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阳市2022-2023学年(上)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这些描述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 政治权力实现集中B. 宗法政治体制趋向崩溃C. 政治统一趋势增强D. 政治体制的转换已完成2. 有西方学者说,古代雅典公民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了同一个方向”民主,“因此他们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有时候只消一句悦耳的言辞或一
2、个被及时唤醒的形象,便可以支配一个群体”。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A. 公民利益得到了保障B. 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高C. 直接民主存在着弊端D. 行政决策不具有科学性3. 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派人潜往罗马,勾结教皇政敌,在教皇宫邸痛打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不久教皇因此去世。这一行动得到了法国人的普遍拥护,也未受到英、德、意群众的反对。据此可知,这一行动( )A. 促使人民普遍地摆脱宗教束缚B. 利于推动法兰西民族国家发展C. 赢得了西欧其他国家大力支持D. 使得法国的社会性质得以转变4. 1882年,英国自由党格莱斯顿政府通过关于紧急情况的决议,规定首相可以“情况紧急”为由,要求议会对他提出
3、的议案不经过讨论立即付诸表决。1893年,自由党政府又通过所谓“断头台法”,规定某问题在一定时问内,不论议会是否讨论完毕,均当交付表决。这两份议案的出台表明( )A. 分权制衡原则得以贯彻B. 首相垄断了国家的权力C. 行政权与立法权相结合D. 内阁加强对议会的支配5. 鉴于孙中山把实施地方自治作为训政时期主要政治任务,1928年国民党决定于1934年年底前完成县自治。到1932年年底,实施情况如下表所示。这反映出,国民党( )完成县自治区域划分的省份7省:江苏、浙江、安徽、河北、贵州、察哈尔。绥远(仅占全国28省的25%)部分完成划分的省份12省:江西、湖南、河南等(占全国28省的43% )
4、完全未举办的省份9省:云南、广西等(占全国28省的32%)A. 专制独裁的阶级本质B. 从形式上统一了全国C. 完成了孙中山训政任务D. 民主宪政进程的缓慢6.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效受到海外媒体高度关注。德国世界报曾指出:“强大的应对措施只有在人力物力充足和管理完善的制度下才可能实现。”俄罗斯报则称:“中国政府如此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在世界公共卫生史上前所未有。”外媒的评论体现了(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B. 改革开放成就吸引了世界的关注C. 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的胸怀D. 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7. 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设立变法的专门机构,鼓励神宗独断,改变监察机构的性
5、质,用人以是否拥护新法为标准”,“使皇帝时代最进步的体制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体制遭到破坏”;该学者意在说明,王安石变法( )A. 任用人才措施不当B. 完善了行政体制C. 强化了专制政治D. 蕴含民主的因素8. 戊戌变法失败后,变法风气仍然长存,“风气渐开,已有不可抑压之势”,人们坚信:“此百日中新政,中国将来必仍举行,此时遏之愈甚,再举行之期益速耳。”由此可知,戊戌变法( )A.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 获得群众的广泛支持C 唤醒了民众革命激情D. 动摇了清朝统治根基9. 下图是唐代宪宗(806-820年)至懿宗时期(859-873年)宰相及进士出身的宰相人数统计图(单位:人)。这一统
6、计可用于说明,唐代后期( )A. 中枢官员政治素养得以提升B. 科举出身者居官僚队伍主体C. 统治者的理政水平逐渐下降D. 科举是高级官吏的重要来源10. 大明律规定,对犯诬告罪的予以重罚,“风宪官挟私弹事,有不实者,罪亦如之”,并明文规定:“纠举之事,须要明著年月,指陈实迹,明白具奏若挟私搜求细事及纠言不实者抵罪。”由此可知,明代( )A. 吏治得到了较好整顿B. 监察权得到法律保护C. 重视监察制度的建设D. 司法审判以事实为据11. 1855年5月,英国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第一个枢密院令,1855-1869年,从应试的文官候选人中共淘汰下来8169人,主要是因为文化程度太低或能力过差。英国
7、的做法( )A. 标志着文官制度正式确立B. 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C. 提高了工业资产阶级地位D. 扰乱了政府决策的稳定性12. 1906年,清政府以“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为指导思想,并根据“五不议”(即军机处事不议、内务府事不议、八旗事不议、翰林院事不议、太监事不议)原则,进行官制改革。据此可知,这次官制改革( )A. 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B. 导致了清朝的统治日趋衰弱C. 加强了国家社会管理能力D. 凸显了维护集权政治的本质13. 1919年10月,第二届文官高等考试结束之后,申报评论:“此次政府举行文官高等考试,意在奔走士类,牢笼人才,仍唐太宗天下英雄人
8、我彀中之一种手段,并非因行政方面需要某项专门人才,特设科以取用之也。”该评论揭示了( )A. 晚清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B. 选官制引入了平等竞争机制C. 北洋政府考试制度的不足D. 近代中国官员选任主观性强14.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律学,不论所采取的形式为“大义微言”,为“章句训诂”,或为“疏议”,为“讲义”,其要旨在于发掘律文的道德意蕴。该学者所述反映了,中国古代( )A. 法律的儒家化B. 法律形式多样C. 儒法结合紧密D. 儒学内涵丰富15. 1954年,毛泽东在谈到宪法草案时强调:“少数民族问题,它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共同的就适用共同的条文,特殊的就适用特殊的条文。宪法草案第七十条规
9、定,少数民旅地区,可以按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此制定的1954年宪法( )A. 使少数民族人民有了当家作主权利B. 促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发展C. 促成了我国多民族统一格局的出现D. 使得各区域民族发展水平趋于平衡16. 1949年11-12月,中国政府在北京主办并参加了亚澳工会代表会议;1950年5月,中国宣布加入万国邮政联盟;1952年,中国宣布加入关于禁止使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的议定书;1954年中周参加日内瓦会议。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 )A. 坚决贯彻“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 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C. 形成了与亚非国
10、家建交的新高潮D. 在多边外交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17. 有学者说,美元仍将是最主要的世界货币或世界货币之一,只是美元在世界范围内从事各种交易的份额会逐渐下降,欧元、人民币,甚至印度卢比都有可能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和使用。该论述意在说明( )A. 美国的经济实力不断下滑B. 世界货币向多元化趋势发展C. 美元长期衰落不可避免D. 各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提高18. 隋唐时期长期实行租庸调制,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或纳绢代役),以粟米绢帛作为财富标准;两税法以铜钱即真正纯粹意义上的货币作为财富象征。由此可知,这一变化( )A.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 减轻了农民
11、的赋役负担D. 激化了农业与商业矛盾19. 下图为近代中国主要出口货物关税的比较示意图(单位:担)。图中现象( )A. 增加了中国社会财富B. 瓦解了中国封建经济C. 便利了列强经济掠夺D. 打开了中国国内市场20. 洪武十四年(1381年),规定“每十年有司更定其册,以丁粮增减而升降之。上户部者,册面黄纸,故谓之黄册”,以户为单位,每户详列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等,逐一登记在册。由此可知,明代制定黄册制度主要是出于( )A. 人口流动频繁B. 发展小农经济C. 征收赋役需要D. 管理地方百姓21. 1820年,美国华盛顿城市宪章规定:华盛顿城的居民应该继续成为一个法人和政治实体。
12、可以拥有以法人的名义参与提起诉讼和被诉讼、控告或被控告等自然人的权力。1831年普罗维登城市宪章中,明确了“普罗维登的居民应该继续成为一个法人和政治实体”。美国这类城市宪章的出台( )A. 平衡了联邦与州的关系B. 推动了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C. 意图是扩大城市的规模D. 奠定了城市自治的法律基础22. 在中国大地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以黄河两岸分布最为密集。经考占发现,在距今1万年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有了一些原始农耕部落,他们通过种植粟类获得食物。这表明新石器时代早期( )A. 人类生存依靠采集植物B. 食物来源已经比较稳定C. 人类生活方式发生变化D. 黄河流域经济最为发达
13、23. 中国人口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后迅速增加,一系列的上谕和省府告示劝谕北方农民大规模种植甘薯,以便渡过饥荒。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B. 中国土地面积的扩增C. 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D. 欧洲人开辟的新航路24. 下表为2001-2011年中国主要农业机械数量和增艮率。据此可推知( )年份小型拖拉机(万台)年均增长率(%)大中型拖拉机(万台)年均增长率(%)联合收割机(万台)年均增长率(%)200113058328200615683.717215. 75715.3201118112.944120.711114.3A. 我国走在现代化农业的前列B. 现代化
14、农业机械得到全面推广C. 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D. 工业化决定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行政职能日益扩张,要求将政治与行政加以区分。在美国,集中地体现在1883年通过的彭德尔顿法规定:行政管理厘置身于党派政治的范围之外,文官不应该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政治责任由选举产生的政府官员(政务官)承担,政治官员代表政府对议会或公民负责;行政人员(事务官)承担行政责任,通过规则对政治官员负责,最终对人民负责;事务官不随政府更迭而进退,其职务由法律保障,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辞退和开除。摘编自杨代福美国文官
15、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析材料二随着大规模建设的展开,不仅干部数量迅速扩大,而且其结构和类型也日益复杂。1953年,党中央拟定关于加强干邵管理工作的决定,决定将管理干部与管理业务相结合,逐步建立各级党委统一领导、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分级分部管理体制。1955年,党中央颁发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根据“凡属担负全国各个方面重要职务的干部均应由中央加以管理”的原则,规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管理的范围是下两级机构中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干部。摘编自罗国亮干部人事制度:新中国60年的演变与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文官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
16、度体现的原则。(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从干部(文官)制度改革中得出的启示。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中强调,法律是“圣王”发明出来以遏制百姓之“恶俗”的工具。朱元璋曾说:“刑者,人君用之以防民。,君之于民,如天之于物。”严复说,中国秦代以来一直是“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夫如是,虽有法,亦适成专制而已矣”。英国中世纪时期由贵族与骑士、市民等主导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宪法性质的政治文件,如1215年颁布的自由大宪章规定:国王无全国公意许可,不得任意征收贡金和代役税。1628年等级会议向英王提出的权利请愿书规定:凡种种害民之裁央、行为、措施,今后
17、皆不得据为先例;国王要遵守法律,增进人民的幸福与安全。摘编自万颖论近代以前中西方法律的本质差异材料二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对经济进行一系列立法改革,议会几次颁布工厂法,严格限定童工和女工每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为9小时;通过了10小时工作日法案;通过煤矿法规定,井下作业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1855年,英国颁布有限责任法规定,股东仅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摘编自曹永军社会转型与19世纪英国法律改革(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与中古时期英国在法律上的显著不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经济立法改革的背景及意义。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美国
18、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在1950-1998年间,32次更改养老保险标准,综合运用税收、财政转移及货币政策,将国民收入分配到教育、医疗、就业和养老等多个领域。各国政府还及时出台旨在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和总体规划。在西方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覆盖范围极为宽泛,所有公民既是捐助者,又是受益者。挪威政府通过颁发国家保险法案社会照顾法案来保证每位居民在生、老、病、死、鳏、寡、孤、残或失业等情况下都可获得经济支援和其他形式的社区帮助。摘编自王贤斌、郭建新西方福利国家改善民生的路径及启示参考材料二 一、海关对进口冷链食品开展新冠病毒核酸监测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依法对输出国家(地区)的防范污染措施进行检查、调查,
19、确认出口国家(地区)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状况是否持续符合中国进口要求,对存在问题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限期整改、暂停进口、撒销注册等措施。二、对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进口冷链食品,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指南有关规定,进行分级分类处置。摘编自关于进一步优化完善进口冷链食品口岸疫情防控措施的公告(2022年第58号公告)(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福利国家改善民生的路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民生问题?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宋元之际的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有非常敏锐的观察:“理乱兴衰”“不相因”,唐朝有唐朝的故事,
20、宋朝有宋朝的遭遇,彼此独立,互不相干,“无以参稽互察”。“典章经制”“实相因”,自秦汉以降,无论礼仪、音乐、军事、司法、赋税,还是国家机构的组织运作、官僚的选拔任用以及地方的管理,虽然各朝有各朝的发展演变,不会与前朝完全相同,但是每一个朝代在创立之初,都不得不沿用前朝制度治理国家。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并予以论证。(要求:“特征”可从材料或在材料基础上得出,“论证”有理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1-10 BCBDD ACADC 11-20 BDCAB DBACC 21-24 DCDC25. (1)特点:与社会经济
21、发展相适应;政治中立;政务官与事务官相分离(或“两官分途”);职务常任。 (2)原则:党管干部;双重管理体制;中央管理重要职务干部;下管两级原则。 (3)启示:干部(文官)制度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干部(文官)制度建设要注重稳定性与延续性;干部(文官)制度建设要实行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等。26. (1)不同:古代中国,法由君出;君在法上;法是君统治臣民的工具。英国,法由民众主导制定;君在法下;君民都要遵守法律。(言之成理即可)(2)背景:工业化进程中出现问题;阶级矛盾激化;自由贸易政策导致经济发展失序;政治民主化发展。(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意义:适应了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缓和了社
22、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27. (1)路径:政府进行宏观管理与调控;保障就业;完善法制体系;扩大民生福利覆盖面。(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加大了国家财政负担;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助长了社会惰性;加剧了社会不公。(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2)民生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言之成理即可)看法: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食品贸易的日益扩大,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各国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大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创新。(任答2点,言之成
23、理即可)28. 示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官员选拔制度官员选拔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各朝代的国家治理理念和思想。先秦时期,世官制适应了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等制度的需要,成为先秦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世官制已经不能满足实现国家富强和统一全国的需要,军功爵制应运而生,成为战国时期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秦汉时期,面对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原有的军功爵选拔官员被秦朝以吏为师、以法为师,以及汉朝的察举制所取代,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然后东汉后,察举制的弊端日渐突出;曹魏时期,为避免察举制的弊端,政府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按照才能、道德和家世选拔人才,两晋时期,九品中
24、正制成为士族入仕的工具,选官标准只有家世了,士族门阀崇尚清谈,并且操控政治;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选拔人才,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两宋之后,科举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直至清朝末年科举制被废除,推行学堂选官。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在继承前代基础上,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王朝的需要,在不断创新中延续发展。示例2:特征: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论证:西周实行分封制,初期巩固和拓展了西周的政权和疆域,后期使诸侯国实力增强,周王室权威日益下降。秦朝建立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汉初年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导致出现了王国问题,到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后来地方层级经历了二级制、三级制,到元朝实行行省制,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明清时期,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言之成理即可)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