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1 ,大小:1MB ,
资源ID:1147970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4797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3)课件.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3)课件.ppt

1、专题十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3)一、物质的组成二、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1)单质(2)化合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烃烃的衍生物2.混合物(1)溶液;(2)浊液;(3)胶体。1.基本类型(1);(2);(3);(4)。2.根据是否有电子转移(1);(2)。3.根据反应热效应(1);(2)。4.根据是否有离子参与(1);(2)。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三、化学反应的分类四、胶体1.胶体的制备和性质(1)水解法制备Fe(OH)3胶体:制备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为。Fe3+3H2O Fe(OH)3(胶体)+3H+(2)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的本质特征为:,二者可利用来区分。(3)Fe(OH)3胶体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如果要使其发生凝聚常用的方法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加热搅拌加电解质溶液(4)用水解法制备的Fe(OH)3胶体中含有Fe3+、Cl-,可用进行提纯。渗析2.胶体的应用及解释(1)土壤保肥(2)含Fe2+、Al3+的盐净水(3)入海口三角洲形成(4)工业电泳除尘(5)血液透析原理考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例1】下列各组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少量酒精在空

3、气中挥发不见了;少量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后消失B.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粉末;晶体碳酸钠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粉末C.木炭燃烧发光、发热;电灯发光、发热D.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后变浑浊;室温下的饱和石灰水加热后变浑浊解析 A项,酒精的挥发是物理变化,而酒精的燃烧是化学变化;B项,前者是CaO与空气中的水和CO2反应生成了CaCO3,是化学变化;后者是Na2CO310H2O风化失去水,也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项,木炭燃烧发光、发热属于化学变化,电灯发光、发热属于物理变化;D项,前者是Ca(OH)2与CO2反应生成了CaCO3,是化学变化;后者是因为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是物理变化

4、。答案 B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物质变化中的“三色”、“五解”、“十八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三色焰色反应颜色反应 显色反应五解潮解分解裂解水解电解十八化熔化汽化液化酸化氢化氧化水化风化钝化皂化炭化催化硫化酯化硝化裂化卤化(油酯)硬化注意 化学变化中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金属受热发光。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Cl溶于水、熔融NaCl电离等。原子的裂变、聚变虽有新物质生成,但它不属于中学化学意义上的化学变化。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红磷加热到416升华后冷凝得白磷B.分馏石油产生汽油

5、C.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D.氯化钠变成氯离子和钠离子解析 在判断物质的变化类型时,要抓住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这一关键点。红磷和白磷是不同的物质,因此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均为化学变化;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汽油是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的,不是产生的新物质;干冰是二氧化碳在固态时的名称,干冰和二氧化碳只是分子聚集状态的不同,并无新物质产生;氯化钠电离为钠离子和氯离子也只是聚集状态的变化,因此B、C、D三项均为物理变化。答案 A考点二物质分类法的应用【例2】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A.Na2SO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B.HNO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C.Mg(

6、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D.Al2O3是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解析 具有相同组成的物质在某些性质上具有相似性,具有相同的某一性质的不同物质,其组成不一定相同,从掌握组成、性质等方面对单质、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可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这种类型是以前高考命题中没有出现过的,是今后高考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Na2SO4中含Na+,它是钠盐;含,它是硫酸盐;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Na+,阴离子只有,没有其他的阴、阳离子,故它属正盐。从组成看,1个HNO3分子只电离出1个H+,故它是一元酸;HNO3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成H+和NO ,故它是强酸;HNO3容易挥发,故它是挥发性酸;

7、强酸性和挥发性反映了HNO3的性质。Mg(OH)2是二元碱是从组成看的,说明1 mol Mg(OH)2能电离出2 mol OH-,而难溶性碱、中强碱是它们的性质。Al2O3是两性氧化物,说明它既能与OH-反应,又能与H+反应,是从性质方面来分类的;它是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是从组成方面分类的。答案 A1.分类的标准及原则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各子项必须是全异关系,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母项。2.物质类别的判断判断物质的类别,主要看物质的组成元素和该物质中粒子的相互作用。(1)根据有无固定的组成可判断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再根据是由几种元素形成的该物质,来判断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8、。(2)对于单质,根据结构和性质可判断是否是同素异形体。(3)对于化合物可根据化学键来判断:若含有离子键,则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NH4Cl、Na2SO4;若全以共价键形成,则是共价化合物,如CO、SiO2、HNO3。(4)对于化合物可根据组成元素(是否含碳)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根据组成又可分为氧化物、氢化物、酸、碱、盐,它们可由原子组成,也可由分子或离子组成;有机物根据官能团和性质可分为烃、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大部分由分子组成。3.概念辨析(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

9、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MgO)。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B.C.D.解析 中,确定几元酸是据其电离出H

10、+的个数;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即有电子转移;中分散系是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划分的;对。答案 D【例3】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B.电泳现象能证明胶体粒子比溶液中溶质微粒直径大考点二 胶体的性质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D.纳米材料的粒子直径一般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1 nm=10-9 m),因此纳米材料是胶体解析 A项,胶体有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不一定是液体;B项,电泳现象能证明胶粒带电,不能证明胶体粒子直径比溶液中溶质微粒直径大;C项,光线照射时,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项,纳米粒子虽然与胶体粒子大小相当,但纳米材料不符

11、合分散系的概念。答案 C1.胶体分散系比较稳定的原因: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断地进行无规则运动;胶体粒子带电荷,由于电荷的存在使胶粒之间相互排斥,不易聚沉从而使胶体保持相对稳定,这是主要原因。2.在胶体分散系中,胶体粒子是带电荷的,不能说胶体带电荷,因为整个胶体是呈电中性的。3.电泳现象:证明了胶体粒子是带电荷的。但有些胶体粒子(如淀粉胶体)不带电荷,同时还应注意电泳现象是胶粒定向移动产生的,并没有发生聚沉。4.胶粒呈中性的胶体如淀粉胶体,无电泳现象,遇电解质溶液不发生聚沉,若使之聚沉可采用加热法。5.有些胶体遇足量强酸或强碱时,先聚沉形成沉淀,后沉淀溶解形成溶液,如Fe(OH)3胶体、Al(

12、OH)3胶体、硅酸胶体。关于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当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相混合时,不会发生聚沉;电泳现象证明胶体带电,属于电解质溶液;血液透析原理依据的是胶体的性质;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浊液区别开来;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正电荷。考点四表示物质组成、结构的化学用语【例4】判断以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改正。a.次氯酸的电子式:b.硫离子结构示意图:c.羟基的电子式:d.CO2的摩尔质量为44e.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f.乙酸的分子式:C2H4O2g.明矾的化学式:

13、KAlSO412H2Oh.NH3的结构式:H N H答案 正确的有b、f、h,其他错误,改正略。H1.五种符号:元素符号:H、Na等;原子符号(又称核素符号)H、Cl等;离子符号:Cl-、Mg2+等;化合价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2.五种式子:分子式(又称为化学式):CO2、H2、SO3等;最简式(又称为实验式):CH2O、CH等;电子式:如K2S的电子式:K+S 2-K+;H Cl的电子式H Cl;结构式:O C O、HCl等;结构简式:CH3CH2CH3、CH3CH2OH等。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方式中正确的是()水分子的电子式H+O 2-H+CO2分

14、子的结构式O C O .乙炔的实验式C2H2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F-的结构示意图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答案 A高考失分警示1.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的题目,易错点在于弄不清物质的成分和俗名,不明确物质分类的标准。如水煤气属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纯碱属纯净物又是化合物。2.电子式的书写最常见的错误:分不清化合物的类型或原子周围的电子数、原子内的连接顺序出现错误。如H2O2电子式为H O O H,而不是H+O O H+;HClO电子式为 H O Cl ,而不是 H Cl O ;2+NH4Cl电子式为H N H+Cl-而不是NH Cl-;NH3电子式为 H N

15、 H而不是 N H。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在化学变化中既有旧键断裂,又有新键形成。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而NaCl晶体的熔化只破坏了原晶体中的离子键而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应属物理变化。I2晶体的升华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属物理变化。HCl气体溶于水,破坏了HCl键,同时生成水合离子,如H3O+中有配位键,HH H HH 所以HCl溶解的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4.氧化物的分类较复杂,对于成盐氧化物要依据其与酸或碱反应情况分类,而不能仅看是金属氧化物,还是非金属氧化物或仅根据是否与酸或碱反应。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而不是碱性氧化物;SO2虽然

16、既可与NaOH溶液反应又可与硝酸反应,但不是两性氧化物;SiO2既可溶于NaOH溶液,又可与氢氟酸反应但也不属于两性氧化物。1.奥运会会旗是五环旗,假定奥运五环旗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四种反应中必须包含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合适的一组是()选项蓝黑红黄绿A SiO2CuSO4溶液O2 NaOH溶液Ag解析 A项中代表绿色的Ag与代表黑色的CuSO4溶液不能反应,不符合题目要求;C项中代表黑色的稀硫酸和代表红色的Al(OH)3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目要求;D项中按题目要求的反应中没有复分解反应,也不符合。答案 BBO

17、2稀硫酸CO2FeNaOH溶液CO2稀硫酸Al(OH)3NH3NaOHDMgCO2KOH溶液AlFe2O32.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B.胶体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C.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先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解析 A是蛋白质的盐析,属物理变化,正确;B 中,胶体是呈电中性的;C中,往Fe(OH)3胶体中加入稀硫酸,开始因为胶体的聚沉而产生沉淀,后因为硫酸与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生成可溶的硫酸铁而使沉淀逐渐溶解;D中,电除尘是利用胶体的电泳原理,根

18、据烟尘气溶胶胶粒带电而除去。B3.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是()A.玻璃纤维素青霉素B.尿素食盐聚乙烯C.涤纶洗衣粉阿司匹林D.石英橡胶磷化铟解析 A中纤维素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如棉花中;B 中食盐大量存在于海水中,不必合成;D中石英也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水晶;C中物质全部由合成得到,因此答案选C。C4.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A.NaOH B.SiO2C.Fe D.C3H8解析 NaOH为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仅表示Na+和OH-的个数比,并不是真正的分子式;SiO2为原子晶体

19、,此化学式仅表示了原子个数最简比;Fe为金属晶体,此化学式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单质;C3H8为分子晶体,其化学式可表示一个C3H8分子。D5.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学生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的性质,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其原因:(1)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用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其原因是。(2)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原因是。(3)丙同学往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原因是。解析 氯化铁溶于水会发生水解反应即Fe3+3H2O Fe(OH)3+3H+。胶体的微粒直径在10-9 10-7

20、m之间,生成的微粒过小属于溶液,生成的微粒过大则属于浊液。如果加热时间过长,会促进水解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导致氢氧化铁胶体聚沉。答案(1)丁达尔效应 如果氯化铁浓度过小,生成的氢氧化铁少,微粒直径小于10-9 m,不能形成胶体(2)出现浑浊 自来水中含电解质、杂质较多,易使制备的胶体马上发生聚沉(3)出现浑浊 长时间加热能促进Fe3+水解,使水解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导致氢氧化铁胶体聚沉1.由两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A.一定是化合物B.可能是化合物或单质C.一定是单质D.一定是同素异形体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中的有关概念,如元素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等。由元素

21、与同位素的概念可知,题目所给两种原子可为同一元素(如:H与D),也可为不同元素(如:H与Cl)。所以由两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可能是单质(如:HD),也可能是化合物(如:HCl)。B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B.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 C.S的结构示意图:D.甲烷的结构式:CHHHHD解析 Na2O2中氧元素显-1价;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结构简式为CH3CH2OH;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因此A、B、C错误,D正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以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

22、水中可以制得胶体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解析 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胶体粒子很小,其表面积很大,能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上电荷,因而具有“电泳”这一性质,由此可知它不属于电解质溶液;Fe(OH)3胶体的制备是FeCl3在沸水中发生水解而得;胶粒很小,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C4.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B.“钴酞菁”分

23、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分子直径比Na+小D.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 1 nm=110-9 m。分散质直径在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电子总数 原子总数分子总数 物质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物质的总能量 原子种类,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A.B.C.D.解析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电子总数、原子总数和原子种类均不会发生变化。B6.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下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B)与混合物(A)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B)与氧化物(A)属于包含关

24、系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解析 据图示内容,物质分类的三个关系可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属并列关系,化合物与氧化物属包含关系,单质与化合物属并列关系,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交叉关系。B7.下列一定是纯净物的是()石墨和金刚石混合 一瓶组成为C4H10的气体含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的铁红 不含杂质的盐酸 纯净的淀粉A.B.C.D.解析 中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为两种物质;中分子式为C4H10的烃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可以计算出Fe与O的原子个数比恰好为23,故为纯净的Fe2O3;中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故一定为混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合成橡

25、胶、纤维素、淀粉等都是混合物。C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B.某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C.硬脂酸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解析 A项中乙酸酐就不是酸性氧化物;B项中的氮不是人体内的微量元素;C项中硬脂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项中CO2是由CO2分子构成。A9.下列现象不是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的是()A.皮肤不慎沾有浓硝酸呈黄色B.浓硝酸“发烟”C.盛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呈黄色D.FeSO4溶液久置于空气中,溶液呈黄色解析 浓硝酸与皮肤中的蛋白质发生颜色变化;浓硝酸不稳定,分解出NO2而呈黄色;FeS

26、O4与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呈黄色;浓硝酸挥发出HNO3气体遇水蒸气成雾状。B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 解析 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发生了CaO+H2O Ca(OH)2的化学反应,B错;O3为单质,C错;CuSO45H2O是一种化合物。A11.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用糯米、酒曲和水制成甜酒酿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 解析 A项熟苹果释放CH2 CH2,CH2

27、 CH2对青香蕉的催熟是化学变化;B项食醋中CH3COOH与水垢发生化学反应;C项糯米制酒是化学变化;D项鸡蛋壳膜属于半透膜,除去食盐是物理变化渗析。D12.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B.C.D.解析水煤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盐酸是HCl的水溶液,食醋是醋酸的水溶液,因此二者都是混合物;纯碱是Na2CO3,是一种盐而不是碱。因此 错。D13.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

28、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1)现有下列六种物质:SO2、SiO2、CaO、MgO、Fe2O3、Na2O2,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五种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分类的依据(至少要写出两种分类方法)。;。(2)从反应中有无离子参加,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Na2O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从反应中,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从上述物质中分别找出两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各写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3)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请用简单的图示方法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29、。答案(1)SO2,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余为固体Na2O2,是过氧化物,其余为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2)2Na2O2+2H2O 4Na+4OH-+O2 有无电子转移 CaO+SiO2 CaSiO3(或MgO+SO2 MgSO3等其他合理答案)Na2O2+SO2 Na2SO4(3)(意思正确、能表示二者的交叉关系即可)高温14.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1)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三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牙膏两面针儿童牙膏珍珠王防臭牙膏中华透明牙膏摩擦剂氢氧化铝 碳酸钙二氧化硅摩擦剂的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填 “易

30、溶”或“难溶”)。(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石灰石生石灰石灰水碳酸钙高温加水加Na2CO3溶液;。(4)请你仍用石灰石作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另一种实验方案,依照(3)所示,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表示出来:你设计的方案的优点为:。(5)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钙的实验方法是:。解析 本题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从物质的类别出发来研究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石灰石(1)中氢氧化铝属于碱(严格讲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碳酸钙属于盐,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2

31、)摩擦剂的作用是去除牙齿上残留的食物,联系日常生活中用砂纸来摩擦金属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迹可知摩擦剂应为坚硬难溶的物质;(3)中所发生的反应依次为:CaCO3 CaO+CO2,分解反应;CaO+H2O Ca(OH)2,化合反应;Ca(OH)2+Na2CO3 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4)题是从碳酸钙的其他性质去认识物质的转化关系,如高温石灰石氯化钙加盐酸加Na2CO3溶液碳酸钙答案(1)碱 盐 氧化物(2)难溶(3)CaCO3 CaO+CO2 分解反应CaO+H2O Ca(OH)2 化合反应Ca(OH)2+Na2CO3 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这种制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简单、易

32、于操作(实验室中)、所得碳酸钙的纯度高等;(5)检验碳酸钙的存在,可利用碳酸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这一现象来进行。高温(4)反应条件简单、易于操作(实验室中)、所得碳酸钙的纯度高等(5)取少量样品,加入稀HCl,观察有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若有,则含CaCO3,若无,则不含石灰石氯化钙加盐酸加Na2CO3溶液碳酸钙15.固体物质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结构。该物质稍微加热就分解成两种气体。(1)A物质中的氢元素的化合价有:、。(2)A是(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3)A分解得到的两种气体的电子式是、。(4)A溶于水后呈(填“酸性”、“

33、碱性”或“中性”)。(5)A加热分解(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是,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 抓住化学式NH5分析,若氢元素全显+1价,则氮元素应显-5价,由于氮的最低价态为-3价,不能成立。根据氮的最低价态-3价,则其中一个氢呈-1价,其余四个氢呈+1价,可满足题意。A的化学式可写为NH4H,该物质加热分解可分解为NH3和H2;溶于水可生成氨水并放出H2。答案(1)+1 -1 (2)离子(3)N H H H (4)碱性(5)是 NH4H NH3+H2HH 16.比较法是化学中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请运用比较法解答下题。Na2O2几乎可与所有的常见气态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2N

34、a2O2+2CO2 2Na2CO3+O2,Na2O2+CO Na2CO3。(1)试分别写出Na2O2与SO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通过比较可知,当非金属元素处于价时,其氧化物与Na2O2反应有O2生成。(3)依上述规律,写出Na2O2分别与N2O5、Mn2O7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 结合Na2O2与CO、CO2反应产物的分析,运用比较的方法,将题中信息(与高价态氧化物反应有氧气产生,与低价态氧化物反应没有氧气产生,只生成该非金属的高价态钠盐)整合迁移应用即可。答案(1)SO2+Na2O2 Na2SO4,2Na2O2+2SO3 2Na2SO4+O2(2)最高(3)2Na2O2+2N2O5 4NaNO3+O22Mn2O7+2Na2O2 4NaMnO4+O2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