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政治5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表述与其对应图标信息相符的是P表示商品价格,Q表示商品需求量,依据图示可推断甲商品是汽车,乙商品是汽油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需求量会由A点向B点移动F点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最佳税率选择反映的是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价格下降,商品需求量会增加,由A点向B点移动,正确;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收入的增加,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速逐步放
2、缓,正确。: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汽车与汽油是互补品,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呈反比,显示成正比,错误。:从O到F点,随着税率的提高,税收收入不断增加,F点是增加税收收入的最佳税率选择,但不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最佳税率选择,错误。故本题选D。2. 2019年12月10日-12日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实施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对这一政策发挥预期作用的传导路径分析正确的是( )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活力增强 实体企业的负担减轻
3、,投入增加劳动者收入增加,购买力增强 企业扩大生产,就业规模扩大消费需求扩大,促进经济发展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减税降费并不是企业的融资行为,因此,企业融资成本降低的说法错误,排除。:减税降费,是的实体企业的减轻,进而投入增加,排首位。:就业规模扩大,导致劳动者收入增加,刺激消费,购买力增强,排后。:企业投入增加,直接导致企业扩大生产,进而就业规模扩大,排后。:购买力增强,导致消费需求扩大,促进经济发展,排尾位。故正确的排序为-。故本题选A。【点睛】推导排序选择题一般由题干(题目要求)、备选内容和备选项(内容组合)三部分构成。其特点是要求学生把一些事件、现
4、象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方位、或按因果关系等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答案。此类题型可以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最常用的方法:“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备选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3. 201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
5、定,2020年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这意味着()。政府改变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精准调控经济发展国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财政追求收支平衡原则。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财政对改善民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民生,发挥财政对改善民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符合题意。:2020年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
6、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没有改变,表述错误。: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为了追求收支平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点睛】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4.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指出,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7、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机制,完善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政策体系。这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产生影响的传导路径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再次延长期限三十年消除我国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土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土地“三权”分置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提升农业规模效益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完善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政策体系,有利于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传导正确。:实施土地“三权”分置,有利于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8、提升农业规模效益,传导正确。:再次延长期限三十年,并不能消除我国农村社会矛盾,说法错误:土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并不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有利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更好地维护农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权
9、益;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2019年的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蔓延至全国。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128名工人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带领上千名建筑工人上演争分夺秒的“生死时速”。短短十天内,一座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拔地而起,这是中国速度的奇迹。中国速度的奇迹是党和国家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见证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最广泛的民主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和先锋模范作用反映国家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决心A.
10、B. C. D. 6.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让疫情没有在国际社会上形成大规模蔓延。中国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好地区和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这表明中国在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积极主动担当国际组织是成员间应对共同问题和挑战的有效平台非传统安全因素已上升为影响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是国家间合作的共同基础A. B. C. D. 【答案】5. A 6. A【解析】本题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蔓延至全国。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
11、解与运用能力。【5题详解】:工人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带领上千名建筑工人在十天之内就建成了“火神山”医院,创造了中国速度的奇迹,该奇迹是党和国家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见证,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和先锋模范作用,正确。: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最广泛的民主,排除。:题目中没有阐述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相关知识,排除。故本题选A。【6题详解】:疫情出现后,我国政府及时向国际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抑制病毒扩散,说明了中国在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积极主动担当,正确。:中国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好地区和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这表明国际组织是成员间应对共同问题和挑战的有效平台,正确
1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影响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错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是基于共同的国家利益,错误。故本题选A。7. 中国古代典籍易经贲卦有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但“观乎人文”,并不能直接“化成天下”,中间需要“制礼作乐”为中介,而“制礼”则意味着制度化。“化成天下”需要“制礼”,这是因为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治理社会的力量制度化的文化更容易促进人们的文化自觉先进文化进入制度构建才能形成长久治理效能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错在“直接转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治理社会的力量,排除。:“制礼”则意味着制度化,“化
13、成天下”需要“制礼”,表明制度化的文化更容易促进人们的文化自觉,也说明先进文化进入制度构建才能形成长久治理效能,符合题意。: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以为就重视历史经验,保存历史资料)8.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黄大年把自己变成“科研疯子”,只愿“中国由大国变成强国”;李保国把自己
14、变成农民,只想果农早日脱贫致富;南仁东仰望星空,脚踏实地,20年做一件事,只为打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钟扬一生追寻高原种子,只求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宝库。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的特质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爱国主义鞭策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爱国主义贯穿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黄大年把自己变成“科研疯子”等事迹,体现了爱国主义鞭策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爱国主义
15、贯穿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故正确。: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质,而不是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的特质;材料反映爱国主义精神,没有涉及伟大团结精神,故不选。故本题选D。9. 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塞罕坝人以“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的乐观主义情怀,坚持依靠科学精神解决高寒地区造林育林的技术难题,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塞罕坝人的精神与取得的成绩表明(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靠保证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意识活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
16、】:塞罕坝人的精神与取得的成绩表明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而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符合题意。: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可靠保证,说法错误。:意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不能够直接改造世界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
17、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10. 如图所示漫画“一争两丑,一合两赢”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
18、向相反方向转化抓住机遇,就能促成事物质变,赢得主动发展要敢于实践,建立新事物的联系,推动事物发展矛盾是就是对立统一,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漫画中,“一争两丑,一合两赢”,强调了矛盾是对立统一,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确。:漫画的主旨不是“抓住机遇,就能促成事物质变,赢得主动发展”,也不是“要敢于实践,建立新事物的联系,推动事物发展”,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巧解漫画类选择题,可采用“口诀”法解答。考生应牢记下列口诀:图画要看全,褒讽弄明显,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图画要看全”是指要看漫画中的人和物,把握人、
19、物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注意漫画中的文字,注意漫画中的人、物与文字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褒讽弄明显”,我们先弄清是褒还是贬,这对于选择有导向作用。“题旨是什么”,是指要在分析漫画的基础上,真正弄清漫画的寓意和主旨。弄清“题旨”要通过分析与综合,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表意到寓意的飞跃。“联系课本选”,是指在具体做题时,应将题干、题肢和书本主干知识相联系,不能脱离课本知识。11.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全党全社会
20、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从唯物史观看,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 )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劳动者是一切物质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劳动是衡量人全面发展程度根本尺度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从唯物史观看,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这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基于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符合题意。:劳动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而不是劳动者是一切物质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错误。: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价值的根本尺度,而不是人的全面发展程度,错误。故本题选B。12.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2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总结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的历史。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治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他在讲话中引用了不少俗语和典故。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黄河宁,天下平要抓住主流,重在治理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要具体分析,“因水制宜”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一一要遵循规律,崇拜自然功成不必我,功成必定有我要统筹规划,干在当下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表明要具体分析,“因水制宜”,符合题意。:“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体现了统筹规划,干在当下的责任担当,符合题意。:“黄河宁,天下平”抓住了主要矛盾
22、,不符合题意。:崇拜自然的观点错误,要遵循规律,敬重大自然,说法有误。故本题选C。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0年来,中国自行车行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据统计,中国自行车年产量,从新中国成立时的不到2万辆,提高到8000多万辆;电动自行车不仅是中国首创,更从无到有,发展到目前的年均产量超3000万辆,年产值超过千亿元,创下又一个“世界第一”。2019 年前三季度,在轻工业成绩单中,自行车行业特别是电动自行车格外亮眼,电动自行车产量增长20. 15%,利润增长16. 92%。中国自行车、电助力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已累计出口超过10亿辆,进入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当
23、地人们便捷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中国自行车企业海外投资、设厂的规模不断扩大。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国自行车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意义。【答案】自行车行业的不断壮大和创新发展,促进了轻工业行业的发展;满足人们绿色出行需求,对解决城市污染、缓解交通拥挤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自行车企业在海外投资设厂,不仅拓宽了我国经济发展空间,还为东道国提供人才、资金和技术支持,增加当地就业和税收,惠及当地民生。(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国自行车行业的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详解
24、】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范围是“经济生活”,设问是“分析中国自行车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意义”。其次分析该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2019 年前三季度,在轻工业成绩单中,自行车行业特别是电动自行车格外亮眼,电动自行车产量增长20. 15%,利润增长16. 92%”,这体现了自行车行业的不断壮大和创新发展,促进了轻工业行业的发展。“中国自行车、电助力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已累计出口超过10亿辆,进入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当地人们便捷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中国自行车企业海外投资、设厂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体现了满足人们绿色出行需求,对解决城市污染、缓解交通拥挤有重要的促
25、进作用;中国自行车企业在海外投资设厂,不仅拓宽了我国经济发展空间,还为东道国提供人才、资金和技术支持,增加当地就业和税收,惠及当地民生。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重要学习形式。党中央带头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大力推进政治局学习的制度化,为全党全社会做出表率。2002年12月26日,中央政治局举行首次集体学习。此后,中央政治局坚持开展集体学习并逐渐形成制度。2019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此前学习过的主题有: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新中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
26、命等。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内容不仅十分丰富,而且非常注重时效,注重将学习与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相结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一般而言,先由相关领域专家做讲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与会同志进行讨论。最后,由总书记进行总结并对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学习,政治局成员拓宽了视野,提高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本领。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坚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必要性。【答案】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切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一地位要求党加强学习,提高政治领导能力。随着社会进步,我国改革和发展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执政
27、规律,提高执政能力,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央政治局在集体学习过程中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有利于党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中央政治局开展集体学习也为全党、全社会树立了榜样,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解析】【分析】本题以党中央带头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大力推进政治局学习的制度化,为全党全社会做出表率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详解】本题目在设计上尊重教材,查的是考生的获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其意图在于了解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答案的组织能力。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相关领域专家做讲解”“为
28、全党全社会做出表率”“提高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本领”,可以从党的领导地位、党的执政能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树立榜样等角度分析作答。【点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从根本上说,这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工人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作用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2)中国共产党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地位,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29、实践中,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充分显示了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能力。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一生可以去的地方很多,可以回的地方却很少。回家过年,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情怀。“相隔千里终团圆,共坐檀桌前。举筷入口皆思念,同衬此时意。”每年的除夕夜,“家”都是人们的目的地。归心似箭的异乡人、期盼子女回家的父母、等待丈夫归来的妻亲人相聚的渴望是对中国年最好的诠释。数据显示,我国的反向春运客流,正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长,但春运总客流量接近零增长。所谓“反向春运”是和“传统春运”相对应的概念,“传统春运”是指年轻人回到老家和父母过年,而“反向春运”则指父母前往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
30、“反向春运”的流向,表明中国人的乡土情结、迁徙方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北上广深外来人口对所在城市的获得感、认同度显著增强,过年不再等同于回老家,把父母接到大城市的“家”也是一种过年方式。另外,伴随着强省会的崛起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工作机会明显增多,“孔雀东南飞”不再是唯一选择,省内流动增加,跨省流动减少。(1)有人认为“家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有人认为“父母在,家就在”,有人觉得“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家”的理解。(2)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春节期间我国人口迁徙方式变化的根源。(3)有人说,现在“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春节已经逐渐远去”。请你为找回“传统文
31、化意义上的春节”提两点合理化建议。【答案】(1)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稳定性。不同的文化影响人们对于家的认识。“家”是一种情怀,蕴含着共同的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和精神寄托。对中华民族而言,“家”是一种维系亲情的精神纽带,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家”的具体内涵会变化,但仍然保留着基本特征,“家”要有家人、有亲情。(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促使人们对“家”的理解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人口迁徙方式的转变。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作出的。社会实践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等,
32、人们的乡土情结和对到哪过年等观念发生变化,这些是人口迁徙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的重要原因。(3)答案示例:尊重传统春节的习俗,增强春节的仪式感和归属感;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节日活动,增强春节文化的实际体验;加强春节文化的宣传,普及与春节有关的知识,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解析】【分析】本题以回家过年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的影响、文化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不同人对“家”的不同理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家”
33、的理解虽然不同,但“家”要有家人、有亲情这点是不变的,这体现了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中国人对家的感情又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和文化对人的影响。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结合材料,准确运用学科语言。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春节期间我国人口迁徙方式变化的根源。材料信息反映了这些变化是由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等因素引起的。考生要从哲学角度对材料信息进行解读。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变化,这引起人们对“家”的理解的变化,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等影响人们对家乡的认知,乡土情结减弱等反映了人们价值观的变动,考生可以从社会存
34、在与社会意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角度进行分析。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为找回“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春节”提两点合理化建议。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作答,结合试题材料,可涉及传统文化、春节等关键词,答案不唯一。【点睛】第(1)问,政治学科主观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往往都要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第(2)问,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第(3)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开放性题目,要用好发散思维方式。解答好开放题切记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教材内外知识的结合上来回答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