安置”)4下列句子中,“博”字用法
2、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B博我以文,约我以礼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答案】B(B.使动用法,使广博;其他都是正常用法,意为“广博”)5名句默写。(1)己所不欲,_。(2)士不可以不弘毅,_。(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_。(4)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_。【答案】(1)勿施于人(2)任重而道远(3)有杀身以成仁 (4)己欲达而达人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答案】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靠别人吗?7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答
3、案】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8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答案】假如有一个人能够广泛地施惠于民众,并给有需要的民众以帮助,怎么样?可以说是仁吧?9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答案】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就是说,如果实行仁能给他带来好处,他就实行)。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李训,始名仲言,字子训。擢进士第,补太学助教。从父逢吉为宰相,以仲言阴险善谋事,厚昵之。郑注佐昭义府,仲言慨然曰:“当世操权力者皆龊龊,吾闻注好士,有中助,可与共事。”因往见注,相得甚欢。时逢吉方留守,怏怏不乐,思复用,知与注善,付金币百万,使
4、西至京师厚结注。注喜,介之谒王守澄。守澄善遇之,即以注术、仲言经义并荐于帝。仲言持诡辩,激卬可听,善钩揣人主意,又以身儒者,海内望族,既见识擢,志望不浅。始,宋申锡谋诛守澄不克,死。宦尹益横,帝愈愤耻。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容无仗节死难者。 注阴知帝指,屡建密计,引仲言叶力。仲言数进讲,至阉寺,必感愤申重,以激帝心。帝见其言纵横,谓果可任,遂不疑,而待遇莫与比,因改名训。训本挟奇进,及大权在己,锐意去恶,故与帝言天下事,无不如所欲。与注相朋比,务报恩复仇,尝所恶者,悉陷党中。迁贬无阕日,班列几空,中外震畏。帝为下诏开谕,群情稍安。训一岁至宰相,谓遭时,其志可行
5、。训时时进贤才伟望,以悦士心,人皆惑之。尝建言天下浮屠避徭赋,耗国衣食,请行业不如令者还为民。既执政,自白罢,因以市上恩。始,注先显,训藉以进,及势相埒,赖宠争功,不两立。然方事未集,乃出注使镇凤翔,外为助援,内实猜克,待逞,且杀之。及训既败,乃奔凤翔,为郑注将所执,械而东。训恐为宦人酷辱,祈监者曰:“得我者有赏,不如持首去。”乃斩之。(节选自新唐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容/无仗节死难者B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容/无仗节死难者C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
6、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容无仗/节死难者D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容无仗/节死难者【答案】A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宰相是古时辅佐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行政长官,正式官名在各朝多有不同。B宦尹即宦官,是供皇族役使之人。因与权力中心接近,常有宦官专权的情形。C“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D浮屠也称浮图或佛图,是梵语(古印度语)音译,可以指佛、佛教徒或佛塔。【答案】C(“转”是关于职务调
7、动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训善于谋事,受到李逢吉厚爱。他听说郑注喜好士人,且宫中有人相助,于是前往攀附;李逢吉知道二人交好,送他百万金币,让他以厚礼结交郑注。B李训言词中听,切中皇帝心意。他有诡辩之才,言词慷慨激昂,为皇帝讲解诗书文史时,谈到宦官都会感慨愤怒,借此激励皇帝,从而得到皇帝的信任。C李训官至宰相,笼络天下人心。他常引荐有声望的贤才来取悦士人,人们都受到迷惑;他曾提议让所有浮屠都还俗为民,执政后又主动请求停息此事。D李训赖宠争功,与郑注不相合。他依靠郑注的帮助入宫,二人权力相当后却势不两立;他出于猜忌之心,找借口让郑注离京镇守凤翔,想要杀死郑注。
8、【答案】C(让和尚还俗是为了求取皇上的恩宠,而非为了笼络人心)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身儒者,海内望族,既见识擢,志望不浅。【答案】李训因为自己是儒生,出身于天下有名望的家族,受到赏识提拔后,志向很高。(2)与注相朋比,务报恩复仇,尝所恶者,悉陷党中。【答案】李训与郑注互相勾结,致力于报恩复仇,对曾经厌恶的人,都陷害说他们是朋党。【参考译文】李训,初名仲言,字子训。考中进士科,补授太学助教。叔父李逢吉做宰相后,因李仲言阴险狡猾善于谋事,厚爱他。郑注在昭义节度使的幕府中任职,李仲言感慨地说:“当代掌权的人都狭隘局促,我听说郑注喜爱人才,有宦官做靠山,可以与他共事。”因此前往
9、拜见郑注,两人相处得很投机。当时李逢吉正任留守,怏怏不乐,企图重新掌权,知道李仲言与郑注关系好,交给他百万金钱,让他向西到京城送厚礼结交郑注。郑注很高兴,介绍他拜见王守澄。王守澄善待他,就将郑注的药术、李仲言的经义一起推荐给皇帝。李仲言有诡辩之才,慷慨激昂言语中听,善于揣摩皇帝的心理,又因为自己是儒生,出身于天下有名望的家族,受到赏识提拔后,志向很高。当初,宋申锡谋划诛杀王守澄没有成功,宋申锡死后,宦官更加专横,皇帝更加感到愤恨耻辱。而且宪宗被害后,凶手没有抓到,文宗虽然表面上宽容宦官,内心却实在不能容忍,准备将宦官斩尽杀绝,然而在位的大臣只顾保持禄位贪图安逸,没有人愿意为此赴汤蹈火。郑注刺探
10、到了文宗的心思,多次提出密计,援引李仲言协助自己。李仲言多次进宫讲习,谈及宦官,必然感慨愤怒,借此打动文宗的心。文宗看到他言论纵横,认为确实可以任用,就不再怀疑,而且待遇无人能与他相比,因此改名叫李训。李训本来就心怀奇计入宫,等到大权在握后,专心一意铲除邪恶,因此与文宗谈论天下大事,无不如愿以偿。李训与郑注互相勾结,致力于报恩复仇,对曾经厌恶的人,都陷害说他们是朋党。降官贬职没有停止的时候,朝中大臣几乎为之一空,朝廷内外震惊害怕。皇帝为此下诏开导谕示,众人的情绪才稍稍稳定一些。李训一年后就做到宰相,认为时机已到,自己的志向可以实现了。李训常常引进有声望的贤才,取悦于士大夫,人们都被他迷惑了。他
11、曾经建议说天下和尚逃避徭役赋税,耗费国家的衣食,让他们从事佛业不如让他们还俗为民。(李训)做宰相后,自己又禀告停止,借此求取皇上恩宠。开始,郑注首先显贵,李训靠他的帮助入宫,等两人势力相当,依赖恩宠争抢功劳,势不两立。但是谋划的事情还没有眉目,郑注就被派出任凤翔节度使,对他说是为了里应外合,实际上是出于猜忌,等到大功告成后,就杀死他。等到李训失败,于是逃到凤翔,就被郑注手下的将领抓住,带着镣铐被押着向东。李训担心被宦官残酷地侮辱,就祈求监押他的人说:“抓到我的人有赏金,不如拿着我的脑袋离开吧。”于是杀了他。四、语言运用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12、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从给学生减负到给教师减负,这一教育减负政策的变化,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引导和规范学校教育主体责任不断回归。从学校教育的内部系统来说,施教者和受教者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是一对直接作用关系,_ _,尤其是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负担过重,难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位压力山大、心情糟糕的教师,_。因此,教育减负,不只是对学生减负,教师也需要减负。当然,_,而非岗位职能和职业责任,也不是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要求的放松。【答案】教师负担过重很难教出心情愉悦的学生减负减的是不合理(不规范、不必要)的负担152019年年底,各种年度汉字新鲜出炉,请简要阐释右边这个字入选的原因。_【答案】“华”是一个时间。“七”“十”代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是一个形容,“花”“华丽”,体现出国家的繁荣富强。“华”是一种文化,代表中华文化。“华”代表华夏子孙。(此题答出两条即可,第一条必答;其他言之成理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